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文人画之虚静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21)在《文徵明艺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文徵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主要活跃于明代中期,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主吴门风雅数十年,在明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艺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徵明深受儒家“仁”与心学思想、庄禅哲学以及魏晋玄风的影响,同时为官经历中院体派的谨严画风、师承友人的“德艺”及交游中同时期文人的艺术思想皆对其艺术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文徵明迫于生计与市场的需求,不得不卷入艺术市场之中,但他又始终秉持“文人画家”的定位,这样的矛盾心态使文徵明具有既遵守法度又追求自由的艺术思想特征。文徵明对艺术创作主体的心性非常关注。在他看来,艺术创作主体要保持一颗虚静之心,感物由己,达到澄怀净心,物我两忘的境界;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心性内涵,彰显个性气质;还强调会心且意远的“市隐”思想,自我心灵超越时空的束缚。此外,文徵明追求艺术中的“真”。他要让世界的“真趣”显露出来,而“真”是通过对生命本真的强调来呈现,既有自然之真又有情感之真。艺术思想中具体表现在古意清真、自然天真及真赏观念三方面,从而达到对艺术中生命本真的追求和精神境界的超越。文徵明的艺术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艺术思想不仅影响了文氏家族及弟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明清时期文人的审美趣味和书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其中尤以明后期董其昌和清代“四王”为代表。
李倩[2](2020)在《董逌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董逌是北宋艺术思想家、艺术作品收藏家和鉴赏家,主要活跃于北宋末期。北宋时期理学思想兴起,庄禅思想受到统治者和文人的重视,形成儒、释、道三家思想共存的局面,北宋文人浸润于三家思想中,在相互交游时产生各自的艺术思想。同时,此氛围下的文人画思想也是北宋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统治者重视艺术发展,推崇画院制度与书院制度,宫廷之中收藏许多书画艺术作品,董逌多年从事官方书画点校工作。董逌的艺术思想中具有浓厚的的生命意识,既主张艺术对宇宙万物生命的表达,又要求艺术主体在进行创作和鉴赏时以个人生命进行艺术观照。董逌追求艺术之道,认为万物皆有生命,“气”、“天机”、“生意”等体现这一观点,儒家、道家和佛家都有各自之“道”,艺术之“道”是让艺术彰显天地万物的生命力。天地万物由气而生,以一气运化气贯注于艺术生命中,动静之间艺术的生命灵活呈现;“生意”、“天然”和“生理”的背后是董逌的生命意识,“天机”是生命力迸发时的最佳状态;董逌借庄子的技进乎道传达个人艺术思想,他认为艺术家在技巧上有量的累积才能有质的飞跃。董逌认为,艺术主体天地万物中游荡,首先要心中虚静,既而眼观万物、亲近自然,将个人生命放乎天地间。心中虚静,虚静而后神定,神定者妙解。艺术主体要以己之生命合乎物之生命,发挥自身主动性,观察物之外形,经常登临探索,积好在心,同时也要妙于形似,不以形似为艺术创作的目的;艺术要穷物之理、尽物之性。穷理的目的是为了尽性。董逌的艺术思想被后世文人传播并接受。元明清三代皆有董逌着作的抄本及刻本,从一些文人的着作中也可以出他们对董逌艺术思想的接受。
康倩[3](2020)在《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时期,文人品画、题画或以绘画为题材的唱和风气兴盛,使题画诗创作至北宋中后叶蔚然成风,从而推动了诗歌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留下了许多题画诗佳篇。苏轼正是其时热衷题咏绘画的文人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轼在文学和书画创作方面的天才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与地位,他的文学思想和画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和引领着当时的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时代审美文化风尚与趣向。在绪论中,笔者从现存苏轼诗集和文集、宋人别集、总集、宋诗选本中经过细致而审慎的搜集和甄别,共汇集、确定苏轼题画诗160首。当然,这还可能不是苏轼题画诗之全部,比如有无部分题画诗作品由于所题写画作的亡佚而不可复见呢?其他载籍中有无我们还未曾注意到的呢?这些都是可以在文献学方面做进一步深究的。但是,仅从我们目前蒐集到的这些,也足以证明苏轼题画诗成果之丰硕。本文在全面厘清苏轼题画诗文献的基础上,对北宋题画诗兴盛的原因,苏轼题画诗的哲学观念,题画诗所蕴涵的传统画学主题意涵及表现技巧,苏轼题画诗的美学思想,尽可能地展开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题画诗创作融合了画内与画外、诗内与诗外的多种元素。故而在第一章中,笔者立足于通过对北宋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题画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苏轼诗画艺术观之宏观等问题的阐述,以对北宋时期、尤其是苏轼的题画诗创作进行背景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在后面的研究分析中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试图从题画诗与绘画结合的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的诗画融通、创作者的心态等,来探讨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原因。首先,唐宋易代之际的政治形势,造就了宋代文人类型和文艺创作取向的转变。宋代统治者通过“兴文教,抑武事”来建立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造就了一批集官员、学者、文学家于一身的新型文化人。其次,宋代之前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与宋代诗画互通的文艺风气,是题画诗得以进入画面的必然前提,题画诗体现了共有的美学观念与艺术风尚。再次,在五代时期,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北宋初年也在宫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因此,宋代文人借由题画行为及诗画合一,进可以成为入仕的阶梯,实现对声名功业的关怀;退可以诗画并传,以此会友,满足情感的释放。