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再生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访中国最大的再生铝企业——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生[1](2021)在《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显得十分重要。而典型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仍然普遍存在着创新积极性不高、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和行业内部混乱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创新驱动为视角,对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进行研究,并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成为服务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首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的总体发展概况,对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政策、资源、创新、市场、经济五个层面,构建出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产业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并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结果表明: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政策、创新和经济是影响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余因素影响程度较小。在发展能力评价方面,2015-2019年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并且随着政策环境和创新投入的变化而影响较大。最后从评价结果入手,在不同侧重点上有针对性的构建出适合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创新主导型“三元一体”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本文期望通过以上的研究,使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我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压力和减少生态污染做出贡献。
郭艳,邓旭[2](2017)在《关于再生金属行业 大伽如是说》文中研究表明再生金属国际论坛期间,《资源再生》杂志社的记者在展览交易会现场有幸与业内几位知名企业家进行了相对"浓缩"的对话交流,现将他们对行业与企业发展的声音与观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对话嘉宾之一臧立根:立中合金集团董事局主席记者:您参加过几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国际上的展会您都参加过哪些,感觉如何?
翟昕[3](2017)在《检视当下产业面临的环境 瞩望未来转型升级的路径——第14届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在无锡落幕》文中认为第十四届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6月在无锡召开,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上海铝行业协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咨询机构和再生铝冶炼企业的负责人200余位到会,22位专家发表演讲。中国再生铝产业正面临重大转折,如何应对全球通货紧缩,制造业梯度转移带来的巨变,如何应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刻巨变,是大家共同的焦虑,也是这次论坛的重要话题。目前一些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始新布局,面对汽车制造业的迷茫与转型,再生铝产业也处在大调整前夜。
张鲁辉,王祝堂[4](2016)在《中国铝工业新常态头一年》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中国铝工业的现状以及中国原铝、氧化铝、平轧铝产品、挤压材、箔材、再生铝的生产概况。中国是一个原铝、氧化铝及铝材生产大国。2015年,中国的原铝生产能力超过38 500 kt,氧化铝生产能力70 500 kt,平轧铝产品生产能力11 600 kt,挤压材生产能力28 400 kt,箔材生产能力约4 100 kt。2015年中国回收了6 830 kt废铝,共获得5 670 kt再生铝。
唐兴军[5](2016)在《嵌入性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行业协会研究 ——以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为个案》文中提出嵌入性治理是强调国家、行业协会与企业(市场)在坚守固有边界的同时又相互嵌入,这种嵌入既有源自国家的自主嵌入,也有因行业协会要求与依赖下的被动嵌入,二者在形式上相对分立,职能上交互嵌入的行业治理新模式。论文认为,嵌入性治理较之于传统管理模式,具有诸多优势,解决了以下几个现实问题:首先,通过政治嵌入行业协会之中,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与转型、市场自律与调控中的积极作用,避免了国家直接干预行业企业的弊病,消除了国家“越俎代庖”的职能越位与错位等不和谐的市场治理方式,构建起现代柔性的市场调控手段;其次,国家通过组织、制度与利益嵌入,与行业协会建立起共生关系,消除了社会经济精英主动挑战执政党与国家权威的动力;再次,由于国家嵌入行业协会,并逐步内化到行业协会的组织肌体之中,增强了其汲取市场社会资源的能力,增加了国家社会互动的机会,夯实了执政党与政府的社会基础;最后,嵌入性治理能够更好的整合行业信息,减少信息在权力系统中传递的时间与失误,降低行政成本,有效缓冲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摩擦。