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液浓缩破乳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反应釜,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上安装有顶盖,反应釜本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外半盘管,外半盘管的上端连通蒸汽,顶盖上转动安装有中心搅拌轴,中心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支管,搅拌支管上安装有第一搅拌叶片,通过第一搅拌叶片对乳液进行破乳;中心搅拌轴内转动安装有动力主轴,动力主轴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搅拌支管内转动安装有支管搅拌轴,支管搅拌轴的一端安装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支管搅拌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一方面第二搅拌叶片绕中心搅拌轴旋转,另一方面第二动力装置驱动支管搅拌轴上的第二搅拌叶片转动,进一步增加了破乳的质量。
主设计要求
1.乳液浓缩破乳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安装有放料阀,所述反应釜本体上安装有顶盖,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表面安装有螺旋的外半盘管,所述外半盘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蒸汽,所述外半盘管的下端安装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中心搅拌轴,所述中心搅拌轴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内,所述中心搅拌轴上安装有若干组搅拌支管,每组所述搅拌支管包括两根,两所述搅拌支管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心搅拌轴的两侧;每一所述搅拌支管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挡板;所述中心搅拌轴内转动安装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动力主轴,所述动力主轴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搅拌支管内转动安装有支管搅拌轴,所述支管搅拌轴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支管搅拌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支管外部,并且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
设计方案
1.乳液浓缩破乳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安装有放料阀,所述反应釜本体上安装有顶盖,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表面安装有螺旋的外半盘管,所述外半盘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蒸汽,所述外半盘管的下端安装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中心搅拌轴,所述中心搅拌轴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内,所述中心搅拌轴上安装有若干组搅拌支管,每组所述搅拌支管包括两根,两所述搅拌支管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心搅拌轴的两侧;每一所述搅拌支管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挡板;
所述中心搅拌轴内转动安装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动力主轴,所述动力主轴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搅拌支管内转动安装有支管搅拌轴,所述支管搅拌轴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支管搅拌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支管外部,并且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浓缩破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排气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浓缩破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链轮;
所述中心搅拌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外部,所述中心搅拌轴上安装有由所述主动链轮驱动的从动链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液浓缩破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搅拌轴位于所述反应釜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第二电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液浓缩破乳设备。
背景技术
乳胶制品在制备时,乳液由液相转化为固相的过程中,一般会通过外加破乳剂和水来使乳液体系破乳后成可流动的悬浮液,然后经过离心甩干机把多余的水分甩干后再进行干燥处理。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水和热源,而且外加的破乳剂让材料特性受到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破乳专用的乳液浓缩破乳设备,乳液破乳时无需添加破乳剂和水,并且破乳均匀、彻底,提高乳液的制备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乳液浓缩破乳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安装有放料阀,所述反应釜本体上安装有顶盖,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表面安装有螺旋的外半盘管,所述外半盘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蒸汽,所述外半盘管的下端安装有出气口;
所述顶盖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中心搅拌轴,所述中心搅拌轴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内,所述中心搅拌轴上安装有若干组搅拌支管,每组所述搅拌支管包括两根,两所述搅拌支管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心搅拌轴的两侧;每一所述搅拌支管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挡板;
所述中心搅拌轴内转动安装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动力主轴,所述动力主轴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搅拌支管内转动安装有支管搅拌轴,所述支管搅拌轴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支管搅拌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支管外部,并且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顶盖上设有排气口。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链轮;
所述中心搅拌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外部,所述中心搅拌轴上安装有由所述主动链轮驱动的从动链轮。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中心搅拌轴位于所述反应釜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第二电机。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乳液浓缩破乳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反应釜,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底部安装有放料阀,反应釜本体上安装有顶盖,反应釜本体的外表面安装有螺旋的外半盘管,外半盘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蒸汽,外半盘管的下端安装有出气口;顶盖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中心搅拌轴,中心搅拌轴上安装有若干组搅拌支管,每一搅拌支管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反应釜本体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挡板;通过第一搅拌叶片与对流挡板互相作用,对乳液进行破乳,乳液由液相转为固相的过程中,无需添加破乳剂和水,利用蒸汽加热即可将水分蒸发去除,并且破乳均匀;中心搅拌轴内转动安装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动力主轴,动力主轴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搅拌支管内转动安装有支管搅拌轴,支管搅拌轴的一端安装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支管搅拌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支管外部,并且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一方面中心搅拌轴转动时,第二搅拌叶片绕中心搅拌轴旋转,另一方面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动力主轴转动,从而驱动从动锥齿轮和支管搅拌轴转动,促使支管搅拌轴上的第二搅拌叶片转动,进一步增加了破乳的质量。
由于顶盖上设有排气口,便于乳液内的水分散发,并且中心搅拌轴搅拌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气也从排气口排出,防止由于气体堆积产生爆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反应釜,3-反应釜本体,4-放料阀,5-顶盖,6-外半盘管,7-进气口,8-出气口,9-第一动力装置,10-中心搅拌轴,11-搅拌支管,12-第一搅拌叶片,13-对流挡板,14-第二动力装置,15-动力主轴,16-主动锥齿轮,17-支管搅拌轴,18-从动锥齿轮,19-第二搅拌叶片,20-排气口,21-主动链轮,22-从动链轮,23-支撑板,2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乳液浓缩破乳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反应釜2,反应釜2包括反应釜本体3,反应釜本体3底部安装有放料阀4,反应釜本体3上安装有顶盖5,反应釜本体3的外表面安装有螺旋的外半盘管6,外半盘管6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7,进气口7连通蒸汽,外半盘管6的下端安装有出气口8。
如图2所示,顶盖5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9驱动的中心搅拌轴10,中心搅拌轴10延伸至反应釜本体3内,中心搅拌轴10上安装有若干组搅拌支管11,每组搅拌支管11包括两根,两搅拌支管11对称设置于中心搅拌轴10的两侧;每一搅拌支管11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12,反应釜本体3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挡板13。
中心搅拌轴10内转动安装有由第二动力装置14驱动的动力主轴15,动力主轴15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16;搅拌支管11内转动安装有支管搅拌轴17,支管搅拌轴17的一端安装有与主动锥齿轮16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8,支管搅拌轴17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支管11外部,并且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19。
如图1所示,顶盖5上设有排气口20。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动力装置9优选为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安装于底座1上,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链轮21;中心搅拌轴10的一端延伸至反应釜2的外部,中心搅拌轴10上安装有从动链轮22,主动链轮21通过链条24驱动从动链轮22。
中心搅拌轴10位于反应釜2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14,第二动力装置14优选为第二电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1020.1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715088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01J19/18
专利分类号:B01J19/18;B01J19/00;B01D17/05;B01D1/00;B01D1/30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安丘市东海塑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丘市东海塑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新安街办泰山西街95号
发明人:郑勇;郑芳桥;潘继宝
第一发明人:郑勇
当前权利人:安丘市东海塑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反应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