一、新经济与圈钱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赵戎[1](2009)在《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文中认为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中国要发展中小企业,助力成长型企业,必须要建立畅通的融资渠道,尊重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完成资本市场的建设。要坚持以市场化筹资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市场筹资的新渠道。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金融体制和适合的业务模式,金融机构对于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在经营模式上的创新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开发银行的经营模式的研究可以给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提供借鉴,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基本情况,然后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小企业和银行两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从风险来源与控制上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从根本上讲是风险识别难,控制难,风险定价难。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中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本文通过对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经营模式以及开发性金融特点的阐述,进一步分析了开发银行现有模式在风险识别与控制上的成功之处。开发银行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这种平台的建设并非是私有的,封闭的。本文对开发银行的信用担保体系进行分析后,认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该平台就会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取得突破。不仅是银行拓展业务增长点、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金融体系的完善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极大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贷款专业化、与客户建立长期联系、贷款承诺、建立科学的客户信息系统、第三方信息披露和金融体系建设相结合,可以形成一套涵盖整个贷款流程的防范不良贷款发生的可行方案。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致力于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下一定能够为助推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程万里,余远生[2](2006)在《煤炭企业深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新经济形势挑战及今后改革发展的取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及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经济变革的迅猛发展,使煤炭企业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这种经济时代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以不断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植根于工业经济时代并受之影响至深的煤炭企业,因自身的改革迟迟没有实
张若钦[3](2005)在《资本社会化及其相关制度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资本社会化是伴随着生产社会化而显示出来的一种历史趋势,是分散的小规模资本集中成为社会大资本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资本社会化的光辉思想,并论证了其实现形式、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其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证实了资本社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无论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股份制经济都成了经济舞台的主角,广大公众和普通劳动者持有股份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个既持有公司股份又参加体力或脑力劳动的特殊阶层——“劳动者兼投资者”正在形成。 资本社会化促进了社会财富在所有权和管理权上相互分离,促进了社会结构的演变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准备了条件。同时,资本社会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旧制度的一些缺点,主要表现为它会再生出一系列对公众投资者的欺诈侵害行为。证券市场是资本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证券市场上的丑闻事件不断出现,应了马克思的话,“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就近几年来,国外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国内的银广夏事件、中科创业案、蓝田股份事件等等,都严重打击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 所以,本文认为,资本社会化的历史趋势不可阻挡,劳动者通过多种形式持有股份,从而成为“不仅仅靠劳动过活的阶级”,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在资本社会化的过程,必须完善各种相关制度,反对投机欺诈行为,保护广大“劳动者兼投资者”的利益,使公众的社会化财产更加安全。 本文除导论和结束语之外,共分八章。 导论部分根据世界和中国股份制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本文的选题意义,论述了本文的理论背景、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是对资本社会化理论的回顾。这一章首先介绍了经济学中所使用的资本概念的复杂性,并说明了本文所使用的资本概念的含义。其次,回顾了马克思有关社会资本和资本社会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说明了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股份资本理论和虚拟资本理论等与资本社会化理论的统一性。最后,回顾了恩格斯、列宁和希法亭等人对马克思资本社会化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论述了伴随着资本社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正在发生的变化。积极的方面包括,阶级结构发生了变迁,阶级关系变得相对缓和,大资本家阶级和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阶级的地位都在下降,中产阶级已占到大多数,阶级之间的对立情绪有所调和;机构投资者得到巨大发展,其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消极的方面主要是证券欺诈行为,会导致财富的非公平转移。 第三章论述资本社会化与企业制度变迁。这一章实质上是对第二章的补充。资本社会化的影响最主要的方面是使企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在生产性本质的基础上形成了另一种重要的契约性本质;企业的组织形式由个人业主制