国家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嵌入行业协会之中:一是制度嵌入,即国家依靠公共权力的强制手段与法律制度规训,实现对行业协会监督管理、引导规制的目标,制度嵌入的最优状态是行业协会治理的法治化;二是组织嵌入,即执政党和政府将组织植入并内化到行业协会之中,通过人员安排,组织架构、价值引领来实现对行业协会的引导与控制;三是利益嵌入,国家通过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政府购买服务等经济利益诱导,促使行业协会朝着有利于国家政策的方向发展。三种嵌入机制之间互相联结,相互增进,继而为嵌入性治理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制度嵌入一方面为行业协会的存续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增进了行业协会内部的规范化治理,促使行业协会积极有序地参与行业发展规制与自律;组织嵌入有利于行业协会的组织架构与国家—市场体系有机衔接,通过执政党与政府的组织植入,确保行业协会行动方向与国家治理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增强行业协会的利益聚合与表达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嵌入有利于夯实执政党与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增强执政党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利益嵌入则是行业协会拓展公共空间,获取自身发展的经济资源的重要渠道。对执政党和政府而言,利益嵌入行业协会之中,有助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与贯彻。从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发现,国家嵌入对行业协会的合法性地位、组织结构、社会资源的汲取产生了积极的形塑作用,国家通过制度、组织与利益等路径嵌入行业协会之中,行业协会依据自身及行业企业的利益诉求进行策略性行动。通过互动交汇,行业协会原有的自主性逻辑以反嵌入和妥协的形式纳入到国家治理中。基于资源依赖与合法性追求的动机,行业协会对行业企业和国家产生双向依赖的形态,嵌入性治理体现了权力行使过程的一种转化,即国家在社会之上行使权力转化为通过社会行使权力。但是,国家作为嵌入主体,行业协会作为嵌入客体,双方在深入和持久的互动博弈过程中,国家往往通过调适嵌入方式以试图加深对行业协会的嵌入层次和程度;而行业协会为获得合法性地位和行政性资源,不但乐于接受国家的嵌入,而且借助政府等公共权力资源对政府职能进行反嵌入,进而形成一种相互型塑、联动嵌入、协同治理的网络格局,但是双方没有边界的互嵌将导致嵌入过度,最终导致行业协会的组织趋同僵化、治理绩效低下,因此适度嵌入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国家适度嵌入行业协会的实现有赖于嵌入机制的优化与改善:在制度嵌入方面,建立适度的规制与宽松的制度环境,减少对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微观干预,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制度供给要以制度需求为基础,防止制度供给过剩和制度网络过密。在组织嵌入方面,规范执政党与政府等国家权力机构的职能,厘清国家与社会的边界。行业协会的组织结构与部门设置要以行业发展和会员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政府的指令或政府职能的转移为中心,避免行业协会内化为“二政府”;淡化行业协会党组织的政治职能,强化其利益整合与服务职能。在利益嵌入方面,以项目制推进行业协会治理,构建开放的利益吸纳与整合机制,同时注重提升行业协会的自主治理与行业服务能力,行业协会在参与行业治理与公共服务提供中应以服务会员企业和整个行业为中心,而不是以契合政府利益,取悦于权力部门为目标。研究还表明:嵌入性治理绩效取决于国家嵌入程度,适度的政治嵌入有助于构建良性互动的合作治理体系,过度嵌入则导致行业协会的内卷化与自主性缺失。从本原来讲,行业协会应从属于市场和社会,而不是从属于国家(或政府)。要防止国家过度的自主性扩展,需要国家行为制度化和国家权力制约化,前者依托于法治建设,后者依托于民主建设。国家的组织嵌入、利益嵌入都需要以制度嵌入为基础,改变国家以自身需求为中心吸纳整合行业利益的单向度传统管理体制,不断拓展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构建制度化、法治化的参与机制,将组织嵌入、观念利益嵌入逐步转向制度嵌入。这就要求国家在嵌入行业协会的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通过调适制度嵌入、组织嵌入和利益嵌入的方式与程度,增进治理绩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余绍山,袁乐平,贺正楚,张蜜,周永生[6](2015)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专利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技术专利信息分析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在阐述废旧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类型构成、申请数量年度变动趋势、专利研发主体、技术生命周期、IPC分类结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并绘制产业技术发展的专利地图。研究表明,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专利技术发展正处于成长期,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研发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合作,技术研发领域集中、失效专利多、技术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为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
