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论文和设计-邓添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所述中空螺旋模具在现有模具的基础上,将成型模具部分的压紧螺母与主轴通过反螺牙配合连接,且压紧螺母与模芯连接处之间还设有耐磨环。本实用新型将压紧螺母与主轴之间的连接方式由现有的正螺牙配合连接替换成了反螺牙配合连接,则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即使运作的时间过程,压紧螺母也不会松动,从而避免了模芯与模芯连接段、主轴以及其他的部件之间产生较大的空隙,因此可以很好的防止原料渗漏,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维护了中空螺旋磨具的零部件,延长了中空螺旋磨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模芯和模芯连接段之间增加了耐磨环,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二者由于长时间的刚性摩擦而造成的损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所述中空螺旋模具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内模位于外模的中空内部,且二者同轴;所述外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模座(1)、分流板(3)、收缩套(6)、口模连接座(8)、口模(11)和压紧螺母(14);所述内模包括分流锥(2)、链轮(4)、收缩芯(5)、模芯连接段(15)、成型格栅(10)、主轴(12)、模芯(13),所述分流锥(2)通过分流板(3)的一端与收缩芯(5)固定连接,收缩芯(5)另一端通过模芯连接段(15)与模芯(13)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格栅(10)设置于模芯(13)与口模(11)之间;所述分流锥(2)、分流板(3)、收缩芯(5)、模芯连接段(15)和模芯(13)固定连接后,其内部为中空状,设有主轴(12)和链轮(4);所述链轮(4)固定在主轴(12)一端,且链轮(4)位于分流板(3)形成的中空处;所述链轮(4)与电机连接,带动主轴(12)转动,从而带动模芯(13)、压紧螺母(14)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连接段(15)与模芯(13)之间还设有耐磨环(9);所述压紧螺母(14)与主轴(12)为反螺牙螺纹连接,用于紧固模芯(13)与模芯连接段(15)。

设计方案

1.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所述中空螺旋模具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内模位于外模的中空内部,且二者同轴;所述外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模座(1)、分流板(3)、收缩套(6)、口模连接座(8)、口模(11)和压紧螺母(14);所述内模包括分流锥(2)、链轮(4)、收缩芯(5)、模芯连接段(15)、成型格栅(10)、主轴(12)、模芯(13),所述分流锥(2)通过分流板(3)的一端与收缩芯(5)固定连接,收缩芯(5)另一端通过模芯连接段(15)与模芯(13)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格栅(10)设置于模芯(13)与口模(11)之间;所述分流锥(2)、分流板(3)、收缩芯(5)、模芯连接段(15)和模芯(13)固定连接后,其内部为中空状,设有主轴(12)和链轮(4);所述链轮(4)固定在主轴(12)一端,且链轮(4)位于分流板(3)形成的中空处;所述链轮(4)与电机连接,带动主轴(12)转动,从而带动模芯(13)、压紧螺母(14)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连接段(15)与模芯(13)之间还设有耐磨环(9);所述压紧螺母(14)与主轴(12)为反螺牙螺纹连接,用于紧固模芯(13)与模芯连接段(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连接座(8)通过压板(7)固定在收缩套(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连接座(8)和口模(11)的连接处设有卡槽,所述成型格栅(10)固定于卡槽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3)形成的原料流通平行腔容积为V 1<\/sub>,口模(11)、模芯(13)和成型格栅(10)形成的原料流通腔容积为V2<\/sub>,口模(11)内孔直径为D,模芯(13)沿主轴(12)方向上的平直定型长度为L,模芯连接段(15)的收缩角为α;其中L\/D≤0.5;18≤ V 1<\/sub>\/V2<\/sub> ≤25;30°≤ α ≤5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0.3≤L\/D≤0.4;20≤V 1<\/sub>\/V2<\/sub> ≤22;35°≤ α≤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环(9)的摩擦系数≤0.2,拉伸强度≥16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环(9)以聚醚酮树脂为原料制备得到。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

背景技术

中空螺旋管目前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其通常采用中空螺旋模具进行制备,具体过程为,由电机带动模具的主轴转动,从而使得原料先分流,后集流,最后再经过成型模具定性即可。其中成型模具包括口模、模芯和成型格栅,模芯通过安装在主轴上的压紧螺母固定,现有成型模具中,由于压紧螺母与主轴是通过正螺牙配合的,压紧螺母拧紧的方向与主轴转动的方向相反,模具在运作过程中,由于压紧螺母与主轴一起转动,在这个过程中,压紧螺母极容易由于连续长时间的转动而松动,从而导致模芯与主轴、模芯连接段,及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松动,连接处存在空隙,从而导致原料渗漏到这些空隙中,最终由于原料的渗漏,导致模芯卡顿,严重的甚至停止旋转,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生产的不合格产品增加,且容易导致电机的损坏。

