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环境变化论文-龚晓飞,陈聪,汤永杰,黄康有,乐远福

古环境变化论文-龚晓飞,陈聪,汤永杰,黄康有,乐远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环境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贵州省,草海,印度夏季风,沉积环境

古环境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龚晓飞,陈聪,汤永杰,黄康有,乐远福[1](2019)在《贵州草海近21ka以来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反映的古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草海位于黔滇交界,主要受印度夏季风的影响,其湖沼沉积物记录了中—晚第四纪的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第四纪环境和季风演变的良好载体。本研究选取的南屯NT03钻孔,岩心长405 cm,在放射性碳同位素(AMS14C)测年基础上建立了年代序列,并进行了沉积物的色差值(L*)、烧失量(LOI550)、总有机碳(TOC)、碳氮比(C/N)和有机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等古环境替代指标的测试。实验结果显示,L*、LOI550和TOC等3个有机碳含量指标同步变化,共同指示该钻孔序列经历了3个沉积环境演变阶段,即末次盛冰期晚期(21—15 cal ka BP)河流—冲积相沉积阶段、冰消期至早中全新世(15—4 cal ka BP)高湖面湖泊—沼泽相沉积阶段和晚全新世(4 cal ka BP以来)洪冲积相沉积阶段。近2万年以来草海湖沼面积经历的收缩→扩张→收缩演变过程与石笋氧同位素变化基本吻合,表明季风降雨是引起草海湖泊水体和周边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素。δ13Corg指标变化范围为-29. 28‰~-24. 19‰,表明草海盆地周围植被组成在末次盛冰期以来C4草本虽然略有增加,但均以C3植物为主。同时,TOC和δ13Corg指标证明了B/A冰消期暖事件对盆地边缘区的湿地泥炭富集起到关键作用,而多指标揭示了近4 ka以来水域变浅并发展成为冲积环境的过程,也可能与石笋记录的夏季风减弱所带来的降水量减少有关。(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方文丽,姚政权,石学法,葛晨东,乔淑卿[2](2019)在《渤海沉积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古气候变化事件在全球大部分载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记录,但在海岸带—陆架区的沉积记录中该事件还未见有报道。对取自渤海的BH08孔上部26m的岩芯进行了高分辨率粒度测试与分析,结合AMS ~(14)C测年结果和微体古生物特征,探讨了研究区末次冰期以来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运用粒级-标准偏差法对粒度数据进行研究,发现BH08孔敏感组分(88.4~148.7μm)的变化记录了末次冰期D-O(Dansgarrd-Oeschger)旋回冷暖事件:在暖期时敏感粒级粗组分(88.4~148.7μm)的含量低,而在冷期时含量高,且可以与反映东亚夏季风的指标对应。在暖期时,强盛的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增加的径流可以将粗粒沉积物搬运至更远的下游区,且暖湿气候有利于植被的发育,使得流域内粗粒沉积物减少;而在冷期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我们推测,在末次冰期低海面的背景下,格陵兰和北大西洋等高纬地区气候变化导致大气环流和/或洋流系统发生改变,从而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调控造成河流输入物质的变化可能是造成BH08岩芯敏感组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陈伟[3](2019)在《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介形虫壳体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古环境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是是我国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盆内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为研究古环境演化提供了良好材料,当中的介壳微量元素和化石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沉积古环境古气候研究意义。