同时,以绘画鉴藏、流通为因缘大规模展开的绘画题咏活动,形成了题画诗深层的文化场域和流通网络,从而促使题画诗创作高潮的呈现。苏轼的文艺观建立在他的哲学观之上,不对苏轼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我们就很难对他在题画诗中表现的文艺观有深入的体察。在第二章,将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向其文论、美学思想领域拓展,同时参借西方现代文论和艺术理论的有关观念和方法,从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的角度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深度阐释。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在思想方面儒道释兼容并收,并且呈现出一种复杂交错的状态,随着处境的变化,他对儒道佛三家便有不同的选择取舍,因此虽然入世与处世、进取与超脱的矛盾二重心态与情绪常常错综交织在他心中,但是又能应运裕如,很快寻找到心理平衡点。苏轼融合儒道佛思想并且体现在他的文学和美学观念之中,并且在他的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耀目的折射。苏轼的思想既是他所在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他个人经历和修养所得,并且又与他承继前人的思想遗产有关联,而受蜀学和其父苏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本章将对这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苏轼题画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析。本文第三章,选择苏轼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题画诗文本,并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深入探究苏轼的题画诗在画面的有形空间与诗人的无形心灵中所交融出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与唐代题画诗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苏轼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和风格,具体包括苏轼题画诗中如何以景写情或以情写景而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苏轼如何深入画面之内体验画境,如何在题画诗中实现画内画外冥合为一的境界。此外,山水画、墨竹图、牧马图更是苏轼最终热衷题咏的三大绘画门类。一方面,苏轼题画诗,多以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现世的生命感怀介入,将题咏画作与诗人自我的现实际遇与感慨相联系,从而使所题画作的画境得到了拓展,画意得到了延伸,这种相互渗透的情形是苏轼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寄情山水,以画中的山水代替真实的山水,其中“烟江叠嶂”、“现世桃源”、“山水清音”,以及“远”的美学追求,均是苏轼在山水题画诗中着意描写的典型意象,他借此而营构自己超然于现实之上的精神家园,从而安顿现世的生命主体。这些现象,均值得我们进行深度认识与阐发。本文第四章,将通过若干对偶范畴的诠释,对苏轼题画诗中的核心美学思想加以理论分析。苏轼在他的题画诗中提出和传达了一系列他对绘画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看法,无不表明他深谙诗画特有的美学规律。这些美学思想值得充分重视,需要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且将其纳入苏轼的整个文学和美学思想之中,可以为苏轼的文艺思想系统性增添一些曾被疏忽了的新的成分内容。根据笔者对苏轼题画诗美学思想的解读和总结归纳,认为大体上可分为观与应、似与非似两对涵盖诗学与画学两个领域的理论范畴加以辩证分析。当然,这还不够全面,对苏轼题画诗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念,将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充实。
陈龙[4](2017)在《李日华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明是政治腐败、思想巨变的时代,也是文化艺术发展迎来鼎盛的时代,尤以绘画艺术为最。伴随绘画创作实践的繁荣,绘画思想集前人大成也极为丰富成熟。李日华作为与董其昌、王惟俭齐名的三大“博物君子”之一,是晚明冠绝一时的书画鉴藏大家,其在绘画创作和鉴藏活动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值得研究。本文立足他的诸多论画着作文本内容,整理、分析、归纳,从认识论、创作论、鉴赏论三个方面阐述其绘画美学思想。本文在引言和结语以外,共分四章。引言对文章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作出介绍;结语对李日华绘画思想体系作出总结,并点明其鉴藏活动以作品本身艺术价值和历史定位为依据对画家作出评价的特点。第一章,介绍时代背景与李日华的生平交游情况,为后文对其绘画思想的分析归纳打好基础。第二章,考察李日华对绘画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即对“韵”与“法”辩证关系和“德”与“艺”相互联系的讨论。针对晚明画坛“取韵之风”盛行导致绘画不讲章法、空疏放诞的弊端,他提出要重视“真工实能”之迹,师古、师自然,在熟练掌握专业造型技法的基础上“取韵”,实现绘画构造中“韵”与“法”的和谐统一。通过对“德”与“艺”的讨论,得出人品决定画品的结论。他所说的人品包含道德操守、文化涵养、才情风度三个方面内容,并在多读书、多探奇山水中获得。第三章,创作论。李日华指出创作主体要具备“虚静”的心态,这种虚静重在平时,在生活的态度与人格的修养,而非仅指创作时的片刻沉静。其次,绘画要重视构图布置,善“取予”,工“选胜”,做到虚实相生、有无相间。最后,绘画要以达到简淡荒寒的意境为最高追求。第四章,鉴赏论。李日华提出绘画要具备“寄情寓性”的娱乐审美目标,同时不违背“真工实能”的要求,缘情而发,因性而成。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形”、“势”、“韵”、“性”四个递进层次的批评标准,以此衡量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
