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观点:NGN主流企业的研发与市场应用

编辑观点:NGN主流企业的研发与市场应用

一、编辑视点:NGN主流企业的研发和市场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明希[1](2021)在《河北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发展路径与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2019年,是我国媒体融合走向纵深的重要时间节点,我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方面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行业形势,中央级媒体不断提升媒体融合的技术水平,在融媒体技术方面持续提升,攻克难题。而我国省级融媒体平台工作重心纷纷下沉,县级融媒体平台中心建设成为热点,从基础设备到人员团队逐渐配置整齐,我国媒体融合平台阵地建设呈现出体系化、多级式、重链接的重要特点。本文以冀云·融媒体平台为例,首先阐释了我国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背景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相关概念、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梳理了介绍河北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背景。第三介绍了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建设目标和设计架构,并重点分析冀云·融媒体平台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并找出冀云·融媒体平台发展中的建设亮点和成功之处及对冀云当前的现状困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后续发展思路。通过介绍冀云·融媒体平台建设过程,以及冀云平台的内容呈现和运营方式的剖析,以及平台建设架构和人员机制分布的分析,力求形成对省级融媒体平台发展现状的规律性认识,以及形成相应的理论性经验。研究发现,河北冀云·融媒体平台,为适应当前媒体融合不断加深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平台机制、人员组织、内容生产、运营方式都进行了调整再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深度融合中还依然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冀云·融媒体平台还应该继续提升媒体资源、渠道的整合程度,增强自身的内容建设,促进新闻、政务、服务的多方发展,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鲜文丽[2](2019)在《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研究》文中认为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游戏发展迅猛,影响力日益扩张,受到新闻媒体密切关注。结合新闻框架理论,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法,梳理了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并在归纳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探索优化对策。第一部分对报道主题、新闻来源、消息来源等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梳理2000年至2018年《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概况。研究发现:其报道主题重点关注网络游戏法律与政策,报道体裁以消息体裁为主,报道版面以文化新闻版为重点,新闻来源以自制新闻为主,消息来源主要来自于相关部门的权威信源。第二部分分析宏观层面的主题框架,探寻《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主题框架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其主题框架主要包括“呼吁—预防”框架、“治理—见效”框架和“创新—扶持”框架三种,并各具特点。第三部分从新闻图式角度研讨《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中观层面的结构框架,分析新闻文本的新闻图式结构。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的新闻图式相对固定,以“概述—主要事件—后果”为主。第四部分主要依据新闻文本的风格和图片使用情况,分析《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微观层面的叙述框架。研究发现:其新闻标题较少使用修辞,使用修辞时以比喻、拟人为主;消息体裁的导语以概述型导语为主,几乎不使用修辞;引语方式以无引语为主,使用引语时以直接引语为主、间接引语为辅;新闻报道以纯文字报道为主,使用配图时主要用现场图片、自制图表和漫画图片。第五部分主要从《人民日报》报纸定位、新闻从业人员把关、网络游戏相关政策颁行和现实社会环境变化四个角度剖析《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具有报道主题多样、注重新闻价值,报道版面和形式符合媒体的性质定位,自制新闻占主体、原创性强,注重对舆论的引导等优点。研究也揭示了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少许瑕疵,并从重视消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平衡性、适当增加新闻图式结构两方面提供策略指导,以期为今后的相关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郭建玲[3](2019)在《《2018年沃达丰公司年报》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途径之一,年报是典型的信息型商务文本,格式比较固定,并且相同的行业领域间会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为计算机辅助翻译提供了条件。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格式规整,相似度高的文本上相比人工翻译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翻译效率,节约译员的时间,也能更好的保证术语翻译的一致性。本报告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Tmxmall,对信息型商务文本《2018年沃达丰公司年报》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通过文本分析,笔者发现年报文本内有大量的财经术语和通讯术语,且前后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长句翻译未达到理想程度,需要在译后编辑时进行修改。报告在介绍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主要流程后,通过对年报的部分语句进行案例分析,总结CAT在翻译年报时对于术语翻译的优势,并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如分译法、调序法、顺译法来解决长句翻译这一译后编辑时的难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和实践顺应了当下翻译的工作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能够为日后译员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进行相关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借鉴价值。

