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考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境,成都平原,理学院,考古学,阿尔泰山,应用文,北京。
环境考古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姚付龙,朱诚,马春梅[1](2019)在《新疆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地区是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地域之一。对新疆地区史前文化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史前遗址分布空间增大趋势明显,特别是早期铁器时代,沿天山北坡,自东向西不断向西天山扩展。史前文化的分布与环境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史前文化演化与环境演变在时间上同步。对比该区域环境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与气候冷、干,环境恶化有关,早期铁器时代的向西扩展是在环境适宜背景下进行的。新疆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空间扩张与环境变化高度相关,气候变化是引起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气候是引起新疆地区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对文化的分布、传播等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学者们近20年的努力,该区域史前环境考古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文化演化的环境背景逐渐清晰,数字环境考古也有所涉及,人地关系综合集成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但新疆地区史前环境考古研究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受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限制,缺乏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研究成果,全新世环境演变过程仍有争议;侧重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研究,人类对环境变化特别是对气候突变事件所做的积极响应,人类反作用于自然环境产生的环境效应研究略显单薄;聚落环境考古也有待突破。另外,随着"3S"技术在环境考古领域的应用,人地关系数字化、模型化研究迫切需要更多学者加入研究队伍中来。(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耿睿[2](2019)在《《自然》杂志发表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等研究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耿睿)5月2日凌晨,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学者领衔在《自然》杂志(Na-ture)发表研究成果,陈发虎院士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团队主要成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文来源于《兰州日报》期刊2019-05-07)
张俊娜,曹美丹,王长春[3](2019)在《北京联合大学“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3期)纪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强地理学者和考古学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鼓励和支持青年环境考古学者的研究,促进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2018年4月14日,以"考古文化交流与地理环境"为主题的"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3期)在北京联合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严文明[4](2018)在《广东与环境考古——在中国第六届全国环境考古学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家早上好!首先感谢东道主邀请我参加第六届环境考古学大会。要我讲话,我却没有什么准备,我慢慢说吧,要是有什么说得不对,还请大家帮我纠正。我开始注意环境考古,记得好像是1964年。那时我们内部翻印了一本美国巴泽尔着的《环境与考古学》[1],我随即买了一本,看了很受启发。在那本书里,他讲到人类为什么在非洲起源,农业为什么在中东地区起源,他说都有环境的因素,并且做了很有说服力的分析。所以,我就认识到环境考古(本文来源于《文博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程庆花[5](2018)在《GIS支持下的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环境考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东南部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是针对这些考古资料,以GIS技术为主要分析手段展开的区域性考古学研究还不是很多,相应的技术研究和运用也比较匮乏。因此,笔者尝试通过GIS技术分析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等因素,进而挖掘旧石器时代该区域古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的发展情况,或可以对东北地区环境考古和人地关系研究有所补益。此外,还可以丰富GIS考古学的实践案例,综合不同遗址点的数据信息和资料源,建立相对科学的数据库,也可以促进GIS技术在环境考古学实践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环境考古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搜集和整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析方面的数据,借助专业技术手段和实地踏勘,重点考察了东北东南部地区这一狭长地带在整个旧石器时代的气候、地貌情况。从旧石器时代遗址空间分布入手,分析古人类的生存环境背景,加深对古人类环境适应能力变化的理解。本研究以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的遗址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主要发挥GIS技术的工具性功能。首先,介绍研究区域的基本环境情况,并且简要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情况。其次,把完整的旧石器时代分为叁个连续的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对各阶段考古遗址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整体性的古环境、数字地形、空间迭置和空间形态研究,在每一阶段从整体上把握遗址分布的特点和人地关系的情况。最后,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简单总结,并且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选址时往往会选择靠近河流的低海拔的山地、丘陵,这些地点视野开阔,便于观察,适宜狩猎或者躲避动物伤害,也方便生活用水。而且,遗址所在区域岩石类型多样,石器原料丰富,方便就地取材。这些都表明,当时的人类在进行遗址位置选择时,会考虑很多地理环境因素。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东北东南部地区的以古气候为主导因素的古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气候的角度来看大体上经历了“暖—冷—凉—冷”的变迁。