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明:基于分类推进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来自福建省3县市6个村庄的调查数据论文

郑兴明:基于分类推进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来自福建省3县市6个村庄的调查数据论文

摘 要:构建科学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体系,对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福建省3县市6个村庄的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与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包括5个准则层和15个指标层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再以6个村庄为实例,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及可信度。实证结果表明,6个村庄综合潜力评价指数的测算结果与预评估的结论大致相吻合,说明了建构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状调查;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下面简称《规划》)。该《规划》明确指出:“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由此可见,乡村振兴并不是村村振兴,也无法实现村村振兴。各地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把握各村庄的差异性,因村施策、梯次稳步地推进。“分类推进”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与基本方向,而如何对村庄进行科学分类,则成为当下首要课题。对此,建立科学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体系,对实施分类推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农村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小城镇发展、中心村建设等方面。如邱道持等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选取经济增长潜力、社会事业保障、基础设施完备度、生态环境安全和特色资源优势 5 因素共 11 个因子,构建了一套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注]邱道持、曹蕾、刘力、粟辉:《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探讨——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纪爱华共选取了交通条件、矿产资源、经济实力、近五年GDP 年均增长率、商贸市场发达程度、用地评定条件、用水条件、旅游资源、农业产业化程度等9个因素,构建了基于城乡统筹的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注]纪爱华:《城乡统筹下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第2期。;刘英等构建了村庄综合实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村庄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并运用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来选取中心村[注]刘英、朱雅玲、祝琪雅、胡任远、黄振国:《中心村选择中村庄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湖南临澧县为例》,《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第19期。;王锋、徐逸伦构建了县域地区城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临泉县30个乡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注]王锋、徐逸伦:《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镇发展潜力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第3期。;蔚霖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法计算村庄的综合发展潜力分值,对商城县双椿铺镇的村庄进行排序,以此形成中心村布局的初步方案[注]蔚霖、孟庆香、朱槐文:《基于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中心村确定》,《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12期。;王静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平顶山市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根据游客和当地农民的打分值与权重值加权计算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指数[注]王静:《平顶山市休闲农业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第1期。。

党的十九大以国家战略的高度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无疑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具体路径。当然,各地的具体实施需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一哄而上。在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资源紧约束”难题难以破解的宏观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哪些村庄具备振兴的潜能?哪些村庄将会无可避免地凋敝?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基于福建省3县市6个村庄的实地调研,从微观的视角尝试建立我国乡村振兴的潜力评价体系,以期为同行研究者提供研究参考,以及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借鉴。

一、乡村振兴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乡村振兴的真实情况,课题组于2018年7月至10月对福建省福清市、仙游县、漳平市等3县市6个村庄展开基层调查。调查过程中除了实地考察当地产业发展、耕地利用、村容村貌外,还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对6个村庄的村委会干部和农户进行实地调查。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调研内容没有展开论述,只阐述与本文相关联的部分内容。

(一)6个村庄基本情况

福清、仙游、漳平分别位于福建省的沿海发达地区、沿海中部地区以及内陆山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差距较为明显,具有典型的区域发展特征,因而,选择它们作为样本地区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我们将本次调研的6个村庄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发展基础等方面进行简要对比分析,现归纳如下表。

表1显示,6个样本村庄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这也决定了它们在发展潜能上的差异性。在本次农村基层调研中,课题组感受到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各地各村都启动了声势浩大的乡村美化、绿化工程。通过对村干部的个别访谈,了解到6个村庄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新进展及面临的现实难题。综合村干部的反映,缺钱、缺人、缺资源,已形成最为普遍的共识。当然,村情不同,每个村呈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现将各村庄的简要情况罗列如下表。

我们在课程最初的编制上,运用一课时一主题的形式,旨在教育者指出学习主题,让学生通过主题进行绘画;结合艺术教育的学习方式,我们改进了原有的方式,让孩子们根据主题贴近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我们作为引导者通过语言描述出孩子们所想象到的,加以生活实践的理性认知,带领着学生创意地去呈现自身的所思所想,以此形式便能一步步提高孩子的对实际的认知力与想象力、绘画能力。