童琛[7](2013)在《YQ公司绿色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文中指出在生态经济的全球化新形势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逐渐成为主要贸易壁垒。但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对现代企业而言,如果一味坚持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必然走向灭亡。企业只有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寻求一条绿色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绿色管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应用文献分析、实证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外国企业绿色管理的主要策略,分析了YQ公司绿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应用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构建起YQ公司企业绿色管理体系,对框架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了YQ公司绿色文化、绿色设计与生产、绿色采购、绿色进料与发货、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绿色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YQ公司的绿色管理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为同在摸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宸[8](2013)在《中国再生铝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导向研究》文中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化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原材料对于工业化,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我国又有着资源总储量丰富,人均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惨淡国情。在此背景下,鼓励工业废料的再生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对于工业化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与原铝生产相比,再生铝生产具有很明显的节能环保的优势,根据数据统计,再生铝生产能耗仅相当于原铝生产能耗的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大大降低。再生铝已经在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因此,发展再生铝产业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铝行业面临的利润危机、能源困境,符合当今世界铝行业的发展潮流,更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等相关政策的要求,可以说,再生铝行业能否健康地发展也是衡量我国从铝工业大国向铝工业强国转变的风向标,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再生铝行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分析,得出我国原铝投资过热、再生铝行业投资不足;单位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竞争优势;再生铝加工工艺落后、初级生产普遍;回收体系不健全、废铝回收率较低;再生铝行业污染仍较严重五方面的问题。在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从利用再生铝行业政策角度为出发点,提出引导投资取向,避免原铝产能过剩;改革税收和行业准入政策,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寻求规模效益;鼓励再生铝行业科技研发和创新,实现再生铝技术创新突破;建立健全废铝回收体系和行业标准,实现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加强环保政策、立法工作,促进再生铝行业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旨在为再生铝行业发展提供更宽松、有利的发展空间、更合理、明确的发展方向,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同时,实现我国由铝产业大国向铝产业强国的转变。
贾国斌[9](2010)在《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原生有色金属矿产的日渐枯竭和废旧有色金属资源日益增加,充分有效地对废旧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己刻不容缓,而焊料、电子器件等的无铅化大大加深原有铅合金的除铅力度。在有色金属冶金行业中,占地小、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的真空蒸馏工艺一直以来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强劲的生命力。本文对有色冶金领域几种常见的铅基合金(铅锡二元合金、铅锡锑三元合金和铅基多元合金)进行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并对铅锡二元合金、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进行工业研发。计算合金的热力学性质对于判断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程度起到关键作用,但由于高温实验的复杂性,目前很多合金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尚无实验数据可以参考,难以满足科研工作者的需要。分子动力学方法是对材料的各种性质进行微观原子尺度的计算机模拟,目前主要应用在材料学和量子化学领域,在冶金行业应用较少,而对合金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则未见报道。