孔小文[4](2005)在《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制度环境。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行为特征,可以揭示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博弈和公司融资选择中所面临的问题与矛盾,对于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按照理论研究——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论述。MM理论作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石,近半个世纪以来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沿着MM理论研究的思路,融合了不对称信息理论、契约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等发展起来的资本结构选择模型,极大地拓展了资本结构研究的空间,使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理论分析表明,公司资本结构选择与代理成本、融资次序、控股权争夺、行业特征及公司的市场策略等密切相关。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中,这些理论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验证,也为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在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以股本注入为主和非上市公司以债务注入为主的二元化资本结构现象十分明显。通过利用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提供的数据信息,本文构建了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并应用了主因子分析等多种方法来检验公司资本结构的行业差异和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不同行业门类与大类的资本结构有着显着的差异,而同一行业各大类的资本结构差异较小;盈利能力、增长变动性、股权流动性和公司规模等因素都对公司资本结构选择产生影响,但各项因素产生影响的程度都较小,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资本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独特的制度安排对资本结构选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最后对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调整上市公司治理的制衡关系以改善资本结构;建立有效的市场融资风险配置机制。
李丽[5](2004)在《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经济,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是调动企业中最宝贵资源——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当代全球秩序的文化特征日益显着,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而形成的经济文化力已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不仅仅限于纯经济方面,更深层次的来自于伦理文化领域。因此,通过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组织的长期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对于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跨学科的视野考察了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过程与机理。论文提出和界定了文化资本的范畴,认为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中的人际信任和企业生态伦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和核心要素;论文主要吸收和运用了经济增长学说中的文化因素影响论、管理学中的企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学中的人际信任理论和环境经济学中的生态伦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非正式制度理论等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文化资本作为一种非经济因素,也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并直接推动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论文论述了企业制度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要造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必须与传统的自然经济、计划观念彻底决裂,必须对建立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坚决地改造,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公司制度文化。 论文分析了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属于高层次的企业文化范畴,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企业家精神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被激发出来,其中制度安排是最重要的原因。 论文阐释了人际信任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度的信任感是稀缺的经济资源,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影响着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突破华人企业发展规模偏小的关键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解决华人社会人际信任的资源不足和结构失效的问题。 论文剖析了企业生态伦理作用于企业发展的经济机制。企业生态伦理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环境问题,它以价值理念的形式来影响企业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战略思想,将指导企业把发展的持续性同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观念的转变作为一种精神因素,为企业发展注入崭新活力和巨大的推动力。 论文通过分析中国海尔集团的发展的案例,对本文主要观点进行了检验。海尔集团是既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又以企业文化进行成功运营的典范。