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气论文_王洪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溶胶,火焰,金相,混合气,吸湿性,有机质,不稳定性。

混合气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涛[1](2019)在《乙醇-空气混合气激光点火火焰形成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速纹影摄像技术研究了乙醇/空气混合气(初始压力为0.1 MPa,温度为358 K)在等容积燃烧室内通过激光点火燃烧过程中火核演化进程和燃烧特性。研究发现激光触发后,激光点火火核经过等离子体形成过程、冲击波形成及火核发展过程最后形成燃烧火焰。激光点火火核的形状最初是圆形,在气体动力学作用下转换为椭圆结构直至形成激光点火特有的第叁瓣。(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34期)

王玮,杨辉,庞树峰,张韫宏[2](2019)在《葡萄糖对酒石酸钠/硫酸铵混合气溶胶组分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气溶胶对全球气候、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颗粒物液滴中,各种化合物之间可以发生不同的相互作用,导致颗粒物的成分发生改变、进一步吸湿性以及光学性质等随之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当海盐气溶胶(比如NaCl,NaNO_3)和有机酸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发生由于反应导致HCl或者HNO_3形成并挥发导致颗粒物中Cl或者NO_3减少的现象~([1])。我们课题组最新的研究表明,当有丙酮酸钠与硫酸铵混合形成气溶胶颗粒的时候,由于NH_3的生成及挥发会导致颗粒物中N含量减少~([2])。但是详细的研究机理仍然有待于进一步详细研究。葡萄糖是一种容易形成玻璃态的大气中常见的物质,常常会阻碍颗粒物内物质的传输。本实验在酒石酸钠和硫酸铵的混合液滴中加入葡萄糖,采用FTIR-ATR技术研究恒定湿度(RH)下,研究由于物质传质受阻时,酒石酸钠和硫酸铵之间的相互作用。图1(a)和图1(b)分别为酒石酸钠:硫酸铵:葡萄糖=1:1:0和酒石酸钠:硫酸铵:葡萄糖=1:1:4混合气溶胶恒定在70%RH条件下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a)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位于1394 cm~(-1)和1439 cm~(-1)处的酒石酸钠和硫酸铵的特征吸收峰逐渐减弱,并且在1715 cm~(-1)处出现一个新峰(n-COOH),这表明酒石酸钠与硫酸铵发生了反应,部分酒石酸钠被质子化形成酒石酸,铵根离子去掉质子生成氨气挥发。从图1(b)可以看出,加入葡萄糖后,酒石酸钠,硫酸铵以及酒石酸的特征吸收峰变化减小。图1(c)定量地描述了70%RH下,不同摩尔比的酒石酸钠/硫酸铵/葡萄糖混合气溶胶中铵根离子含量的变化,我们发现随着加入的葡萄糖比例的增加,铵根离子的含量变化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丙酮酸钠与硫酸铵的反应速率下降。这是由于玻璃态的葡萄糖使得铵根离子的传输变慢所致。(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郭亚欣,王娜,庞树峰,张韫宏[3](2019)在《有机/无机混合气溶胶体系液液相分离的拉曼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现在有机/无机混合气溶胶颗粒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这些气溶胶颗粒的物理状态和其它方面的性质还是没有被研究透彻~([1])。大气气溶胶颗粒的形态取决于其化学组成、相对湿度(RH)和温度等因素。其中,处于不同RH条件下的颗粒可能发生相态的变化,如风化、潮解以及液液相分离等。基于此,我们选择沉积在氟化乙烯丙烯(FEP)基底上的3-甲基戊二酸/硫酸铵混合气溶胶颗粒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RH条件下的吸湿行为。利用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我们得到了有机/无机摩尔比(OIR)为1:1的3-甲基戊二酸/硫酸铵混合气溶胶体系在去湿过程的拉曼光谱。图1(a)展示了不同RH条件下3-甲基戊二酸/硫酸铵混合液滴的拉曼光谱,图1(b)给出了ΔR与不同湿度的关系图。ΔR值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R=A_(979)/(A_(2927)+A_(2967)+A_(2882))ΔR=R_(center)-R_(border)在89.3%RH条件下,比较中心(黄色)和边缘(紫色)光谱可以看出液滴中心与边缘两种组分的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这也可以从图1(b)中ΔR≈0得到验证,说明液滴此时处于有机、无机组分均匀分布状态。当RH降至77.2%时,中心光谱(绿色)呈现的主要是硫酸铵的拉曼特征峰(SO_4~(2-)的伸缩振动峰),而边缘光谱(蓝色)主要是有机物中C-H的拉曼特征峰;而对应在图1(b)中在RH从77.2%降低至67.7%时,ΔR值呈现快速的增加,说明在该范围内有机物主要集中在液滴边缘区域;当RH降至48.7%时,液滴风化,红色和黑色光谱可看出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的分布规律与风化前差异不大。本实验通过对比液滴中心和边缘的拉曼光谱以及对ΔR,揭示有机、无机组分在液滴内的分布随RH改变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在疏水基底上,随着RH的逐渐下降,有机、无机组分发生相分离,呈现有机物包覆无机物的形态。这一研究为了解包含有机物和硫酸盐的大气气溶胶颗粒在降湿过程中吸湿性和物理形态规律提供了参考,为对流层中气溶胶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2])。(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李琼,马帅帅,庞树峰,张韫宏[4](2019)在《在湿度连续变化条件下测量(NH_4)_2SO_4/NH_4NO_3混合气溶胶的质量增长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溶胶颗粒物的吸水能力与环境湿度(RH)密切相关,即颗粒物的吸湿性,其决定了颗粒物的大小,相态和化学组成等,进而可以影响全球气候,可见度和人类健康~([1-2])。铵盐是大气气溶胶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铵盐混合气溶胶的吸湿性测量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了(NH_4)_2SO_4/NH_4NO_3混合气溶胶在湿度连续变化条件下的风化点(ERH)、潮解点(DRH)和质量增长因子(MGFs)。图1是RH和实验测得的MGFs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可以看出,本研究可以准确控制RH随时间线性下降和升高,由于微米级颗粒物与环境RH的平衡时间为毫秒级~([3]),所以在RH线性变化过程中颗粒物可以与RH时刻处于准平衡状态,因此本研究可以通过红外光谱特征峰变化同步测量颗粒物的MGFs。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NH_4)_2SO_4/NH_4NO_3混合气溶胶的风化区间为42%-31%RH,混合体系的DRH为65%,在70%RH时完全潮解。由于单组份NH_4NO_3的DRH为60以及单组份(NH_4)_2SO_4的潮解点为80~([4]),说明NH_4NO_3固体颗粒的潮解促进了(NH4)_2SO_4的潮解,使其DRH降低。图二是本研究测量的铵盐混合气溶胶的MGFs与EAIM模型理论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MGFs与模型吻合较一致。粉色区域表示铵盐混合气溶胶的风化区间。(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蒙福祥[5](2019)在《一段炉混合气盘管开裂失效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300 kt/a合成氨装置一段炉对流段混合原料气盘管(9~#盘管)分别于2016年12月、2017年2月2次出现同样的开裂泄漏事故。通过取样采用材料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硬度测试、应力分析等失效分析手段,综合分析认为,9~#盘管由于多次焊接(包括补焊)的残余应力、局部拘束状态下产生的结构应力、内压载荷所致结构应力的迭加影响,致使其焊接接头在高温(9~#盘管正常操作温度580℃)下出现快速的蠕变——应力开裂,最终造成9~#盘管泄漏失效。采用正确的焊接工艺、合理的组对结构、适当的检测措施等对9~#盘管进行修复后,2017年7月停车和2018年3月大修中检测9~#盘管未再发现有严重缺陷。并据国内外同类装置的使用经验和9~#盘管的修复经验提出了预防盘管再次开裂的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中氮肥》期刊2019年05期)