首先,通过农村基层调研,实地考察各地乡村振兴的进展情况,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阻力、问题和制约瓶颈及当地农民群众的主要关注点和希望解决的核心问题等,将农村的真实情况和农民的意见体现在评价体系的指标甄选及其权重设计之中;其次,以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和科学内涵为逻辑基点,在借鉴既有研究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构建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再次,制定好乡村振兴潜力评价体系的初步方案,并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对不同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改进初步方案;最后,将已修订完的方案再次分发给各个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结合征求意见结果,确定评价指标,进而得出一个可行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各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村干部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愿也很强烈,但在未来发展规划上,他们大都“想法多、办法少”,带头致富能力薄弱。一方面,受限于本身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能力,难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路径;另一方面,受制于本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刚性约束,确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窘。可见,乡村振兴的下一步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

新时代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不仅为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改革提出新要求,也为探索司法鉴定监管模式提出了新任务。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改革需要为司法配套措施改革提供引领和方向。基于时代的要求,开创司法鉴定监管的新模式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表16个村庄基本情况对比

村庄名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高山镇Y村地处福建沿海发达地区;距离县城较远;邻近平潭综合试验区耕地少且贫瘠;有潜在滨海旅游资源;海外华侨资源丰富村民经济收入以海内外打工或经商为主;收入水平较高;村容较整洁;基础设施较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大济镇H村地处丘陵地带;距离县城不远,但交通条件较差人均耕地少;有一定规模的林地资源;无特色优势产业村民经济收入以外出打工或经商为主;收入水平较低;村容较整洁;基础设施较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华镇T村地处平原地带,距离集镇中心很近;交通较便利人均耕地少;有特色优势产业;人文、生态等旅游资源较丰富村民经济收入以非农业产业为主;收入水平较低;村容较整洁;基础设施较完善;特色农业发展较好鲤南镇P村地处平原地带,属于县城近郊;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好人均耕地较少,但地势平坦,土地较肥沃,土地利用率较高村民经济收入以种植蔬菜和进城务工为主;收入水平一般;村容较整洁;基础设施较完善;乡村建设已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双洋镇C村距离县城较远;地处集镇中心地带;交通较为便利人均耕地(林地)较多;水资源较为丰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村民经济收入以种植、务工、经商为主;收入水平较低;村容较整洁;基础设施较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高芝镇D村地处偏远山区,距离县城和集镇都比较远;交通条件较差人均耕地(林地)多,但多为山地;有矿产资源,但趋于枯竭村民经济收入以务工为主;收入水平较低;村容不够整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二)6个村庄发展潜力初步评估

6个村庄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迥异,实现同步振兴是不可能的,需要按照各自的发展潜能,分类有序推进。下面,我们将以统计数据及调研资料为依据,选取6个村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的关键性指标进行优势排序分析,以初步评估各村庄的发展潜力。

本文分析了海上风电场接入对系统无功功率的影响。在充分发挥风电场无功调节能力的基础上,以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损为目标,提出了多风电场无功优化PSO算法,以优化各风电场及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出力。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无功优化PSO算法能有效减少系统的网络损耗,改善电压质量,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表26个村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成果

村庄名称初步成果现实难题高山镇Y村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改造垃圾池以改善居住环境人口空心化严重;人均耕地少且占地违建、破坏耕地现象严重大济镇H村铺设水泥路,改善交通条件;筹备发展茶园经济地处丘陵地带,平地较少;人口外流严重,农业发展缺乏后劲龙华镇T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存在厂房占用耕地问题;耕地抛荒较为严重鲤南镇P村乡村建设已被纳入县城建设规划中,村容村貌已发生较大变化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及本村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在不断萎缩双洋镇C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乡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难以引进芦芝镇D村在当地政府与矿山企业的资助下兴建了一条沿河休闲栈道随着铁矿资源的日趋枯竭,人口外流加剧;耕地抛荒现象严重

