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抽签法分观察组(多模式镇痛)与对照组(自控镇痛)各31例,比较两组疼痛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2h、6h、12h与24h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手术效果且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价值
结直肠癌是目前常见的疾病,治疗手段是以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为主,具有创伤小或并发症少等特点,但手术时间较长导致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导致术后患者具有强烈的疼痛感,甚至造成手术效果欠佳,因此术后给予合理镇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多模式镇痛能缓解该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预防机体过度应激发生严重并发症,强化术后镇痛效果且促进疾病康复,具时效性。为探讨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观察组(n=31):男17例,女14例,年龄61-72岁,平均年龄(67.34±3.18)岁;体质量指数18-25kg/m2,平均(21.54±5.16)kg/m2;对照组(n=31):男19例,女12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7.53±3.21)岁;体质量指数18-26kg/m2,平均(21.63±5.24)kg/m2。比较两组年龄或体质量指数等资料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①纳入标准:经病理证实符合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1];均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知情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②排除标准:既往腹部手术史;长期使用镇痛药物;消化道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合并糖尿病或内分泌代谢疾病;精神异常或沟通障碍;依从性较差。
1.2方法
完成手术后将两组患者送往复苏室,自然清醒后实施拔管处理。对照组给予患者自控镇痛,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静脉注射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完成手术后则与PCIA泵连接。观察组实施多模式镇痛,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切皮前十分钟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关闭腹腔前利用0.25%、15ml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切口周围,完成手术后与PCIA泵连接[2]。
研究对象泵内药物是1.0ug/ml舒芬太尼+2mg/ml氟比洛芬酯+1mg/ml托烷司琼,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00ml,每小时持续给药2ml,每次追加2ml,锁定时间15min,手术期间心率值每分钟低于50次,静脉滴注0.3mg阿托品;收缩压低于90mmHg,则静脉滴注2mg多巴胺。
1.3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2h、6h、12h与24h分值,0-10分表示不同程度疼痛,0分代表无疼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术后详细记录患者各时间点疼痛值,分值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轻。
术后48h统计两组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与切口感染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选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疼痛评分)(±s),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n/(%)],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疼痛评分
观察组术后2h、6h、12h与24h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3讨论
结直肠癌是目前常见的肿瘤科疾病,早期无典型症状,患者就诊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表现为消化不良或大便潜血等不适症状,诱因是饮食结构异常或生活作息不规律,病情加重则直接损害消化细胞导致肿瘤转移,累及肝脏或淋巴等部位,直接威胁生命健康。随着医疗事业发展,治疗该病症患者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外科治疗为主,具有微创、并发症少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术后受心理或生理等因素影响造成其具有较强的疼痛感,发生原因是炎症反应刺激、手术自身创伤刺激、中枢神经元刺激、神经末梢疼痛刺激与躯体痛觉刺激等,给予自控镇痛措施能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但是静脉用药不能将机体伤害性刺激阻断,而切口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的形式不能将手术区域全部有效的覆盖,使得镇痛效果欠佳,因此给予多模式镇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报道,多模式镇痛能缓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多模式镇痛是指将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及多种镇痛方法进行联合,共同阻断疼痛机制不同时相和靶位,减少外周和中枢敏化,减轻单一镇痛用药和方法的不足,增强镇痛效果。切皮前给予帕瑞昔布钠与关腹前给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能提高镇痛效果,帕瑞昔布钠经静脉给药能在1h内达到药物峰值,具有超前镇痛作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可以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传导,减少或预防术后中枢敏化,加强术后镇痛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2h、6h、12h与24h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说明本研究与黎振平,陈裕强,黄卓梅等[3]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手术效果且预防不良反应发生,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雪蓉,朱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05):445-449.
[2]贺伟忠,闫国忠,张文学等.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07):152-155.
[3]黎振平,陈裕强,黄卓梅等.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