而遗址数量却在不断增多,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表明当时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有所增强,这一点从石器的组合上也能看出,在旧石器早期,石器多是中大型,且较为粗糙,而到了晚期,细石器等一些小型石器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且较为精致,复合工具的使用,是人类适应广谱经济的表现之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俞剑清,张秉坚,韩向娜,王宁远,崔彪[6](2018)在《潮湿环境考古发掘现场挥发性固型材料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古发掘现场,要将极脆弱的文物安全提取并搬迁到实验室具有一定难度,首先必须对文物进行临时加固,然后才能搬迁。近几年来,一类革命性的挥发性临时固型材料已被成功应用于发掘现场文物的提取,例如薄荷醇、环十二烷等。但是,这些材料是否能用于潮湿的考古发掘现场?它们的工作性能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为此,本研究选用薄荷醇、香豆素、乙基麦芽酚叁种天然香料和环十二烷作为研究对象,从材料的工作性能、施工工艺和对文物的安全性叁方面进行了定量测定,并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进行了现场小实验。研究结果可以为考古或保护工作者在潮湿发掘现场提取脆弱文物时选择合适的临时固型材料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张俊娜,阿如娜,李亚萍[7](2017)在《北京联合大学“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二期)纪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强地理学者和考古学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鼓励和支持青年环境考古学者的研究,促进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2017年4月16日,以"环境·农业·考古"为主题的"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二期)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华盛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黄明,马春梅,朱诚[8](2017)在《成都平原中——晚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在聚落选址与地理环境、古气候与古蜀文明发展、灾变事件研究及史前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出现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应有很大关系;成都平原中—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其中有多次气候波动和降温事件发生;古洪水、古地震等自然灾害与古蜀文明发展的关系很密切;基于成都平原诸多先秦遗址的人地关系综合研究表明,河流、地貌、气候等因素与史前聚落变迁有很大关系。总体上,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受限于研究材料和方法,目前仍然缺乏高分辨率古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成果;自然灾害与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古文化演变的一些重要节点的耦合关系仍不明确;今后还需要加强与河流地貌有关的聚落环境考古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分析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定量和模型化研究史前人地关系也将是未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黄明[9](2017)在《成都平原环境考古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成都平原地区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先秦时期人地关系问题逐渐引起重视。近年来在宝墩遗址、金沙遗址、高山古城、红桥村遗址等一些典型遗址开展了环境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在古气候与古蜀文明发展、古洪水、地貌与聚落变迁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先民在活动空间的选择上呈现一定的避水现象,洪水是影响古人活动空间选择的主要因素。季风的减弱、气候的不稳定、突发性的洪水以及稻作农业的传入等综合因素可能是古蜀先民从山前地带走向成都平原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研究成都平原先秦时期人地关系时需要综合考虑古气候、河流、地貌,灾害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期刊2017年06期)
曾宝栋[10](2017)在《西北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湖泊、冰川、泥炭、黄土古土壤、历史文献等记录的角度出发,客观梳理学者对西北地区全新世气候和自然环境的研究,介绍孢粉分析、磁化率、RS、GIS等技术在以上记录中的运用;阐述相关学者对气候环境和人地关系演变,以及环境和农业问题的讨论,最终得出应利用相关技术充分提取古气候环境原始信息,重视各个时间段气候环境对考古学文化兴衰的影响,各区域气候环境对考古学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以及辩证看待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这对中国西北地区全新世的环境考古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环境考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耿睿)5月2日凌晨,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学者领衔在《自然》杂志(Na-ture)发表研究成果,陈发虎院士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团队主要成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考古论文参考文献
[1].姚付龙,朱诚,马春梅.新疆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J].山地学报.2019
[2].耿睿.《自然》杂志发表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等研究成果[N].兰州日报.2019
[3].张俊娜,曹美丹,王长春.北京联合大学“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3期)纪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严文明.广东与环境考古——在中国第六届全国环境考古学大会上的讲话[J].文博学刊.2018
[5].程庆花.GIS支持下的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环境考古研究[D].吉林大学.2018
[6].俞剑清,张秉坚,韩向娜,王宁远,崔彪.潮湿环境考古发掘现场挥发性固型材料的比较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
[7].张俊娜,阿如娜,李亚萍.北京联合大学“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二期)纪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黄明,马春梅,朱诚.成都平原中——晚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J].古地理学报.2017
[9].黄明.成都平原环境考古调查与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17
[10].曾宝栋.西北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综述[J].榆林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