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插层组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滑石,氢氧化物,层状,环丙沙星,抗氧剂,分子,结构。
插层组装论文文献综述
夏春辉[1](2017)在《席夫碱/水滑石的插层组装与紫外阻隔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席夫碱类化合物因其N原子具有良好的配位性及C=N键顺反异构性,在催化、药物、环境保护、光/热致变色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利用水滑石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将席夫碱引入层间,探究席夫碱在层间限域作用下结构的转变及对其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对丰富水滑石的插层结构理论、扩展席夫碱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利用水滑石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将合成的N,N'-双(水杨苷)-4,4'-二氨基芪-2,2'-二磺酸根(SDSD)席夫碱引入水滑石层间,制得了ZnAl-SDSD-LDHs 复合材料。UV-Vis 和 13C NMR 分析表明,ZnAl-SDSD-LDHs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紫外吸收性能。客体席夫碱分子在层间经紫外光照后其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发生了质子转移,碳氮双键断裂,形成了稳定的共轭结构,耗散了紫外光照的能量,得到了一种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同时由于水滑石层板的保护作用,席夫碱的光稳性得到了显着改善,经15天紫外老化后,其紫外相对吸收值下降了 0.59%,得到了较好的保持。将ZnAl-SDSD-LDHs以3 wt%的添加量加入沥青中,结果表明添加ZnAl-SDSD-LDHs后,沥青老化的VAI值由5.051降低至2.400,△S值由7.1降低到3.1,均低于原基质沥青,说明席夫碱插层水滑石材料显着改善了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将对氨基苯磺酸钠引入水滑石层间,在水溶剂中使水杨醛进入水滑石层间与对氨基苯磺酸钠原位合成席夫碱4-[(2-羟基-亚苄基)-氨基]-苯磺酸(PASS),制得了 ZnAl-PASS-LDHs 和 MgAl-PASS-LDHs。紫外光谱及荧光结果表明,ZnAl-PASS-LDHs和MgAl-PASS-LDHs具有优异的紫外吸收性能,并且水滑石层间的席夫碱分子在经过紫外光照吸收能量后,紫外光能量以荧光的形式消散,将Zn-Al-PASS-LDHs以1wt%、3wt%、5wt%、7 wt%添加至高分子材料聚丙烯中,结果表明,添加1 wt%的ZnAl-PASS-LDHs的PP其透光率良好,且紫外吸收能力提升62%,吸收波长由220 nm-250 nm扩大到220 nm-420 nm。证明席夫碱插层水滑石大幅度提升聚丙烯的抗紫外老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4-29)
刘翠娟,慎爱民,祝红兵,张义秀,赵岩[2](2017)在《环丙沙星柱撑水滑石新型缓释药物的插层组装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将环丙沙星药物阴离子插层组装到水滑石层间,制备了一种新型缓释性能良好的环丙沙星柱撑水滑石抗菌素药物。通过XRD、FT/IR、SEM对产物分析表征,在模拟人体生理体液不同pH条件下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7年05期)
石士考[3](2016)在《基于磷酸锆框架的新型发光材料的插层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插层化学方式构建和组装新型无机/有机复合功能材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而发光配合物和有机染料分子在无机层状结构中的复合,有可能实现集无机、有机性质于一身的新型发光体。最近,我们采用改性磷酸锆类层状化合物作框架,将不同发光配合物等生色团进行插入组装,希望得到具有高效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的新型杂化发光体。发现Alq3和Ru(bpy)_3~(2+)等配合物插入无机层状物BAZrP中,明显增强了配合物的发光强度(Fig.1)、延长了配合物的荧光寿命。这些结果将有利于它们在光能存储和转换方面的应用;将卟啉化合物与改性层状磷酸锆OTZrP形成杂化组装体,不仅层间距发生变化,其光致发光特性也发生明显改变。特别是杂化组装悬浮液的荧光强度与水溶液相比显着增强。这有利于其在荧光标识、光催化以及传感器件等方面的应用。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配合物组装到无机层状框架中以后,处于更加有序的微观环境,提高了配合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或电子转移效率。(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7)