对海尔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对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其他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配置和利用文化资本存在着一些问题,应重点从制度安排和创新方面,建立文化资本利用和培育机制,以高效率地配置企业文化资本,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王善平[6](2004)在《资本主体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史乃是资本之物质力量与形而上学之理性力量的汇流,正是这两股相互激荡的“世界性”力量,冲积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故所谓现代性,乃是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联姻。通过这一联姻,资本被改造为由理性形而上学武装起来的现代资本,理性形而上学则被改造为资本的意识形态、生产力、知识要素、支柱产业,全球性资本帝国得以建立起来。 资本靠最大限度地生产和兜售交换价值为生,故其形而上学本质在于它以交换价值为尺度、以利润最大化为绝对命令,不仅将大自然——人类的生存家园和母亲——异化为“自然资源”,还将活生生的人异化为替资本繁殖利润的“人力资源”。根据资本的交换价值形而上学,存在与非存在、对象与非对象、人与非人、是与非、有与无、生与死,都完全取决于交换价值大小。“交换价值论生死”因而成为现代生存法则,惟有能创造交换价值者方能存活于今世。若毫无交换价值,甚或妨碍交换价值霸权,那就会被冷落、抛弃、牺牲、毁灭。换言之,资本之路乃是通向交换价值霸权之路,因生产兜售交换价值而发迹、登基、辉煌之路。同时,它亦是颠覆其它价值、毁灭人类自然和精神家园之路,资本必然因此盛极而衰,走上了疯狂、没落、衰败的去路。可见,资本统治乃是人类普遍异化与无家可归的根源。 通过国家强制、市场强制、劳动强制、消费强制、教育强制等手段,资本将一切力量都用于生产交换价值,并因此造就了生产力极端发达、物质空前富足的资本盛世。资本盛世非但未停止其针对大自然家园的世界大战,反而空前激化了人与大自然、人与人的对立,导致了空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资源危机、资本过剩、生产过剩和劳动力过剩。可见,资本盛世乃是自毁前提、透支未来的结果,它非但不能担保人类美好的未来,反而必将迎来大自然濒临崩溃的生态冬天和人性普遍异化的人性冬天。届时,甚至资本家也将丧失“人的生存的外观”,全面遭遇虚无的人类将走上共产主义之路。
姜乐[7](2004)在《中国资产证券化融资效率及突破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源于美国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的资产证券化技术作为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创新,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扩展到诸多的投资品种和世界众多国家,被视为一种极具魅力的新型投融资工具。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急需大量建设基金,资产证券化技术的引进无疑能拓宽现有融资渠道,弥补资金缺口,对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看到,资产证券化的有效运作要求配备有较完善的制度环境,高效率的金融市场和素质较高的金融机构,我国目前在这几大方面还有所欠缺,且其发展和完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现阶段,我国可选择合适的资产,通过对其进行离岸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先行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
谢曙光[8](2004)在《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99年12月进行的国有股减持行动遭遇失败后,2001年6月我国政府再次施行通过国内股票市场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政策,由于其以市价作为减持价格和以筹集社保资金为主要目的而最终再次遭遇失败。伴随着这次国有股减持从开始施行到暂停实施直至最终停止通过国内股票市场减持国有股的演变过程,国内学术界、证券界及其他各方展开了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诸多问题的大讨论。尽管讨论的焦点一开始集中于国有股减持,但随着各方讨论的不断升级和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股权分裂制度是我国股票市场诸多矛盾的根源所在,继而讨论的焦点转向“股份全流通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类别股东(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非对称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为题,希望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在中国股票市场上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基于现金股利的投资收益非对称问题,并从理论上规范分析导致这种非对称现象的根源——股权分裂制度及其种种重大危害,为消除这些危害,继而全面而系统地探讨治理投资收益非对称的根本对策——股份全流通改革相关问题。在本论文的研究中,采取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以比较分析和制度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着“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这一主线,厘清并描述了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的逻辑框架。在第一章中,在综述股票市场功能理论和诺斯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以制度决定功能的思想构建了一个理论解释模型,希望以此对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作出合理的解释。在第二章中,首先根据对美国学界有关流通性折价理论及其经验研究和法院判例依据,并运用IPO方法对中国B股市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权的流通性折价进行经验研究,将其与同一研究方法下美国股市的流通性折价经验结论进行对照,从而确定包括A股和B股在内的中国股市非流通股权流通性折价的相对合理基准,在此基础上最后估算出中国股市新股发行的正常溢价基准。在第三章中,首先运用上述基准将流通股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成本区分为正常部分和超额部分,进而将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投资收益率比较区分为正常非对称和不正常非对称两种情形。然后,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我国股市严重的不正常投资收益非对称进行实证分析,即既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比较的角度进行总体性揭示,又从国有股股东、社会法人股股东和外资法人股与社会公众股股东比较的角度进行结构性揭示,还从不同所有制股东控股上市公<WP=10>司的角度进行整体性揭示。在第四章中,以第一章围绕制度决定功能思想构建的理论解释模型,同时运用股票市场功能理论和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的成因与本质进行了深入诠释,具有较好的理论解释力。第五章对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进行了危害性分析。投资收益非对称是问题的表象,而股权分裂制度则是问题的本质。探讨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的危害性,必须紧紧抓住中国股市股权分裂制度这个最主要矛盾,逐步剖析在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投资收益非对称所引致的种种重大危害,诸如违反“三公”原则,形成“特权市场”体制;扭曲并异化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市场价值观;导致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致使控制性大股东行为严重异化;酿成造假成风和恶意操纵,破坏证券市场正常秩序;隐藏潜在金融危机,危及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等等。