本文结合真空蒸馏自身特点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的优势,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若干Pb-X二元合金的热力学性质进行模拟,计算二元合金体系不同温度下的生成焓、生成自由能、过剩自由能等热力学性质,对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合金真空蒸馏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采用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计算铅基合金活度系数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对计算精度较高的Pb-Sn、Pb-Sb和Sb-Sn合金800-1300℃下的活度系数进行预测,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进而对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计算合金中各组分的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合金的分离系数,绘制合金的气液相平衡成分图,以判断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的可行性和分离程度。对全成分范围内铅锡二元合金进行系统的小型、扩大和工业实验研究。工业实验中,对成分为Sn 22%-Pb 78%的高铅物料,选用的实验条件为蒸馏温度950℃,蒸馏时间为50min,真空度0.5Pa,日处理10吨,得到纯度在99.5%以上的粗铅和含铅量在8%左右的粗锡;对于成分为Sn 86%-Pb 12%的高锡物料,选用的实验条件为蒸馏时间为70min,真空度0.5Pa,日处理8吨,分别在1100℃和1200℃进行两次蒸馏,最后得到铅含量在0.01%以下的精锡。研究过程中,对真空炉内部冷凝结构进行改进,顺利实现铅锡合金真空蒸馏深度脱铅的工业实验研究,生产能耗降低20%左右;对真空炉出料系统进行改进,延长设备运转周期和易耗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扩大真空炉对铅锡二元合金的处理范围,使其适合处理全成分范围的铅锡二元合金;提高设备处理能力,达到日处理10吨的水平;加深合金的分离程度,将锡中铅含量去除至0.01%以下;设计全成分范围铅锡合金真空蒸馏处理工艺流程,并推广应用到美国ECS金属精炼公司、确信爱法金属(深圳)有限公司和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多家大型炼锡企业,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两种不同成分的铅锡锑三元合金分别进行小型和工业实验研究,并针对两种合金各自的特点,分别设计两种不同形式的工业实验设备,有效地解决高温锑液对不锈钢管的腐蚀问题。对于成分为Sn26%-Pb66%-Sb6%的三元合金,研制连续真空蒸馏设备,实验条件为蒸馏温度1150℃:,蒸馏时间50min,真空度0.5Pa,日处理能力10吨;对于成分为Sn81%-Pb10%-Sb6%的合金,设计半连续真空蒸馏设备,实验条件为蒸馏温度1200℃,蒸馏时间40min,真空度0.5Pa,日处理能力5吨;两种物料经真空蒸馏后得到锡中铅锑含量均在1%左右,满足后续加铝除锑精炼工艺的要求。对成分为Au259g/t-Ag3.11%-Cu1.69%-Pb47.48%-Bi5.84%-Sb27%-Sn8.35%-As2.8.%的铅基多元合金进行系统的小型、扩大和重现性实验研究,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其中的贵金属金、银富集5-6倍,残留物中铅、铋的去除率达99%以上。实验结果证明采用真空蒸馏工艺对铅基多元合金进行分离,可以将贵金属金、银、铜与其它有价金属铅、锑、铋分开,减少贵金属在其它有价金属回收过程中的损失,降低回收成本并提高后期工序的回收效率。
郑磊[10](2010)在《铝灰高效分离提取及循环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考虑,资源的再生和利用日益被重视。金属铝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铝灰,其含有大量的金属铝,而铝能被多次回收和利用,每次回收所消耗的能量仅为原铝生产的5%。但我国再生铝工业存在着铝回收率较低,二次铝灰不加以利用等缺陷,造成了铝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本文以包头铝业有限公司的铝灰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铝灰分离剂,显着提高了铝的回收率。二次铝灰通过碱液浸出的方式进行处理,基本满足了返回铝电解循环利用的要求。主要实验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了铝灰的基本性质,并通过球磨、筛分,得到不同粒级的铝灰。测定不同粒级铝灰中金属铝的含量,研究了不同粒级铝灰中金属铝分布的变化。研究发现,粒级大于0.9 mm铝灰中金属铝约占金属铝总量的72%;粒度小于0.15 mm的铝灰中金属铝的比重约为12%。(2)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铝灰分离剂的配方。考察了分离剂加入量、温度、Na3AlF6、Al2O3及不同添加剂等对铝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铝灰分离剂的最优配方为:42.5%NaCl、42.5%KCl、10%Na3AlF6、5%CaF2,最佳使用温度为680℃。使用该分离剂配方后,铝回收率可达93.5%。(3)根据铝灰回收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设计相关设备,并开展新型铝灰分离剂应用研究的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铝灰回收过程中,该分离剂的加入使得铝回收率从71%提高至92%;铝生产过程中,该分离剂的加入使得所产生铝灰中的金属铝含量从45%降低至11%。(4)本文提出对二次铝灰进行处理的方法。比较了一次水溶液浸出法、二次水溶液浸出法、热球磨浸出法以及碱液浸出法等对二次铝灰中Na、K、Cl、Si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碱液浸出法的效果较好,最佳浸出条件为:NaOH浓度1.5 mol/L,浸出温度70℃。Na、K、Cl、Si的浸出率分别为87.4%、79.8%、96.9%、53.2%,基本满足返回铝电解循环利用的要求。
二、资源再生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访中国最大的再生铝企业——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再生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访中国最大的再生铝企业——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驱动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产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的构成及特征 |
