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方规律论文_雷蕾,骆言,任静,熊维建,黎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方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规律,中医,平台,水肿病,败酱草,宣肺,成方。

组方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雷蕾,骆言,任静,熊维建,黎颖[1](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慢性肾衰竭内服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慢性肾衰竭医案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方法,对471首口服方剂,302味药物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分析其药物频次。结果挖掘出核心组合14个及演化出新方7个。脾肾气虚证为慢性肾衰竭主要本证,湿浊、血瘀为主要兼证。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以补益脾肾,化瘀降浊为主论,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田雅娟,李钦青,杜娟,李晓青,杨继红[2](2019)在《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面部色斑内服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及新方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治疗面部色斑的内服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方,以期为色斑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本草》,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记载的治疗面部色斑的内服方剂进行名词术语规范化处理,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有效方剂录入系统,采用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无监督熵聚类等方法,从药物出现频数、核心药对、药物之间关联度、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挖掘新方。结果筛选出治疗面部色斑的内服方剂41首,涉及中药170味。其中常用中药33味,以辛味药、甘味药、温性药为主,常用药对10组,核心处方18条,新方9个。结论古方分析结果可为防治面部色斑的新药研发及临床用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线索,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阮哲,覃文仪,刘明岭,关彤[3](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外用方剂组方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外用方剂,将处方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外用方剂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方剂89首,涉及中药148味,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个,新处方4个。结论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多用清热化湿及活血化瘀药,演化得到的新处方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12期)