为了消除危害并从根本上治理投资收益非对称,唯一正确的选择则是对股权分裂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实施股份全部可流通制度,也即股份全流通改革。在最后两章中,主要回顾了国内关于股份全流通改革的探索实践,以及从国有股减持到股份全流通的演变与争论,并对现有股份全流通改革的主要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从中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某些重要启示。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综合性全流通改革构想,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治理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这个新的综合性改革构想,具体包括政府作用,非流通股采取净资产定价方式,用计划方法解决市场问题,停发新股、存量改革与“中速到位”模式,以及包括严格监管上市公司、建立市场做空机制、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并营造市场稳定舆论环境的一个积极的协调工程。这是一个包括在转轨时期尊重历史和现实、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适当搭配计划与市场手段、内涵“大道至简”哲学思想和强调协调体系的“新综合”框架。
王小锡,朱辉宇[9](2002)在《三论道德资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承继前两篇文章关于道德资本的研究,立足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叉视角,由道德资本的二重性切入,在理论上进一步分析了道德资本与有形资本的寄生关系;探究了道德资本独立于其它资本之外的特殊本性。我们力图通过这些努力,全面展示道德资本的主要属性,以引起人们对这一新课题进行研究的兴趣。
顾可画[10](2002)在《创业板设立的障碍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经济条件下设立创业板的障碍和时机选择。 本文首先介绍了创业板市场的概况,然后介绍了海外创业板的成功典型和失败案例,最后提出我国创业板的模式设计和政策取向,重点指出我国当前设立创业板的主要障碍,诸如政策和制度环境不宽松,市场机制存在障碍,上市公司主体存有缺陷,中介机构的服务有待提高,人才匮乏较突出,投资主体结构存在问题,广大投资者认识存在误区,创业投资体系有待发展,资本市场结构存在障碍,硬件设施不够先进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设立创业板前政府,欲上市企业及中介券商等方方面面应作哪些准备及时机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我国创业板的设立还有待时日,至少也需一至两年。
二、新经济与圈钱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经济与圈钱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国家开发银行及开发性金融 |
1.1 国家开发银行简介 |
1.2 开发性金融的特点及国外开发性金融的发展 |
1.3 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及主要收入来源 |
1.4 国家开发银行战略目标 |
1.5 商业化改革后面临的问题 |
第2章 中国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融资瓶颈 |
2.1 中小企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作用 |
2.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3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2.4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
2.5 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
第3章 国家开发银行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模式 |
3.1 国家开发银行的典型运作模式 |
3.2 国家开发银行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果 |
3.2.1 总体情况介绍 |
3.2.2 中小企业贷款情况 |
3.2.3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情况 |
3.2.4 微小企业贷款情况 |
第4章 开发性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
4.1 开发性金融的特点及作用 |
4.2 开发性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 |
4.3 开发性金融的模式特点 |
4.4 开发性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比较优势 |
第5章 开发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模式的分析 |
5.1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一般性风险 |
5.1.1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
5.1.2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博弈分析 |
5.1.3 风险控制的一般性措施 |
5.2 国家开发银行的风险控制与制约机制分析 |
5.3 现有运作模式的分析评价 |
第6章 信用担保体系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6.1 中国信用担保体系现状及缺陷 |
6.2 国家开发银行的信用担保体系分析 |
6.2.1 国家开发银行信用担保体系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
6.2.2 信用担保体系在融资模式创新中的作用 |
6.3 国家开发银行现有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 |
6.4 国家开发银行现有模式的可推广性分析 |
第7章 新经济形势下的中小企业融资 |
7.1 中小企业的发展定位 |
7.2 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 |
7.3 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的变更 |
7.4 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
7.5 新经济形势下国家开发银行的新课题 |
7.6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资本社会化及其相关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的理论背景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文献回顾及本文的创新 |
第一章 资本社会化理论的回顾与发展 |
第一节 资本的概念 |
一、资本概念的简要考察 |
二、本文所使用的资本概念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及资本社会化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
一、生产社会化的历史进程 |
二、社会资本和资本社会化理论 |
三、对马克思资本社会化理论的发展和补充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资本社会化的社会经济效应 |