郑金阁[5](2017)在《解读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空寂之美》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通过对“空寂”概念的释义入手,展开挖掘和横向深入,继而将“空寂”提升到美学思想的层面,阐述空寂之美的思想来源和一系列特性,并借助中国传统空间意识在美学上的应用分析,继续了解空寂之美在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上的表现。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通过探究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探求其精神内核和思想境界,并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画面特点和艺术语言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更好的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寄托和情感特点。然后,重点解读空寂之美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带来的三个层面的影响,空寂之美为中国传统文人画带来了丰富的思想性表达,带来了玄妙的艺术创作语言,空寂之美为中国传统文人画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再通过对王维,牧溪,倪云林,八大山人,恽南田五位画家的剖析和评介,增强对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空寂之美的不同表象和特质的认识。本文最后结合所处时代的文化主题和发展方向,又提出了空寂之美在当代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指引我们更好的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以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思想底蕴,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当今时代艺术追求和人民满意的美术作品。
卢家华[6](2016)在《唯道集虚—巴尔蒂斯风景画中的东方元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主要阐释巴尔蒂斯风景画中的东方艺术精神。以巴尔蒂斯风景画的生成境域为主线,通过其作品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巴尔蒂斯在立足于西方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如何汲取和借鉴外来传统艺术精神的。巴尔蒂斯风景画中带有明显的东方元素和意蕴,这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不无启迪意义,在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巴尔蒂斯风景画与中国传统艺术之间的异同,尤其是现象学式地观看与中国道家精神的冥合,揭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永恒魅力,与中国当代油画更容易产生共鸣。通过深入研究西方二十世纪伟大的艺术家对东方传统艺术的学习和借鉴,从而促使我们重新找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信心。论文分四章。第一章:论述巴尔蒂斯童年时代的东方缘起,以及对他一生的艺术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伟大诗人里尔克。第二章:论述巴尔蒂斯对东方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与借鉴继承。第三章:论述巴尔蒂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兴趣及其精神的理解。从画面技法、构图及视域三个方面的来分析巴尔蒂斯风景画的东方意蕴。第四章:个案研究,以巴尔蒂斯的《卡尔韦洛山》一画为主。通过画面中的东方元素的形式构成分析及生成境域的阐释,揭示出《卡尔韦洛山》一画中的道家精神。最后结论部分主要论述由中国道家思想主导的山水画的绘画方式与现象学式的观看存在着某些交会。并总结出:巴尔蒂斯风景画中的“直观性”、“神秘性”与中国道家精神“心斋”、“坐忘”的同构性。同时也研究发现中国道家精神的永恒魅力才是巴尔蒂斯魂牵梦绕的所在,在当下多元互动的交流中,对中国油画的持续发展与借鉴外来文化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
刘峰[7](2015)在《象外之象 ——朱德群抽象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朱德群先生是200多年来第一位华裔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他早年毕业于杭州艺专,1955年赴法国追求艺术理想。他终生苦心探求,努力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技法。他的抽象绘画色彩灿烂浑厚,光影流溢抒情,画面充满了韵律和诗意,展现了一种超越了客观世界的东方意象,被法国评论家称为“完美融汇了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他的艺术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中西方绘画界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本论文首先研究了朱德群的艺术思想和绘画风格的形成过程,梳理了对他艺术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外部因素;然后分别从美术形态学和美学角度总结了他绘画作品中独特的风格特征,并深入剖析了影响其形成的文化根源;之后将他的抽象艺术放到相应的时代背景中,研究了他对“中西融合”现代主义方向的发展,对西方抽象主义绘画的突破,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复兴与传播作出的贡献。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朱德群的抽象艺术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精髓,他吸收中国传统水墨、书法、诗歌的表现方法,结合西方现代抽象的空间形式、色彩学、光学原理,创作出完全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审美深深地影响着他,使他摆脱了西方抽象主义艺术过于概念化的倾向。朱德群作为一个艺术创作个体,对待艺术真挚的情感和艺术本质的不懈追求是他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