3.1.1 产业的构成分析 |
3.1.2 产业的特征分析 |
3.2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
3.2.1 再生塑料产业 |
3.2.2 再生纸产业 |
3.2.3 再生铜产业 |
3.2.4 再生铝产业 |
3.2.5 再生铅锌产业 |
3.3 典型再生资源企业布局分析 |
3.3.1 我国再生资源企业空间分布 |
3.3.2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百强企业分布格局 |
3.3.3 典型再生资源百强企业调研分析 |
3.4 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 产业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能力评价 |
4.1 评价思路及方法 |
4.1.1 评价思路 |
4.1.2 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4.3.1 评价指标数据收集 |
4.3.2 评价指标筛选 |
4.4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1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4.2 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
5.1 构建创新主导型“三元一体”产业发展模式 |
5.1.1 发展模式构建原则 |
5.1.2 “三元一体”创新发展模式 |
5.2 “三元一体”创新发展模式的协作机制 |
5.2.1 共享机制 |
5.2.2 拉动机制 |
5.2.3 促进机制 |
5.3 实施措施及政策建议 |
5.3.1 加强产业链创新、完善回收利用体系 |
5.3.2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
5.3.3 深化制度创新、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
5.3.4 加强管理机制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关于再生金属行业 大伽如是说(论文提纲范文)
对话嘉宾之一 |
对话嘉宾之二 |
对话嘉宾之三 |
对话嘉宾之四 |
(4)中国铝工业新常态头一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原铝与氧化铝 |
2 平轧铝产品 |
3 挤压材 |
4 箔材 |
5 再生铝 |
(5)嵌入性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行业协会研究 ——以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取 |
第二章 文献述评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文献回顾述评 |
一、从商会到行业协会:国家-社会关系研究对象的扩展 |
二、从控制到治理:国家对行业协会管理模式变迁的研究 |
三、政治嵌入: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的新命题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理论基础 |
二、嵌入性治理现实背景与理论假设 |
三、嵌入机制:几个核心要素界定 |
四、嵌入性治理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行业协会的生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适: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
一、总体性社会: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结构 |
二、调适与互动:改革开放后的国家社会关系变迁 |
第二节 全能型政府的转型:自上而下生成的行业协会 |
一、从划桨到掌舵:执政党与政府权力的收缩 |
二、从部门到行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发展:自下而上生成的行业协会 |
一、自由竞争的市场治理机制需要行业协会参与 |
二、多元分化的利益结构促成行业协会的生成 |
第四节 上海行业协会产生及其发展变迁 |
一、恢复起步:政府主导下上海行业协会的萌芽 |
二、快速成长:市场与政府合力推动下上海行业协会的发展 |
三、逐步完善走向成熟阶段:嵌入性治理下上海协会的转型 |
第四章 从全面管控走向嵌入型监管: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上海有色金属产业及其管理体制的沿革 |
一、同业公会与上海有色金属行业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门管理: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有色金属行业 |
第二节 政府转型与市场成熟: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的诞生 |
一、政府放权:管理体制调整与管理权限下放 |
二、市场的成长:企业自主经营权限与能力提升 |
三、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市场自组织的生成 |
第三节 嵌入性治理:政府与有色行业协会伙伴关系的构建 |
一、上海有色行业协会治理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互动协作治理机制的构建 |
三、从伙伴关系到相互嵌入 |
第五章 嵌入机制:行业协会治理中的制度、组织与利益互动 |
第一节 制度嵌入:制度环境与行业规制 |
一、行业协会的制度体系与制度环境 |
二、行业协会内部治理中的制度嵌入 |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治理与规制中的制度嵌入 |
第二节 组织嵌入:协会党建与枢纽堑行业协会 |
一、行业协会中执政党的组织建设 |
二、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嵌入 |
三、业务主管部门与相关职能机构的嵌入 |
第三节 利益嵌入:政府购买服务与行业协会评估 |
一、思想建设与争先创优中的利益观念引领 |
二、行业协会评估与政府购买服务中的利益嵌入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嵌入过度:行业协会治理中的困境 |