表36个村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的优势排序

主要指标各村庄优势排序优势村庄区位条件交通区位鲤南镇P村、双洋镇C村、龙华镇T村、高山镇Y村、大济镇H村、芦芝镇D村鲤南镇P村、双洋镇C村经济区位高山镇Y村、双洋镇C村、芦芝镇D村、鲤南镇P村、龙华镇T村、大济镇H村高山镇Y村、双洋镇C村资源禀赋人口规模龙华镇T村、鲤南镇P村、高山镇Y村、芦芝镇D村、双洋镇C村、大济镇H村龙华镇T村、鲤南镇P村土地面积芦芝镇D村、双洋镇C村、大济镇H村、鲤南镇P村、龙华镇T村、高山镇Y村芦芝镇D村、双洋镇C村特色资源高山镇Y村、龙华镇T村、双洋镇C村、芦芝镇D村、鲤南镇P村、大济镇H村高山镇Y村、龙华镇T村发展基础人均收入高山镇Y村、鲤南镇P村、龙华镇T村、双洋镇C村、芦芝镇D村、大济镇H村高山镇Y村、鲤南镇P村农业产值龙华镇T村、双洋镇C村、高山镇Y村、鲤南镇P村、大济镇H村、芦芝镇D村龙华镇T村、双洋镇C村基础设施鲤南镇P村、龙华镇T村、双洋镇C村、大济镇H村、高山镇Y村、芦芝镇D村鲤南镇P村、龙华镇T村

按照出现在“优势村庄”里次数的多少排序,依次是鲤南镇P村(4)、龙华镇T村(4)、双洋镇C村(4),高山镇Y村(3)、芦芝镇D村(1)、大济镇H村(0),可见,各村庄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发展基础方面的优势分化较为明显,鲤南镇P村、龙华镇T、双洋镇C村优势比较突出。从初步的评估来看,鲤南镇P村、龙华镇T村、双洋镇C村发展潜力较大,而芦芝镇D村和大济镇H村潜力最小。

但是,优势多并不完全意味着潜力大,必须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即它们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度。尤其是,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以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三个维度难以准确评价一个村庄的振兴潜能。在此,构建一个能科学评估乡村振兴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二、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表4介绍了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选取说明。在这些指标中,C1、C3、C4、C5、C6、C11、C12、C14为定量指标,可通过收集数据直接得出;而C2、C7、C8、C9、C10、C13、C15为定性指标,其中,C8、C9是在农户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李克特量表将问卷调查结果定量化;其他以实地调研资料为依据,在咨询相关专家以及参考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处理。定性指标评分标准如表5所示。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最后, 考虑三维无黏和黏性Taylor-Green涡(Taylor-Green vortex, TGV)问题, 考查改进格式预测转捩到湍流的能力. 为此, 改进B选作基本线性格式, 它包含原始WENO-CU6-M2格式参数q, C, 令q=2, C=103. TGV问题的初始条件为

(二)评价指标的确定

本文评价指标的确定不是事先设定好的,而是在借鉴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基层调研资料而初步拟定,并经过相关专家指导,历经多次的修改之后确定的。按照上述构建思路,本文将指标体系确定为乡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村庄治理、发展基础和生态环境等5个维度。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由5个一级指标(准则层)和15个二级指标(指标层)构成。准则层包括:区位条件B1、资源禀赋B2、村庄治理B3、发展基础B4、生态环境B5;指标层包括:中心城镇的道路距离C1、交通便利性C2、县域经济支撑力C3、总人口C4、人口流失率C5、人均耕地(含林地)面积C6、特色资源赋存度C7、村干部素质能力C8、村庄社会秩序C9、村落集中度C10、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11、农业产业化水平C12、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度C13、安全饮水覆盖率C14、地质环境安全度C15等15个指标。