王永佩[6](2019)在《页岩有机质纳米孔混合气表面扩散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气纳米孔道流动是表征页岩气大规模数值模拟的基础。目前,纳米级别孔道内页岩气体相传输和表面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组分甲烷。实际页岩气藏往往含有一系列气体杂质,忽略杂质的影响使得预测值偏离实测值。此外,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常伴随注气过程,使得纳米孔道内为多组分混合气流动。基于Langmuir理论和表面扩散跳跃模型,耦合混合气物理特性,建立混合气纳米孔表面扩散模型。研究表明:随着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升高,混合气吸附层平均厚度小幅下降;甲烷与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的吸附浓度随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升高而增大;随着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增加,混合气表面扩散摩尔速度增加。(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倪文婧[7](2019)在《球形罐中丙烷—空气混合气火焰传播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当量比时丙烷—空气混合气火焰的微观结构、加速传播过程,利用高速纹影等技术对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拍摄,对不同当量比条件下的火焰传播规律进行分析及对比,特别地分析了预混火焰中形成的特殊火焰结构——Tulip的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富燃情况下,火焰传播特性明显受点火能量的影响,浮力也会改变火焰传播过程。当浮力降低且火焰半径增长速率急速下降时,Tulip火焰结构开始形成。(本文来源于《工程爆破》期刊2019年04期)

禹金龙,张观海,傅铸红,茹高艺[8](2019)在《二氧化碳与氩气混合气配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重量法配制二氧化碳与氩气混合气,配制浓度范围大,量值准确,工艺流程简单,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方法可以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低温与特气》期刊2019年04期)

