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学证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科学,证据,米兰达,诱导性,鉴定,归纳法,回形针。
科学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祥[1](2019)在《让证据意识贯穿整个科学课堂》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这就要求学生在提出猜想和假设后能用事实、证据去论证自己的猜测。这种证据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世界保持好奇心的同时,能用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去描述和解释世界。所谓证据意识,是指人们对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面对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本文来源于《小学科学(教师版)》期刊2019年12期)
何彦[2](2019)在《在科学探究中关注学生证据意识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探究是当前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物理教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应重点关注学生证据意识的发展,让学生从初中物理课堂真正感受科学的气息。一、有针对地组织探究活动为了在探究中有效关注学生证据意识的发展,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有针对地设计探究目标。各项探(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0期)
[3](2019)在《《证据科学》杂志注释体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学类论文注释体例一、一般规定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为方便排版,可以直接放在文章引注处,用【】标出,不必放在页脚处。建议给编辑部发两个版本。2.连续注码,注码序号格式为"1,2,3,……"。3.文中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4.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本文来源于《证据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赵健,杨晓哲[4](2019)在《中国语境中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进路和当代使命——基于科学范式形成及其知识图谱证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语境中分析了学习科学发展的成就,提出了当代中国的学习科学研究范式的形成问题。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本文概括了中国语境下学习科学发展历程的叁个阶段:蒙学阶段、心理学范式阶段和当下的科学范式初期阶段。继而通过对中英文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对比分析,证实了科学范式初步的发展进程,同时确认中国学习科学还处于一个学科新知生产机制不健全、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尚未凸显的初级阶段,明确指出了中国学习科学发展的当代使命。(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占江[5](2019)在《科学有效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therapy,CBT)起源于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始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其中,行为疗法通过干预与疾病相关的消极行为来改善精神症状。例如,对于害怕兔子的孩子,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玛丽·琼斯通过在兔子面前用糖果奖励孩子,用"吃糖果"的积极行为取代负面的恐惧行为,从而减少了他们对兔子的恐惧。然而,许多临(本文来源于《心理与健康》期刊2019年09期)
罗玛[6](2019)在《从科学推理到证据推理:内涵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证据推理"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概念,但在科学教育和心理学研究中,"科学推理"更为常见,前者则缺乏研究、概念不明,需深入探讨。从明确"科学推理"的内涵出发,以此为基础参照,结合构词分析,梳理、辨析"证据"的概念,探讨"证据推理"的内涵本质。它强调识别、获取和利用科学相关的证据,并体现科学推理的思维要求。据此,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学教学》期刊2019年09期)
贠丹[7](2019)在《跨学科视域下的证据科学理论——《证据科学论纲》首发式暨证据科学理论研讨会会议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证据法的研究有辉煌的历史,它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在其中有19世纪着名哲学家杰里米·边沁,他的专着《司法证据原理》从功利主义哲学观出发,主张自由证明,反对将证据强制排除的强制性排除规则;更有20世纪初着名证据法学家约翰·亨利·威格摩尔,他的里程碑式着作《普通法审判中的证据制度专论》从证据法内部着手,对主要证据规则的历史和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边沁和威格摩尔研究中的许多内容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教义学研究,即对规则进行分析和(本文来源于《证据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朱海[8](2019)在《情境效应及对科学证据的腐蚀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法证科学在刑事司法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常为法庭提供极具说服力的证据。然而,法证科学是主观的,并容易受到各种认知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就有情境效应的影响。何为情境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能够对个体的心理和认知状态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作出(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08-16)
刘磊[9](2019)在《性侵儿童案件儿童证词的证据认定与采信标准——以当代儿童心理科学研究为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性侵儿童案件中,儿童证词的准确度要受到其记忆、复述能力的影响。儿童记忆、复述能力与成年证人有所不同,诱导性问题、知识范围、事件状况等诸多因素均可能影响到儿童证词的可信度。司法人员对儿童证人进行取证时,应当结合心理科学知识,针对儿童身心特点,依照法律程序及时获得证词。法院在决定是否采信儿童证词之前,应当根据该证人陈述的时间、细节及心理状况而定。未来的中国刑事立法,应当赋予儿童证人有不出庭作证的权利,通过强化审前会议质证保护儿童被害人的正当权益。同时,依据当代自由心证原则,应当由裁判者根据个案情形以及证人的心理特征,自由决断证词的可信度。(本文来源于《青少年犯罪问题》期刊2019年04期)
丁宇峰[10](2019)在《论美国法科学争议中专家证据的可采性规则——由“孟山都草甘膦致癌产品责任案”引入》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诉讼的特点之一是诉争焦点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争议。虽然棘手的科学事实认定可以推给陪审团,但法官仍然避免不了专家证据的可采性(admissibility)问题。多伯特(Daubert)检验似乎提供了一个方案,要求法官对专家证据承担起"守门人"的角色:对专家证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审查。然而,"孟山都草甘膦致癌案"却提示我们,有必要对多伯特检验的适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该规则的渊源、法理基础和目的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确立法官在筛选相关专家证据中的"看门人"位置,从而有效剔除不适当的专家证据。(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科学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学探究是当前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物理教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应重点关注学生证据意识的发展,让学生从初中物理课堂真正感受科学的气息。一、有针对地组织探究活动为了在探究中有效关注学生证据意识的发展,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有针对地设计探究目标。各项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学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1].刘永祥.让证据意识贯穿整个科学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
[2].何彦.在科学探究中关注学生证据意识的发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
[3]..《证据科学》杂志注释体例[J].证据科学.2019
[4].赵健,杨晓哲.中国语境中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进路和当代使命——基于科学范式形成及其知识图谱证据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5].李占江.科学有效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证据[J].心理与健康.2019
[6].罗玛.从科学推理到证据推理:内涵的探讨[J].化学教学.2019
[7].贠丹.跨学科视域下的证据科学理论——《证据科学论纲》首发式暨证据科学理论研讨会会议述评[J].证据科学.2019
[8].朱海.情境效应及对科学证据的腐蚀性影响[N].人民法院报.2019
[9].刘磊.性侵儿童案件儿童证词的证据认定与采信标准——以当代儿童心理科学研究为借鉴[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
[10].丁宇峰.论美国法科学争议中专家证据的可采性规则——由“孟山都草甘膦致癌产品责任案”引入[J].江苏社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