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合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雅俗合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雅俗合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雅俗,文化,芬奇,小说,文本,后现代主义,雅俗共赏。

雅俗合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恒展[1](2014)在《复兴大潮与雅俗合流——明代中后期文言小说散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是中国文言小说的复兴时期,而明代中后期文言小说复兴的明显特点便是雅俗合流。这种合流从受《娇红记》影响的通俗化传奇小说和文人编辑的通俗化小说读物如《燕居笔记》等开始,到大量小说类丛书、类书的出现,就已经呈现出文言小说复兴之大势。而许多社会名流、诗文作家参与文言小说的创作,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文言小说的复兴和雅俗合流的趋势,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和宋懋澄的《九龠集》便是典型的例证。(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铁艳艳[2](2010)在《论雅俗合流趋势下作家的自我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当代文学的格局也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雅、俗文学为了走出各自的发展窘境,逐渐呈现出"合流"的发展趋势。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们也适时应势地在"雅俗"变奏中重新定位自我,这不仅对其新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中国文学甚至文化的新建也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肖南[3](2008)在《消费时代雅俗文艺的合流》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依托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提升,文化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全球,进入了一个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一起繁荣发展的消费时代。文艺的生产及其方式在大生产的市场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文艺的自主创作跟(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08年05期)

李岩[4](2008)在《互斥与互动——论现代文学叁十年中雅俗小说的分离与合流》一文中研究指出雅俗小说在现代文学叁十年历程中因历史语境的不同呈现出此消彼长、互斥而互动的发展态势,五四时期的特殊语境把启蒙主义的高雅小说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内忧外困的20、30年代使通俗小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握手言和的雅俗小说在40年代应运而生。这种分离与合流,促使雅俗小说各以其独立的品格及相互间的紧张疏离,不断丰富和完善着中国的现代文学。(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期刊2008年01期)

张曼华[5](2007)在《雅俗合流之后——中国画中雅俗共赏审美标准的提出及其当代境遇》一文中研究指出雅与俗是一对历史性的概念,它们的内在涵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观念也不断发展变化。雅俗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从现实状况看来似乎成了"俗"对"雅"的疯狂颠覆;雅俗共赏是否能成为新时代的艺术鉴赏标准;新的艺术鉴赏标准是否能促进绘画创作的繁荣发展;雅俗共赏较传统绘画思想中尚雅贬俗的标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现实情况却是大量打着雅俗共赏旗号的拙劣画作泛滥等等。因此,雅俗共赏审美标准的提出及其当代境遇是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和分析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07年04期)

易瑛[6](2006)在《雅俗合流:论90年代散文的发展态势》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散文热”的出现与文化转型期的到来密切相关。理性散文与通俗散文并存,形成了雅俗合流的创作格局,共同促成了当代散文创作的繁荣与苍白。(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06年11期)

汤哲声[7](2006)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雅俗之辨与雅俗合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雅俗文学以作者身份为区分标准,中国现代雅俗文学则应以文化标准加以辨别。从文化人性的角度看,20世纪的雅文学表现更多的是社会人性,俗文学更多的则是自然人性。因此,雅俗之别在于人性,即人在文学中的地位如何。虽然20世纪雅俗文学有明显的区别,但总的趋势是互为渗透和走向合流。(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06年03期)

朱振武,周元晓[8](2004)在《《达·芬奇密码》:雅俗合流的成功范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最新文化悬疑小说《达·芬奇密码》为作者丹·布朗赢来了空前的盛名。该小说成功之处在于作家为其作品注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 ,从而打破了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的界限。它不仅融合了诸多晚期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 ,也兼具通俗小说的某些属性。同时 ,小说多重的叙事风格也为之增色不少。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既成就了这部雅俗共赏的作品 ,也实现了作家在创作上质的飞跃 ,并预言了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逐渐合流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04年04期)

徐文静[9](2002)在《雅俗合流 走向市场——从陈染的作品看20世纪90年代作家的市场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陈染的作品,在保留个人探索的先锋性的同时,又较早地显示出大众消费文化特征,因而具有了“超文本”的经典意义。这也透露出在20世纪90年代多重文化语境中,作家们以雅俗合流的创作参与市场竞争的自主意识,预示着传统文艺观将发生本质改变的某些征兆。(本文来源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季进[10](2001)在《雅俗合流与大文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4月,范伯群教授主编的皇皇140万言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随即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我认为最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书所体现出来的通俗文学观及其研究思路。它所理解的通俗文学,是(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01-12-25)

雅俗合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当代文学的格局也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雅、俗文学为了走出各自的发展窘境,逐渐呈现出"合流"的发展趋势。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们也适时应势地在"雅俗"变奏中重新定位自我,这不仅对其新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中国文学甚至文化的新建也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雅俗合流论文参考文献

[1].王恒展.复兴大潮与雅俗合流——明代中后期文言小说散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铁艳艳.论雅俗合流趋势下作家的自我定位[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肖南.消费时代雅俗文艺的合流[J].文艺评论.2008

[4].李岩.互斥与互动——论现代文学叁十年中雅俗小说的分离与合流[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

[5].张曼华.雅俗合流之后——中国画中雅俗共赏审美标准的提出及其当代境遇[J].艺术百家.2007

[6].易瑛.雅俗合流:论90年代散文的发展态势[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

[7].汤哲声.20世纪中国文学的雅俗之辨与雅俗合流[J].学术月刊.2006

[8].朱振武,周元晓.《达·芬奇密码》:雅俗合流的成功范例[J].当代外国文学.2004

[9].徐文静.雅俗合流走向市场——从陈染的作品看20世纪90年代作家的市场意识[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

[10].季进.雅俗合流与大文化视角[N].文艺报.2001

标签:;  ;  ;  ;  ;  ;  ;  

雅俗合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