第一节 制度嵌入过度:制度供给过剩与产业规制中的国家主导 |
一、制度供给过剩 |
二、产业规制中的国家主导 |
第二节 组织嵌入过度:组织吸纳与行业协会内卷化 |
一、执政党与政府的全面组织吸纳 |
二、行业协会行政化 |
三、行业协会组织趋同与“内卷化” |
第三节 利益嵌入过度:利益失衡与代表性缺失 |
一、国家与单一会员的控制:集体行动的困境 |
二、代表性缺失:会员利益还是行业利益 |
三、利益媾通: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合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嵌入性治理:行业协会治理现代化的抉择 |
第一节 嵌入与脱嵌:治理现代化中的国家与行业协会关系 |
一、脱钩而不是脱嵌 |
二、嵌入程度:适度抑或过度 |
第二节 制度嵌入优化:供需平衡与现代制度体系的构建 |
一、适度的规制与宽松的制度环境 |
二、适量的制度供给与现代化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组织嵌入调适:枢纽型党组织与有限政府的构建 |
一、回归行业:枢纽型党组织的构建 |
二、服务替代行政:有限政府的构建 |
第四节 利益嵌入调整:代表性与利益整合能力的提升 |
一、提升行业协会在产业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 |
二、优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利益嵌入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专利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及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
(一)全球有色金属和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及技术发展 |
(二)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及技术发展 |
1.再生铜产业 |
2.再生铝产业 |
3.再生铅产业 |
三、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 一)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二)专利类型构成分析 |
(三)申请数量年度变动趋势分析 |
(四)专利研发主体分析 |
(五)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
(六)IPC分类结构分析 |
四、结论与启示 |
(7)YQ公司绿色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绿色管理理论 |
2.1.1 绿色管理的内容 |
2.1.2 国外企业绿色管理的主要策略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的概念 |
2.2.2 循环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
2.3 其它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波特“价值链”理论 |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4.1 绿色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
2.4.2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2.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YQ 公司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 |
3.1 公司基本情况 |
3.1.1 概况 |
3.1.2 组织机构 |
3.1.3 行业地位 |
3.2 企业管理能力 |
3.2.1 节能环保方面的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
3.2.2 制定和出台的节能环保等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
3.2.3 其它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简述 |
3.3 YQ 公司绿色管理现状分析 |
3.3.1 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
3.3.2 技术改进持续推进 |
3.3.3 节能减排力度增强 |
3.3.4 技术创新不断深化 |
3.4 YQ 公司绿色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管理体制精细化不足 |
3.4.2 绿色管理覆盖面窄 |
3.4.3 节能环保管理力度尚浅 |
3.4.4 绿色技术突破面临瓶颈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的 YQ 公司绿色管理体系构建及保障措施 |
4.1 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的绿色管理框架 |
4.1.1 “价值链”分析 |
4.1.2 价值链构造与竞争优势 |
4.1.3 YQ 公司绿色管理体系构建 |
4.2 绿色文化 |
4.2.1 定义与内涵 |
4.2.2 YQ 公司的绿色文化建设 |
4.3 绿色设计与生产 |
4.3.1 定义与重要性分析 |
4.3.2 YQ 公司的绿色设计与生产的主要内容 |
4.4 绿色采购、进料与发货 |
4.4.1 定义 |
4.4.2 YQ 公司绿色采购、进料与发货改进措施 |
4.5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
4.5.1 定义及意义 |
4.5.2 YQ 公司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
4.6 绿色营销和服务 |
4.6.1 定义及内涵 |
4.6.2 YQ 公司实现绿色营销和服务途径探索 |
4.7 绿色管理体系绩效评价 |
4.7.1 定义及主要功能 |
4.7.2 YQ 公司绿色管理绩效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不足 |
5.1 文章总结 |