第一节 资本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
一、阶级结构的变迁和阶级关系的调和 |
二、机构投资者时代的到来 |
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
第二节 资本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
一、资本社会化与证券欺诈行为 |
二、证券欺诈概述 |
三、主要证券欺诈行为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资本社会化与企业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 |
一、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的本质 |
二、现代企业理论中企业的本质 |
第二节 资本社会化与企业的演进 |
一、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 |
二、资本社会化和企业组织形式 |
三、资本社会化和企业的行为变迁 |
第三节 西方国家企业资本社会化现状 |
一、美英国家企业的资本社会化 |
二、德日等国企业的资本社会化 |
第四节 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社会化 |
一、发展阶级及特点 |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资本社会化与职工持股制度 |
第一节 “劳者有其股”是我国资本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一、王珏先生的“劳者有其股”思想 |
二、劳动者持有股份的实现途径 |
三、“劳者有其股”是我国资本社会化的基础 |
第二节 西方国家职工持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 |
一、职工持股计划的理论发展 |
二、美国的职工持股制度 |
三、日本的职工持股制度 |
第三节 我国职工持股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
一、我国的职工持股实践 |
二、我国职工持股制度受挫的原因分析 |
三、国外职工持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资本社会化与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
第一节 信息和信息披露 |
一、资本社会化进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性 |
二、不完全信息对资本社会化的影响 |
三、不完全信息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演进 |
一、资本社会化前期的投机欺诈行为和英国《泡沫法》 |
二、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 |
三、信息披露制度的最新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资本社会化进程中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问题 |
一、公众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
二、规范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 |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资本社会化与独立董事制度 |
第一节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
一、资本社会化对独立董事制度提出的客观需求 |
二、独立董事的涵义 |
三、独立董事的作用 |
第二节 独立董事制度的演进 |
一、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二、英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 |
第三节 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对我国资本社会化的启示 |
一、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 |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现状 |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资本社会化进程的启示 |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资本社会化与投资者保护制度 |
第一节 保护公众投资者是资本社会化的关键内容 |
一、资本社会化需要公众投资者的信心支持 |
二、我国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存在的缺陷 |
三、投资者保护制度总论 |
第二节 投资者赔偿(保护)基金制度 |
一、投资者赔偿(保护)基金制度概述 |
二、建立投资者赔偿(保护)基金对我国资本社会化的意义 |
第三节 累积投票制度 |
一、累积投票制度的含义 |
二、累积投票制度对我国资本社会化的意义 |
第四节 投票代理权征集制度 |
一、投票代理权征集制度的含义 |
二、投票代理权征集制度对资本社会化的意义 |
第五节 利害关系股东表决回避制度 |
一、利害关系股东表决回避制度的含义 |
二、利害关系股东表决回避制度的现状 |
第六节 类别股东大会议决制度 |
一、类别股东大会议决制度的含义 |
二、类别股东大会议决制度的现状 |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资本社会化与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中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沉浮 |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 |
二、“凯恩斯革命”所开创的国家干预主义 |
三、“国家失灵论”的兴起和经济自由主义的重振 |
第二节 资本社会化进程中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 |
一、三种监管体制简介 |
二、政府监管体制和自律监管体制的优缺点分析 |
三、转轨型国家的经验及对政府监管体制的肯定 |
第三节 资本社会化进程中的政府监管原则及对我国政府监管证券市场的建议 |
一、资本社会化进程中政府监管的原则 |
二、对我国政府监管证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节 |
结束语:资本社会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一、资本社会化是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历史趋势,其本身没有姓“资”姓“社”的区分,不同的社会制度却给它带上了特殊色彩 |
二、消除了投机和欺诈的资本社会化,是“劳动者兼投资者”的合作运动,是迈向新社会的起点 |
三、资本社会化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两种制度趋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实践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和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公司融资 |
1.2.2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 |
1.2.3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
1.2.4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
1.2.5 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 |
2. 资本结构理论:起源、发展及影响 |
2.1 资本结构理论起源 |
2.1.1 净收益理论 |
2.1.2 净经营收益理论 |
2.1.3 折衷理论 |
