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学是初中生刚刚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学生对这门学科充满好奇。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学生仍然无法有效地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对化学概念并不是十分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所以若想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效率,降低老师的教学难度,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化学概念教学。但是很多老师对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感到束手无策,对此本文便对如何进行化学概念教学进行相关策略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知识知之甚少。若想进行有效的教学就需要老师及时对化学相关概念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习并运用化学知识。所以,这就使得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很多老师知道化学概念的重要性,却不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合化学概念进行教学,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对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案,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教学难度。
本次研究选择使用SAS9.2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型分析[3],鸡的行为数据先采用反正弦转换,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大数据选择正态分布检验,对不合格的数据进行相应转换和多重比较后,以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一、 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概念主要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相关构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若想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就必须先对学生进行相关概念的讲解,使学生对化学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也经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学生初步了解相关化学概念后,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实验,通过相关实验,使学生观察相关化学现象,从根本上了解相关化学概念,同时由于学生刚刚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叮嘱学生注意安全,对于学生遇到的难题,老师应该及时进行讲解,并和学生一起探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本夹具是由紧固螺杆调节以达到夹紧的目的,所以我们选择了φ20mm的通用螺杆和弹簧垫片与夹具主体配合满足我们的夹紧要求。
以沪教版教材为例,老师在讲解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相关内容时,这方面知识学生刚刚接触,老师应该首先向学生阐述什么是物质的变化?物质由原来的形态转变为另一形态,叫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是指能够直观得到的结论,统称为物理性质;而化学性质一般是指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果在这个时候,学生提问,化学变化究竟是什么?老师可以对相关概念进行讲述,变化可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会产生新的物质,若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被称为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统称为化学性质,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这样通过简单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大致概念,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方便。但是只是简单的讲解大致概念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我们经常说“实践出真知”,所以,老师还应该适当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具体的操作过程,同时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老师可以做出一定的指导,如带领学生进行酒精挥发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是从物质变成了分子状态;同时还需讲述化学变化实验,如燃烧,这一过程是产生了新的物质。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物理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而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这一化学概念。
二、 系统分类,加强直观教学多方讲解,适当小组合作
初中化学涉及的知识较浅,而且比较零散,无法将零散、繁杂的化学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类,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应该及时地帮助学生对相关化学概念进行系统的分类,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同时老师还应该意识到,化学知识涉及微观概念,这就使得化学知识较为抽象,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老师应该加强直观教学,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同时还要采用微观与宏观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相关概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老师还可以适当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化学问题,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理念及实施效果分析………………………………… 朱 文,郭小嬴,冯亚耐(12.29)
例如老师在讲述原子结构的有关内容时,首先可以引入相关概念,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同时,老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相应微观粒子进行系统分类,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记忆。可以进行适当拓展,比如告诉学生目前发现的最小微粒是夸克,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此外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于微观世界的知识理解有限,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播放相应分子与原子结构的视频,使学生对相应的原子结构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同时多媒体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说原子构成分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认为,分子比原子更大,甚至更稳定。这个时候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应动画,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过程,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老师应该采用正反两方面,多角度的方式讲解,以便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比如在讲解有关氧化物的内容时,先让学生翻阅课本,总结氧化物的共同点。学生回答:化合物中含有两种元素,而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老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是否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吗?举例说明。这时候学生回答:氧化物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二,有且只有两种元素。通过设置正反两个问题,使学生更快速地理解相关化学概念,为日后的教学打下坚定的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老师应鼓励学生适当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对相关化学现象进行探究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三、 分清主次,剖析相关概念加深理解,进行分层教学
在概念教学中,如果只是较为系统的对相关化学知识以及概念进行分类是远远不够的,若想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还需要老师针对相关观念分清主次,讲解其中的重点知识,并适当对相关概念加以剖析和拓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时老师还应及时进行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设置化学问题,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老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术业有专攻,所以老师应该注意因材施教,适当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情况,提出不同问题,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老师在讲解溶解性的有关内容时,要注意对学生讲解溶解性的温度条件以及溶剂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相关问题讲述溶解度的概念,如酸和盐谁更易溶于水,鼓励学生自主实验,使学生明白若想要比较溶解度,就需要设置在同一个条件下,以此使学生理解相关化学概念。同时老师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对不同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实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老师应该以使学生了解基础化学概念为目的,如:影响溶解性的大小的条件?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进行课外知识拓展,例如大部分化合物溶于水中,可以导电,可以让大家进行举例,以此引入电解质的内容,为日后的讲解打下基础。
例如老师在讲述有关单质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化合物的内容进行讲解。老师首先要讲述单质实际上是一种纯净物,即,除一种元素外,没有其他元素,这也是与化合物最大的不同。在讲解这一内容时,老师要注意对混合物、化合物、纯净物的概念重点讲解。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以上物质混合,化合物是由两种及以上元素组成,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和单质都属于纯净物。同时,还要对元素和物质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要进行课堂互动,设置相应的问题。但是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四、 构建体系,不断巩固概念重视基础,增强应用能力
若想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系统分类的能力,并告知学生各个化学概念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创造便利条件。同时老师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应注意巩固学生相关基础,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并鼓励学生依靠自身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分析,并讲述产生的相关原因,增强自身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老师不只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还要注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所以老师可以适当布置相关作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老师在讲述有关置换反应内容时,可以先将经常出现的四大化学反应对学生警醒讲述。同时老师可以画出相应的图来表示四大反应与置换反应的关系,并且讲述置换反应实际上是化合价的变化,通过主要概念的讲解,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化学概念体系。同时还要时常引入以往化学概念,如置换反应中物质的分类?通过回顾以往知识,不断巩固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降低化学概念教学的难度。同时,老师也应该意识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借助身边事例进行讲解,比如老师可以就铁门生锈等生活现象讲解相关的化学反应,此外,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还可以在课堂进行实验,并让同学们进行相关的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便于学生观察相应的现象,并对相关现象进行及时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相关化学概念的运用能力,为日后的化学教学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学中融合化学概念,对学生实行概念教学,其实并不是难事。首先,需要老师及时引入相关化学概念,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化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对相关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后,还需要老师对相关概念进行系统分类,同时老师还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并从宏观和微观等多角度讲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其次,在讲述相关概念的过程中,老师还要对重点概念进行讲解,深入剖析,加深学生的理解,针对学生情况,适当进行分层教学;最后,老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概念体系,巩固基础,增强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鲲.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2]皮禄波.对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2(2):169-170.
[3]聂强.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J].学苑教育,2013(8):70.
[4]郭灵芳.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化学概念学习模式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徐琳琳,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市江都区空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