5.2 本文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国再生铝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导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再生铝行业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再生铝行业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陈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理论陈述 |
1.4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再生铝行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2.1 从国内外再生铝发展规模角度比较 |
2.2 从废铝回收与处理的角度比较 |
2.2.1 政策法规角度 |
2.2.2 技术、设备角度 |
2.3 从环境污染角度比较 |
第3章 中国再生铝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中国再生铝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1 原铝投资过热、再生铝投资不足 |
3.1.2 再生铝投资不足、发展速度迟缓 |
3.2 中国再生铝行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再生铝行业的税收政策和行业准入 |
3.2.2 工艺技术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 |
3.2.3 回收企业分散、回收率较低 |
3.2.4 环境法规不完善,设备落后 |
第4章 再生铝行业发展政策导向建议 |
4.1 引导投资去向,避免原铝产能过剩 |
4.2 改革税收政策,寻求规模收益 |
4.2.1 改进税收政策,制定行业准入条件 |
4.2.2 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 |
4.3 鼓励技术研发创新,实现再生铝技术创新突破 |
4.3.1 预处理工序 |
4.3.2 配料熔化工序 |
4.3.3 净化变质工序 |
4.4 建立健全废铝回收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回收利用 |
4.4.1 通过法律法规为废铝回收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
4.4.2 通过企业建设为废铝回收体系提供技术保障 |
4.5 加强环保政策、立法工作,促进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 |
4.5.1 完善政策规制,加强环保立法 |
4.5.2 再生铝生产主体自觉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
第5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 |
1.1.1 铅的性质 |
1.1.2 铅的主要化合物及用途 |
1.1.3 铅资源 |
1.1.4 铅冶炼技术 |
1.1.4.1 铅熔炼 |
1.1.4.2 粗铅精炼 |
1.2 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 |
1.2.1 再生铅 |
1.2.2 再生铜 |
1.2.3 再生铝 |
1.2.4 再生锌 |
1.3 课题内容和创新 |
1.3.1 选题意义 |
1.3.2 课题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若干Pb-X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2.1 EAM理论 |
2.2 模拟过程 |
2.3 模拟结果 |
2.3.1 生成焓的计算 |
2.3.2 密度的计算 |
2.3.3 生成自由能的计算 |
2.3.4 过剩自由能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元铅基合金活度系数的计算 |
3.1 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IVM) |
3.2 修正的配位数方程 |
3.3 MIVM参数的获取 |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的研究 |
4.1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热力学分析 |
4.1.1 纯物质沸点判据 |
4.1.2 纯物质蒸气压判据 |
4.1.3 β分离系数判据 |
4.1.4 气液相平衡成分图判据 |
4.2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动力学分析 |
4.2.1 金属或合金真空蒸馏过程的机理 |
4.2.2 压强对蒸发速率的影响 |
4.2.3 金属的蒸发速率 |
4.3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小型及扩大实验研究 |
4.3.1 实验原料 |
4.3.2 实验设备 |
4.3.3 条件实验研究 |
4.3.3.1 物料一的实验研究 |
4.3.3.2 物料二的实验研究 |
4.3.3.3 物料三的实验研究 |
4.3.4 讨论 |
4.4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工业实验研究 |
4.4.1 实验设备 |
4.4.2 实验原料 |
4.4.3 条件实验研究 |
4.4.3.1 高铅物料的实验研究 |
4.4.3.2 高锡物料的实验研究 |
4.4.4 技术指标及经济分析 |
4.4.5 设备关键部分的改进 |
4.5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工艺流程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的研究 |
5.1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热力学分析 |
5.1.1 纯物质沸点判据 |
5.1.2 纯物质蒸气压判据 |
5.1.3 β分离系数判据 |
5.1.4 气液相平衡成分图判据 |
5.2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动力学分析 |
5.2.1 金属的蒸发速率 |
5.3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小型实验研究 |
5.3.1 实验原料 |
5.3.2 条件实验研究 |
5.3.2.1 物料一的实验研究 |
5.3.2.2 物料二的实验研究 |
5.4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工业实验研究 |
5.4.1 实验原料 |
5.4.2 实验设备 |
5.4.3 条件实验研究 |