焦倩[4](2016)在《超分子插层结构耐迁移型聚丙烯抗氧剂的组装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PP)原料来源丰富、重量轻、机械强度高和耐腐蚀性能优异,已成为四大通用塑料之一。聚丙烯受光、热和氧等环境因素作用,易发生氧化降解,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抗氧剂可抑制或延缓聚丙烯老化及降解。聚丙烯制品在使用过程中,有机抗氧剂分子不断向制品表而迁移,并且随表面迁移量的增加,材料性能迅速恶化,因此研究高性能耐迁移型聚丙烯抗氧剂是提高聚丙烯制品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是一类二维阴离子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层板金属离子组成及电荷密度、层间客体阴离子种类及数量具有可调控性,LDH作为聚合物材料的功能助剂已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采用抗氧剂1425中的有机配体MP作为层间阴离子,采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系列层板由CaAl、CaMgAl和CaZnAl组成的超分子插层结构抗氧剂MP-LDH,系统研究其层板组成、电荷密度及其在PP中的添加量与MP-LDH/PP复合材料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以期通过插层结构抗氧剂中主-客体相互作用来提高LDH/PP复合材料的光、热稳定性,并通过无机层板阻隔作用和无机-有机界面效应有效抑制层间MP的迁移行为,从而构筑一类高效、持久的新型插层结构聚丙烯抗氧剂。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利用PP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以二甲苯为溶剂,以正己烷为萃取剂,采用溶液混合-萃取法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添加量的MP-LDH/PP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研究表明MP-LDH在PP中均匀分散,而且MP-LDH的添加未改变PP的晶型结构。(2)通过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等手段详细考察了CaAl-MP-LDH的添加量对PP复合材料耐光、耐热氧老化性能以及MP活性组分迁移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CaAl-MP-LDH添加量为1.0 wt%时,LDH/PP复合材料的光稳定性能最佳,相比纯PP提高了2倍以上,且抗热氧老化时间延长30倍,同时通过无机层板阻隔作用及无机-有机界面效应有效抑制了MP的迁移和挥发,相比添加量为1.0 wt%的MP/PP复合材料,迁出率降低50%,表现出优良的耐迁移性。(3)通过差热天平(TG-DTA)、FT-IR等手段系统探索了CaMg(Zn)Al-MP-LDH叁元插层结构抗氧剂的层板组成和电荷密度与PP复合材料光、热氧老化性能和层间客体的耐迁移性能间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Ca:Zn:Al为2:1:1时,CaZnAl-MP-LDH/PP复合材料具有最优异的热稳定性及抗热氧老化性能;当Ca:Zn:Al为1:1:1时,CaZnAl-MP-LDH/PP复合材料的光稳定性能和耐迁移性能突出;在层板中引入适量的Zn2+有利于增强叁元插层结构抗氧剂的热稳定性、耐热氧老化性能和层间客体MP的耐迁移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5-23)
梁启超,陈耀,李存军,谢襄漓,王海[5](2015)在《醋酸根型层状双氢氧化物与蒙脱石的插层组装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热法合成硝酸根型层状双氢氧化物(NO3-LDH)的基础上,用离子交换法制备醋酸根离子插层层状双氢氧化物(Aco-LDH)。在超声作用下,利用水分子对Aco-LDH层间域内氢键网络的破坏作用实现了Aco-LDH的剥离。利用蒙脱石在水中的溶胀特性实现了其片层的分散剥离。将剥离后的LDH片层与剥离蒙脱石(MMT)进行插层组装获得了LDH/MMT层状复合材料。用XRD、FTIR、TEM、AFM、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co-LDH浓度为1 mg/m L时,在水中超声处理获得厚度为5~20 nm的LDH片层。蒙脱石分散后其层间距扩大,结晶程度降低。插层组装作用获得的LDH/MMT层状复合材料的主体为蒙脱石,LDH与MMT之间形成片-片组装结构,复合物的层间距为1.50 nm,接近单元LDH片层与单元MMT片层的堆迭结构厚度,比表面积达105.89 m2/g。(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程露丹[6](2015)在《多苯环结构有机阴离子镁铝水滑石的插层组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被提出以来,其有趣的性质迅速成为了固态有机荧光材料的研究热点。水滑石(LDHs)作为实验室中常用的阴离子交换剂,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设计了以镁铝水滑石为主体,酚醛树脂和具有AIE现象的有机荧光分子(CTPVBP、H4ETTC)为客体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此来研究了CTPVBP-MgAlLDHs、H4ETTC-MgAlLDHs的各种光学性质以及通过酚醛树脂-水滑石来制备石墨烯,具体内容如下:(1)以MgCl2·6H2O和AlCl3·6H2O分别为镁源和铝源,摩尔比为3:1,在碱性环境下通过水热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将其除水后与有机荧光分子(CTPVBP)溶液通过离子交换制备CTPVBP-MgAlLDHs。我们研究了CTPVBP-MgAlLDHs在不同反应时间以及不同离心次数下的紫外以及荧光图并与CTPVBP聚集状态下的紫外以及荧光图进行对比,发现其光学性质不同于AIE现象,通过研究机理首次提出了空间限域诱导发光现象(SCIE)。并用XRD、TEM等仪器对产品的晶型、组成和形貌进行了分析。(2)我们制备了H4ETTC-MgAlLDHs并详细讨论了在不同反应时间、不同离心次数下对其紫外以及荧光图谱的影响,通过对比H4ETTC聚集状态下的紫外和荧光图谱,验证了空间限域诱导发光现象(SCIE)。XRD、TEM等仪器用来对产品的晶型、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3)我们合成了酚醛树脂低聚物并组装成为酚醛树脂-镁铝水滑石,再加热形成酚醛树脂高聚物,高温碳化,碳化后在CTAB表面活性剂的保护下用盐酸使得镁铝水滑石溶解得到了石墨烯纳米片。对比研究了酚醛树脂低聚物-LDHs、酚醛树脂高聚物-LDHs、酚醛树脂低聚物紫外图,并对得到的石墨烯用XRD、拉曼等仪器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6)
