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育训练支架,包括支撑板,相邻的两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卡孔,所述支撑板顶端连接有握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锻炼效果好,能够适应不同体型人群的锻炼需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体育训练支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支撑板(1)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2),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卡孔(3),所述支撑板(1)顶端连接有握把(4),所述伸缩机构(2)包括套筒(5),所述套筒(5)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另一端延伸至套筒(5)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动环(16),所述套筒(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动环(16)相对应的滑槽(17),所述套筒(5)顶端转动安装有把手(7),所述把手(7)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底端延伸至套筒(5)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9)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机构(10),所述滑动机构(10)与连接杆(6)相连接,所述滑动机构(10)包括丝杆(11),所述丝杆(11)靠近第一锥齿轮(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连接,所述套筒(5)内部设置有与丝杆(11)相对应的安装板(13),所述丝杆(11)远离第一锥齿轮(9)的一端贯穿安装板(13)延伸至连接杆(6)内部,且丝杆(11)位于连接杆(6)内部的部分外周安装有滚珠螺母(14),所述滚珠螺母(14)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滚珠螺母(14)相对应的卡槽(15)。
设计方案
1.一种体育训练支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支撑板(1)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2),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卡孔(3),所述支撑板(1)顶端连接有握把(4),所述伸缩机构(2)包括套筒(5),所述套筒(5)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另一端延伸至套筒(5)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动环(16),所述套筒(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动环(16)相对应的滑槽(17),所述套筒(5)顶端转动安装有把手(7),所述把手(7)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底端延伸至套筒(5)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9)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机构(10),所述滑动机构(10)与连接杆(6)相连接,所述滑动机构(10)包括丝杆(11),所述丝杆(11)靠近第一锥齿轮(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连接,所述套筒(5)内部设置有与丝杆(11)相对应的安装板(13),所述丝杆(11)远离第一锥齿轮(9)的一端贯穿安装板(13)延伸至连接杆(6)内部,且丝杆(11)位于连接杆(6)内部的部分外周安装有滚珠螺母(14),所述滚珠螺母(14)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滚珠螺母(14)相对应的卡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面覆盖有防滑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4)包括连接部(18)与握持部(19),所述握持部(19)固定在连接部(18)顶端,所述连接部(18)底端设置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卡柱(20),所述卡柱(20)卡接固定在卡孔(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19)的外表面覆盖有硅胶垫(2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训练支架。
背景技术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或P.E.),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俯卧撑是一种常见的体育锻炼方式,但是目前市场上缺乏科学性的俯卧撑锻炼支架,少量辅助支架也存在难以适应不同体型人群、锻炼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训练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育训练支架,包括支撑板,相邻的两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卡孔,所述支撑板顶端连接有握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另一端延伸至套筒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动环,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动环相对应的滑槽,所述套筒顶端转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至套筒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与丝杆相对应的安装板,所述丝杆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贯穿安装板延伸至连接杆内部,且丝杆位于连接杆内部的部分外周安装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滚珠螺母相对应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覆盖有防滑齿。
优选的,所述握把包括连接部与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固定在连接部顶端,所述连接部底端设置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卡柱,所述卡柱卡接固定在卡孔中。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覆盖有硅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板的下端面覆盖有防滑齿,防滑齿增大了支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从而在进行锻炼时,支撑板能够更加稳固地放置在地面上;使用时,通过手动旋转把手,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通过齿轮啮合作用,带动左右两丝杆旋转,丝杆的旋转会带动滚珠螺母沿丝杆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缩进或移出套筒,从而调节左右两支撑板的间距;通过设置有滑动环与滑槽,能够引导连接杆与套筒之间的滑动,使二者间的滑动更加顺畅,便于使用;握把通过卡接安装在支撑板上,便于装卸;卡孔设置有多组,并根据不同的锻炼姿势进行分布,从而使用者可以灵活地改变握把的具体布置方位,并进行标准俯卧撑、宽距俯卧撑、窄距俯卧撑等多种姿势,避免了传统支架姿势单一的问题,能够对多个肌肉群进行锻炼,具有更好的辅助锻炼效果;握持部的外表面覆盖有硅胶垫,硅胶垫提高了握持手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锻炼效果好,能够适应不同体型人群的锻炼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体育训练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体育训练支架中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体育训练支架中握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伸缩机构,3-卡孔,4-握把,5-套筒,6- 连接杆,7-把手,8-转轴,9-第一锥齿轮,10-滑动机构,11-丝杆, 12-第二锥齿轮,13-安装板,14-滚珠螺母,15-卡槽,16-滑动环, 17-滑槽,18-连接部,19-握持部,20-卡柱,21-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体育训练支架,包括支撑板1,相邻的两支撑板1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2,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卡孔3,所述支撑板1顶端连接有握把4。
所述伸缩机构2包括套筒5,所述套筒5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另一端延伸至套筒5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动环16,所述套筒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动环16相对应的滑槽17,所述套筒5顶端转动安装有把手7,所述把手7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底端延伸至套筒5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9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机构10,所述滑动机构10与连接杆6相连接。
所述滑动机构10包括丝杆11,所述丝杆11靠近第一锥齿轮9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 12相啮合连接,所述套筒5内部设置有与丝杆11相对应的安装板13,所述丝杆11远离第一锥齿轮9的一端贯穿安装板13延伸至连接杆6内部,且丝杆11位于连接杆6内部的部分外周安装有滚珠螺母14,所述滚珠螺母14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滚珠螺母14相对应的卡槽15。
使用时,通过手动旋转把手7,带动第一锥齿轮9旋转,通过齿轮啮合作用,带动左右两丝杆11旋转,丝杆11的旋转会带动滚珠螺母14沿丝杆11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6缩进或移出套筒5,从而调节左右两支撑板1的间距;通过设置有滑动环16与滑槽17,能够引导连接杆6与套筒5之间的滑动,使二者间的滑动更加顺畅,便于使用。
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面覆盖有防滑齿,防滑齿增大了支撑板1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从而在进行锻炼时,支撑板1能够更加稳固地放置在地面上。
所述握把4包括连接部18与握持部19,所述握持部19固定在连接部18顶端,所述连接部18底端设置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卡柱20,所述卡柱20卡接固定在卡孔3中,握把4通过卡接安装在支撑板1 上,便于装卸;卡孔3设置有多组,并根据不同的锻炼姿势进行分布,从而使用者可以灵活地改变握把4的具体布置方位,并进行标准俯卧撑、宽距俯卧撑、窄距俯卧撑等多种姿势,避免了传统支架姿势单一的问题,能够对多个肌肉群进行锻炼,具有更好的辅助锻炼效果。
所述握持部19的外表面覆盖有硅胶垫21,硅胶垫21提高了握持手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0868.9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48621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A63B 23/12
专利分类号:A63B23/12
范畴分类:15H;
申请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一申请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申请人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塔园路68号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发明人:苏建良;于静雯;鲍智;周莉斌;宋吉;钱少伟
第一发明人:苏建良
当前权利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