受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消费者需求变化、采购行为变化、电商冲击等一系列影响,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在此期间举步维艰。销售收入增速持续下滑,人工成本和房屋租用成本都大幅上涨,空间时间的局限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实体零售业举步维艰的局面。成都摩尔百货天府店,成都华联商厦盐市口店,成都来福士等多家零售巨头在浪潮中关闭。成都武侯区莱蒙置地广场的天虹百货,也没能幸免,2015年6月,天虹百货一纸“告顾客书”,正式宣布停止营业。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22家公司关闭了旗下41家实体门店,其中购物中心和百货合计15家,歇业转型的营业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

(三)指标的具体涵义及测量办法

现将选取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准则层)和15个二级指标(指标层)的具体涵义及测量办法详细介绍如下:

将归一化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即获取向量WT=(0.85,2.26,0.22,1.24,0.43),再将之归一化即得特征向量W=(0.17,0.45,0.04,0.25,0.09)T。按照公式(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资源禀赋B2:资源禀赋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资源禀赋状况的不同决定了乡村振兴路径与模式的差异。本文使用了总人口C4、人口流失率C5、人均耕地(含林地)面积C6和特色资源赋存度C7等四个指标来体现资源禀赋特征。总人口C4反映了村庄规模,用村户籍总人口数量来表示;人口流失率C5表示一个村庄人口流动状况。一个村庄人口大幅减少,说明该村凋敝严重,被撤并的可能性也较大[注]人口流失率=(户籍总人口-常住总人口)/户籍总人口,数值为正,说明了该村庄存在人口净流出现象,数值为负,说明了人口净流入。;人均耕地(含林地)面积C6反映村庄生产发展的潜能,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在内的农用地;特色资源赋存度C7主要是指村庄矿产、旅游资源的赋存程度,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村庄治理B3:乡村善治决定乡村振兴的成败。有效的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法治基础。本文使用村干部素质能力C8和村庄社会秩序C9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村庄治理情况。C8体现了村干部带头致富能力,用农户对村干部素质能力的满意度来衡量;而C9则反映了一个村庄社会风气和治安状况,用农户对村庄社会秩序的满意度来测度,这些都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前提。两者均采用李克特量表将问卷调查结果定量化。

发展基础B4:发展基础是决定乡村振兴路径与模式的重要因素。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庄具有较大的振兴潜能;反之,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或面临搬迁撤并的抉择。本文使用了村落集中度C10、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11、农业产业化水平C12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度C13等四个指标。村落集中度C10主要是指村庄内部建筑物之间是否紧凑,高集中度的村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村庄发展较好,搬迁撤并的可能性较低;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11是反映村民富裕程度的指标,较高的收入水平能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水平C12反映了村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模和水平,本文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来测量该指标[注]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是指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总值的比重,由于所调研的地区没有该项统计数据,本文只能利用龙头企业营业收入的占比来大致估算。;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度C13则反映了乡村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村庄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生态环境B5: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因此,在乡村振兴潜力的评价中生态环境指标的选取必不可少。该准则层采用了安全饮水覆盖率C14、地质环境安全度C15等2个指标。安全饮水覆盖率C14反映了乡村安全饮水情况,饮水安全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保障,因而也必然成为乡村振兴潜力评价的重要依据;地质环境安全度C15的评价是搬迁存在地质隐患的农村居民点的主要依据,这里主要围绕“是否频繁发生地质灾害、是否经常发生洪水、滑坡等地质灾害等”问题来收集的相关资料,并以此来评价其分值。

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发展,“创新”成为21世纪的代名词,而教育正促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生物课堂上开展创客教育,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成品。当学生完成一项创客任务时,或许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集思广益就能降低任务的难度系数,最终完成任务。

