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缺血半暗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磁共振,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电针,细胞因子。
缺血半暗带论文文献综述
郭金赫,夏青,范文,王慎军,郭永明[1](2019)在《康复训练促进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元转化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康复训练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AS)及新生神经元的影响,研究康复训练对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d康复组、1d对照组、7d康复组、7d对照组、14d康复组、14d对照组。各组大鼠造模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评分结果作为各自的0d组。脑缺血后24h开始对大鼠实施康复训练,20min/次/d,于训练后1d、7d、14d进行大鼠运动功能检测和脑组织取材。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评定大鼠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半暗带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皮质素(DCX)及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1)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前后行为学评分发现,7d康复组、7d对照组、14d康复组、14d对照组有差异性,训练后较0d组评分明显降低(P<0.001);组间比较提示7d康复组行为学评分较7d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GFAP表达发现,14d康复组较14d对照组GFAP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空白组相比,1d康复组GFAP表达明显增高(P<0.001),14d康复组GFAP表达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DCX表达发现,14d康复组DCX表达较14d对照组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14d康复组DCX表达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NeuroD1表达发现,1d、7d康复组较相应对照组NeuroD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1d、7d、14d康复组NeuroD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MCAO大鼠的运动功能,活化缺血半暗带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并使局部新生神经元增多,且新生的神经元有可能是在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1的调控下由星形胶质细胞转化而来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梁秀琴,吴江[2](2019)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缺血半暗带评估的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缺血半暗带与急性脑血管闭塞造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效果显着相关。因此,缺血半暗带的正确评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和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作为扩大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可靠依据。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提供缺血脑组织的扩散、灌注、细胞代谢等方面的信息,对缺血半暗带的评估、后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9年11期)
付志勇,王正则,孙晓红[3](2019)在《磁共振血管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不匹配预测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血管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不匹配(MDM)预测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24 h内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住院患者58例,将38例扩散加权成像(DWI)-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7分的患者分为MDM阳性(MDM-P)组,20例DWI-ASPECTS <7分的患者为MDM阴性(MD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72 h后NIHSS评分增加≥4分)及预后良好[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2分]情况。将出现END的21例患者纳入END(+)组,未出现END的37例患者纳入EN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至治疗时间、再灌注治疗及MDM-P情况,并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M-P对END的影响。结果 MDM-P组和MDM-N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在入院NIHSS评分[3(2,12)分比11(4,26)分,Z=-2. 434]、DWI-ASEPCTS[8 (7,8)分比4 (3,5)分,Z=12. 950]和END比例[47. 4%(18/38)比15. 0%(3/20),χ~2=5. 944]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END(+)组和END(-)组一般资料和入院至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再灌注治疗[42. 9%(9/21)比67. 6%(25/37),χ~2=3. 372]和MDM-P[85. 7%(18/21)比54. 1%(20/37),χ~2=5. 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将再灌注治疗和MDM-P纳入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DM-P(OR=4. 914,95%CI:1. 158~20. 860,P=0. 031)是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EN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MDM-P可以独立预测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END,提示这类患者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为指导再灌注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岳勇,吴英宁,韦勤将,姜秋兰,蒋天鹏[4](2019)在《超选择性脑动脉栓塞兔脑缺血半暗带及CTPI灌注参数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建立兔急性期脑梗死模型,以及脑缺血半暗带(IP)、CT灌注成像(CTPI)改变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16只,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于颅内大脑中动脉注入自体血栓,制作急性脑梗死模型,行数字血管减影(DSA)脑血管造影;术后2、6h行CTPI检查,测量灌注栓塞侧及对侧健侧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达峰时间(TTP)值,评价CTPI诊断早期脑缺血的准确性,并预判脑IP范围。结果 16只新西兰大白兔均成功插管于大脑中动脉进行栓塞,DSA显示大脑中动脉分支减少,造模成功率为100%。术后2、6h分别行CTPI检查,术后2h显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栓塞中心区rCBF和rCBV值下降,MTT和TTP延长,与对侧健侧区对比CTPI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显示脑IP范围。