2.2 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石:MM理论 |
2.2.1 MM定理的基本假设 |
2.2.2 MM的基本模型 |
2.2.2.1 MM定理Ⅰ:无税收的MM模型 |
2.2.2.2 MM定理Ⅱ:有公司税的MM模型 |
2.2.3 米勒模型 |
2.2.4 对MM理论的评价 |
2.3 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模型:权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信息不对称、债务契约与资本结构选择 |
3.1 信息不对称下资本结构选择的契约理论 |
3.2 激励理论 |
3.2.1 代理成本模型 |
3.2.2 担保模型 |
3.1.3 债务缓和模型 |
3.2.4 声誉模型 |
3.3 信息传递理论 |
3.3.1 投资项目的融资方式的选择:优序融资理论 |
3.3.2 负债比例的信号显示:罗斯模型 |
3.3.3 风险厌恶模型 |
3.4 控制权理论 |
3.4.1 破产机制模型:阿洪和博尔顿模型 |
3.4.2 兼并机制模型:哈里斯—雷维夫模型 |
3.4.3 最优控制权模型:舒尔茨模型 |
3.4.4 最优负债水平模型:伊斯瑞尔模型 |
3.5 战略公司财务模型 |
3.5.1 债务的策略承诺效应与产品竞争战略 |
3.5.2 产业特征、竞争性与融资策略 |
3.5.3 永续经营战略与公司融资次序选择 |
3.5.4 债务对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相互关系的影响 |
3.5.5 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融资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资本结构选择:描述与分析 |
4.1 融资制度变迁与企业融资行为 |
4.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融资制度 |
4.1.2 经济转轨时期实行“拨改贷”与企业融资制度 |
4.1.3 证券市场的发展与企业直接融资的空间 |
4.2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
4.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分析 |
4.3.1 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股权融资偏好 |
4.3.2 上市公司长期负债率低而短期负债率高 |
4.3.3 上市公司外源融资比重高,内源融资比重低 |
4.3.4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高 |
4.4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比较分析 |
4.4.1 资本结构的国际比较:英美模式与日德模式 |
4.4.2 资本结构的国内比较:资本结构的二元化趋势 |
4.6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体制原因分析 |
4.6.1 股权融资偏好源自旧经济体制的影响 |
4.6.2 资本市场制度缺陷是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客观条件 |
4.6.3 中国新兴的股票市场有效性较低 |
4.6.4 公司治理机制失衡是股权融资偏好的主要内因 |
4.7 本章小结 |
5. 行业资本结构选择差异分析 |
5.1 前人研究的成果 |
5.2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 |
5.3 上市公司行业资本结构现状 |
5.3.1 我国上市公司产业的分布状况 |
5.3.2 按行业分类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状况 |
5.4 上市公司行业资本结构差异分析 |
5.4.1 数据样本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
5.4.1.1 数据样本的选择 |
5.4.1.2 研究方法 |
5.4.2 资本结构行业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5.5 实证研究结果 |
5.5.1 资本结构行业间差异的假设检验 |
5.5.2 资本结构行业特征的回归分析 |
5.5.3 资本结构行业特征的稳定性分析 |
5.6 行业资本结构差异与市场竞争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6. 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前人研究的成果 |
6.1.1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
6.1.2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
6.2 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因素 |
6.2.1 公司规模 |
6.2.2 公司成长性 |
6.2.3 公司股权结构 |
6.2.4 公司所得税 |
6.2.5 非债务税盾 |
6.2.6 资产抵押价值 |
6.2.7 盈利能力 |
6.2.8 收入波动性 |
6.2.9 营运效率 |
5.2.10 其他因素 |
6.3 变量设置及样本选取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样本选取 |
6.4 实证研究方法 |
6.4.1 主因子分析 |
6.4.2 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
6.5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优化的对策建议 |
7.2.1 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 |
7.2.2 调整上市公司治理的制衡关系以改善资本结构 |
7.2.3 建立有效的市场融资风险配置机制 |
7.3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有待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建立分析性框架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
三、 几个基本假设 |
四、 若干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理论基础 |
一、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文化因素论 |
二、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文化价值观 |
三、 企业文化理论与企业经营业绩 |
四、 社会资本理论与企业竞争优势 |
五、 生态经济学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企业制度、制度文化与企业发展 |
一、 企业制度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
二、 产权安排、市场竞争与企业绩效 |
三、 产权、竞争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四、 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根源 |
第四章 创新精神、制度激励与企业发展 |
一、 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内涵与功能 |
二、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
三、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机制--制度的角度 |
四、 转轨时期的企业创新行为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人际关系、制度信任与企业发展 |
一、 合作的演进与团队生产效率 |
二、 人际资本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
三、 不同人际信任模式下的企业发展规模 |
四、 制度安排突破华人企业发展瓶颈 |