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古气候的研究对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亚洲内陆干旱化、青藏高原隆升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钻井取样,采集了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中上段16个介壳样品,统计了介壳化石的种属,测试了介壳Ca、V、Cr、Mn、Fe、Ni、Sr、Mo、Ba、Th、U等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介壳微量元素古盐度指标和氧化还原性指标及定量拟合的古湖盐度含量和水位相对升降变化,结合介壳化石生态属性,探讨了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中上段的介壳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古环境古气候意义。具体结果如下:(1)古盐度指标介壳微量元素比值Sr/Ca、Ba/Ca和氧化还原性指标U/Ca、Mn/Ca、Th/U、V/(V+Ni)等具有明显的A(28.35~26.42 Ma)、B(26.42~23.08Ma)及C(23.08~22.33 Ma)叁个阶段的变化特征,其中B阶段又可细分为以约24Ma分为两个阶段。Sr/Ca、Ba/Ca在A阶段整体值较低,平均值(分别为0.002278、0.000539)较低,B阶段值整体较高,平均值(分别为0.003347、0.000796)明显升高,末段值有所下降,C阶段值都明显上升,平均值(分别为0.003346、0.002059)也较高,指示在上述叁个阶段古盐度经历了较低-较高(末段下降)-升高的演化过程。U/Ca的变化特征与Sr/Ca、Ba/Ca类似,Mn/Ca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A阶段呈上升趋势,平均值(0.012866)最高,B阶段,Mn/Ca整体为低值,平均值(0.005153)为叁个阶段最低,末段值升高,C阶段Mn/Ca明显下降,平均值(0.009809)也较低,Th/U、V/(V+Ni)等的变化趋势与Mn/Ca类似,指示叁个阶段古湖泊氧化还原性经历了还原环境-氧化环境(末段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增强的演化过程。介壳Sr、Ba、U、Mn、Th等元素也指示了上述古环境演化特征。(2)通过定量计算了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古盐度和水位相对升降,古盐度曲线和水位变化曲线总体上具有很好地镜像对应关系,古盐度演化有明显的28.35~26.42Ma、26.42~24.3Ma、24.3~23.08Ma、23.08~22.33Ma的阶段演化特征,而古湖水位有明显的28.35~27.3Ma、27.3~25Ma、25~23.08Ma、23.08~22.33Ma的阶段演化特征。(3)由古湖泊古盐度和古氧化还原性演化特征和定量计算的古盐度、水位升降变化,结合介壳化石的环境指示意义得知,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28.35~22.33 Ma)古湖泊古环境主要经历了深湖(盐度较低、还原性较强)-浅湖(盐度较高、氧化性较强)-半深湖(盐度降低、还原性增强)-浅湖(盐度明显升高、氧化性增强)的演化过程。相应的湖盆流域经历了相对湿润-干旱-半湿润-干旱的演化过程。(4)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古气候演化主要受全球气候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与副特提斯海西退也有一定关系。该阶段的气候演化响应了亚洲内陆干旱化、早中新世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化、Mi-1冰期事件、晚渐新世大暖期、早中新世青藏高原整体构造隆升。(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李皎,李明慧,方小敏,张更新,张伟林[4](2019)在《柴达木盆地SG-1钻孔石膏结晶水氢氧同位素记录的古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膏(CaSO_4·2H_2O)是一种含水量达到20.9%的蒸发岩矿物,广泛分布在海相/湖相沉积物,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中。石膏结晶水的氢氧同位素可以真实地反映矿物形成时的环境状况,为揭示蒸发岩的形成机制以及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古环境重建等研究提供有效的同位素记录。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型封闭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王晶[5](2019)在《临夏考勒剖面黄土粒度变化特征及古环境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四纪黄土沉积物分布广泛,能详细记录全球性与区域性环境演变过程。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长序列黄土剖面相对于黄土高原中部地区较少,以往多使用较为基础的粒度参数与粒径含量指标,端元粒度端元方法在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长序列剖面上尚未使用。