宋眉[8](2015)在《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研究(1840年-193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情境下生成的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传统在自身线性框架中的发展、对市民文化的融入和对现代性的认同。由此,以“金石气”为重要构成部分的早期海派艺术,呈现出中国传统艺术在文化格局上的重大转型,体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向。第一章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金石气”发生的特殊背景。早期海派艺术中“金石气”的生成,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审美文化的民族特性与生命力,同时在海上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充分呈现出中国艺术由近代向现代性转变过程中的种种面向,在传统与现代、雅与俗、中与西的多元交织的维度中,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审美文化向现代转化过程中的内在逻辑。通过对其发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与审美文化语境的探讨,揭示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所体现的海派“气质”。这种观照维度贯穿本文研究的始终。第二章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审美意象。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和艺术语言,其内涵不仅来自于对金石意象的形式层面的物化与创造或是精神层面的抽绎与升华,同时也在具体、生动的审美体验和意象建构的过程中,传达着主体生命对金石之美的感悟。通过对其从实体意象到形式意象的创造、书画印合一的实践、在时代精神与艺术传统中生成的意境以及在海上审美文化语境下生成的意趣的探讨,本文揭示了这一发生于特定情境下的审美活动以及审美意象的建构过程,同时也补充了现有研究之不足。第三章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取向。从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写意精神来看,既呈现出对中国写意传统的观念和方法的承继,更突显出对近代文人艺术造象机制的反思。它在审美特质上更加贴近现实与日常生活,更注重对审美体验的感性、质朴的表达。其“刚柔并济”的审美效果不仅与海上市民审美取向相契合,同时蕴含着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追求,体现出偕俗性与现代性的结合。这种以本土为立场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市民趣味上,同时也在“金石气”的审美现代性上得以呈现,可以视作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所体现出的艺术人格与艺术个性。通过探讨其创造群体所呈现出的对传统艺术人格的守望、对艺术本体的探索、对现实的反思和超越,全面地阐释了其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艺术家的具体实践,从人格魅力的彰显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体生命的写照和对艺术现状的反思等角度探讨了“金石气”所体现出的艺术个性。结语部分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当下意义,以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创造实践以及艺术家的人格精神为参照,对书画及其他我国当代艺术的现状进行了反思。
王微[9](2014)在《恽南田与“静”画论的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恽南田是清初着名文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书画俱佳,为“清初六大家”之一,在山水画和没骨花鸟画创作方面自成一格,成就卓然。中国画论“静”的观点起源于哲学,特别是道家学说的“虚静”论。“虚静”是老庄哲学的重要命题,后来被引入到美学领域中,成为美学审美的重要命题。此外,“虚静”观对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静”境是传统文人画的理想境界,恽南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的代表,其身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恽南田对绘画理论颇有研究,在后人根据其画跋整理的《南田画跋》中,明确提出绘画创作要有“虚静”的心态。南田追求以自然界为中心进行艺术构思,崇尚简、雅的审美意趣,以“高逸”作为审美理想。南田的绘画实践和理论都展现出独特的文人画特征,强调安顿性灵,以平和冲淡为审美理想,在离乱、无可奈何、不平等的乱世中,既有生命的寂寞,又蕴藏着无穷的生命力量。正是在这种彰显生命真性的寂寞环境中,他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不朽之作,也展现了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性。本文以恽南田切入,从四个方面来深度剖析和阐述中国画论中主“静”理论的深刻内涵:一是“静”的由来与意味;二是“静”的创作心境与笔墨;三是“静”的美学意味;四是余论,浅谈中国画论中“静”境的意义和影响。在体会恽南田画作及绘画理论精妙绝伦的同时,领悟其高超的思想境界与静坐默观的审美心境。
宗菲[10](2013)在《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园林美学范畴是研究园林美学的必由之路,反映了主体对园林中一切与“美”有关内容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认知,它往往与审美实践相联系,通常也被称为“审美范畴”。中国园林美学范畴中表现出来的生存智慧直接反映了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自然”、“写意”、“含蓄”、“冲淡”、“调和”、“空静”、“悲悯”等意境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综合体现,与将自然观理论化、抽象化的哲学显然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魏晋玄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魏晋南北朝人本主义的确立催生了魏晋时期感物美学的成熟以及绘画、造像、园林等艺术的蓬勃发展;其在方法论上的创新促进了儒、道、释文化思想的合流,为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奠定了基础;理性自然宇宙观的形成打破了谶纬迷信之学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垄断;思辨式方法论的产生增加了理论的逻辑性,这些都与玄学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借助原始的文献资料以及前人的分析与总结,全面总结了魏晋玄学的基本理论思想及其形成的过程。从中提取出一切与美学相关联的理论内容,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相联系,从而确立了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论文直击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形成的哲学根源,探求其体现出来的深厚的思想内涵,达到提升其理论高度的目的。并将“意境”范畴确立为园林美学范畴中的首要范畴,作为连接理论与审美实践的重要环节,促进了美学范畴在园林创作及审美中的应用。
