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上部设置上叶片,所述框架内下部设有下叶片,所述框架内壁上部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框架内壁下部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环形侧面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固定在导向块内部,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一内,且固定在上叶片左端,所述框架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一,所述框架二右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二,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设计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约束效果好且稳定性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上部设置上叶片,所述框架内下部设有下叶片,所述框架内壁上部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框架内壁下部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环形侧面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固定在导向块内部,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一内,且固定在上叶片左端,所述框架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一,所述框架二右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二,所述双向丝杆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盒体一内前端,所述双向丝杆环形侧面前部套装固定有锥形齿一,所述盒体一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左部套装固定有锥形齿二,所述锥形齿二通过轮齿与锥形齿一相啮合。
设计方案
1.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上部设置上叶片,所述框架内下部设有下叶片,所述框架内壁上部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框架内壁下部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环形侧面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固定在导向块内部,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一内,且固定在上叶片左端,所述框架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一,所述框架二右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二,所述双向丝杆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盒体一内前端,所述双向丝杆环形侧面前部套装固定有锥形齿一,所述盒体一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左部套装固定有锥形齿二,所述锥形齿二通过轮齿与锥形齿一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均设置在框架内,且两组上叶片均通过导向块对称设置在双向丝杆前部和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叶片与上叶片安装结构相同,所述盒体一和盒体二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一左端和盒体二前端均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固定在转动杆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属于X射线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X射线机系统中,其限束器通常安装在球管下面,球管发射出X射线,该X射线通过限束器内部的叶片开口投射到被摄主体上。限束器的叶片开口的大小,即叶片打开的大小,决定了出射的X射线的投射范围,而球管发射出的超出叶片开口的范围多余部分射线,将被叶片吸收、阻挡而不能射出;而用于控制限束器叶片开口大小的装置通常称为叶片驱动装置。
现有的市场上的X射线机,由于其叶片驱动装置对X射线机的限束器发出的X射线的约束效果较差,且约束范围有限,容易使部分造成了X射线照射在病人非照射区域,造成伤害,所以急需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约束效果好且稳定性高,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上部设置上叶片,所述框架内下部设有下叶片,所述框架内壁上部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框架内壁下部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环形侧面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固定在导向块内部,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一内,且固定在上叶片左端,所述框架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一,所述框架二右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二,所述双向丝杆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盒体一内前端,所述双向丝杆环形侧面前部套装固定有锥形齿一,所述盒体一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左部套装固定有锥形齿二,所述锥形齿二通过轮齿与锥形齿一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均设置在框架内,且两组上叶片均通过导向块对称设置在双向丝杆前部和后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叶片与上叶片安装结构相同,所述盒体一和盒体二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一左端和盒体二前端均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固定在转动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因添加了上叶片、框架、盒体一、盒体二、下叶片、螺母座、导向块、双向丝杆、锥形齿二、转动杆、锥形齿一、滑槽一以及滑槽二,该设计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约束效果好且稳定性高,解决了现有的市场上的X射线机,由于其叶片驱动装置对X射线机的限束器发出的X射线的约束效果较差,且约束范围有限,容易使部分造成了X射线照射在病人非照射区域,造成伤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约束效果好且稳定性高,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上叶片、2-框架、3-盒体一、4-盒体二、5-下叶片、6-螺母座、7-导向块、8-双向丝杆、9-锥形齿二、10-转动杆、11-锥形齿一、12-滑槽一、13-滑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X射线机限束器的辅助聚光装置,包括框架2,框架2内上部设置上叶片1,框架2内下部设有下叶片5,框架2内壁上部开设有滑槽一12,框架2内壁下部开设有滑槽二3,滑槽一12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双向丝杆8,双向丝杆8环形侧面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有螺母座6,螺母座6固定在导向块7内部,导向块7滑动连接在滑槽一12内,且固定在上叶片1左端,框架2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一3,框架2二右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盒体二4,双向丝杆8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盒体一3内前端,双向丝杆8环形侧面前部套装固定有锥形齿一11,盒体一3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10,转动杆10环形侧面左部套装固定有锥形齿二9,锥形齿二9通过轮齿与锥形齿一11相啮合,根据使用需求,首先转动盒体一3左端的手柄,手柄带动转动杆10转动,转动杆10带动锥形齿一11转动,锥形齿一11带动锥形齿二9转动,锥形齿二9带动双向丝杆8转动,进而双向丝杆8通过滚珠螺母副带动螺母座6相向移动,进而带动导向块7在滑槽一12内相向移动,进而带动上叶片1相向移动,直至上叶片1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转动盒体二4前端的手柄,工作过程与上叶片1移动过程相同,进而带动下叶片5相向移动,进而通过上叶片1和下叶片5对射线进行约束,从而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约束效果好且稳定性高。
上叶片1和下叶片5均设有两组,两组上叶片1和下叶片5均设置在框架2内,且两组上叶片1均通过导向块7对称设置在双向丝杆8前部和后部,提高约束范围,提高约束效果。
下叶片5与上叶片1安装结构相同,盒体一3和盒体二4结构相同,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操作。
盒体一3左端和盒体二4前端均设置有手柄,手柄固定在转动杆10上,通过手柄便于转动转动杆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4777.1
申请日:2019-01-0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328535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G21K 1/04
专利分类号:G21K1/04
范畴分类:22G;22F;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威海光电子基地
第一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威海光电子基地
申请人地址: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文化中路81号
发明人:李强;穆萧;何思秦
第一发明人:李强
当前权利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威海光电子基地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