第六章 生态伦理、环境保护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一、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
二、 生态伦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机制分析 |
三、 生态伦理促进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
四、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伦理观 |
第七章 案例分析: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
一、 企业文化与海尔业绩 |
二、 海尔文化的核心--创新 |
三、 海尔创新型文化的支撑体系 |
四、 红星案例: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
第八章 中国企业文化资本的配置:现状与对策 |
一、 中国企业文化资本配置的低效率现状 |
二、 培育企业文化资本的基本模型与对策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论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6)资本主体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现代性: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婚姻 |
第一章 资本:重估一切价值的主体 |
一、 资本的主体性 |
二、 交换价值:重估一切价值 |
三、 货币的资本化:财富一般 |
四、 劳动价值论:资本创世说 |
第二章 大自然与人:被客体化了的存在 |
一、 “自然资源”:被客体化的大自然家园 |
二、 “人力资源”:被异化为“工人”的人 |
三、 理性形而上学:资本的自我意识与权杖 |
四、 资本的前提与边界 |
第三章 资本强制的诸形式 |
一、 市场强制 |
二、 劳动强制 |
三、 消费强制 |
四、 教育强制 |
五、 改造强制 |
六、 进步强制 |
第四章 资本盛世的终结 |
一、 资本盛世的秘密:生产力万岁 |
二、 资本的伟大历史功绩 |
三、 未曾停止的“世界大战” |
四、 可持续发展:资本的幻梦 |
五、 人性冬天:人的外观的普遍丧失 |
六、 “共家主义”:回家之路 |
结语 未来:极度光明后的黑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资产证券化融资效率及突破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内涵及运行机制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融资效率分析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宏观效益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微观竞争力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
第三章 国内推广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顺利开展的外部环境要求 |
第三节 目前国内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分析 |
第四章 现阶段推行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选择 |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证券化资产的选择 |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开展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离岸运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0 绪论 |
0.1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问题的提出 |
0.1.1 一个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案例:“用友软件” |
0.1.2 一个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案例:“盐田港A” |
0.1.3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0.2.1 “投资收益非对称”概念界定 |
0.2.2 制度与制度分析 |
0.2.3 “股权分裂制度”概念界定 |
0.2.4 “股份全流通”概念界定 |
0.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0.3.1 关于IPO(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研究文献简述 |
0.3.2 关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文献 |
0.3.3 关于流通性折价研究文献 |
0.4 研究思路、逻辑与结构 |
0.5 本论文创新点 |
1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理论基础与解释模型构建 |
1.1 股票市场功能理论文献综述 |
1.1.1 国外学者关于股票市场功能理论的观点 |
1.1.2 国内关于股票市场功能理论的实践与争论 |
1.2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
1.2.1 制度理论 |
1.2.2 制度变迁理论 |
1.2.3 国家与意识形态理论 |
1.3 理论解释模型构建:股市功能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的有机结合 |
1.3.1 股票市场功能理论在分析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中的应用 |
1.3.2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在分析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中的应用 |
1.3.3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一个理论解释模型构建 |
1.4 小结 |
2 中国IPO正常溢价的合理估计:一个流通性折价研究方法 |
2.1 流通性、流通性折价与资产定价的内涵 |
2.2 关于美国股市流通性折价研究 |
2.2.1 IPO方法及其经验研究 |
2.2.2 限制性证券方法及其经验研究 |
2.2.3 可比性公司方法及其经验研究 |
2.2.4 对三种流通性折价估算方法的简要评价 |
2.3 从美国股市经验估算中国股市新股发行合理溢价 |
2.3.1 运用IPO方法研究中国B股公司流通性折价的经验证据 |
2.3.2 中国股市非流通股权流通性折价的合理基准 |
2.3.3 中国股市新股发行正常溢价净倍数与超额溢价净倍数的确定 |
2.4 小结 |
3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实证分析 |
3.1 中国股市两大类别股东的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 |
3.1.1 流通股股东的正常投资成本与实际投资成本 |
3.1.2 非流通股股东的投资成本形成 |
3.1.3 两大类别股东投资收益的构成 |
3.2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总体性分析 |
3.2.1 两大类别股东之间的投资收益分析 |
3.2.2 正常投资成本下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投资收益率比较 |
3.2.3 实际投资成本下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投资收益率比较 |
3.3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结构性分析 |
3.3.1 中国股市历年来股本结构与不同类别股东的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 |
3.3.2 正常投资成本下流通股股东与其他类别股东投资收益率比较 |
