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545300
摘要: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历史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历史教师要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历史教师忽视了民族文化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将具体探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民族文化的有效举措,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民族文化文化教育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具有突出的人文性特征,历史学科记录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渗透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但是很多历史教师忽视了文化教育,割裂了历史教学与民族文化教学的关系。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教师必须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粹,将其渗透在历史课堂之中。
一、渗透爱国文化
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该立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国是历史上的文明古国,先贤智慧创造了生生不竭的文化财富,对时人影响颇深。以科学文明为例,我国有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对世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无论是指南针还是造纸术,都领先于世界科技潮流。除了四大发明之外,我国还创造了其他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物改变了历史的面貌,增强了古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建筑文明为例,我国古代建筑文化流传已久,且文化内蕴深不见底。长城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高峰,也是世界性的文明奇观。圆明园盛极一时,雍容华贵,建筑结构对当代建筑行业仍然有启迪意义。古人的伟大创造让人啧啧称奇,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关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闪光点,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伟大之处。
从古至今,我们国家从来不缺少爱国英雄,这些爱国英雄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抛头颅洒热血,其道德品质让时人敬仰。岳飞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国之栋梁,要保卫自己的祖国,在祖国危难的时刻上战场奋勇杀敌。霍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出身贫寒,也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林则徐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保留大国的尊严,抵御外敌的侵略,为国人树立一个标杆。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被大写在历史的扉页上。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英雄学习,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二、渗透传统道德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人们提出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想要培养健全的品格,必须注重精神世界,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当今社会,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更加紧密,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传入我国,对国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使学生个人发展受到了制约,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历史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承担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必须渗透传统道德,借鉴传统文化典故。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理论学说都对时人大有裨益,对历史进行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与古人进行对话的过程。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历史教师应该对历史事件进行有效识别,将历史理论和历史实践联系在一起,避免传统道德教育沦为形式化的产物。以孔子为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他的很多学说都可以应用在道德培育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材料,教师应该为学生普及相关知识。以老子为例,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他的很多学说都可以应用在人格培养中。“道法自然”等学说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应该让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成为一个有公共道德的人。
三、进行古文鉴赏
历史学科具有突出的人文性特征。为了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性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古文鉴赏,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学生应该汲取更多的书本知识,沐浴在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下。我国的古代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文人墨客不计其数,供给后世享用的文化财富更是不可胜数。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应该以文艺作品为依托,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在讲解儒家文化知识时,教师可以提供《论语》的节选材料,让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礼乐观念、中庸之道等进行深入理解;在讲解古代诗歌文化知识时,教师可以提供《诗经》的节选材料,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流变过程,追溯诗歌的文化本源;在讲解古代艺术知识时,教师可以提供古代书法绘画雕刻的艺术作品材料,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之中,感受古典文艺别具一格的魅力。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教师必须在课堂中渗透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边璐爱国主义教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8,(03),26。
[2]涂梦婷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S1),11。
[3]黄发锴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的重要意义及措施漫谈[J].新课程(下),2017,(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