郭晋升[7](2015)在《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的限域组装及其超分子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具有主客体层状结构的新型功能材料,特定的功能客体在主客体超分子作用下,会在LDHs限域空间发生构象转变并规则排列,产生新的功能,或使材料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研究功能客体的限域组装并研究其对沥青等材料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论文从材料分子设计角度出发,利用LDHs的空间限域效应,采用离子交换法将酚酞(PPN)、酚红(PSPN)和对硝基苯酚(PNPL)分别插入到Mg-Al水滑石(MgAl-LDHs)的限域层间,获得了MgAl-PPN-LDHs、MgAl-PSPN-LDHs和MgAl-PNPL-LDHs叁种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通过XRD测试表明,叁种客体分子插层完全。通过FT-IR和13C MAS NMR分析表明,在主体层板的超分子作用下,有机客体在限域空间内构象发生转变,产生了具有大共轭结构的醌式结构。UV-vis DRS表明,叁种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在220-400nm波段的平均紫外吸收率均可达到约96%。TG-DTA测试表明,在主客体超分子作用下,插层后客体的热稳定性增强:PPN的分解放热峰值由354℃提高到440℃,且没有发生熔化相变;PSPN的分解放热峰值由318℃提高到409℃;PNPL的分解放热峰值为369℃,没有熔化相变和升华相变。将叁种插层材料分别按3wt%的添加量混入到沥青中,使沥青的抗紫外老化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研究表明,将特定的功能客体通过插层组装进入LDHs层间,客体分子在超分子作用下在限域空间内发生了构象变化,产生了大共轭结构,使材料的紫外阻隔性能大幅度提高,获得了系列紫外阻隔性能优异的插层结构功能材料,为LDHs类材料的限域插层以及超分子结构紫外阻隔材料等相关功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5-05-12)
孙亚月[8](2015)在《水滑石类材料的插层组装及对酚类化合物的增强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滑石材料具有较大的内表面和孔径、交换容量大、耐高温等优点,在阻燃剂、医药、离子交换与水污染净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探索水滑石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以获取多孔、大比表面积、层间疏水性等吸附材料,以增强其对水中对硝基苯酚(PNP)的吸附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六亚甲基四胺(HMT)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分别以酒石酸钠、柠檬酸钠、水杨酸钠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分等级多孔锌铝系水滑石ZnAl-LDH材料。表征结果表明,SDBS插层ZnAl-LDH材料在结构导向剂的调节下,形貌可从不规则纳米片分别转变成类球状结构,绒球状和中空微球结构。其中,经过水杨酸钠改性的微球型疏水性ZnAl-LDH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28.9 m2/g)和孔体积(0.37 cm3/g),对PNP的吸附效率也最高,其饱和吸附量为101.6 mg/g。分别以酒石酸钠,柠檬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插层改性剂,六亚甲基四胺(HMT)为沉淀剂,运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叁种不同改性剂阴离子插层的锌铝水滑石。分别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以及N2的吸附-脱附等温技术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叁种水滑石的形貌及比表面积各异,其中由酒石酸钠改性的锌铝水滑石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76.9 m2/g),其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效率也最高,其饱和吸附量为154.4 mg/g。改性后的锌铝水滑石的层间距分别由0.757 nm增大到2.94,3.42,3.73 nm,表明叁种改性剂成功插层进水滑石层间。通过对对硝基苯酚的静态吸附实验可知,经过叁种改性剂改性后的锌铝水滑石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效率增大,吸附速率增加,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用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两种方法制备了环糊精(CMCD)插层改性的锌铝水滑石。