二、中国文人画之虚静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文人画之虚静观(论文提纲范文)
(1)文徵明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徵明艺术思想的生成背景 |
2.1 文徵明艺术思想的哲学根源 |
2.1.1 儒家思想的影响 |
2.1.2 庄禅哲学的影响 |
2.1.3 魏晋玄风的影响 |
2.2 艺术环境和文人思想的影响 |
2.2.1 院体派绘画谨严之风的渗入 |
2.2.2 师承及友人“德艺”的熏陶 |
2.2.3 同时期文人艺术思想的影响 |
2.3 艺术市场冲击和矛盾心态的影响 |
2.3.1 商品经济下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 |
2.3.2 生计需求的无奈与文人的坚守 |
第三章 艺术之心性思想 |
3.1 虚静之心,感物由己 |
3.1.1 澄怀净心,物我两忘 |
3.1.2 心与物会,情与景融 |
3.1.3 师心自诣,神会意解 |
3.2 涵养于心,彰显个性 |
3.2.1 高洁质朴,温润尔雅 |
3.2.2 心手相应,发乎笔端 |
3.2.3 注重士气,陶冶性灵 |
3.3 心隐身不隐 |
3.3.1 会心意远,身隐于市 |
3.3.2 契合心灵,优游往复 |
第四章 艺术之“真”思想 |
4.1 古意清真 |
4.1.1 崇古尚法,自成一格 |
4.1.2 古外之古,清真古淡 |
4.2 自然天真 |
4.2.1 法乎自然,巧夺天工 |
4.2.2 天真烂漫,生意勃然 |
4.2.3 脱画家意匠,得天然之趣 |
4.3 得意真赏 |
4.3.1 物象之真,自娱自适 |
4.3.2 神逸结合,真为我有 |
第五章 文徵明艺术思想的影响 |
5.1 对文氏家族及弟子的影响 |
5.2 对明代文人及艺术的影响 |
5.3 对清代文人及艺术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董逌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文献版本选取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董逌艺术思想的形成背景 |
2.1 北宋庄禅思想的勃兴 |
2.1.1 统治者和文人重视庄子思想 |
2.1.2 禅宗思想的传播 |
2.1.3 北宋艺术思想中的庄禅 |
2.2 北宋理学思想的勃兴 |
2.2.1 理学思想的建立 |
2.2.2 北宋艺术中的理学思想 |
2.3 北宋艺术思想时代风尚 |
2.3.1 画院制度引领的形似之风 |
2.3.2 文人画艺术下的写意之风 |
2.3.3 同时期文人对董逌的影响 |
第三章 艺术中的生命之道 |
3.1 气化万物 |
3.2 天然生机 |
3.2.1 天机 |
3.2.2 天得 |
3.2.3 天然与法度 |
3.2.4 生意 |
3.3 技进于道 |
第四章 艺术主体的生命观照 |
4.1 虚静之心 |
4.1.1 心灵澄澈,物我两忘 |
4.1.2 解衣磅礴,寤发于画 |
4.1.3 景随见生、以天合天 |
4.2 观形 |
4.2.1 妙于形似 |
4.2.2 积好在心 |
4.3 尽性 |
4.3.1 穷物之理 |
4.3.2 尽物之性 |
第五章 董逌艺术思想的传播和接受 |
5.1 董逌着作的抄录及传播 |
5.2 元代文人对董逌艺术思想的接受 |
5.3 明代文人对董逌艺术思想的接受 |
5.3.1 杨慎《画品》 |
5.3.2 莫是龙《画说》 |
5.4 清代文人对董逌艺术思想的接受 |
5.4.1 恽格《南田画跋》 |
5.4.2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学术成果述评 |
三、苏轼题画诗的数量考证 |
四、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点追求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时代、文化、画学背景 |
第一节 北宋题画诗发展的内外动因 |
一、宋代制度与学术思想略谈 |
二、画院的建立 |
三、绘画功用的转变 |
四、绘画题材之消长 |
五、雅集与唱和 |
六、爱画之风的勃兴 |
七、文人画(墨戏画) |
八、宋代的画论 |
第二节 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 |
一、先秦——丝帛上的图诗 |
二、汉代——墙壁上的颂赞 |
三、魏晋南北朝——审美精神的重塑与张扬 |
四、唐及五代——“尚法”到“尚意”的过渡 |
第三节 苏轼的诗画观 |
一、文艺批评史语境下的诗画美学差异 |
二、苏轼诗画观生成的理论轨迹 |
三、诗画本一律 |
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
五、诗画本一律之同中有异 |
六、“有形诗”到“无声诗”的概念转化 |
第二章 苏轼题画诗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画里晴川——苏轼题画诗与庄老 |
一、“心隐”——苏轼题画诗中对归隐与归田的崇尚 |
二、“技道两进”——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创作的影响 |
三、无待与天游——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审美境界影响 |
第二节 藻饰万象——苏轼题画诗与佛教 |
一、苏轼佛禅题画诗的文化成因 |
二、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禅意、禅理、禅趣 |
三、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美学意蕴 |
第三节 乾坤清气——苏轼题画诗与儒学 |
一、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 |
二、了然口手的审美辞达论 |
三、诗画皆美——清气弥漫与温柔敦厚 |
第三章 苏轼题画诗之画题研究及思想内涵 |
第一节 烟霞丘壑——苏轼题画诗中的“桃花源” |
一、“桃花源”语义流变 |
二、诗画内容的互文性——元佑年间苏轼的桃源想象 |
三、诗画体裁的互文性——苏轼题画诗中桃花源的音乐性 |
四、遥“远”的桃花源 |
第二节 “肉中画骨夸尤难”——苏轼题画诗之鞍马画审美 |
一、有关诸说之检讨 |
二、骨与肉,肥与瘦 |
第三节 笔墨之戏——苏轼题画诗中的墨竹 |
一、墨戏——墨竹之画题生成 |
二、墨竹所引发现实之生命感怀 |
三、文同墨竹于画田之实践意义 |
第四章 苏轼题画诗中对偶范畴举隅 |
第一节 观与应 |