孙昊德[4](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研究说明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纪鹏波[5](2015)在《基于i4Ocean2.0的海洋仿真与三维流场可视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和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海洋作为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摇篮,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依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也是拉动国家科技、经济建设的重要引擎。面对激烈的海洋竞争,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系统科学的管理海洋成为重要议题。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灾害预警决策、海洋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海洋公益服务都需要海洋信息系统的支持。目前海洋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球海洋虚拟仿真与可视化基础应用平台建设不够;对海洋数据存储、共享、处理和分析手段不能有效应用推广,数据处理与信息挖掘能力弱;针对海洋数据和海洋过程的分析应用和多维动态可视化表达能力薄弱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的海洋信息平台不能很好地满足海洋科学研究、资源管理和预警决策的需要。围绕海洋虚拟仿真和海洋大气数据科学可视化需求,本文设计了基于图形化渲染加速和层级数据调度的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平台,能够更好地支持海洋虚拟仿真与科学可视化综合分析应用。以海洋环境虚拟仿真和三维流场数据可视化为例,详细介绍了i40cean2.0架构对海洋应用的支持作用。针对海洋数据的时空特性,提出了海洋时空模型层级结构,可以同时支持有时空特性的海洋三维标量场数据和矢量场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为了更好地支持海洋作业仿真、海洋竞技仿真、海洋环境仿真等需求,本文设计了支持主流第三方建模软件制作的虚拟现实模型的存储结构,可以支持包括静态、动态模型的实时渲染和行为仿真,并提供地理信息数据的同步渲染。三维流场数据实时动态可视化是当前海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难点,本文分别针对海洋流场规则数据和不规则数据提出三维流线可视化生成和绘制方法。本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平台研发本文设计了一款海洋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应用平台,提出并实践了一套在对海洋环境中海面、水体、生物、水中特效、海底模型、海底地形等各可见要素进行三维虚拟,对海洋流场、海面风场、海表面温度、海表面盐度等非可见的重要海洋信息进行多角度多方式动态可视化的原型系统。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GPU编程的渲染引擎来进行各种可视化效果的加速渲染,使用了规范的特效管理方法来管理各种可视化特效,从而有助于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在海洋环境分析与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基于球体地理信息框架,通过海洋时空数据层级组织和调度策略,建立了面向海洋时空和特征分析的多源、异构海洋信息、集成、共享与分析数字海洋平台,为海洋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科学有效、便捷直观的三维虚拟环境和可视化分析与展示工具。(2)流场数据三维流线动态可视化在海洋可视化领域中,流场数据的三维动态可视化是一个研究难点。本文以SODA数据和POM模式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规则流场数据和不规则流场数据的三维流线可视化进行了研究。针对规则海洋流场数据,提出了基于粒子追踪和GPU加速的实时动态流线生成和绘制算法,解决了多维海洋时空数据的实时绘制难题;针对不规则海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四面体的三维流线生成技术,对该类数据的流线可视化提出一种解决方案。采用基于最大连通区域的种子点生成算法和龙格库塔积分算法,实现了多分辨率流线的动态绘制。为了提升可视化感知度,本文还设计了基于视点的流线外观自适应算法和透明度策略,并将海洋标量信息与矢量方向共同附着在流线上,实现海洋流场数据的定量时空透明表达。(3)虚拟海洋场景交互仿真在海洋虚拟现实仿真应用中,虚拟场景的实时性与逼真度是两个重要的需求。本文无缝融合了陆地景观与海洋场景,在保证较高渲染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具有高逼真度的海洋场景及特效。采用场景树组织与基于块的内外存调度策略,结合GPU加速渲染技术,对虚拟海洋仿真过程中的海面网格建模、海浪波动、海面光学现象等多项虚拟仿真过程进行了交互设计,通过修改模型属性参数改变场景渲染特效,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海洋领域的虚拟交互仿真。

朱丽萍[6](2014)在《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激励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世界电信产业已经成为各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体现一个国家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产业。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电信产业发展水平相比,中国电信技术水平比较低,电信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分析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体系中影响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建立激励规制体系的建议。通过分析世界电信技术创新、电信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各国电信产业的政府规制的发展历程,认为技术创新是电信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电信产业的性质在技术创新推动下不断改变,从竞争到自然垄断,再到竞争。随着性质的改变,世界各国的政府规制也从加强规制、放松规制向激励规制转变。这种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政府规制之间的作用关系,呈现出一种螺旋迭代的关系,因此,本文建立了电信产业螺旋迭代发展模型,以解析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政府规制之间作用的机理。运用该模型分析中国电信产业,发现与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电信产业是一种结构性规制,这种规制模式是在保持国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通过产业的不断重组加强产业竞争,却忽视了国有产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从而导致中国电信产业呈现出技术水平低下,发展落后,规制滞后的特点。落后的电信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水平不仅与中国经济大国的国力不符,更是会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根据本文提出的世界螺旋迭代发展模型,中国电信产业的结构性规制历程没有进入螺旋迭代发展模型的轨道。为了提高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必须对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套适合技术创新的激励规制体系,以促进中国电信产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提出的主要观点有:1.