本文以临夏地区考勒剖面的粒度变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计算各粒度参数的基础上,使用端元分解的方法,分析剖面粒度端元组分变化特征;结合区域内环境变化情况,初步分析了剖面上记录的古环境演变特征。使用谢帕德分类法对考勒剖面进行碎屑沉积物分类,沉积物类型以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粒度整体偏粗。剖面标准偏差黄土层为2.74,古土壤层为2.78,各层位介于2~4之间,分选效果差。偏度均值为-0.79,黄土层为-0.87,古土壤层为-0.69,各层位值介于-0.33~-1.50,粒度曲线均呈负偏分布。峰度均值为3.34,黄土层为3.50,古土壤层为3.15,各层均位于2.75~4.50之间,沉积物分布较为分散,曲线呈现宽而矮的形态。黄土粒度经参数化端元方法分解为两端元,EM1平均粒径为12.95μm,分布较广,峰值较低,可能是常态存在、长期存在的高空气流搬运,可能指示了西风的变化情况。EM2平均粒径为43.43μm,分布较为集中,粒径较粗,可能主要由冬季风携带沉积。按剖面上的四次砾石事件,将剖面气候变化分为4个阶段:(1)1.5~1.2 Ma,大致对应黄土层L14及以下层位,粒度曲线显示该阶段气候逐渐转向寒冷干燥。末期砂粒含量突然增多,可能记录了一次洪水事件,此后气候由寒冷干燥快速转向温暖湿润。(2)1.2~0.8 Ma,大致对应L14-L8层位,粒度曲线记录的古土壤层S13、S11、S8存在次级波动,端元曲线在这阶段波动较大,气候状况可能不太稳定,西风与冬季风变化较大。(3)0.8~0.15 Ma,大致对应L8~L2层位,中段S5由叁条古土壤层累积而成,中间夹有短层黄土。EM1的减小幅度在这一阶段有所减缓,红度值增加,可能反映了古土壤发育程度变高。(4)0.15Ma~,大致对应S1以来层位,包括末次间冰期与冰期。古土壤层S1发育程度在剖面上最高,EM1含量减小速度较快。剖面1.5Ma以来环境变化主要受西风和冬季风控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AKINNIGBAGBE.Edward,Akintoye[6](2018)在《东赤道大西洋沉积物岩芯记录的古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洲西北部大陆边缘,第四纪沉积物粒度分布的变化与河流和风成物质输入的相对多寡有关,进而能够反映陆地气候干湿度的变化。在第一项研究中,我们分析了 DY26Ⅲ-Nig-S60-GC2沉积岩心中有孔虫的碳、氧同位素、陆源碎屑的粒度、黏土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组成和磁化率。结果表明,该岩心揭露了 120 ka以来的沉积,冰期时陆源物质输入通量较大,粒度、K/Al、Ti/Al比值和磁化率增大,而Fe/K比值减小,表明ITCZ的平均纬度向南偏移。相反,在间冰期,陆源输入减少,粒度、K/Al、Ti/Al比值和磁化率较小,而Fe/K比值增大,表明ITCZ的平均纬度向北偏移。频谱分析表明,Fe/K、K/Al和Ti/Al的变化具有典型低纬气候波动特征,这些陆源物质组成指标的变化受季风变化及其强度的控制,一致表现出以23 kyr的岁差周期为主的周期性。此外,冰期高岭石含量较间冰期低,表明冰期源区化学风化减弱,而间冰期化学风化较强。该岩心陆源输入通量在末次冰期呈现较高的变率,支持末次冰期快速气候变化在高低纬同时存在的观点。浊流是陆坡区沉积物由大陆边缘快速搬运到深海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我们的第二项研究中,对取自赤道东大西洋深海盆地的DY26Ⅲ-Nig-S71-GC8沉积岩心进行了岩石学和沉积学分析,在海底下90 cm深度识别出一段30cm厚的浊流沉积物层,主要由长石和石英组成,向上粒度变细(正粒序)。该浊积层颗粒物分选差,磨圆度为圆形至亚圆形,表明浊积物的源区很有可能位于尼日利亚大陆边的陆架边缘,距离采样点的距离长达340 km。该浊流事件发生在末次冰期,这一时期海平面下降,河流以及尼日利亚大陆边缘的海底峡谷能够更有效的顺坡搬运物质,有利于浊流的形成。而浊流事件的触发则可能由于强震或者与天然气水合物在静水压力降低情况下失稳引起的滑坡有关。非洲大陆边缘的陆坡和深海沉积物是非洲古气候变化历史的载体。在第叁项研究中,我们搜集和对比了西非、西北非和西南非岸外沉积岩心中的风成物质和陆源物质的输入的变化,进而研究了陆源物质的源区以及其从陆到海的传输路径。根据粒度分布和端元分析,在DY26ⅢI-Nig-S60-GC2和DY26Ⅲ-Nig-S71-GC8岩心中同时识别出四组不同来源的陆源物质。类型1为远源风尘,主要以细粉砂为主,可能是由从高纬地区吹向西非海岸的干冷风系从Bodele低压中捕获,并偶尔远播到赤道地区。类型2为近源风尘,主要由粗、细粉砂组成,来源于广泛干旱引起的源区扩大。类型3为半深海沉积,由粘土和细粉砂组成,与陆地河流输入有关。类型4为块体流沉积,由中、粗砂组成,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在DY26Ⅲ-Nig-S60-GC2岩心中,类型4沉积发生在~49 ka,而在DY26Ⅲ-Nig-S71-GC8岩心中,类型4沉积发生在~35 ka和不晚于40.9 ka。风成物质端元的含量变化表明非洲大陆冰期气候干旱,而间冰期气候相对湿润。(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9-22)

