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杨琴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杨琴

杨琴(四川省巴中中学四川巴中636600)

摘要:众所周知,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尤其是质量,这就为培养和造就我国2l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一重要决定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结构,创设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育内容,改善教育方法的指导性文件。“素质教育”由此名正言顺地成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高中政治德育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103-01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不是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如果教育者只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培养,而忽视对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引导,是很有可能培养出“危险品”的。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义不容辞地应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几方面入手。

一、以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渗透德育

言传不如身教。美好的心灵对受教育者有着特殊的感召力。如在讲授《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时,为了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要在自己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笔者联系自身从教生涯的苦与乐说明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这一职业,说明了良好的师德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有着特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课堂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示自身神彩的舞台。教师在课堂在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为一位政治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课堂形象,衣着干净整洁,举止端庄大方,乃教师应有的风度。课堂上教师的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表情达意的手势,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有着潜在性影响,加里宁曾如是说:“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们心理上多种微未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体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那些隐性的不为人们关注的课堂上的细枝末节,往往影响着教师的形象和威信,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的形成。

渊博的学识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也是政治教师的必备素质。作为政治教师,除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以外,应是个“杂家”。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若能做到唐诗宋词随手拈来,成语典故运用恰当自如,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驰骋,学生一定会被你渊博的学识所折服,并由衷地对你产生敬佩之情。知识既能启迪人的智慧,也能征服人的心灵。作为拥有知识的主体教师,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就有着无形的感召力。

情感是德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的心灵的特殊力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没有情感的参与就没真正意义的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必须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断起伏变化,或怒、或喜、或恨、或悲,从而牵动着学生的思绪,于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高尚情感的熏陶。

二、以教材中的优秀素材渗透德育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主要学科,渗透德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任取一节知识都是德育渗透的优秀素材,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哲学常识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三观”为已任,无论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在讲授这些知识渗透德育是教师的天然职责,教师可以做到润物无声。在讲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逆境也能成才的深刻道理,笔者请学生讲述“青蛙效应”:“心理家们烧了一锅滚烫的开水,将一只活青蛙突然投向锅中,就在将要落入锅里的一瞬间,青蛙奋力一跳,竟然死里逃生。尔后,心理学家又将锅里换成温水,将青蛙缓慢地放入锅中,青蛙在锅里悠闲地漫游着,然而,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这只青蛙再也没有能够跳出水面。”然后让学生分析:“这只青蛙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否也上演过青蛙式的悲剧?”有的学生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正道出了这个心理学试验的哲学寓意。”笔者在表示赞许的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思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蕴含的深层哲理。

政治常识则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政党观、民族宗教观、国际关系观的有力阵地,教师可通过大量知识载体,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我们人民、我们党的热爱之情。

三、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渗透德育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探索和不断总结,摸索出了几套常用的教学模式:阅读-讲授-巧练模式;设疑-点拨-总结模式;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温故引新-精讲-多练模式;发问-阅读-讨论模式等。

至于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依据具体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心理、课堂情境等,加以合理地选择,在讲授《事物发展状态》时,笔者选择了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在新课开始之际。我先讲授一则故事,有一位饥汉来到一家饭馆,一连吃了五个烧饼,当他拿起第六个饶饼时,后悔地说:“早知道吃这个会饱,单买这一个就好了,白白地浪费了前面五个”。学生听后发出愉快的笑声。“这位饥汉的可笑之处在哪里?”我要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本框题的前半部分。通过阅读课本,在教师的启发下多数学生悟出:饥汉的可笑之处在于不懂得事物量变的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必要的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接着笔者顺势问道:“那么,当饥汉吃完了第六个烧饼以后,他能接着无止境地吃下去吗?”有的学生笑着说:“那会活活撑死。”同学们并没有就此停住,而是有滋有味地开始了思考性阅读。经过教师的点拨,同学们懂得了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的深刻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加以概括总结。最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思索学习此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哲学依据。并在此渗透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让学生明确“度”的重要性。

同时,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红色旅游、故事会、优秀的影视作品等等无疑都是很好的德育渗透模式,对学生的德育情感具有强烈的震撼性,教师可综合运用。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每个政治教师都能抓住德育渗透的特点,遵循德育渗透的原则,实施恰当的德育渗透模式,相信必定会取得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标签:;  ;  ;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杨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