技术创新是电信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技术创新促进了电信产业的发展,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决定了不同阶段的电信产业的技术特征与产业特征,从而使得电信产业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产业性质,如竞争、自然垄断、垄断竞争等,当电信产业形成自然垄断性质的时候,政府规制出现,构成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2.世界电信产业的技术创新与电信产业、政府规制之间是一种螺旋迭代作用关系。技术创新在一定的规制环境下发展,规制成为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在规制约束下的技术创新推动电信产业的发展。电信产业由于成本的变化,性质也发生变化,政府规制就此做出相应的改革,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改革后的规制成为下一阶段技术创新的约束条件,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又推动电信产业的性质发生新的变化,导致新的规制出现,由此,它们之间交叉迭代,螺旋式上升,形成螺旋迭代发展模式。3.中国电信产业的政府规制的模式是结构性规制。20世纪80年代,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中国电信产业引入竞争,但在之后20多年来的规制改革中,中国电信产业的政府规制一直采取的是保持国有产权主导地位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产业重组,是一种结构性规制,而不是螺旋迭代发展模式。结构性规制注重的是产业竞争,依靠竞争促进价格的下降和规模的扩大,而螺旋迭代发展模式是通过规制改革,改善电信技术创新的规制环境,以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与价格,推动电信产业的发展。发展模式的差异导致中国的电信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产业发展水平落后,规制体系滞后于世界的发展。4.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体系不利于技术创新。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机构众多,都属于政府部门,规制成本较高,部门利益难以协调。进入规制是以国有所有制为主导的产权结构,并限制私人资本的进入;缺少实质意义的退出机制。这些规制措施导致电信运营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创新动力。不做调整的价格上限规制也对技术创新激励不足;结构规制下的国有寡头企业易于形成串谋。这些问题造成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本文的理论创新是:1.运用制度经济理论、规制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博弈论建立了世界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政府规制之间的螺旋迭代发展模型。这一模型的建立,打通了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相互作用的机理关系。而已有的电信产业规制理论是从微观层面研究不同主体之间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展开的博弈关系,由于过于强调利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而忽视了技术创新这一重要推动力量与产业、规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提出了中国电信产业结构性规制的发展模式。将螺旋迭代发展模型与中国电信产业发展路径相比较,发现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信规制的实质是结构性规制,是一种体制内对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规制,以平衡各个国有运营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这种规制模式只注重产业竞争关系,而忽视了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中国电信产业结构性规制模式的提出,深刻揭示了中国电信产业规制与世界电信产业螺旋迭代式发展模型的差异,找到了中国电信产业呈现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低下、政府规制滞后的原因。3.运用博弈论提出了国有产权下管理者技术创新的激励模型。螺旋迭代模型的理论与实证检验证明国有产权对技术创新是一种显着的负向影响,而中国电信产业规制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差异就在于中国是以国有产权为主导,缺乏独立规制机构的规制体系。本文通过建立国有产权下管理者技术创新的激励模型,揭示出了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能力缺乏的原因。本文的实践意义是:1.建立的螺旋迭代发展模型勾勒出世界电信产业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对于各国处理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政府规制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由于政府规制是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而技术创新又是电信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政府规制必须消除阻碍技术创新的因素,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规制体系,才能够提高电信产业发展水平。2.通过比较研究世界电信产业在技术创新推动、规制约束下的螺旋迭代发展路径,充分揭示了中国电信产业的结构性规制导致的政府规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助于政府、企业全面了解中国电信产业发展不足的表现。3.本文提出的中国电信产业结构性规制的观点充分显示了中国电信产业近20年来的产业规制与产业发展的特点。中国实施结构性规制的主要原因是要在保持国有运营企业地位的基础上,为了刺激产业竞争不得不进行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根源还是规制体系中保持国有产权主导制。所以,本文的研究为中国电信产业国有产权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4.建立了中国ICT产业的激励规制体系。体系中的八项规制内容是在现代激励规制理论与制度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的逻辑整体。建议尽快颁布实施规制ICT产业的法律《信息通讯法》,设立独立的规制机构;提出尽快开展国有产权改革;实施网业分离,批发环节的价格上限规制与零售领域的市场决定规制,建立技术创新的标尺竞争规制;运用公共利益规制理论提出了实施普遍义务规制与网络安全规制。这些建议对于当前中国电信产业规制体系改革具有实践意义。

高佳[7](2011)在《从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看中国“三网融合”下网络互动电视前景》文中认为全球正处在一个大信息化时代。生活在大信息化时代的民众,早已告别了过去被动接受信息,更多的是主动选择信息。在这样一个以用户需要为主的时代,无论是数字电视还是网络互动电视的发展,都必须依照用户优先的原则,这恰好是新的媒体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网络技术以及电信基础建设的不断更新,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在互联网上传输数据,用户选择的标准越来越多元化。在多元化需求的推动下,网络互动电视产业迅速发展。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2012年,中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用户将升至3500万。”从媒介融合的观点来看,全球已经进入一个“三网融合”(电话网、互联网、电视网)的数字化电视时代,网络互动电视产业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三网融合”的产生将对新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阅听大众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家从呼吁“三网融合”到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网络互动电视,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多方关注。内地的网络互动电视起步较晚,与拥有较成熟市场环境的欧美、香港地区及台湾地区的行业发展情况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分析全球其他地区网络互动电视行业的发展状况能够为中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思考。本文主要以中国网络互动电视发展为研究主体,以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现状为研究基础,结合对香港网络互动电视运营模式的个案研究,辅以深度访谈法,探讨目前中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分析未来“三网融合”技术下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对从业者有所借鉴。