5.4.3.1 物料一的实验研究 |
5.4.3.2 物料二的实验研究 |
5.4.4 技术指标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铅基多元合金真空蒸馏的研究 |
6.1 铅基多元合金真空蒸馏热力学分析 |
6.1.1 纯物质沸点判据 |
6.1.2 纯物质蒸气压判据 |
6.1.3 β分离系数判据 |
6.1.4 气液相平衡成分图判据 |
6.2 铅基多元合金真空蒸馏动力学分析 |
6.2.1 金属的蒸发速率 |
6.3 铅基多元合金真空蒸馏实验研究 |
6.3.1 实验原料 |
6.3.2 小型实验研究 |
6.3.3 扩大实验研究 |
6.3.4 重现性实验研究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科技查新报告 |
附件二 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附件三 论文用到的MATLAB程序 |
(10)铝灰高效分离提取及循环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1.1 铝一次资源概述 |
1.1.2 铝二次资源利用状况 |
1.1.3 铝灰来源及性质 |
1.1.4 再生铝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1.2 铝灰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
1.2.1 回收金属铝 |
1.2.2 生产净水剂的原料 |
1.2.3 生产棕刚玉 |
1.2.4 合成聚合氯化铝 |
1.2.5 制备聚合硫酸铝 |
1.2.6 合成油墨用氧化铝 |
1.2.7 路用材料 |
1.2.8 制作阳极碳块保护环 |
1.2.9 其它用途 |
1.3 铝灰回收铝技术现状 |
1.3.1 压榨回收法 |
1.3.2 倾动回转炉处理法 |
1.3.3 回转窑处理法 |
1.3.4 等离子体速溶法 |
1.3.5 MRM (Metal Recycling Machine)法和改良的MRM法 |
1.3.6 ALUREC (Aluminium Recycling)法 |
1.3.7 重选法处理铝灰 |
1.3.8 电选法处理铝灰 |
1.3.9 炒灰回收法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铝灰基本性质研究 |
2.1 铝灰形成机制分析 |
2.1.1 熔渣的形成机制 |
2.1.2 熔铸温度条件下铝与一些气体发生的反应 |
2.2 铝灰成分分析 |
2.2.1 本项目所用铝灰的来源 |
2.2.2 铝灰的组成 |
2.3 不同粒级铝灰中金属铝含量的变化 |
2.3.1 XRD分析检测结果 |
2.3.2 XRF分析检测结果 |
2.3.3 不同粒级铝灰中金属铝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分离剂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原料及装置 |
3.2.3 实验过程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分离剂加入量对铝回收率的影响 |
3.3.2 温度对铝回收率的影响 |
3.3.3 Na3AlF6含量对铝回收率的影响 |
3.3.4 铝灰中Al2O3含量对铝回收率的影响 |
3.3.5 不同添加剂对回收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灰回收现场工业试验 |
4.1 铝灰分选装置 |
4.1.1 铝灰分选装置 |
4.1.2 生产验证 |
4.2 新型分离剂工业应用试验 |
4.2.1 试验思路 |
4.2.2 试验原料及装置 |
4.2.3 试验过程 |
4.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次铝灰循环利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思路 |
5.2.2 实验原料及装备 |
5.2.3 实验表征 |
5.2.4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水溶液浸出 |
5.3.2 二段浸出 |
5.3.3 热球磨浸出 |
5.3.4 碱液浸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资源再生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访中国最大的再生铝企业——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雨生.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2]关于再生金属行业 大伽如是说[J]. 郭艳,邓旭. 资源再生, 2017(11)
- [3]检视当下产业面临的环境 瞩望未来转型升级的路径——第14届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在无锡落幕[J]. 翟昕. 资源再生, 2017(06)
- [4]中国铝工业新常态头一年[J]. 张鲁辉,王祝堂.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6(12)
- [5]嵌入性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行业协会研究 ——以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为个案[D]. 唐兴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6]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专利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J]. 余绍山,袁乐平,贺正楚,张蜜,周永生. 中国软科学, 2015(03)
- [7]YQ公司绿色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D]. 童琛. 苏州大学, 2013(02)
- [8]中国再生铝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导向研究[D]. 李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S2)
- [9]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D]. 贾国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10]铝灰高效分离提取及循环利用研究[D]. 郑磊. 中南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