为保证模具的正常运作,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合格产品的生产,有必要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中空螺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压紧螺母的松动,导致原料渗漏,从而带来的一些列问题,提供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螺旋模具可以很好的保证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即使长时间的运作,压紧螺母也不会松动,从而避免了模具的损坏,以及不合格产品的大量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所述中空螺旋模具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内模位于外模的中空内部,且二者同轴;所述外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模座、分流板、收缩套、口模连接座、口模和压紧螺母;所述内模包括分流锥、链轮、收缩芯、模芯连接段、成型格栅、主轴、模芯,所述分流锥通过分流板的一端与收缩芯固定连接,收缩芯另一端通过模芯连接段与模芯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格栅设置于模芯与口模之间;所述分流锥、分流板、收缩芯、模芯连接段和模芯固定连接后,其内部为中空状,设有主轴和链轮;所述链轮固定在主轴一端,且链轮位于分流板形成的中空处;所述链轮与电机连接,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模芯和压紧螺母转动;其中,所述模芯连接段与模芯之间还设有耐磨环;所述压紧螺母与主轴为反螺牙螺纹连接,用于紧固模芯与模芯连接段。

现有的中空螺旋模具中,用于紧固模芯与模芯连接段的压紧螺母与主轴是通过正螺牙连接的,在主轴正常转动运作过程中,压紧螺母是随着主轴一起转动的,随着长时间连续的转动,压紧螺母极容易松动,从而无法起到紧固紧固模芯和模芯连接段的作用,使得模芯与模芯连接段、主轴以及其他的部件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而原料在加工的过程中是流动的,而且具有粘性,极容易渗漏到这些空隙中,从而导致模芯的卡顿,严重的甚至是停止转动,从而无法正常的进行生产,产生的不合格品增加,而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将压紧螺母与主轴之间设计成为通过反螺牙配合连接,则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即使运作的时间过程,压紧螺母也不会松动,从而避免了模芯与模芯连接段、主轴以及其他的部件之间产生较大的空隙,因此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在长时间的运作过程中,压紧螺母对模芯与模芯连接段产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模芯及模芯连接段均为金属零件,在运作过程中,二者之间存在刚性摩擦,长时间的刚性摩擦,模芯和模芯连接段的磨损太大,因此在二者的连接处设置了耐磨环,所述耐磨环在二者之间起缓冲作用,能极大程度的减少二者之间的刚醒摩擦,避免二者的磨损。

优选地,所述口模连接座通过压板固定在收缩套上。

优选地,所述口模连接座和口模的连接处设有卡槽,所述成型格栅固定于卡槽中。

所述分流板形成的原料流通平行腔容积为V1<\/sub>,口模、模芯和成型格栅形成的原料流通腔容积为V2<\/sub>,口模内孔直径为D,模芯沿主轴方向上的平直定型长度为L,模芯连接段的收缩角为α;其中L\/D≤0.5,此比值过大,容易引起熔体烧料;过小,则产品外观及尺寸无法保障稳定;18≤ V 1<\/sub>\/V2<\/sub> ≤25,此比值过大容易造成出料不稳定,过小会造成熔体塑化不足;30°≤ α ≤50°。当D越大时,则L越大,V 1<\/sub>\/V2<\/sub>比值及α角度则越小。

所述α为模具的模芯连接段处的相对原料流通腔之间的夹角。

优选地,0.3≤L\/D≤0.4;20≤V1<\/sub>\/V2<\/sub> ≤22;35°≤ α≤40°。

优选地,所述耐磨环的摩擦系数≤0.2,拉伸强度≥16Mpa。

优选地,所述耐磨环采用具备一定的硬度(邵式硬度80-100)及良好的润滑性的材料;优选以聚醚酮树脂为原料制备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压紧螺母与主轴之间的连接方式由现有的正螺牙配合连接替换成了反螺牙配合连接,则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即使运作的时间过程,压紧螺母也不会松动,从而避免了模芯与模芯连接段、主轴以及其他的部件之间产生较大的空隙,因此可以很好的防止原料渗漏,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维护了中空螺旋磨具的零部件,延长了中空螺旋磨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模芯和模芯连接段之间增加了耐磨环,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二者由于长时间的刚性摩擦而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中空螺旋模具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实施例1