杨娟[8](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李理[9](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闫丹凤[10](2008)在《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目标是为电信业务发展建立理想的网络环境。面对NGN开放的环境以及业务的快速提供需求,目前还缺乏对于NGN业务管理的深入研究。业务管理是提供NGN业务的必要组成,完成NGN业务提供者维护、管理NGN业务和业务数据的任务。在提供NGN业务的过程中,业务管理需要间接或直接为NGN业务用户提供服务。目前还没有建立标准的NGN业务管理规范,普遍的做法是由NGN业务层的应用服务器作为提供业务管理功能的主要设备。NGN的业务管理内容的丰富和复杂化,以及NGN网络开放性带来的对业务开放和快速提供的需求,无法通过现有业务管理的提供方式得到满足,急需一种与NGN业务提供同步发展的业务管理提供方法。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具体研究,在对下一代网络中的业务管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分析NGN业务管理的特点,将NGN的分层体系结构扩展到业务管理领域:在业务和网络分离的情况下,讨论独立的业务管理问题。这种分离方法充分利用NGN的体系结构特点,将网络对业务层的影响最小化,可以更好地针对业务自身的管理特点展开研究工作。2.根据业务与网络相互独立的原则,提出了NGN通用的业务管理模型,该模型将主要关注业务自身的业务管理内容。将网络层与业务层的关联抽象为网络可用性指标,从业务层看,网络可用性指标屏蔽了与网络有关的具体信息,仅提出业务层需要的网络状态信息,保证业务层的业务管理内容不受网络细节影响。3.在通用业务管理模型的基础上,针对NGN业务运营环境的复杂化,业务运营角色的多样化,进一步分析了业务管理的角色模型、业务管理的信息模型和业务管理的提供模型。业务管理的角色模型主要分析参与业务管理过程的各类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关系。业务管理信息模型分析和抽象了业务管理的主要功能。采用多视点的方法分析了业务管理的提供模型,从运营、执行、开发、具体操作四个视点出发,描述了业务管理提供的对象和关系。4.针对NGN的网络环境,提出了面向开放和可重用的业务管理体系结构模型,该模型采用构件技术,根据构件的粒度和与具体管理应用的耦合度建立了三层的构件体系结构,作为提供业务管理服务的基础。在吸收和总结了现有增值业务和NGN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提炼了NGN中可用的13种业务管理属性,并以业务管理属性为基础,列举和分析了15类业务管理构件。5.针对业务管理应用执行的特点,对业务管理系统的实现展开研究,提出了业务管理执行环境的概念和具体的实现方法,包括采用双逻辑模式执行业务管理业务,基于策略技术解决业务管理的权限控制问题和基于随机Petri网技术对业务管理执行环境进行建模,以便实现对业务管理执行环境性能的评价和测量。6.考虑到业务管理的质量对业务用户的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提出了业务管理质量评价的问题,对业务管理质量的评价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从SLA的指标出发,建立了面向SLA的业务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模糊评价的方法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评价实例结果表明了模糊评价方法的可用性。

二、编辑视点:NGN主流企业的研发和市场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编辑视点:NGN主流企业的研发和市场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发展路径与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我国融媒体平台建设的背景
        1.我国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技术背景
        2.我国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政策背景
        3.我国媒体融合建设取得的成果
    (二)冀云·融媒体平台的研究目的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冀云·融媒体平台建设的研究基础
        1.核心概念
        2.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3.研究方法
        4.研究创新
一、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背景
    (一)我国中央级媒体及其他省市自治区媒体融合建设情况
        1.我国中央级媒体媒体融合建设情况
        2.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媒体融合建设情况
    (二)河北省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
        1.总体发展方向呈现规模化、系统化
        2.河北媒体融合纵向纵深
        3.数字化为媒体行业注入新能量
        4.特色活动带动产业发展
    (三)河北省级新闻媒体APP的发展现状
        1.大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2.实行区域化的空间定位
        3.媒体融合持续探索
    (四)河北省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情况
        1.冀云·融媒体平台成为河北省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行者
        2.河北日报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业务融合
        3.河北广播电视台不断谋求向新媒体形态转变
二、冀云融媒体品台的建设目标与架构设计
    (一)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建设目标
        1.冀云·融媒体平台的业务目标
        2.冀云·融媒体平台的能力目标
    (二)冀云·融媒体平台的架构设计
        1.业务架构设计
        2.技术架构设计
        3.应用架构设计
三、冀云·融媒体平台当前的建设情况
    (一)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过程
    (二)冀云·融媒体平台部门设置
        1.“冀云”融媒体运营中心
        2.融媒体内容生产中心
    (三)冀云·融媒体平台内容现状
        1.冀云·融媒体平台内容生产流程
        2.冀云·融媒体平台内容生产来源
        3.冀云·融媒体平台内容呈现形式
        4.冀云·融媒体平台内容传播效果
    (四)冀云·融媒体平台运营现状
        1.线上:“两微一端”联合推广
        2.线下:大型活动增加影响力