3.3.3 实际投资成本下流通股股东与其他类别股东投资收益率比较 |
3.4 不同所有制股东控股上市公司投资收益非对称分析 |
3.4.1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整体投资收益非对称分析 |
3.4.2 外商投资上市公司整体投资收益非对称分析 |
3.4.3 公有制控股上市公司整体投资收益非对称分析 |
3.5 小结 |
4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的理论解释 |
4.1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的成因:成本收益分析 |
4.1.1 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变迁:类别股东投资成本不合理差异形成 |
4.1.2 股票市场投资功能缺失:类别股东投资收益差异具体形成 |
4.2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的本质:功能偏差与制度缺陷 |
4.2.1 中国股票市场产生的背景与股权分裂制度的形成 |
4.2.2 功能偏差导致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 |
4.2.3 制度缺陷决定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 |
4.3 小结 |
5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危害性分析 |
5.1 违反“三公”原则致使股市蜕变成为“特权市场”体制 |
5.2 扭曲异化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价值观 |
5.3 导致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致使大股东行为异化 |
5.4 酿成造假成风和恶意操纵破坏正常秩序 |
5.5 隐藏潜在金融风险危及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
5.6 小结--消除危害实施治理:股份全流通改革为根本道路 |
6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治理:股份全流通改革的探索、争论、方案与启示 |
6.1 关于股份全流通改革的探索经验 |
6.1.1 国有股减持实践的经验教训 |
6.1.2 转配股上市流通的成功经验 |
6.2 关于股份全流通改革的理论争论 |
6.2.1 非流通股的暂不流通问题 |
6.2.2 国有股减持与股份全流通的关系 |
6.2.3 当前关于国有股减持与股份全流通的争论 |
6.3 国内股份全流通改革讨论方案的比较分析 |
6.3.1 中国证监会公布国有股减持大类方案简要回顾 |
6.3.2 目前股份全流通改革讨论方案综述与比较 |
6.4 股份全流通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积极启示 |
6.5 小结 |
7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治理:一个新的股份全流通综合改革构想 |
7.1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治理:一个新的股份全流通综合改革构想的提出 |
7.2 “新综合”改革构想的具体要素 |
7.2.1 要素之一:政府 |
7.2.2 要素之二:价格 |
7.2.3 要素之三:方法 |
7.2.4 要素之四:模式 |
7.2.5 要素之五:协调 |
7.3 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创业板设立的障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创业板市场概论 |
1.1 创业板市场的内涵 |
1.1.1 创业板市场的概念 |
1.1.2 创业板市场的设立背景 |
1.1.3 创业板市场的特征 |
1.1.4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及互动分析 |
1.2 创业板市场的运作机制和运行环境 |
1.2.1 创业板市场的运作机制 |
1.2.2 创业板市场的运行环境 |
1.3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 |
1.4 创业板市场的功能及其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 海外创业板简介 |
2.1 美国NASDAQ制度分析 |
2.1.1 NASDAQ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2.1.2 NASDAQ运作机制 |
2.1.3 NASDAQ的发展趋势 |
2.2 海外创业板市场失败案例简介 |
3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模式设计和政策取向 |
3.1 政府激励引导 |
3.2 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宗旨 |
3.3 机构投资者作为投资主体 |
3.4 市场化机制运行 |
3.4.1 我国创业板市场定位 |
3.4.2 我国创业板市场模式选择 |
3.4.3 保荐人制度 |
3.4.4 交易制度 |
3.4.5 上市标准 |
3.4.6 上市机制 |
3.4.7 全流通市场 |
3.4.8 主营业务要求 |
3.4.9 股票期权制 |
3.4.10 股权限制 |
3.4.11 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条件 |
3.4.12 股份回购和反收购策略 |
3.4.13 监管措施 |
3.4.14 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机制 |
4 设立创业板前的准备 |
4.1 政府应作的准备 |
4.2 企业上市前的准备 |
4.3 券商面对创业板的应对策略 |
5 当前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主要障碍及时机选择 |
5.1 当前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主要障碍 |
5.1.1 政策和制度环境不宽松 |
5.1.2 市场机制方面的障碍 |
5.1.3 上市公司主体存在的缺陷 |
5.1.4 中介机构的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
5.1.5 人才匮乏的问题更加突出 |
5.1.6 投资主体结构及广大投资者的认识误区 |
5.1.7 创业投资体系还有待大力发展 |
5.1.8 资本市场结构方面的障碍 |
5.1.9 硬件设施方面的障碍 |
5.2 建立创业板的时机选择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新经济与圈钱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D]. 赵戎. 上海交通大学, 2009(12)
- [2]煤炭企业深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新经济形势挑战及今后改革发展的取向[A]. 程万里,余远生. 2006煤炭经济研究文选, 2006
- [3]资本社会化及其相关制度比较研究[D]. 张若钦.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4]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理论与实证分析[D]. 孔小文. 暨南大学, 2005(01)
- [5]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D]. 李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6]资本主体性批判[D]. 王善平. 复旦大学, 2004(01)
- [7]中国资产证券化融资效率及突破口研究[D]. 姜乐. 苏州大学, 2004(01)
- [8]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D]. 谢曙光. 复旦大学, 2004(01)
- [9]三论道德资本[J]. 王小锡,朱辉宇. 江苏社会科学, 2002(06)
- [10]创业板设立的障碍分析[D]. 顾可画. 南京理工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