一、苏轼题画以“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二、苏轼题画诗之“应物”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三、观—兴会—应: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思维特征 |
第二节 似与非似 |
一、似而不似——重形论 |
二、不似之似——重神论 |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神兼备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李日华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李日华生平交游情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生平与交游 |
第二章 李日华对绘画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 |
第一节 韵法和谐 |
一、“取韵之风”的由来及表现 |
二、对“真工实能”的倡导 |
第二节 德降而艺 |
一、人品决定画品 |
二、如何培养人品 |
第三章 创作论 |
第一节 虚静 |
第二节 布置意象 |
一、“布置”的重要性 |
二、如何做好“布置” |
第三节 简淡荒寒 |
一、简淡之美 |
二、荒寒之美 |
第四章 鉴赏论 |
第一节 寄情寓性 |
第二节 形、势、韵、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解读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空寂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空寂之美释义及概述 |
1.1 空寂之美的概念及美学内涵 |
1.2 空寂之美的思想来源和特性 |
1.3 中国传统空间意识在美学上的应用及空寂之美在美学上的体现 |
2 关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概述 |
2.1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人画 |
2.2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核和境界 |
2.3 文人画的画面特点 |
2.3.1 空灵简淡意境高远 |
2.3.2 寂寞萧散宁静致远 |
2.4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情感特点与精神寄托 |
3 空寂之美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影响 |
3.1 空寂之美为中国传统文人画带去了丰富的思想性的表达 |
3.2 空寂之美为中国传统文人画带去了玄妙的创作技术语言 |
3.3 空寂之美为中国传统文人画打开了一扇别开生面的大门 |
4 空寂之美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体现及代表人物个案 |
4.1 王维荒寒冷寂的空寂之美 |
4.2 牧溪空寂幽玄的空寂之美 |
4.3 倪云林野鹤空漠的空寂之美 |
4.4 八大山人孤寒萧散的空寂之美 |
4.5 恽南田寂寞之境与空寂之美的营造 |
5 解读和营造空寂之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现实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 毕业创作 |
(6)唯道集虚—巴尔蒂斯风景画中的东方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巴尔蒂斯的绘画及简介 |
二、巴尔蒂斯的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巴尔蒂斯童年的东方情缘 |
第一节 巴尔蒂斯的家世及《咪蓄》的创作 |
第二节 认识庄子及研读《茶之语》 |
第三节 研究中国戏剧和木雕 |
小结 |
第二章 巴尔蒂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
第一节 解读谢阁兰 |
第二节 研究石涛 |
第三节 欣赏中国书法 |
第四节 临摹《芥子园》及学习中国山水画家 |
小结 |
第三章 巴尔蒂斯风景画中的东方意蕴 |
第一节 形式上的影响 |
第二节 视域上的相似 |
第三节 技法上的转换 |
小结 |
第四章 《卡尔韦洛山》中的道家精神 |
第一节 《卡尔韦洛山》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卡尔韦洛山》形式结构与中国山水元素的比较 |
第三节 “东西共通”与“天人合一” |
第四节 现象学式观看与中国道家精神的共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象外之象 ——朱德群抽象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对立的观点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从农家子弟到艺术院士——朱德群抽象艺术的形成过程 |
2.1 中国时期(1920-1955) |
2.1.1 青少年和求学时期 |
2.1.1.1 早期艺术教育 |
2.1.1.2 成长环境 |
2.1.1.3 求学经历 |
2.1.2 杭州艺专的学习和战争流亡生活 |
2.1.2.1 杭州艺专的专业教育 |
2.1.2.2 战争流亡生活 |
2.1.3 台北任教时期 |
2.1.3.1 台北时期任教与艺术活动 |
2.1.3.2 对塞尚的追随和八仙山的启示 |
2.1.3.3 台湾时期作品评析 |
2.2 法国时期(1955-2014) |
2.2.1 初到法国的转折期 |
2.2.1.1 巴黎艺术圈的融入 |
2.2.1.2 大茅屋画室与马蒂斯的影响 |
2.2.1.3 沙龙获奖与具象绘画的终止 |
2.2.1.4 巴黎具象时期作品评析 |
2.2.2 抽象绘画早期探索阶段 |
2.2.2.1 受斯埃塔尔影响转入抽象绘画 |
2.2.2.2 克利艺术的影响 |
2.2.2.3 “非定型”艺术的影响 |
2.2.2.4 抽象绘画早期探索阶段作品评析 |
2.2.3 抽象绘画中期转型阶段 |
2.2.3.1 书法练习的影响 |
2.2.3.2 水墨练习的影响 |
2.2.3.3 抽象绘画中期转型阶段作品评析 |
2.2.4 抽象绘画晚期成熟阶段 |
2.2.4.1 伦勃朗的影响 |
2.2.4.2 中国诗歌的影响 |
2.2.4.3 抽象绘画晚期成熟阶段作品评析 |
2.2.5 晚年生活与创作 |
2.2.5.1 与祖国的文化交流 |
2.2.5.2 荣获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 |
2.2.6 晚年去世与评价 |
第三章 从唐宋精神到现代形式——朱德群抽象艺术的风格特征 |
3.1 视觉特征 |
3.1.1 造型——丰富多变的“书法式”点、线、面 |
3.1.1.1 丰富性 |
3.1.1.2 运动性 |
3.1.1.3 整体性 |
3.1.2 色彩——诗意的超验知觉 |
3.1.2.1 对比性 |
3.1.2.2 表现性 |
3.1.2.3 超验性 |
3.1.3 肌理——温柔敦厚“水墨”效果 |
3.1.3.1 水墨感 |
3.1.3.2 敦厚感 |
3.1.3.3 温柔感 |
3.1.4 空间——光之多维宇宙 |
3.1.4.1 光影性 |
3.1.4.2 多维性 |
3.1.4.3 融入性 |