四、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建设亮点、现实困境与发展思路
    (一)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建设亮点
        1.新闻:深挖时政报道,创新媒体产品
        2.政务:推进网络问政,完善政务平台建设
        3.服务:坚持服务建设,丰富服务内容
    (二)冀云·融媒体平台的现实困境
        1.传统观念仍待转变,用户体验有待加强
        2.技术力量先天不足,传播手段受限
        3.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内容制作仍需创新
        4.广告投放与“营收”困境依旧存在。
    (三)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后续发展思路
        1.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不断提升内容质量
        2.坚持移动优先、用户优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3.建设融媒体人才团队,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4.改进运行管理机制,探索盈利新形式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冀云·融媒体平台全国两会期间新闻报道统计表
致谢

(2)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概况
    (一)样本与分析单位
    (二)类目建构
    (三)统计数据与分析
二、宏观层面分析:《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的主题框架
    (一)“呼吁—预防”框架
    (二)“治理—见效”框架
    (三)“创新—扶持”框架
    (四)小结
三、中观层面分析:《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的结构框架
四、微观层面分析:《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的叙述框架
    (一)《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的文本风格
    (二)《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的图片使用
    (三)小结
五、《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框架的结论与反思
    (一)《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
    (二)《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的优点及推广意义
    (三)《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3)《2018年沃达丰公司年报》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任务介绍
    1.1 文本介绍
    1.2 计算机辅助翻译介绍
        1.2.1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意义和发展进程
        1.2.2 Tmxmall简介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处理
        2.1.2 建立记忆库
        2.1.3 建立术语库
    2.2 计算机辅助翻译过程
        2.2.1 匹配度分析
        2.2.2 导入文本
    2.3 译后编辑
        2.3.1 达到匹配度文本的编辑
        2.3.2 未达到匹配度文本的编辑
    2.4 最终校对
3 案例分析
    3.1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势
        3.1.1 术语翻译
        3.1.1.1 财经术语的翻译
        3.1.1.2 通信术语的翻译
        3.1.2 MT+PE人机交互模式
    3.2 翻译难点处理
        3.2.1 词汇的译后编辑
        3.2.2 长句的译后编辑
        3.2.2.1 调序法
        3.2.2.2 分译法
        3.2.2.3 顺译法
4 总结
    4.1 翻译总结
    4.2 翻译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原文与译文
附录B 翻译术语对照表
附录C 图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i4Ocean2.0的海洋仿真与三维流场可视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数字软件平台
        1.2.2 海洋环境仿真
        1.2.3 流场数据可视化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i40cean2.0平台设计
    2.1 系统架构
    2.2 渲染引擎
        2.2.1 可编程特效
    2.3 平台适配器
    2.4 海洋时空数据结构
        2.4.1 数据切片与命名
        2.4.2 层级结构四叉树
        2.4.3 海洋数据解译
        2.4.4 数据请求流程
    2.5 场景管理
        2.5.1 平台节点树
        2.5.2 内外存数据调度
    2.6 本章小结
3 海洋环境交互仿真
    3.1 仿真交互设计
        3.1.1 海面绘制流程
        3.1.2 仿真交互流程
    3.2 海面网格创建
        3.2.1 规则网格
        3.2.2 投影网格
        3.2.3 细分网格
        3.2.4 渲染结果对比
    3.3 海浪波动原理
        3.3.1 海浪波动实现方法对比
        3.3.2 基于噪声图的波动实现
    3.4 海洋光学现象
        3.4.1 海面反射现象
        3.4.2 海面折射现象
        3.4.3 菲涅尔现象
        3.4.4 海洋深度信息
        3.4.5 倒影扭曲现象
        3.4.6 虚拟天空
        3.4.7 水下焦散和气泡
    3.5 实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海洋流场数据可视化
    4.1 流场数据特点
    4.2 种子点放置方法
    4.3 规则流场数据动态三维流线可视化
        4.3.1 粒子追踪
        4.3.2 粒子密度控制
        4.3.3 流线生成
        4.3.4 实现过程
        4.3.5 实验结果分析
    4.4 不规则流场数据动态三维流线可视化
        4.4.1 不规则流场数据预处理
        4.4.2 最大连通量的种子点算法
        4.4.3 流线积分
        4.4.4 感知度优化策略
        4.4.5 实验结果分析
    4.5 可视化与地理信息一体化表达
        4.5.1 空间坐标变换
        4.5.2 GPU上算法的实现
        4.5.3 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应用实例
    5.1 海上帆船竞技仿真
        5.1.1 激光级帆船结构
        5.1.2 帆船受力分析
        5.1.3 帆船阻力分析
        5.1.4 船速计算与仿真
    5.2 海底鱼群仿真
        5.2.1 基于透明度的分离力计算
        5.2.2 基于MipMap的聚集力和并列力计算
        5.2.3 基于“Ping-Pong”技术的位置、速度、朝向计算
        5.2.4 骨骼动画内外机制
        5.2.5 仿真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代码附录
    附录一 海浪高度图生成cgfx代码
    附录二 海浪纹理生成cgfx代码
    附录三 流线自适应生成GLSL代码
    附录四 地形绘制cgfx代码
    附录五 英文缩写参照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论文
发明专利
参与项目