表4乡村振兴潜力指标体系与指标选取说明[注]数据资料来源于当地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的现势资料。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赋值方法方向指标说明乡村振兴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村庄治理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到中心城镇的道路距离定量赋值负向反映乡村接受辐射作用的程度交通便利性定性评分正向反映乡村对外连接的便利性县域经济支撑力定量赋值正向反映乡村接受外部支持的力度总人口定量赋值正向反映乡村人力资源的赋存度人口流失率定量赋值负向反映乡村对农户的向心力人均耕地(含林地)面积定量赋值正向反映乡村农业生产的潜能特色资源赋存度定性评分正向反映乡村发展的资源优势村干部素质能力农户评价正向反映乡村干部带头致富的能力村庄社会秩序农户评价正向反映乡村社会风气和治安情况村落集中度定性评分正向反映乡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定量赋值正向反映乡村人民收入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定量赋值正向反映乡村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度定性评分正向反映乡村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安全饮水覆盖率定量赋分正向反映乡村安全饮水情况地质环境安全度定性评分正向反映乡村生态宜居情况

乡村振兴潜力是指乡村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实现全面振兴的能力。在对乡村进行潜力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类,优先发展潜力较大的村庄,撤并搬迁潜力较小的村庄,可以达到乡村精准振兴的目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建构在科学的原则之上。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基本内容,强调多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同时,要契合以人为本理念,从尊重农民主体性出发,体现农民的呼声和要求。

(四)指标权重的测算

由于乡村振兴潜力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潜力大小的评判带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如农户对村干部素质能力评价等,难免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因而纯粹的定量是不可能的。鉴于本研究所选取的指标有一些是定性的,我们将采用AHP和Delphi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指标权重。AHP的基本操作原理是将与评价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指标等层次,邀请有关专家对各层的相关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然后通过矩阵演算和一致性检验,以最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注]T.L.Saaty,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JournalofmathematicalPsychology, 1997,15(3): pp 234-281.。

表5乡村振兴潜力评价定性指标评分标准

指标名称评分标准100-80分80-60分60-40分﹤40分交通便利性C2好较好一般差特色资源赋存度C7丰富较丰富较少几乎没有村落集中度C10集中较集中一般分散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度C13完善较完善一般不完善地质环境安全度C15安全较安全一般不安全

为了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本文邀请了本研究领域的专家就参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指标权重。权重计算公式如下:

Wi=∑aij/m

(1)

其中,0﹤Wi﹤1, 0﹤aij﹤1,∑Wi=1。Wi为i指标权重,m为专家人数,aij为第j位专家对i指标的评分值。由于在判断矩阵中Wi为整数,因而判断因子之间的两两比较将以四舍五入的办法采用整数来表达权重值。下面,我们将以目标层权重测算为例,对层次分析法运用的过程进行详细解释。

电视是我们传统的接收信息的媒体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诞生也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样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电视传播信息的广度与速度虽然没法和网络新媒体相提并论,但网络新媒体信息太多太杂,存在好多虚假信息;相反,电视传播的信息可信度很高。所以,电视要想继续向前发展,则必须与网络技术融合,补缺自己的短处。

1.建立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相关工作人员叮嘱患者按时用药,药物为地塞米松,口服,每日两次,剂量为0.75mg,同时伴随口服维生素C300mg,维生素E100mg。治疗历时一个月,八个星期为一个疗程[2]。

首先通过Delphi法征集专家意见,邀请专家对5个准则层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其工作原理是基于1-9比例标度法打分,即假设两判断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分别为“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和“极端重要”,与之对应地被赋值为1、3、5、7、9,而2、4、6、8表示重要程度介于上述相邻判断之间,同时,若两个判断因素的位置颠倒,则标度值互为倒数。

在两两比较的基础上,再参照公式(1),综合各专家的评分,以此为依据确定成对比较的判断矩阵。

表6目标层判断矩阵

乡村振兴A区位条件B1资源禀赋B2村庄治理B3发展基础B4生态环境B5区位条件B111/351/33资源禀赋B231735村庄治理B31/51/711/51/3发展基础B431/3513生态环境B51/31/531/31

用公式(2)对判断矩阵每一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根据归一化的判断矩阵,运用和积法计算目标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2)

