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左右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竖板且所述钢筋网的上下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横板,所述竖板和横板组成矩形框架,所述钢筋网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网且所述钢筋网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网,所述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交错设置,所述钢筋网、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重叠的节点处设置有连接组件。钢筋网、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重叠的节点处设置有连接组件,整体结构的最外侧还设置有矩形框架,不仅增强混凝土抗裂能力,而且还提高钢筋工程质量,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工程。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包括钢筋网(1),所述钢筋网(1)的左右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竖板(4)且所述钢筋网(1)的上下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横板(5),所述竖板(4)和横板(5)组成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1)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网(2)且所述钢筋网(1)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网(3),所述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交错设置,所述钢筋网(1)、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重叠的节点处设置有连接组件(6)。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包括钢筋网(1),所述钢筋网(1)的左右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竖板(4)且所述钢筋网(1)的上下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横板(5),所述竖板(4)和横板(5)组成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1)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网(2)且所述钢筋网(1)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网(3),所述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交错设置,所述钢筋网(1)、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重叠的节点处设置有连接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之间呈垂直交叉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网(2)的钢筋直径和第二加强网(3)的钢筋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的钢筋直径大于钢筋网(1)的钢筋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设置在第一加强网(2)的上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为金属焊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为卡箍,所述卡箍内壁和连接节点之间设置有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的钢筋直径是钢筋网(1)的钢筋直径的1.5-2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

背景技术

钢筋网片是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的间距排列且互成直角、全部交叉点均焊接在一起的网片,是建设部“2005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 10项新技术”内容之一。钢筋网片广泛应用在工业与民用房屋的梁柱楼板、屋盖、墙体、混凝土路面、桥面铺装、机场跑道、隧道衬砌、箱涵、码头地坪、预制构件等领域。传统的钢筋网片仅采用简单的纵横垂直交错结构,为了提高钢筋工程质量,在传统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加强板,此种结构质量重且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增强混凝土抗裂能力且提高钢筋工程质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左右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竖板且所述钢筋网的上下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横板,所述竖板和横板组成矩形框架,所述钢筋网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网且所述钢筋网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网,所述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交错设置,所述钢筋网、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重叠的节点处设置有连接组件。

优选,所述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之间呈垂直交叉关系。

优选,所述第一加强网的钢筋直径和第二加强网的钢筋直径相同。

优选,所述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的钢筋直径大于钢筋网的钢筋直径。

优选,所述矩形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第一加强网的上表面上。

优选,所述连接组件为金属焊接点。

优选,所述连接组件为卡箍,所述卡箍内壁和连接节点之间设置有垫片。

优选,所述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的钢筋直径是钢筋网的钢筋直径的1.5-2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钢筋网采用细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十字交叉焊接制作而成,而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设置在钢筋网的两侧,其采用粗的钢筋且二者也是呈十字交叉关系,钢筋网、第一加强网和第二加强网重叠的节点处设置有连接组件,整体结构的最外侧还设置有矩形框架,不仅增强混凝土抗裂能力,而且还提高钢筋工程质量,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工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1:钢筋网;2:第一加强网;3:第二加强网;4:竖板;5:横板;6:连接组件;7: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包括钢筋网1,钢筋网1采用细的钢筋焊接而成,以图1方向为例,钢筋网1采用若干个细的水平钢筋条和若干个细的竖直钢筋条垂直焊接而成网状结构,钢筋网1呈矩形形状,在钢筋网1的左右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竖板4,而在钢筋网1的上下两端平行设置有一对横板5,一对竖板4和一对横板5组成矩形框架,竖板4和横板5也采用钢筋材质且直径大于钢筋网1的钢筋直径。

在钢筋网1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网2,在钢筋网1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网3,以图2方向为例,第一加强网2设置在钢筋网1的上表面,第二加强网3设置在钢筋网1的下表面,其中,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交错设置,即,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不是上下重叠布置的,图1中,实线部分的斜线代表第一加强网2,而虚线部分的斜线代表第二加强网3,二者交叉的地方呈垂直交叉关系。图1中,第一加强网2为部分重叠的两个“V”形循环曲线叠加的结构,而第二加强网3则是呈与第一加强网2关于水平的中心线对称的形状,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之间呈垂直交叉关系。

在钢筋网1、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同时重叠的节点处设置有连接组件6,若连接组件6采用金属焊接点结构,则结构比较简单,但安装的灵活性降低;若连接组件6采用卡箍结构,所述卡箍内壁和连接节点之间设置有垫片,此种结构安装时比较灵活。

一般的,第一加强网2的钢筋直径和第二加强网3的钢筋直径相同,且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的钢筋直径大于钢筋网1的钢筋直径。比如,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的钢筋直径是钢筋网1的钢筋直径的1.5-2倍。为了满足更高钢筋工程质量的要求,还可以在矩形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设置在第一加强网2的上表面上。

钢筋网1采用细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十字交叉焊接制作而成,而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设置在钢筋网1的两侧,其采用粗的钢筋且二者也是呈十字交叉关系,钢筋网1、第一加强网2和第二加强网3重叠的节点处设置有连接组件6,整体结构的最外侧还设置有矩形框架,不仅增强混凝土抗裂能力,而且还提高钢筋工程质量,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工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5308.3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907733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E04C5/04

专利分类号:E04C5/04

范畴分类:36D;

申请人:张家港市永茂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张家港市永茂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晨新村

发明人:夏风

第一发明人:夏风

当前权利人:张家港市永茂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丹

代理机构:32358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建筑用多层钢筋网片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