李烽超,王天友,李磊,商潭苏,刘国强[9](2019)在《柴油机分段喷射下混合气形成及其对燃烧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预喷策略下某非道路直喷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分析了挤流和涡流对主、预喷燃油当量比分布和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主预喷间隔(20°)能够使预喷燃油在挤流带动下进入燃烧室凹坑;适当强度的进气涡流比(1.5~2.0)能使预喷油束偏转并在相邻两束主喷油束之间燃烧。二者都可以改善主喷和预喷油束的重迭,并且可以充分利用预喷燃油的放热量促进主喷燃油的混合和提升燃烧速率。优化喷油策略结合适度的进气涡流可以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碳烟排放,但会使NOx排放增加。(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孙承,张毅,江武,杨靖,明阳[10](2019)在《高速汽油机进气道喷射参数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台高速四冲程进气道喷射(PFI)汽油机在全速全负荷工况下,不同喷油参数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转速情况下,较多喷孔、较小喷孔直径能显着减少附壁油膜的生成,增大缸内燃空当量比;燃油喷射角对缸内当量比影响较大,喷射角较大时的当量比显着小于喷射角较小时的当量比,但是随着喷射角的减小,当量比也逐渐减小;半开阀喷射模式下附壁油膜量较少,缸内当量比大于闭阀喷射模式下缸内当量比;二次喷射相比于单次喷射,缸内当量比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5期)

混合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气气溶胶对全球气候、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颗粒物液滴中,各种化合物之间可以发生不同的相互作用,导致颗粒物的成分发生改变、进一步吸湿性以及光学性质等随之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当海盐气溶胶(比如NaCl,NaNO_3)和有机酸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发生由于反应导致HCl或者HNO_3形成并挥发导致颗粒物中Cl或者NO_3减少的现象~([1])。我们课题组最新的研究表明,当有丙酮酸钠与硫酸铵混合形成气溶胶颗粒的时候,由于NH_3的生成及挥发会导致颗粒物中N含量减少~([2])。但是详细的研究机理仍然有待于进一步详细研究。葡萄糖是一种容易形成玻璃态的大气中常见的物质,常常会阻碍颗粒物内物质的传输。本实验在酒石酸钠和硫酸铵的混合液滴中加入葡萄糖,采用FTIR-ATR技术研究恒定湿度(RH)下,研究由于物质传质受阻时,酒石酸钠和硫酸铵之间的相互作用。图1(a)和图1(b)分别为酒石酸钠:硫酸铵:葡萄糖=1:1:0和酒石酸钠:硫酸铵:葡萄糖=1:1:4混合气溶胶恒定在70%RH条件下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a)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位于1394 cm~(-1)和1439 cm~(-1)处的酒石酸钠和硫酸铵的特征吸收峰逐渐减弱,并且在1715 cm~(-1)处出现一个新峰(n-COOH),这表明酒石酸钠与硫酸铵发生了反应,部分酒石酸钠被质子化形成酒石酸,铵根离子去掉质子生成氨气挥发。从图1(b)可以看出,加入葡萄糖后,酒石酸钠,硫酸铵以及酒石酸的特征吸收峰变化减小。图1(c)定量地描述了70%RH下,不同摩尔比的酒石酸钠/硫酸铵/葡萄糖混合气溶胶中铵根离子含量的变化,我们发现随着加入的葡萄糖比例的增加,铵根离子的含量变化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丙酮酸钠与硫酸铵的反应速率下降。这是由于玻璃态的葡萄糖使得铵根离子的传输变慢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气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洪涛.乙醇-空气混合气激光点火火焰形成过程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2].王玮,杨辉,庞树峰,张韫宏.葡萄糖对酒石酸钠/硫酸铵混合气溶胶组分变化的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3].郭亚欣,王娜,庞树峰,张韫宏.有机/无机混合气溶胶体系液液相分离的拉曼光谱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4].李琼,马帅帅,庞树峰,张韫宏.在湿度连续变化条件下测量(NH_4)_2SO_4/NH_4NO_3混合气溶胶的质量增长因子[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5].蒙福祥.一段炉混合气盘管开裂失效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氮肥.2019

[6].王永佩.页岩有机质纳米孔混合气表面扩散数学模型[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9

[7].倪文婧.球形罐中丙烷—空气混合气火焰传播特性分析[J].工程爆破.2019

[8].禹金龙,张观海,傅铸红,茹高艺.二氧化碳与氩气混合气配制方法[J].低温与特气.2019

[9].李烽超,王天友,李磊,商潭苏,刘国强.柴油机分段喷射下混合气形成及其对燃烧排放的影响[J].内燃机工程.2019

[10].孙承,张毅,江武,杨靖,明阳.高速汽油机进气道喷射参数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率为59%不变,喷油时刻对CO浓度场...各工况CFD计算的燃烧温度场对比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稳定带底界埋深等...未充注气的深部储层微观特征(白16井...喷油压力和涡流比对NOx和碳烟折衷关系...进气增压对NOx和碳烟排放的影响

标签:;  ;  ;  ;  ;  ;  ;  

混合气论文_王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