公式(2)中,Wij为判断矩阵中i与j两因素对比后的相对权重值,i=1,2,3,…,n;j=1,2,3,…,n。归一化的判断矩阵如下: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满足时代需求的人才,必须提高高职教育教师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在“双创”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更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的联合行动,通过“政校行企”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区位条件B1:区位条件主要包括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两个因素,是影响乡村发展潜能的重要外生变量。本文采用中心城镇的道路距离C1、交通便利性C2和县域经济支撑力C3来体现村庄的区位条件。其中,中心城镇的道路距离C1反映了村庄与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远近,侧面反映了村庄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接受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的强弱;交通便利性C2主要体现村庄道路系统的完善程度,作为乡村发展的动脉,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县域经济支撑力C3反映村庄可接受县域财政扶持的力度,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投入主体,县域财政越丰裕,乡村振兴的投入就可能越多。本文拟采用县级人均财政收入来量化该指标。

从所有指标的合成权重排序来看,权重较大的前三个依次是特色资源禀赋度(0.250)、人均耕地(含林地)面积(0.113)、县域经济支撑力(0.108)。可以看出,特色资源禀赋在乡村振兴中可以扮演最大的助推器角色,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类特色资源,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土地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变量,因而人均耕地(含林地)面积的多寡也是决定乡村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资源越丰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潜能就越大;县域经济支撑力是影响乡村振兴潜能的重要区位条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单靠乡村内部难以支撑其全面振兴的资金需求,需要借助区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带动和支撑,对此,作为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和重要投入主体,县级财政的丰裕度就显得极为重要。

(3)

2.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其排序

将上述运行结果代入公式(3),可获取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5.273。接着,进行一致性检验,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4),得出C.I.=0.06825。

提供方格纸或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让学生采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探究长方形面积。在用面积单位度量或拼摆长方形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计数面积单位个数方法运用的指导。

(4)

查询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得n=5时,R.I.=1.12,则C.R.=C.I./R.I.=0.061﹤0.1,可见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通过,即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判断一致,所获取的权重可信。

式中AW为判断矩阵与特征向量的积,而(AW)i表示AW的第i个元素。AW的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按照上述相同的步骤和方法,可以计算出指标层中各项指标的相对权重,然后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值,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合成权重(见表7)。

表7显示,在准则层5个一级指标中,资源禀赋所占权重最大,其他依次是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及村庄治理。前三个因素对乡村振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规划》也强调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可见,该指标体系权重分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符合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1) 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椒江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估算与评价,结果表明椒江流域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及2015年均达到中等土壤侵蚀的程度,且1995年~2010年土壤侵蚀恶化,而2010年~2015年有所缓解.

小王在制订目标之后,将操作行为界定为练习难度和求教。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操作行为:问题的寻找和设计,问题的练习和实践,问题的整理和反思,同伴的合理讨论和师生间的讨论。这五方面就是具体的可操作过程,同时这个五个方面彼此递进,前三个方面是问题的实践,从选择、实践、整理,层层深入,后两个方面重在求教,重视同伴互助和寻找老师的帮忙。这里的具体化和层次性是融合在一起的,最终成为达成目标的种子。

表7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

准则层指标层名称权重名称权重合成权重区位条件0.17到中心城镇的道路距离0.1060.018交通便利性0.2600.044县域经济支撑力0.6340.108资源禀赋0.45总人口0.0970.044人口流失率0.0970.044人均耕地(含林地)面积0.2510.113特色资源赋存度0.5550.250村庄治理0.04村干部素质能力0.5000.020村庄社会秩序0.5000.020发展基础0.25村落集中度0.0690.017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1530.038农业产业化水平0.3890.097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度0.3890.097生态环境0.09安全饮水覆盖率0.1670.015地质环境安全度0.8330.075

(五)评价标准的确定

评价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数据均来源于现势指标资料。定性指标除了由农户评价的指标外,以实地调研资料为依据进行分级评价(评价标准见表5)。由于评价指标性质不同,计算单位存在差别,因而指标间存在着不可公度性。为消除指标间的量纲,我们选择极值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Pij=(Xij-minXij)/(max Xij-minXij)