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其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空螺旋模具包括外模和内模,内模位于外模的中空内部,且二者同轴;外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模座1、分流板3、收缩套6、口模连接座8、口模11和压紧螺母14;内模包括分流锥2、链轮4、收缩芯5、模芯连接段15、成型格栅10、主轴12、模芯13,分流锥2通过分流板3的一端与收缩芯5固定连接,收缩芯5另一端通过模芯连接段15与模芯13固定连接;成型格栅10设置于模芯13与口模11之间;分流锥2、分流板3收缩芯5模芯连接段15和模芯13固定连接后,其内部为中空状,设有主轴12和链轮4;链轮4固定在主轴12一端,且链轮4位于分流板3形成的中空处;链轮4与电机连接,带动主轴12转动,从而带动模芯13和压紧螺母14转动;其中,模芯连接段15与模芯13之间还设有耐磨环9;压紧螺母14与主轴12为反螺牙螺纹连接,用于紧固模芯13与模芯连接段15。

现有的中空螺旋模具中,用于紧固模芯13与模芯连接段15的压紧螺母14与主轴12是通过正螺牙连接的,在主轴12正常转动运作过程中,压紧螺母14是随着主轴12一起转动的,随着长时间连续的转动,压紧螺母14极容易松动,从而无法起到紧固紧固模芯13和模芯连接段15的作用,使得模芯13与模芯连接段15、主轴12以及其他的部件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而原料在加工的过程中是流动的,而且具有粘性,极容易渗漏到这些空隙中,从而导致模芯13的卡顿,严重的甚至是停止转动,从而无法正常的进行生产,产生的不合格品增加,而本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将压紧螺母14与主轴12之间设计成为通过反螺牙配合连接,则转轴12在转动的过程中,即使运作的时间过程,压紧螺母14也不会松动,从而避免了模芯13与模芯连接段15、主轴12以及其他的部件之间产生较大的空隙,因此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在长时间的运作过程中,压紧螺母14对模芯13与模芯连接段15产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模芯13及模芯连接段15均为金属零件,在运作过程中,二者之间存在刚性摩擦,长时间的刚性摩擦,模芯13和模芯连接段15的磨损太大,因此在二者的连接处设置了耐磨环9,耐磨环9在二者之间起缓冲作用,能极大程度的减少二者之间的刚醒摩擦,避免二者的磨损。

其中,口模连接座8通过压板7固定在收缩套6上。

口模连接座8和口模11的连接处设有卡槽,成型格栅10固定于卡槽中。

分流板3形成的原料流通平行腔容积为V1<\/sub>,口模11、模芯13和成型格栅10形成的原料流通腔容积为V2<\/sub>,口模11内孔直径为D,模芯13沿主轴12方向上的平直定型长度为L,模芯连接段15的收缩角为α;其中L\/D≤0.5,此比值过大,容易引起熔体烧料;过小,则产品外观及尺寸无法保障稳定;18≤ V 1<\/sub>\/V2<\/sub> ≤25,此比值过大容易造成出料不稳定,过小会造成熔体塑化不足;30°≤ α ≤50°。当D越大时,则L越大,V 1<\/sub>\/V2<\/sub>比值及α角度则越小。

其中,当0.3≤L\/D≤0.4;20≤ V 1<\/sub>\/V2<\/sub> ≤22;35°≤ α ≤40°时,效果更佳。

耐磨环9的摩擦系数≤0.2,拉伸强度≥16Mpa。

耐磨环9采用具备一定的硬度(邵式硬度80-100)及良好的润滑性的材料;以聚醚酮树脂为原料制备得到的耐磨环9其硬度和润滑性均适合与本实施例的中空螺旋模具。

本实施例通过将压紧螺母14与主轴12之间的连接方式由现有的正螺牙配合连接替换成了反螺牙配合连接,则转轴12在转动的过程中,即使运作的时间过程,压紧螺母14也不会松动,从而避免了模芯13与模芯连接段15、主轴12以及其他的部件之间产生较大的空隙,因此可以很好的防止原料渗漏,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维护了中空螺旋磨具的零部件,延长了中空螺旋磨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模芯13和模芯连接段15之间增加了耐磨环9,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二者由于长时间的刚性摩擦而造成的损坏。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4872.5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49417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29C 48/09

专利分类号:B29C48/09;B29C48/33;B29L23/00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洲路龙江段联塑工业村

发明人:邓添华

第一发明人:邓添华

当前权利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任重

代理机构:441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防止内部渗料的中空螺旋模具论文和设计-邓添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