李杰,李日辉,杨士雄,陈晓辉,陈珊珊[7](2018)在《渤海西部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渤海西部海区TJC-1-1孔55.34 m地层岩性、测年及孢粉分析等研究,发现该海域晚更新世MIS 5以来的孢粉组合呈现针叶-阔叶-草本规律的旋回性变化,此特征变化是植被-气候-海平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暖湿、干(凉)冷交替频繁,海平面波动显着。MIS 5e、MIS 5c、MIS 5a、MIS 3及MIS1(中全新世)阶段气候温暖湿润,陆区则发育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近岸分布有湖沼植被和盐生草地,整体属于高海平面时期的滨海或滨岸浅海环境。冰盛期MIS 2沉积较薄,MIS 5d、MIS 5b、MIS 4和MIS 2阶段,气候偏冷(凉),以草本蒿和藜为主,陆区发育森林草地或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海平面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王春玥[8](2018)在《MIS-2早期冀东地区古环境变化特征与古人类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MIS-2)(29-14 cal.kyr BP)是末次冰期中气候最冷、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期,全球海平面、海表温度和太阳辐射量显着降低,大陆冰盖持续扩张直至进入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简称LGM),期间也发生了数次类似Heinrich事件的气候突变事件。该阶段气候的剧烈波动不仅对全球海-气环流模式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深刻的影响着古人类的演化进程。冀东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对气候变化敏感,冀东地区爪村遗址群是燕山南麓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晚期的遗址,也是华北地区晚更新统地层及化石动物群的标准地点之一,但该地区缺分辨率较高有准确测年的环境变化研究。本研究通过7个AMS~(14)C测年,界定剖面地层年代为27.8-24.3 cal.kyr BP,处于MIS-2早期早期,其中文化层年代为27.6-26.6 cal.kyr BP。通过对冀东地区爪村遗址剖面孢粉、炭屑、粒度测试分析,揭示了该地区MIS-2早期的人类活动背景与环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7.8-26.6 cal.kyr BP细石器文化存续期间,孢粉组合以蒿属、菊科等为主,生物多样性最高;炭屑总浓度在(2211-8039)粒/g~(-1)之间波动,粗粒炭屑浓度出现两个小的高峰值,炭屑总浓度值整个剖面较低,多为地方性天然火,粗粒炭屑浓度越大表明炭屑的搬运距离越近,说明当地可能出现过两次地方性天然火;沉积物以粉砂为主且颜色较暗,显示采样点处于沼泽化的准静水沉积环境,周围植被为草甸草原,附近较高山体生长有云杉林,总体气候较现代温凉偏干,但就整个剖面而言此时为最温暖时期,该时期古人类通过利用细石器和食物的“广谱化”等营生方式的转变应对日益变差且不稳定的环境。自26.6 cal.kyr BP开始,孢粉组合中云杉属花粉含量迅速上升,尤其在26.2-25.5 kyr BP期间达到峰值(平均38.79%);炭屑浓度值明显增高,总浓度在(1153-26953)粒/g~(-1)之间波动,达到整个剖面最高值,波动也更加显着,区域性天然火开始增多;沉积物中粘土含量上升,显示采样点处于湖湘沉积环境,周围有云杉林存在,气候较上段明显变得冷湿,为LGM早期一次明显的冷湿气候事件,对应于D/O循环的第3次冰阶,该事件的出现使得河水上涨,古人类因活动场所被淹没而被迫迁移,文化层发育中断。25.5-24.3 cal.kyr BP,云杉属花粉含量降低,藜科、禾本科、莎草科花粉含量显着升高;对应的炭屑浓度值较前一带降低,总浓度在(1174-11445)粒/g~(-1)之间波动,区域性的天然火增多;沉积物颗粒变粗,出现粘土与粉砂互层,显示河流水位下降,采样点周围植被为草甸或草甸草原,暗针叶林面积明显减少,气候变干。24.3-23.6 cal.kyr BP,孢粉组合中蒿属、禾本科、菊科占较大优势,孢粉组合显示此时期为本剖面最为寒冷干燥的时段;炭屑总浓度在(730-2936)粒/g~(-1)之间波动,为整个剖面最低,区域性的天然火最多;沉积物组分变化剧烈且颗粒明显变粗,指示植被为干草原,大的气候变冷事件在整个地区的发生具有一致性,此阶段气候的变冷对应于北大西洋的H2事件。(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5)