赖正清,王庆,凌剑蓉,周郁鸿[4](2019)在《使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周郁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方用药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周郁鸿教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药处方的整理、分析,总结周教授治疗ITP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整理筛选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周郁鸿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处方1 102首,其中男性46人,女性71人,以中医传承系统(V2.5)软件为平台,专人录入,双人审核,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结果对处方进行分析,中药使用频次前五位的是仙鹤草、黄芪、茜草、茯苓、紫草。组方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前五对分别是"黄芪,仙鹤草""茜草,仙鹤草""炙甘草,仙鹤草""黄芪,茜草"和"茯苓,炒麦芽"。中药药对规则分析,前五对分别是"当归,黄芪""党参,仙鹤草""炙甘草,仙鹤草""白术,仙鹤草""酸枣仁,仙鹤草"。中药用药关联度分析,前五位分别是"黄芪,牡丹皮""白芍,紫草""茯苓,水牛角""黄柏、旱莲草""白芍,芦根"。挖掘出30个4~5味中药的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得到9首新处方。结论周郁鸿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丰富,临床上她多使用益气滋阴、补益气血、调理肝脾,清热凉血、滋阴凉血及温补脾肾中药。(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谢亚娟,李鹤,朱亚珍,厉启芳,齐硕[5](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组方用药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中医传承平台软件分析1990年1月—2017年11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相关文献中关于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系统检索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数据库中,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相关文献55篇,涉及94味中药,药性以寒性为主,其次是温性、平性、凉性;药味以苦味药最多,其次为甘、辛、酸;主要入胃、脾、大肠经;药物频次最多的10味药是黄连、白头翁、木香、黄苓、甘草;药物配伍前五位分别为黄苓-黄连、黄连-白头翁、黄连-木香、秦皮-白头翁、黄连-甘草,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15个,基于熵聚类关联分析得到3个新方。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并阐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组方用药规律,初步揭示了湿热内蕴证的治疗原则为清热燥湿,同时辅以理气活血、健脾益气等药物,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高越,刘施,黄正德,胡晓雪,陈树和[6](2019)在《含半夏中成药组方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P),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半夏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半夏方剂收集整理,并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频次统计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疾病证候、常用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并对高频药对和高频证候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含半夏方剂共360首,涉及中药579味,常用药物组合49个,主治疾病17种,高频药对"半夏-陈皮""半夏-茯苓""半夏-白术",得出半夏常与理气健脾药、芳香化湿药、化痰药、消食药合用,此外,对4种高频疾病"咳嗽""积滞""喘证""眩晕"进行药物组合分析,半夏在不同组合药对中发挥作用相似。结论《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半夏方剂多具有理气、化湿、化痰、消食之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清晰;用药规律反映半夏治疗不同疾病时配伍的特点,可为充分发挥半夏方的功效以及临床科学处方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登,闫抗抗,王娣[7](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含败酱草中成药处方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算法对处方组成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寻求高频药物组合。结果:含败酱草中成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下注、瘀血内阻引起的带下病、腹痛及淋证,处方多以苦寒、归肝、肺经类药物合用,组方常用药物组合有13个,主要来自清热解毒、化瘀止痛类药物。深度分析发现,"败酱草-蒲公英-赤芍"组合关系最为密切,治疗"带下病"组合多配以祛湿药薏苡仁、苍术。结论:关联规则算法为分析败酱草的临床用药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唐翠娟,莫春梅,洪晓华,杨梦娜,荣震[8](2019)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的恶性腹水外治方剂组方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研究恶性腹水外治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医学网、百度学术网中文建库至2018年9月31日收录关于恶性腹水中医外治的文献,提取文献中处方,利用EpiData 3.1软件构建数据集,规范中药命名,然后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TCMISS V2.5)中复杂系统熵聚类法、Apriori算法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核心算法,获取恶性腹水外治方剂组方规律及新处方,并根据结果绘制相应网络图。结果:纳入方剂共147首,进行分析后得到药物使用频率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常用药60组、外用新方核心组合24个和新方12首。结论:中医外治恶性腹水以攻邪扶正为组方原则,以攻逐水饮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温阳化饮药、补虚药为组方为首选,并结合兼证辅以解表药、理气药、化痰药等。(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杜丽,王均宁[9](2019)在《祛湿方剂组方用药规律探析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历代治疗水湿病证名方的用药配伍特点,对祛湿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探析。其治疗重在调理脾肺肾功能,配伍健脾药,以培土制水;配伍宣肺药,以通调水道;配伍温肾药,助阳化气以行水,使津液输布正常则湿邪不生。在临床诊疗中应辨证论治,正虚为主者或健脾升阳或养阴祛湿,或温肾以助运化;邪实盛者当配伍利尿、活血化瘀、清热等药物,助邪外出。湿热宜清宜利,寒湿宜温宜燥。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芳化。临床应根据具体病证,注重辨证论治,随证用药,以期取得满意疗效。(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梁谋,杨柳,刘杨,简维雄,吴彬才[10](2019)在《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刘新祥主任医师治疗水肿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刘新祥教授2013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120例水肿病人首次处方用药情况,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方法挖掘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用药组方规律。结果对符合要求的120例水肿病患者首次处方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用药情况及药物间的关系。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最常用的药物分别是:黄芪、甘草、山药、芡实、当归、丹参、党参、土茯苓、益母草、怀牛膝等;通过规则分析可知其用药时党参一般均与黄芪、甘草、山药、当归、丹参、芡实连用;并得到治疗水肿病新方:肉苁蓉、山茱萸、瓜蒌子、怀牛膝,芡实、白芍、山药、茯苓,地榆炭、阿胶、侧柏炭、蒲黄炭,丹参、生姜皮、冬瓜皮、益母草等11首。结论刘新祥教授善于从脾肾双补角度用药,尤擅于健运脾土以治疗水肿病。(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组方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治疗面部色斑的内服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方,以期为色斑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本草》,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记载的治疗面部色斑的内服方剂进行名词术语规范化处理,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有效方剂录入系统,采用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无监督熵聚类等方法,从药物出现频数、核心药对、药物之间关联度、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挖掘新方。结果筛选出治疗面部色斑的内服方剂41首,涉及中药170味。其中常用中药33味,以辛味药、甘味药、温性药为主,常用药对10组,核心处方18条,新方9个。结论古方分析结果可为防治面部色斑的新药研发及临床用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线索,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方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雷蕾,骆言,任静,熊维建,黎颖.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J].中成药.2019

[2].田雅娟,李钦青,杜娟,李晓青,杨继红.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面部色斑内服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及新方发现[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

[3].阮哲,覃文仪,刘明岭,关彤.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外用方剂组方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9

[4].赖正清,王庆,凌剑蓉,周郁鸿.使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周郁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方用药规律[J].中华全科医学.2019

[5].谢亚娟,李鹤,朱亚珍,厉启芳,齐硕.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组方用药规律[J].新中医.2019

[6].高越,刘施,黄正德,胡晓雪,陈树和.含半夏中成药组方规律[J].医药导报.2019

[7].王登,闫抗抗,王娣.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8].唐翠娟,莫春梅,洪晓华,杨梦娜,荣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的恶性腹水外治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9].杜丽,王均宁.祛湿方剂组方用药规律探析及临床应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10].梁谋,杨柳,刘杨,简维雄,吴彬才.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1使用频数最多的前10味药物6.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方剂组方规律...组方规律规律分析高频药物归类统计分析2.4基于关联规则...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组方规律

标签:;  ;  ;  ;  ;  ;  ;  

组方规律论文_雷蕾,骆言,任静,熊维建,黎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