(5)

负向指标:Pij=(Xij-maxXij)/(min Xij-maxXij)

(6)

上式中,i为村庄个数(i=1,2,3,…),j为指标个数(j=1,2,3,…),Pij为标准化数值,Xij为i村庄j指标的实际调查数据,minXij为j指标实际调查数据的最小值,而max Xij则为其最大值。

最后,采用多因素加权分值法, 建立乡村振兴潜力评价综合指数F 的求值模型。公式如下:

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6 个月后,对病人集体进行1次 60 min的骨质疏松预防知识讲解,同时为每例病人免费提供1本 2 型糖尿病病人骨质疏松预防小册。

(7)

式中,F为乡村振兴潜力评价综合指数,Pij为i村庄j指标的标准化数值,Wj为j指标的权重值,n为参与评价的村庄个数。Fi值越大说明i村庄振兴潜力也越大。

为梯次分类推进提供决策参考,有必要对综合评价结果制订一个潜力分级标准,本文参考相关文献,结合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制订了乡村振兴潜力评价五级标准,见表8所示。

表8乡村振兴潜力分级标准

评价等级潜力指数发展潜力政策建议一>0.75潜力很大厚植优势、加快发展二0.50~0.75潜力较大培育新动能、集聚提升三0.35~0.50一般挖掘潜能、夯实基础四0.20~0.35潜力较小保持现状、改善民生五﹤0.20没有潜力搬迁撤并

三、乡村振兴潜力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前文通过实地调查探讨了福建省3县市6个村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及制约因素,并初步构建了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可信度,以及验证前面对6个村庄发展潜力的初步评估,我们将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6个村庄的发展潜力进行实证研究。

(一)数据处理

本文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获取的现势资料以及当地相关的统计数据。先将6个村庄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再按照公式(5)(6)和(7),计算出6个村庄的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值及其综合潜力指数,详见表9。

表96个村庄各项指标标准化分值及其综合潜力指数

指标名称指标权重高山镇Y村大济镇H村龙华镇T村鲤南镇P村双洋镇C村芦芝镇D村C10.0180.88240.85290.97061.00001.00000.0000C20.0440.50000.62500.75001.00001.00000.0000C30.1081.00000.00000.00000.00000.13040.1304C40.0440.49330.00001.00000.66730.36050.1778C50.0440.15280.33330.98611.00000.61110.0000C60.1130.00000.01430.00000.00050.07091.0000C70.2501.00000.00000.85710.28570.85710.4286C80.0200.37500.87500.75000.00000.87501.0000C90.0200.46151.00000.00000.84620.84620.3077C100.0170.00000.50000.75001.00001.00000.0000C110.0381.00000.00000.34180.60760.21520.1139C120.0970.55560.80001.00000.66671.00000.0000C130.0970.33330.50000.83331.00000.83330.0000C140.015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0.0000C150.0751.00000.60000.80000.80000.60000.0000综合潜力指数F0.65530.29120.64570.50050.63860.2726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6个村庄的优势与劣势,我们对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村庄治理、发展基础和生态环境等5个准则层的单项潜力指数进行分类对比,见表8所示。

(二)结果分析

首先,根据各村庄的综合潜力指数,高山镇Y村发展潜力最大,其他依次是龙华镇T村、双洋镇C村、鲤南镇P村、大济镇H村和芦芝镇D村。其中,前四个已达到表10所划分的第二等级,即乡村振兴潜力较大,需要培育新动能,加快集聚发展要素。大济镇H村和芦芝镇D村振兴潜力较小,宜保持现状,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表106个村庄准则层单项潜力指数对比

村庄名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村庄治理发展基础生态环境相对优势相对劣势高山镇Y村0.14590.27830.01670.12420.0900经济区位生态环境———龙华镇T村0.05050.30170.01500.20350.0750资源禀赋发展基础村庄治理双洋镇C村0.07610.26500.03450.20300.0600地理区位发展基础———鲤南镇P村0.06200.14480.01690.20180.0750地理区位———大济镇H村0.04290.01630.03750.13450.0600村庄治理资源禀赋芦芝镇D村0.01410.22800.02620.00430.0000———生态环境