学术交流
获奖情况

(6)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激励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研究的基础理论
        1.3.2 文献综述
        1.3.3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路线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路线
        1.4.2 主要观点
        1.4.3 论文的研究框架
        1.4.4 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世界电信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规制体系的变迁
    2.1 世界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
        2.1.1 电信的定义
        2.1.2 世界电信技术发展历程
    2.2 世界电信产业的发展
        2.2.1 世界电信产业的发展
        2.2.2 世界电信产业的发展特点
    2.3 世界主要国家电信规制模式演变的历史过程
        2.3.1 美国电信规制的发展
        2.3.2 加拿大电信规制
        2.3.3 英国电信规制的历史演变
    2.4 小结
第三章 世界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关系的分析框架
    3.1 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之间的本质关系
        3.1.1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3.1.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规制之间的作用机制
        3.1.3 政府规制对产业性质发生变化的反应
        3.1.4 技术创新是电信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3.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竞争、政府规制相互作用的模型
        3.2.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竞争、政府规制的螺旋迭代模型
        3.2.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竞争、政府规制的螺旋迭代关系的数理模型
    3.3 政府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
        3.3.1 规制机构的独立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3.3.2 进入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3.3.3 价格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世界电信产业规制体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模型假设
    4.2 模型检验
        4.2.1 数据描述与指标衡量
        4.2.2 模型检验结果
        4.2.3 检验结果分析
        4.2.4 假设检验结果总结
    4.3 实证检验对螺旋迭代发展模型的解释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电信产业的结构性规制与技术创新
    5.1 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的变迁
        5.1.1 1994 年之前的自然垄断规制时期
        5.1.2 电子与数据技术推动下,电信产业打破垄断
        5.1.3 1999 年至 2004 年纵向规制
        5.1.4 2004 年至 2008 年中国移动一支独大
        5.1.5 2008 年至今“三足鼎立”
        5.1.6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特点:结构性规制
        5.1.7 结构性规制与螺旋迭代发展模式的区别
    5.2 中国电信产业结构性规制对电信产业发展的影响
        5.2.1 中国电信产业的技术水平评析
        5.2.2 中国电信产业的价格水平评析
        5.2.3 中国电信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评析
    5.3 技术创新对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的影响
        5.3.1 中国电信产业技术投入水平
        5.3.2 中国电信业技术创新贡献率分析
        5.3.3 电信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
        5.3.4 中国电信技术创新对电信产业的影响特点
    5.4 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政府规制的关系总结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约束技术创新的原因分析
    6.1 中国与世界各国规制模式的差异
        6.1.1 企业性质的差异
        6.1.2 电信产业结构的差异
        6.1.3 独立规制机构的差异
        6.1.4 中国的规制体系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比较
    6.2 中国电信规制体系对技术创新缺乏激励的原因研究
        6.2.1 国有企业性质对技术创新缺乏激励
        6.2.2 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存在棘轮效用
        6.2.3 价格上限规制与利润上缴规制对技术创新缺乏激励机制
        6.2.4 中国电信产业的部分竞争对技术创新激励不足
    6.3 政府规制影响中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因检验
        6.3.1 模型与量表
        6.3.2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6.3.3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6.3.4 路径分析和假设检验
    6.4 小结
第七章 构建中国 ICT 产业激励规制体系框架
    7.1 激励规制适应当代电信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7.1.1 下一代网络与三网融合
        7.1.2 下一代网络的技术特性
        7.1.3 NGN 的产业特性
        7.1.4 激励规制的界定与激励规制的内容
        7.1.5 各国 ICT 产业的规制重建
    7.2 中国当前激励规制的现状及对 NGN 形成的阻碍因素分析
        7.2.1 中国电信产业激励规制的现状
        7.2.2 中国规制体系中阻碍 NGN 形成的阻碍因素分析
    7.3 中国电信产业(ICT)激励规制体系的构建
        7.3.1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7.3.2 激励规制体系建立的逻辑关系与理论基础
第八章 推动中国 ICT 产业的激励规制体系构建的措施
    8.1 建立独立的规制机构
        8.1.1 设立独立规制机构的必要性
        8.1.2 独立的规制机构设立方式
    8.2 实施网业分离规制
        8.2.1 网业分离的类型
        8.2.2 网业分离的模式
        8.2.3 中国电信业网业分离的规制方式
    8.3 加快推进中国国有电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8.3.1 中国电信产业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必要性
        8.3.2 中国电信产业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可行性