3.1.5 构图——抽象山水 |
3.1.5.1 中心性 |
3.1.5.2 隐喻性 |
3.1.5.3 外延性 |
3.2 美学特征 |
3.2.1 和谐美——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 |
3.2.1.1 “天人合一”思想 |
3.2.1.2 生命精神 |
3.2.2 虚实美——恍惚之玄 |
3.2.2.1 虚与“气”的宇宙 |
3.2.2.2 “玄”与阴阳之道 |
3.2.3 韵律美——书法中的乐感 |
3.2.3.1 书法之韵 |
3.2.3.2 时空一体 |
3.2.4 自然美——外师造化的观察方式 |
3.2.4.1 师法自然 |
3.2.4.2 感昭秩序 |
3.2.5 意境美——象外之象的境界 |
3.2.5.1 诗歌教化 |
3.2.5.2 象外之象 |
第四章 从中西融合到传统复兴——朱德群抽象艺术的杰出贡献 |
4.1 中西融合中的现代主义 |
4.1.1 中西融合的发展过程 |
4.1.1.1 时代背景 |
4.1.1.2 两种分歧 |
4.1.1.3 发展结果 |
4.1.2. 朱德群与中西融合 |
4.1.2.1 中西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
4.1.2.2 朱德群对中西融合的发展 |
4.2 西方抽象中的东方意象 |
4.2.1 抽象主义绘画的发展状况 |
4.2.1.1 早期抽象艺术 |
4.2.1.2 抽象表现主义 |
4.2.1.3 欧洲"非定型艺术" |
4.2.2 朱德群与西方抽象艺术 |
4.2.2.1 西方抽象艺术发展中的问题 |
4.2.2.2 朱德群对西方抽象艺术的突破 |
4.2.2.3 抽象艺术运动中的其他华人画家 |
4.3 现代转化中的传统复兴 |
4.3.1 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涵与体现 |
4.3.1.1 思想根源 |
4.3.1.2 主要体现 |
4.3.2 朱德群与中国艺术精神 |
4.3.2.1 中国艺术精神发展中的问题 |
4.3.2.2 朱德群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复兴与推广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朱德群艺术年表 |
忆朱德群先生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8)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研究(1840年-193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源起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早期海派艺术中“金石气”发生的特殊背景 |
第一节 早期海派艺术中“金石气”发生的社会文化语境 |
一、何为“金石气”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 |
三、复古与创新之间 |
四、艺术与商品之间 |
第二节 早期海派艺术中“金石气”发生的审美文化语境 |
一、救赎与拓展——从反思近代书画传统中起步 |
二、“金石气”的渗透与接受 |
三、海上艺术传统的积淀与市民审美文化的熏染 |
四、对近代美学思潮的继承和发扬 |
第二章 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审美意象 |
第一节 从实体意象到形式意象 |
一、对“金石气”的审美内涵的思考 |
二、从“金石”之美到“金石气”的实体意象 |
三、形式意象对“金石气”的抽绎与创造 |
第二节“金石气”在门类艺术实践中的拓展、创新与调节 |
一、基于形式意识的再创造 |
二、基于市民审美文化的创新与调节 |
三、基于艺术本体特征的创新与反思 |
第三节 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意境与意趣 |
一、将时代精神和艺术传统相融合后生成的意境 |
二、在海上审美文化语境中所形成的意趣 |
第三章 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审美特性 |
一、“金石气”所显示的贴近社会现实的写意精神 |
二、“金石气”所带来的偕俗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
三、于笔墨挥洒中见出刚柔相济的审美效果 |
第二节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对传统造象机制的突破与视觉审美效果的革新 |
一、对近代文人书画艺术造象机制的反思 |
二、“金石气”的视觉审美效果 |
第三节 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价值取向 |
一、雅俗共赏 |
二、由传统向现代性转化 |
第四章 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所体现出的艺术人格与艺术个性 |
第一节 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所体现出的艺术人格 |
一、于海上文化语境中对传统艺术人格的守望 |
二、对艺术本体的自觉探索 |
三、对现实的反思和超越 |
第二节 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所体现出的艺术个性 |
一、人格魅力的彰显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
二、对个体生命的写照和对个性风格的塑造 |
三、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和对艺术现状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9)恽南田与“静”画论的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动态、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静”的由来与意味 |
第一节 恽南田的绘画理论思想 |
一、 生平及绘画特点 |
二、 绘画理论的特点 |
第二节 “静”的思想来源 |
一、 “静”的哲学意味 |
二、 “静”的文学意味 |
第二章 “静”的创作心境和笔墨 |
第一节 绘画创作前“虚静”的心境 |
一、 静观 |
二、 摄情与妙悟 |
第二节 笔墨之静 |
一、 笔墨的虚实运用 |
二、 “以有限画无限”的空间营造 |
第三节 画作之静 |
第三章 “静”的美学涵义 |
第一节 大美不言 |
一、 落花无言 |
二、 游鱼之乐 |
第二节 审美“静观” |
一、 “审美静观”论的提出 |
二、 “逸品”美学观 |
第三节 “静”是永恒 |
一、 四时之外 |
二、 山静日长 |
第四章 余论 |
结语 |
图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 |
1.1.1 魏晋玄学及其对美学影响的研究 |
1.1.2 美学范畴研究 |
1.1.3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及意境范畴研究 |
1.2 研究方法及意义 |
1.2.1 思辨哲学对美学范畴的意义 |