李杰,李日辉,杨士雄,陈晓辉,陈珊珊[9](2018)在《渤海西部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渤海西部海区TJC孔55.34m以浅地层岩性、测年及孢粉分析等研究,发现该海域晚更新世MIS 5以来的孢粉组合呈现针叶-阔叶-草本规律的旋回性变化,此特征变化是植被-气候-海平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暖湿、干(凉)冷交替频繁,海平面波动显着。MIS 5e、MIS 5c、MIS 5a、MIS 3及MIS 1(中全新世)阶段气候温暖湿润,陆区则发育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近岸分布有湖沼植被和盐生草地,整体属于高海平面时期的滨海或滨岸浅海环境。MIS 2冰盛期沉积较薄,MIS 5d、MIS 5b、MIS 4和MIS 2阶段,气候偏冷(凉),以草本蒿和藜为主,陆区发育森林草地或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海平面较低。(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邢智峰,周虎,林佳,王敏,郑伟[10](2018)在《河南宜阳下叁迭统刘家沟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宜阳地区下叁迭统刘家沟组红色砂岩中发育数十种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如皱饰构造、脱水裂痕、微生物席碎片等。按照其形态特征的演化可分为4个不同的组合,由下往上依次为皱饰构造组合、隆脊构造组合、小型脱水裂痕组合和大型脱水裂痕组合,其分别反映了不同的古环境与古气候:(1)皱饰构造组合反映了弱氧化的温暖、潮湿环境;(2)隆脊构造组合反映了富氧的温暖、潮湿环境;(3)小型脱水裂痕组合反映了弱氧化的温暖、半干旱环境;(4)大型脱水裂痕组合反映了富氧的炎热、半干旱—干旱环境。依据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认为早叁迭世宜阳地区的古环境由湿润、温暖、弱氧化向炎热、半干旱、富氧转变。两者比较表明,宜阳地区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发育与演化是对早叁迭世陆相古环境细微变化的联动响应。(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古环境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古气候变化事件在全球大部分载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记录,但在海岸带—陆架区的沉积记录中该事件还未见有报道。对取自渤海的BH08孔上部26m的岩芯进行了高分辨率粒度测试与分析,结合AMS ~(14)C测年结果和微体古生物特征,探讨了研究区末次冰期以来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运用粒级-标准偏差法对粒度数据进行研究,发现BH08孔敏感组分(88.4~148.7μm)的变化记录了末次冰期D-O(Dansgarrd-Oeschger)旋回冷暖事件:在暖期时敏感粒级粗组分(88.4~148.7μm)的含量低,而在冷期时含量高,且可以与反映东亚夏季风的指标对应。在暖期时,强盛的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增加的径流可以将粗粒沉积物搬运至更远的下游区,且暖湿气候有利于植被的发育,使得流域内粗粒沉积物减少;而在冷期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我们推测,在末次冰期低海面的背景下,格陵兰和北大西洋等高纬地区气候变化导致大气环流和/或洋流系统发生改变,从而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调控造成河流输入物质的变化可能是造成BH08岩芯敏感组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环境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龚晓飞,陈聪,汤永杰,黄康有,乐远福.贵州草海近21ka以来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反映的古环境变化[J].古地理学报.2019

[2].方文丽,姚政权,石学法,葛晨东,乔淑卿.渤海沉积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3].陈伟.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介形虫壳体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古环境古气候意义[D].兰州大学.2019

[4].李皎,李明慧,方小敏,张更新,张伟林.柴达木盆地SG-1钻孔石膏结晶水氢氧同位素记录的古环境变化[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王晶.临夏考勒剖面黄土粒度变化特征及古环境演变研究[D].兰州大学.2019

[6].AKINNIGBAGBE.Edward,Akintoye.东赤道大西洋沉积物岩芯记录的古环境变化[D].浙江大学.2018

[7].李杰,李日辉,杨士雄,陈晓辉,陈珊珊.渤海西部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变化[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王春玥.MIS-2早期冀东地区古环境变化特征与古人类活动[D].河北师范大学.2018

[9].李杰,李日辉,杨士雄,陈晓辉,陈珊珊.渤海西部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

[10].邢智峰,周虎,林佳,王敏,郑伟.河南宜阳下叁迭统刘家沟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J].古地理学报.2018

标签:;  ;  ;  ;  

古环境变化论文-龚晓飞,陈聪,汤永杰,黄康有,乐远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