        8.3.3 国有电信运营企业产权改革的目的
        8.3.4 电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的路径选择
    8.4 形成电信批发价格上限规制与零售价格的市场决定机制
        8.4.1 批发环节的价格上限规制
        8.4.2 零售环节的市场定价机制
    8.5 建立电信企业技术创新标尺竞争规制
        8.5.1 建立电信企业技术创新考核指标体系
        8.5.2 建立标尺竞争规制(Yardstick Competition)
        8.5.3 技术创新奖惩制度
    8.6 建立《信息通讯法》
    8.7 加强普遍服务规制
        8.7.1 中国电信产业普遍服务规制现状
        8.7.2 中国电信产业普遍服务规制的改革重点
    8.8 加强互联网社会性规制
        8.8.1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8.8.2 互联网社会性规制的问题
        8.8.3 我国互联网规制内容
        8.8.4 我国互联网社会性规制的改进
    8.9 小结
总结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附录 1:世界各国规制机构的独立性
附录 2:世界各国运营企业所有权的性质
附录 3:世界各国电信技术最新运用水平
附录 5:世界各国固定电话竞争结构
附录 6:世界各国互联网市场竞争结构
附录 7:世界各国移动电话每月花费
附录 8:世界各国互联网每月花费
附录 9:世界各国固定电话每月花费
附录 10:21 世纪世界电信业务发展
附录 11:2000 年—2012 年世界电信业务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
附录 12:中国 2001 年-2010 年业务量与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数据
附录 13 中国与发达国家电信规制体系比较
附录 14 中国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IDI 与 ICB 比较
附录 15:调查问卷
附录 16: 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之间的关系研究量表及文献
附录 17:政府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量表基本资料统计
附录 18:信度检验统计量
附录 19:结构效度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博士期间主持课题

(7)从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看中国“三网融合”下网络互动电视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研究方法
    1.4.2 个案研究方法
    1.4.3 深度访谈法 第二章 网络互动电视与创新扩散理论
2.1 创新扩散理论
2.2 创新扩散理论的要素
2.3 创新扩散过程中网络互动电视的推广 第三章 全球网络互动电视研究
3.1 美国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研究
3.2 英国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研究
3.3 日本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研究
3.4 台湾地区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研究
3.5 全球网络互动电视研究小结 第四章 香港PCCW模式对内地网络互动电视产业所带来的思考
4.1 香港网络互动电视业发展环境
4.2 香港PCCW模式研究
4.3 香港PCCW模式对内地网络互动电视产业所带来的思考 第五章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现状与前景
5.1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行业发展大环境
5.2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发展业务板块
5.3 电信的网络电视(IPTV)业务
5.4 广电的高清互动电视业务
    5.4.1 试点地区的高清互动电视发展状况
    5.4.2 非试点地区的高清互动电视发展状况
5.5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运营市场现状研究总结
    5.5.1 我国内地"三网融合"推进所面临的问题
    5.5.3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的发展趋势 结论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1 "三网融合"下的网络互动电视是未来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6.1.2 网络互动电视应提供多元化互动服务提升国际竞争力
    6.1.3 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前景
6.2 研究限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深度访谈题目
附录2:受访者名单
附录3:深度访谈内容摘要整理稿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说明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三、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9)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1.2.2 信息产业发展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1.2.4 信息网络建设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1.3 文献综述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
        1.5.2 问题和不足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2.1.1 信息基础技术
        2.1.2 信息系统技术
        2.1.3 信息应用技术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2.2.1 信息基础技术
        2.2.2 信息系统技术
        2.2.3 信息应用技术
    2.3 美日两国比较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3.1.1 推动要素
        3.1.2 发展
        3.1.3 IT外包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3.2.1 发展背景
        3.2.2 发展情况
        3.2.3 IT外包
    3.3 美日两国比较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4.1.1 企业信息化
        4.1.2 电子商务
        4.1.3 政府信息化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4.1.5 教育信息化
        4.1.6 农业信息化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4.2.1 企业信息化
        4.2.2 电子商务
        4.2.3 政府信息化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4.2.5 教育信息化
        4.2.6 农业信息化
    4.3 美日两国比较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5.1.1 信息资源管理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5.2.1 信息资源管理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3 美日两国比较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6.3 美日两国比较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7.1.2 IT人才引进
