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用于夹持定子绕组的定子夹持器,定子绕组被夹持到定子夹持器上时定子绕组的右端向右伸出定子夹持器,此时定子绕组的中心线沿左右水平方向,定子绕组右端部的中心孔内插设有左细有粗的台阶轴,定子绕组右端部的外圆上套设有防胀套,台阶轴的右侧外圆与防胀套内圈之间的圆环腔内插设有整形套,整形套的左端与定子绕组右端部接触,底板上表面右侧设置有与整形套右端左右对应的顶压机构。本实用新型原理科学、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柔性压缩整形,确保了定子绕组端部线圈的不受损伤,同时保证了定子绕组端部的尺寸在径向方向上保持恒定,并可根据绕组压缩量进行调节。
主设计要求
1.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用于夹持定子绕组的定子夹持器,定子绕组被夹持到定子夹持器上时定子绕组的右端向右伸出定子夹持器,此时定子绕组的中心线沿左右水平方向,定子绕组右端部的中心孔内插设有左细有粗的台阶轴,定子绕组右端部的外圆上套设有防胀套,台阶轴的右侧外圆与防胀套内圈之间的圆环腔内插设有整形套,整形套的左端与定子绕组右端部接触,底板上表面右侧设置有与整形套右端左右对应的顶压机构。
设计方案
1.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用于夹持定子绕组的定子夹持器,定子绕组被夹持到定子夹持器上时定子绕组的右端向右伸出定子夹持器,此时定子绕组的中心线沿左右水平方向,定子绕组右端部的中心孔内插设有左细有粗的台阶轴,定子绕组右端部的外圆上套设有防胀套,台阶轴的右侧外圆与防胀套内圈之间的圆环腔内插设有整形套,整形套的左端与定子绕组右端部接触,底板上表面右侧设置有与整形套右端左右对应的顶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定子夹持器包括固定V型块、活动V型块、第一支座、第一丝杆和第一摇把手柄,固定V型块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左后侧,第一支座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左前侧,活动V型块位于第一支座和固定V型块之间,固定V型块和活动V型块的V型开口前后相对设置,第一丝杆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第一丝杆穿过第一支座并与第一支座螺纹连接,第一丝杆后端与活动V型块的后侧中部转动连接,第一摇把手柄设置在第一丝杆的前端;定子绕组被夹持在固定V型块和活动V型块的V型开口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其特征在于:顶压机构包括第二支座、第二丝杆、第二摇把手柄和压盘,第二支座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右侧,第二丝杆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二丝杆穿过第二支座并与第二支座螺纹连接,第二丝杆左端与压盘右侧面中心处连接,第二丝杆、压盘和整形套的中心线重合,第二摇把手柄设置在第二丝杆的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整形套外圆周上开设有外螺纹,整形套的外圆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左端与防胀套右端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定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在某些场合需要电机的体积越来越小,电机内部空间的安装结构就要求紧凑设计,为了控制电机的长度,往往需要对电机的定子端部整形,现在常用的操作方式就是人工敲击整形,这种方式无法保证线圈绕组端部整形技术要求,包括绕组端部的内径、外径及两端端部轴向尺寸,另外,手工敲击整形的方式使绕组沿圆周方向的紧密度不均匀,并且容易造成嵌线定子端部槽口绝缘产生裂纹,电磁线本身绝缘层破损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确保线圈端部只在轴向长度方向上压缩整形、并可调节压缩长度、避免损伤线圈的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用于夹持定子绕组的定子夹持器,定子绕组被夹持到定子夹持器上时定子绕组的右端向右伸出定子夹持器,此时定子绕组的中心线沿左右水平方向,定子绕组右端部的中心孔内插设有左细有粗的台阶轴,定子绕组右端部的外圆上套设有防胀套,台阶轴的右侧外圆与防胀套内圈之间的圆环腔内插设有整形套,整形套的左端与定子绕组右端部接触,底板上表面右侧设置有与整形套右端左右对应的顶压机构。
定子夹持器包括固定V型块、活动V型块、第一支座、第一丝杆和第一摇把手柄,固定V型块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左后侧,第一支座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左前侧,活动V型块位于第一支座和固定V型块之间,固定V型块和活动V型块的V型开口前后相对设置,第一丝杆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第一丝杆穿过第一支座并与第一支座螺纹连接,第一丝杆后端与活动V型块的后侧中部转动连接,第一摇把手柄设置在第一丝杆的前端;定子绕组被夹持在固定V型块和活动V型块的V型开口当中。
顶压机构包括第二支座、第二丝杆、第二摇把手柄和压盘,第二支座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右侧,第二丝杆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二丝杆穿过第二支座并与第二支座螺纹连接,第二丝杆左端与压盘右侧面中心处连接,第二丝杆、压盘和整形套的中心线重合,第二摇把手柄设置在第二丝杆的右端。
