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转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子,绕组,永磁,转矩,模型,励磁,负载。
双转子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廖明夫,蒋云帆,雷新亮,王四季[1](2019)在《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临界跟随”现象的机理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临界跟随"现象导致航空发动机振动居高不下的产生机理,建立了考虑中介轴承的双转子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双转子发生"临界跟随"现象时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临界跟随"状态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临界跟随"现象会导致转子系统无法越过盘偏摆振型临界转速,造成转子振动对不平衡质量分布极其敏感,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盘极转动惯量与直径转动惯量的比值(简称惯量比)以及双转子增速比;当高压盘等效惯量比等于1,或增速比与任意低压盘惯量比相等时,转子系统表现出高压激励条件下的"临界跟随"特征;当低压盘惯量比等于1,或增速比与高压盘等效惯量比的乘积等于1时,转子系统表现出低压激励条件下的"临界跟随"特征。提出了必须严格控制航空发动机叶盘的等效惯量比以及双转子转速控制律的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罗德荣,苏欣,贺锐智,黄守道[2](2019)在《严重不平衡负载下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的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滑模速度控制器的动态主从控制法对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时,其控制性能存在两个问题:①负载突变量较大时转子鲁棒性较差;②严重不平衡负载下从转子存在较大的转速脉动。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与负载转矩补偿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对两转子进行直接转矩控制,同时采用负载转矩观测器对两转子的负载转矩进行观测并前馈补偿于控制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滑模速度控制器的动态主从控制法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转子负载突变量较大时系统的鲁棒性,且在严重不平衡负载状态下,该电机的两转子能在基本无脉动的条件下同步跟随给定转速。(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艾萌萌,徐永明,夏云彦,李果[3](2019)在《双转子环形绕组感应电动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环形绕组感应电动机绕组材料利用率低导致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转子环形绕组感应电动机(DRRWIM)的设计.首先分析了DRRWIM的结构、磁路和电路特点,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种电动机设计方法.通过该设计方法确定了电动机的基本尺寸,再利用叁维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电动机的电磁性能进行仿真计算.最后根据得到的性能数据与同功率同极数的Y型传统感应电动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计算验证了DRRWIM设计方法的准确性,电动机的对比证明DRRWIM更加高效节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沈赟洁,朱莉,罗响,赵继敏[4](2019)在《双转子调磁电机的模型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磁齿轮原理,分析了一种对转式双转子调磁电机的结构及其原理,相对于传统的双转子调磁类电机,该电机具有两个转子转矩可按配比进行调整的特点。针对该电机,研究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电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动态响应快、转矩脉动小的优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双转子调磁电机可以实现对内外转子的解耦控制,基于MPC的控制方法,相对于磁场定向控制,可以加快转速响应。(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9年11期)
叶春,王念先,王东雄[5](2019)在《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模态与不平衡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种永磁轴承作为中介轴承,电磁轴承支承外转子的双转子系统,利用ANSYS分析了永磁中介轴承支承刚度一定时,系统模态随电磁轴承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不平衡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外转子激发或内、外转子混合激发的模态下,内、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均可控;内转子激发的刚性模态下,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可控,内转子的不平衡振动不可控;内转子激发的柔性模态下,内、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均不可控。研究为同类双转子的变刚度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9年10期)
许祥威,骆皓,侍正坤,赵家欣,倪喜军[6](2019)在《分数槽集中绕组双转子感应电机电磁耦合特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统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功率因数随极对数增加而显着降低,无法实现直驱,提出一种分数槽集中绕组双转子电机,定转子采用分数槽集中绕组,利用定子磁动势极对数频谱中的一对主导分量进行双转子交流励磁,提高电磁功率,显着提升了电机转矩密度。介绍分数槽集中绕组双转子感应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依据分数槽集中绕组理论分析了它的电磁耦合特性,并推导了电感参数的一般表达式,利用解析法计算电感参数,分析了高次谐波对电感参数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有限元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电感参数结果,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09期)