其次,从相对优势与劣势的分析来看,高山镇Y经济区位(沿海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优势较明显;龙华镇T村相对优势在于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双洋镇C村处于集镇中心,交通区位和发展基础都较好;鲤南镇P村的相对优势在于地理区位(处于县城郊区);大济镇H村的村庄治理有优势,但由于该村资源禀赋劣势较明显,导致振兴潜力相对较小;芦芝镇D村几乎没有优势的项目,且生态环境最差,因而该村发展潜力最小。据此,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注意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破解难题,补齐短板。

最后,依据乡村振兴潜力评价等级,可以勾勒出各村庄分类推进的路径图:高山镇Y村具有潜在海滨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发展特色景观旅游来实现村庄振兴;龙华镇T村发展基础好,可以通过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发展来实现聚集提升;双洋镇C村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鲤南镇P村处于仙游县城郊区,实质上已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可以走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发展道路;大济镇H村和芦芝镇D村振兴潜力较小,应以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暂时不宜推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对福建省3县市6个村庄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尝试构建了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6个村庄为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及可信度。实证结果表明,6个村庄综合潜力评价指数的测算结果与预评估的结论大致上相吻合。可见,本文所建构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具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考虑到县域经济的区位因素,因此适合于省级层面的评价与研究。建立科学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成为评价乡村振兴潜力、挖掘和培育乡村发展潜能的主要依据,这对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尽快组建省级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规划》明确指出,要“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可见,乡村振兴需要从省级层面负起总责,按照各地乡村振兴潜能的实际,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目前,有些省份已建立起省级的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综观国内理论界与实践部门,尚未形成统一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体系,因而亟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展开研究探索,以供决策参考。建议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实践部门遴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尽快组建省级乡村振兴潜力评价的专家顾问小组,以《规划》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对建立各省统一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展开可行性研究,对指标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科学论证。

二要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摸底调研。需要加强基层调研,对乡村发展方向和可用的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同时,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阻力、问题和制约瓶颈及当地农民群众的主要关注点和希望解决的核心问题等,将农村的真实情况和农民的意见体现在评价体系的指标甄选及其权重设计之中,并作为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的主要依据。乡村振兴事关农村,调查研究工作要真正“下沉”,必须深入农村基层一线,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宜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

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建构在科学的原则之上。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基本内容,强调多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在这里,本文强调如下三点:一是要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指标设置要涵盖影响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对全省各地乡村振兴的潜力评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进行各地之间的横向比较;二是要针对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关键性、决定性指标,因而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体现一个村庄实现振兴的潜能状况;三是要体现农民的主体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他们对家乡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感受最真实,最有发言权,因而,指标体系要能体现农民的真实意愿及利益诉求,要保证评价体系的运用结果有利于农民权益保护,有利于分类推进方案顺利实施,有利于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ResearchonEvaluationIndexSystemofRuralRevitalizationPotentialBasedonClassificationPromotion——Survey Data from 6 Villages in 3 Counties and Cities of Fujian Province

Zheng Xingming

Abstract: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otential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assifying and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survey of 6 villages in 3 counties and cities of Fujian Provinc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Curr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On this basi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otential including five criteria levels and 15 indicators levels is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and the relativ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AHP with Delphi method. Finally, six villages are taken as example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credi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comprehensive potential evaluation index of six village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lusions of the preliminary evalua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otential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Keyword: Rural Revitalization; Current Situation Survey;Potential Evaluation;Index System

收稿日期:2019-02-22

* 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FJ2018JDZ05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9)06-0036-12

作者简介:郑兴明,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福建 福州 350002)

(责任编辑:晓 亮)

标签:;  ;  ;  ;  ;  ;  ;  ;  ;  ;  ;  

郑兴明:基于分类推进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来自福建省3县市6个村庄的调查数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