整形套外圆周上开设有外螺纹,整形套的外圆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左端与防胀套右端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定子绕组放置到固定V型块和活动V型块的V型开口之间,转动第一摇把手柄,第一丝杆也随之转动,驱动活动V型块向后移动将定子绕组夹紧,在定子绕组右端部的中心孔内插入左细有粗的台阶轴,在定子绕组右端部的外圆上套设上防胀套,在台阶轴的右侧外圆与防胀套内圈之间的圆环腔内插入整形套,接着就转动第二摇把手柄,第二丝杆也随之转动,驱动压盘向左移动,压盘顶压整形套左端,整形套左端顶压定子绕组右端面,直到调节螺母左端与防胀套右端接触时停止转动第二摇把手柄,这样就将定子绕组右端压缩整形。定子绕组右端部整形后,向右移动压盘,取出整形套、防胀套和台阶轴,松开活动V型块,取出定子绕组,左右端调换后再放入到固定V型块和活动V型块的V型开口之间,重复上述整定工作过程。
调节螺母在整形套外圆螺纹连接的轴向位置,可起到调整整形套轴向移动的距离,即调节定子绕组端部的压缩整形量。
防胀套和台阶轴起到限定定子绕组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变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原理科学、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柔性压缩整形,确保了定子绕组端部线圈的不受损伤,同时保证了定子绕组端部的尺寸在径向方向上保持恒定,并可根据绕组压缩量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形状整定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底板1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用于夹持定子绕组2的定子夹持器,定子绕组2被夹持到定子夹持器上时定子绕组2的右端向右伸出定子夹持器,此时定子绕组2的中心线沿左右水平方向,定子绕组2右端部的中心孔内插设有左细有粗的台阶轴3,定子绕组2右端部的外圆上套设有防胀套4,台阶轴3的右侧外圆与防胀套4内圈之间的圆环腔内插设有整形套5,整形套5的左端与定子绕组2右端部接触,底板1上表面右侧设置有与整形套5右端左右对应的顶压机构。
定子夹持器包括固定V型块6、活动V型块7、第一支座8、第一丝杆9和第一摇把手柄10,固定V型块6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左后侧,第一支座8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左前侧,活动V型块7位于第一支座8和固定V型块6之间,固定V型块6和活动V型块7的V型开口前后相对设置,第一丝杆9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第一丝杆9穿过第一支座8并与第一支座8螺纹连接,第一丝杆9后端与活动V型块7的后侧中部转动连接,第一摇把手柄10设置在第一丝杆9的前端;定子绕组2被夹持在固定V型块6和活动V型块7的V型开口当中。
顶压机构包括第二支座11、第二丝杆12、第二摇把手柄13和压盘14,第二支座11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右侧,第二丝杆12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二丝杆12穿过第二支座11并与第二支座11螺纹连接,第二丝杆12左端与压盘14右侧面中心处连接,第二丝杆12、压盘14和整形套5的中心线重合,第二摇把手柄13设置在第二丝杆12的右端。
整形套5外圆周上开设有外螺纹,整形套5的外圆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5,调节螺母15的左端与防胀套4右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定子绕组2放置到固定V型块6和活动V型块7的V型开口之间,转动第一摇把手柄10,第一丝杆9也随之转动,驱动活动V型块7向后移动将定子绕组2夹紧,在定子绕组2右端部的中心孔内插入左细有粗的台阶轴3,在定子绕组2右端部的外圆上套设上防胀套4,在台阶轴3的右侧外圆与防胀套4内圈之间的圆环腔内插入整形套5,接着就转动第二摇把手柄13,第二丝杆12也随之转动,驱动压盘14向左移动,压盘14顶压整形套5左端,整形套5左端顶压定子绕组2右端面,直到调节螺母15左端与防胀套4右端接触时停止转动第二摇把手柄13,这样就将定子绕组2右端压缩整形。定子绕组2右端部整形后,向右移动压盘14,取出整形套5、防胀套4和台阶轴3,松开活动V型块7,取出定子绕组2,左右端调换后再放入到固定V型块6和活动V型块7的V型开口之间,重复上述整定工作过程。
调节螺母15在整形套5外圆螺纹连接的轴向位置,可起到调整整形套5轴向移动的距离,即调节定子绕组2端部的压缩整形量。
防胀套4和台阶轴3起到限定定子绕组2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变化。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7510.2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299086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2K 15/00
专利分类号:H02K15/00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黄河科技学院
第一申请人:黄河科技学院
申请人地址:450005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航海中路94号
发明人:吴群雄;张宏
第一发明人:吴群雄
当前权利人:黄河科技学院
代理人:朱俊峰
代理机构:41131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