经环糊精改性后,原始的硝酸根型的锌铝水滑石的层间距由原来的0.874nm增大到1.60 nm,表明CMCD与层板间硝酸根发生了离子交换,成功插入水滑石层间,并在层间以轴线垂直于水滑石层板的方式排列。吸附实验表明,环糊精插层改性后的锌铝水滑石相对于原始的硝酸根型的水滑石,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速率加快,吸附效率提高,吸附量也增大,由原来的68.3 mg/g增大到98.0mg/g,这是由于环糊精分子具有的圆桶形结构,空腔内部为疏水性,外表面为亲水性,这种特殊的分子结构使的环糊精分子也可以作为“主体”,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如电荷传递、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醚氧键等)与“客体”分子形成包合物,从而提高其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其对对硝基苯酚的等温吸附与Freundlich等温模型更吻合,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5-04-01)
王爽,兀晓文,李海平,张人杰,侯万国[9](2014)在《剥离-共组装法制备葫芦素插层类水滑石纳米杂化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剥离-共组装法制备了电中性疏水药物葫芦素(CA)插层类水滑石(HTlc)纳米杂化物.先用胆酸钠(Ch)包覆修饰葫芦素,再与剥离的HTlc薄片共组装,形成CA-Ch-HTlc纳米杂化物.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纳米杂化物的载药量达到7.06%,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电中性疏水药物在HTlc上的有效负载.依据胆酸离子和葫芦素尺寸及纳米杂化物通道高度推测,胆酸离子在HTlc层间为双层排列,其长轴几乎垂直于HTlc层板;葫芦素分子插入(或"溶入")胆酸离子双层中.CA-Ch-HTlc纳米杂化物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效果,其药物释放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唐瑜,柳亮亮,于明汇,刘伟生[10](2014)在《层状稀土氢氧化物插层组装及白光薄膜分子器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稀土发光材料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层状稀土氢氧化物的组成可调以及丰富的插层化学赋予了其在发光材料方面极大的发展潜力[2]。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出含有叁种稀土离子的层状稀土氢氧化物,并选择有机物水杨酸(SA)为敏化剂,通过离子交换反应,成功的将其插层组装到层状稀土氢氧化物的层板间,获得从红到绿荧光发射的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选择另一种有机阴离子4,4-双(2-磺酰苯乙烯)联苯阴离子(BSB)作为蓝光发射部分,将SA和BSB以不同比例与层状稀土氢氧化物插层组装,得到白光发射的荧光材料。在此基础上,将层状稀土氢氧化物荧光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组装出透明的全色发射的发光薄膜分子器件(如Fig.1所示)。(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17)
插层组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将环丙沙星药物阴离子插层组装到水滑石层间,制备了一种新型缓释性能良好的环丙沙星柱撑水滑石抗菌素药物。通过XRD、FT/IR、SEM对产物分析表征,在模拟人体生理体液不同pH条件下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插层组装论文参考文献
[1].夏春辉.席夫碱/水滑石的插层组装与紫外阻隔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2].刘翠娟,慎爱民,祝红兵,张义秀,赵岩.环丙沙星柱撑水滑石新型缓释药物的插层组装及性能[J].广东化工.2017
[3].石士考.基于磷酸锆框架的新型发光材料的插层组装[C].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4].焦倩.超分子插层结构耐迁移型聚丙烯抗氧剂的组装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5].梁启超,陈耀,李存军,谢襄漓,王海.醋酸根型层状双氢氧化物与蒙脱石的插层组装作用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5
[6].程露丹.多苯环结构有机阴离子镁铝水滑石的插层组装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7].郭晋升.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的限域组装及其超分子作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
[8].孙亚月.水滑石类材料的插层组装及对酚类化合物的增强吸附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5
[9].王爽,兀晓文,李海平,张人杰,侯万国.剥离-共组装法制备葫芦素插层类水滑石纳米杂化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
[10].唐瑜,柳亮亮,于明汇,刘伟生.层状稀土氢氧化物插层组装及白光薄膜分子器件研究[C].第十叁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