1.2.2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解读对审美实践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创新之处 |
1.4.1 玄学对传统美学范畴的构建 |
1.4.2 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 |
1.4.3 园林意境范畴体系的构建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及美学范畴 |
2.1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 |
2.2 美学范畴 |
2.3 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构 |
2.4 “意境”范畴——中国传统艺术的至高美学境界 |
2.4.1 “意境”范畴讨论的缘起与发展 |
2.4.2 中国传统艺术“意境”范畴 |
2.4.3 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范畴 |
2.5 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行为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魏晋玄学——中国思辨哲学之滥觞 |
3.1 玄学释疑 |
3.1.1 汉末玄学的萌芽及其兴盛的社会背景 |
3.1.2 魏晋玄学的发展及流派 |
3.1.3 “玄学”名称之内涵 |
3.2 玄学重要哲学历史地位的确立 |
3.2.1 人本主义哲学范畴的搭建 |
3.2.2 对儒、道、释的沟通 |
3.2.3 理性自然宇宙观的确立 |
3.2.4 思辨式哲学命题的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玄学人本主义对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
4.1 人本主义与感物美学 |
4.1.1 审美主体的内在丰富 |
4.1.2 独立审美客体的剥离 |
4.1.3 感物美学与山水独立美学价值的呈现 |
4.2 人本主义与生活美学 |
4.2.1 风流率性的魏晋风采 |
4.2.2 六朝人的审美情趣 |
4.3 感物与生活美学影响下的隐士文化 |
4.3.1 隐士一族的兴起以及隐士的审美倾向 |
4.3.2 隐士文化与文人园林 |
4.3.3 “淡”范畴及其在园林“意境”范畴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玄儒、玄佛的融合及其对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
5.1 中国传统文化内向自活系统的构建及意义 |
5.2 玄儒的融合与儒家的发展 |
5.2.1 王弼的贡献 |
5.2.2 裴頠的崇有论 |
5.3 从格义到会通——玄学对佛教的浸润 |
5.3.1 佛教对玄学的完善 |
5.3.2 玄、佛相通的思想理论范畴 |
5.3.3 魏晋玄佛对中国禅宗美学的影响 |
5.3.4 “禅”范畴及其在园林“意境”范畴中的体现 |
5.4 “得意忘言”与园林的“写意”范畴 |
5.4.1 得意忘言 |
5.4.2 “形”与“意”的辩证 |
5.4.3 “写意”范畴及体现 |
5.4.4 “写意”在园林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玄学自然宇宙观对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
6.1 中国传统自然宇宙观中的“人”与“自然” |
6.2 玄学中的自然观 |
6.2.1 玄学中“自然”的含义 |
6.2.2 阮籍对理想客观世界的定义及“元气论” |
6.2.3 阮籍音乐论中体现出的自然观 |
6.3 “风水”——“天人观”的综合体现 |
6.3.1 六朝风水观发展的社会背景 |
6.3.2 魏晋玄学自然观对风水学的影响 |
6.3.3 “元气论”与风水观的相通之处 |
6.3.4 风水信仰阶层的上移 |
6.3.5 风水观对士人生活的影响 |
6.4 自然宇宙观中所蕴含的美学范畴 |
6.4.1 “和”范畴的哲学内涵 |
6.4.2 六朝时期的“气”范畴与“韵”范畴 |
6.4.3 以“和”为本的“气韵” |
6.4.4 中国传统园林之“气韵”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玄学哲学命题对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影响 |
7.1 有无之辩与“道”范畴 |
7.1.1 有无之辨的道体论内涵 |
7.1.2 “有无之辩”的基本内容 |
7.1.3 道体论下玄学家对于“美”的界定 |
7.1.4 “大美”——艺术的“道”范畴 |
7.1.5 园林中的“大美” |
7.2 动静之辩与园林的“空灵”范畴 |
7.2.1 玄学与玄佛的“动静观” |
7.2.2 “虚静”的美学价值 |
7.2.3 “虚静”与艺术的“空灵” |
7.2.4 园林的“空灵” |
7.3 性情之辩与园林艺术的“缘情”范畴 |
7.3.1 性情之辩的伦理意味 |
7.3.2 “以情动人”的中国传统艺术 |
7.3.3 “情趣”在园林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关于文化与美学范畴 |
8.2 关于接纳与发展 |
8.2.1 中国传统园林与“文化景观” |
8.2.2 中国传统园林与“景观都市主义”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中国文人画之虚静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徵明艺术思想研究[D]. 刘艳. 河北大学, 2021
- [2]董逌艺术思想研究[D]. 李倩. 河北大学, 2020(08)
- [3]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D]. 康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李日华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陈龙. 扬州大学, 2017(01)
- [5]解读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空寂之美[D]. 郑金阁. 河北师范大学, 2017(10)
- [6]唯道集虚—巴尔蒂斯风景画中的东方元素[D]. 卢家华.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7]象外之象 ——朱德群抽象艺术研究[D]. 刘峰. 上海大学, 2015(04)
- [8]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研究(1840年-1930年)[D]. 宋眉. 上海大学, 2015(02)
- [9]恽南田与“静”画论的艺术研究[D]. 王微.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4)
- [10]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D]. 宗菲. 天津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