术后6h行CTPI检查,提示栓塞中心区rCBF、rCBV值明显下降,MTT及TTP值明显延长,栓塞中心区、对侧健侧区CTPI各参数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介入技术制作兔脑梗死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优点,是理想的造模方式;术后2h行CTPI即可准确显示脑缺血改变,是诊断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张茹,王天乐[5](201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及对其及时、精准的影像学判断,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及时间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不同的影像学技术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缺血半暗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徐玉玲,王启征,黄蕾,曹裕民,高玉元[6](2019)在《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对大鼠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超微结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ecombinant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rPAF-AH)对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rPAF-AH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在第2、7、14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及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rPAF-AH组大鼠在第7天[(1.62±0.74)分vs (2.14±0.73)分,P<0.05]、第14天[(1.29±0.46)分vs (1.71±0.64)分,P<0.05]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下降。透射电镜下生理盐水组可见神经细胞水肿,周围间隙增宽,细胞变形,染色质凝集,随着时间延长,神经元细胞不可逆损伤而逐渐凋亡,核内染色质松散甚至完全溶解;rPAF-AH组初期可见神经细胞明显水肿,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神经元细胞结构基本完整,可逆性损伤可逐渐改善。结论 rPAF-AH能有效改善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可能与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超微结构保护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梁岳杰[7](2019)在《MR扩散及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常疾病发作,发作后常会出现缺血半暗带,针对这一疾病若不及时诊治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针对疾病的诊断,目前多采取MR扩散及灌注成像的方法,本研究中,具体对MR扩散(DWI)及灌注成像(PWI)联合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8期)
刘霜月,许潇莹,张玉莲,艾双春[8](2019)在《电针治疗对MCAO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GDNF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水沟""内关""叁阴交""委中"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抑制剂组5组,每组24只。参照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电针组以电针刺激大鼠"水沟""内关""叁阴交""委中"穴,每天1次,连续治疗28天。抑制剂组以NF-κB抑制剂PDTC进行大鼠腹腔注射后(120mg/kg),再行电针刺激,每天1次,连续治疗28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GDNF的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GDNFmRNA表达在治疗后第3天时下降,在第7、14、28天时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抑制剂组GDNFmRNA表达在第3、7天时下降(P<0.05),在第14、28天时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组比较,抑制剂组在治疗后4个观察时间点GDNFmRNA表达均下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上调GDNFmRNA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起到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的活跃性有关。(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布茂振[9](2019)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55)接受血栓通治疗,观察组(n=55)再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1β、CRP、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稍高于对照组5.45%,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保护缺血半暗带,并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4期)
杨凡,陈小军,石海,于卉[10](2019)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检测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磁共振(MR)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在检测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间于我院就诊的37例(男21例,女16例)具有肢体症状的单侧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回顾分析患者的常规MR及ASL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常规MR均可见弥散加权成像(DWI)梗死区异常高信号。33例表现为梗死区低灌注,其中23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表现为低灌注区面积(SCBF)大于DWI异常高信号面积(SDWI)。23例存在缺血半暗带患者中预后良好17例,其余1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仅4例。结论:MR-ASL序列能有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可推广应用于临床诊断。(本文来源于《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缺血半暗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缺血半暗带与急性脑血管闭塞造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效果显着相关。因此,缺血半暗带的正确评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和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作为扩大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可靠依据。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提供缺血脑组织的扩散、灌注、细胞代谢等方面的信息,对缺血半暗带的评估、后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缺血半暗带论文参考文献
[1].郭金赫,夏青,范文,王慎军,郭永明.康复训练促进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元转化的作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2].梁秀琴,吴江.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缺血半暗带评估的新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9
[3].付志勇,王正则,孙晓红.磁共振血管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不匹配预测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价值[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
[4].李岳勇,吴英宁,韦勤将,姜秋兰,蒋天鹏.超选择性脑动脉栓塞兔脑缺血半暗带及CTPI灌注参数的变化[J].重庆医学.2019
[5].张茹,王天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9
[6].徐玉玲,王启征,黄蕾,曹裕民,高玉元.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对大鼠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7].梁岳杰.MR扩散及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8].刘霜月,许潇莹,张玉莲,艾双春.电针治疗对MCAO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GDNF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9].布茂振.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
[10].杨凡,陈小军,石海,于卉.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检测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临床应用[J].影像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