        7.1.3 人才激励机制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7.2.2 IT人才引进
        7.2.3 人才激励机制
    7.3 美日两国比较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8.2.4 u-Japan战略
        8.2.5 IT新改革战略
    8.3 美日两国比较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10 理论思考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工作介绍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研究综述
    2.1 下一代网络概述
        2.1.1 NGN功能体系结构
        2.1.2 NGN管理体系结构
    2.2 下一代网络业务层
    2.3 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
        2.3.1 NGN业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2.3.2 NGN业务管理的基本需求
    2.4 NGN业务管理研究现状和相关技术
        2.4.1 ITU-T
        2.4.2 ETSI
        2.4.3 IETF
        2.4.4 TMF
        2.4.5 NGI的业务管理
        2.4.6 策略技术
    2.5 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研究方向
    2.6 术语说明
        2.6.1 业务管理与网络管理
        2.6.2 业务管理与功能属性
        2.6.3 业务管理和电信业务
    2.7 本章小结
    2.8 参考文献
第3章 NGN通用业务管理模型研究
    3.1 NGN通用业务管理模型的必要性
    3.2 NGN通用业务管理模型的基本要求
    3.3 业务管理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3.3.1 TMN业务管理模型
        3.3.2 TMF-NGOSS业务管理模型
        3.3.3 TINA-C业务管理模型
        3.3.4 其他业务管理模型
    3.4 业务管理模犁研究的理论依据
        3.4.1 分层划分法
        3.4.2 技术中立原则
        3.4.3 流程与实体分离的原则
        3.4.4 多视点的描述方法
    3.5 NGN通用业务管理分层模型的研究
        3.5.1 USMM分层描述
        3.5.2 网络可用性指标
    3.6 NGN业务管理角色模型
        3.6.1 业务管理角色定义
        3.6.2 业务管理角色关系
    3.7 NGN业务管理信息模型
    3.8 NGN业务管理提供模型
        3.8.1 运营视点
        3.8.2 执行视点
        3.8.3 开发视点
        3.8.4 操作视点
        3.8.5 业务管理全模型描述
    3.9 通用业务管理对象的设计
    3.10 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3.11 本章小结
    3.12 参考文献
第4章 支持开放和重用的NGN业务管理体系结构研究
    4.1 NGN业务管理应用场景描述
        4.1.1 场景一
        4.1.2 场景二
    4.2 相关技术介绍
        4.2.1 软件构件技术和领域工程
        4.2.2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4.3 支持开放和重用的业务管理体系结构模型-SOR-SMA
        4.3.1 基于构件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系统的优势
        4.3.2 SOR-SMA
    4.4 业务管理属性分析和描述
        4.4.1 上下文模型
        4.4.2 业务管理属性分析
        4.4.3 业务管理属性描述
    4.5 业务管理构件
        4.5.1 定义和分类
        4.5.2 业务管理业务的分类
    4.6 业务管理属性、业务、构件的关系
    4.7 形式化定义-一致性分析和验证
        4.7.1 基于Z语言的形式规约
        4.7.2 SOR-SMA的Z规约
    4.8 业务管理业务实例
    4.9 本章小结
    4.10 参考文献
第5章 NGN业务管理系统实现的若干问题研究
    5.1 NGN管理业务与控制业务的比较
    5.2 业务管理业务提供概念模型
    5.3 业务管理业务逻辑执行环境
        5.3.1 MSLEE结构
        5.3.2 业务管理业务的双逻辑
        5.3.3 基于策略的管理级别控制
    5.4 业务管理执行环境性能分析
        5.4.1 构件复用频度计算
        5.4.2 业务管理的可靠性保证
        5.4.3 基于Petri网的模型分析
        5.4.4 仿真实验
    5.5 本章小结
    5.6 参考文献
第6章 业务管理质量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
    6.1 软件质量评价
    6.2 业务管理质量的定义
    6.3 面向SLA的业务管理指标
        6.3.1 业务管理质量的指标选取
        6.3.2 业务管理质景指标体系
    6.4 业务管理质量的模糊评价
        6.4.1 模糊评价的基本概念
        6.4.2 模糊评价方法
        6.4.3 模糊评价举例
    6.5 本章小结
    6.6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束语
    7.1 论文总结和创新点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主要缩略语和中英文对照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编辑视点:NGN主流企业的研发和市场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发展路径与建设策略研究[D]. 马明希.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研究[D]. 鲜文丽.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2)
  • [3]《2018年沃达丰公司年报》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报告[D]. 郭建玲.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4]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5]基于i4Ocean2.0的海洋仿真与三维流场可视化应用研究[D]. 纪鹏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6]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激励规制研究[D]. 朱丽萍.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9)
  • [7]从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看中国“三网融合”下网络互动电视前景[D]. 高佳. 西北大学, 2011(08)
  • [8]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9]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10]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的研究[D]. 闫丹凤.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编辑观点:NGN主流企业的研发与市场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