熊万里,陈建华,丁文祥,曾旭,郑良钢[7](2019)在《轴颈外圆磨削成圆过程的双转子耦合模型及仿真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轴轴颈外圆的圆度对机床主轴部件的回转精度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磨削加工是实现轴颈外圆高精度加工的最重要的手段。虽然磨削技术在主轴外圆加工上已长期应用,但是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还难以对一个既定的磨削系统的磨削成圆过渡过程进行完整有效的定量仿真,也难以对磨削工件的最终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在吸收国内外磨削转子系统模型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外圆磨削过程中砂轮和工件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材料去除、转子振动及变形协调规律,建立了外圆磨削系统的双转子耦合振动模型,提出了模拟轴颈材料去除和圆度变化的"磨削力-瞬时磨削深度"迭代算法。利用所建立的双转子模型和迭代算法,对不同磨削策略下轴颈外圆成圆的过渡过程进行了定量仿真,再现了轴颈材料去除和外圆轮廓变化的全过程;比较研究了不同磨削策略对磨削效率和最终加工圆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相应的磨削试验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轴颈外圆磨削的双转子模型和迭代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井立兵,高起兴,王冲,罗正豪,解立辉[8](2019)在《双转子混合励磁电机优化设计和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新型双转子混合励磁电机(dual-rotor hybrid excitation motor,DRHEM)拓扑结构,通过单定子—双转子的结构实现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doubly salient electromagnetic motor,DSEM)和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高效结合。给出了所研究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了DSEM部分和PMSM部分的极槽匹配原则。通过建立电机有限元求解模型,计算和分析了电机内的电磁场,得出最优结构及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新结构混合励磁具有简单、紧凑、无刷励磁、电磁损耗小等特点。通过励磁电流的调节,优化后的混合励磁电机具备良好的调磁性能和宽广的调磁范围,在航空电源启动系统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姜宜辰,赵培栋,王昆,宗智,邹丽[9](2019)在《海上双转子垂直轴风机的气动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海上半潜式双转子垂直轴风机系统,并利用CFD方法对双转子垂直轴风机的气动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对比风洞试验数据,验证该数值方法的准确性;然后研究双转子垂直轴风机气动性能的提高;最后分析风机之间的距离对风机输出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S1期)
高朋,侯磊,陈予恕[10](2019)在《双转子-中介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发动机双转子-中介轴承系统建立了简化动力学模型,考虑了中介轴承分数指数非线性、径向游隙和参数激励等非线性因素,以及高低转子系统的双频不平衡激励。采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获得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响应,发现高低压转子分别通过系统一阶临界转速时引起的主共振附近转速区域内均存在振动突跳和双稳态现象,并分析了偏心距、转速比、中介轴承刚度、滚子数目及径向游隙对系统振动突跳与双稳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转子偏心距能有效降低相应的共振峰峰值并抑制振动突跳行为,但双稳态区间会变宽;提高高低压转子的转速比将引起两个共振峰间距变大,但共振峰对应的转速之比约等于转速比;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中介轴承刚度、增加滚子数目或减小径向游隙均可使双稳态区间变窄。研究成果有助于认识中介轴承的本质非线性特性对双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为提高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5期)
双转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滑模速度控制器的动态主从控制法对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时,其控制性能存在两个问题:①负载突变量较大时转子鲁棒性较差;②严重不平衡负载下从转子存在较大的转速脉动。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与负载转矩补偿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对两转子进行直接转矩控制,同时采用负载转矩观测器对两转子的负载转矩进行观测并前馈补偿于控制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滑模速度控制器的动态主从控制法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转子负载突变量较大时系统的鲁棒性,且在严重不平衡负载状态下,该电机的两转子能在基本无脉动的条件下同步跟随给定转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转子论文参考文献
[1].李岩,廖明夫,蒋云帆,雷新亮,王四季.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临界跟随”现象的机理及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9
[2].罗德荣,苏欣,贺锐智,黄守道.严重不平衡负载下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的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9
[3].艾萌萌,徐永明,夏云彦,李果.双转子环形绕组感应电动机设计[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沈赟洁,朱莉,罗响,赵继敏.双转子调磁电机的模型预测控制[J].微特电机.2019
[5].叶春,王念先,王东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模态与不平衡响应分析[J].轴承.2019
[6].许祥威,骆皓,侍正坤,赵家欣,倪喜军.分数槽集中绕组双转子感应电机电磁耦合特性的分析[J].微电机.2019
[7].熊万里,陈建华,丁文祥,曾旭,郑良钢.轴颈外圆磨削成圆过程的双转子耦合模型及仿真算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9
[8].井立兵,高起兴,王冲,罗正豪,解立辉.双转子混合励磁电机优化设计和特性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9].姜宜辰,赵培栋,王昆,宗智,邹丽.海上双转子垂直轴风机的气动性能[J].船舶工程.2019
[10].高朋,侯磊,陈予恕.双转子-中介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J].振动与冲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