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娜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分院124000)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经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复发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5例患者共计9例复发,复发率为16.36%,不同子宫肌瘤的数量、肌瘤体积和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子宫肌瘤数量、体积和患者的年龄。
【关键词】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103-02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尤其在三十至五十岁的女性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复发率居高不下一直是该病治疗中非常棘手的问题[1-2]。本文旨在分析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及相关危险因素,特收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经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经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5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和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有29例为多发肌瘤,26例为单发肌瘤;肌瘤直径在五厘米以下的有25例,在五厘米以上的有30例,患者年龄低于40岁的有31例,四十岁以上2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子宫肌瘤数量和大小,并对不同年龄患者、肌瘤数量和体积的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²检验描述计数资料,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本组5例患者共计9例复发,复发率为16.36%,不同子宫肌瘤的数量、肌瘤体积和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及相关危险因素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复发率为20.69%,明显高于单发性肌瘤的11.54%(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患者在B超检查过程中微小肌瘤难以发现,这些微小肌瘤只能通过肉眼观察或者手术过程中通过触摸才能发现,部分特别微小的肌瘤通过手术触摸也不能发现,从而导致了术后复发[2]。由此提示在子宫肌瘤的诊断中不能单纯依赖于B超检测,还需要借助于CT检查鉴别患者属于单发还是多发,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通过分析患者的年龄发现,四十岁以上的患者复发率为12.5%,明显低于四十岁以下的19.3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子宫肌瘤的病理特性,该类型肿瘤属于性激素依赖性的肿瘤,患者在青春期的时候,雌激素分泌逐渐上升,一直到青年时期处于稳定水平,同时也是女性一生中最高的水平,到了四十岁时便逐渐开始降低,一直到绝经时雌激素停止分泌,因此子宫肌瘤在四十岁以上的女性中复发率较低,这就需要加强的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指导,让患者掌握子宫肌瘤的治疗及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3-4]。
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各种原因,如今的子宫肌瘤患者不断增多,其发病率正呈不断增长的势态发展,且该病的发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保留生育能力。因此,加强对子宫肌瘤的预防和术后复发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广大临床人员及患者及时掌握更多子宫肌瘤的预防和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
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经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5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子宫肌瘤数量、体积和患者的年龄,需要引起临床人员的注意,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降低术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皮冰.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06:457-459.
[2]吴晚英,康佳丽,王冬昱.35~45岁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因素及手术优选方案评估[J].广东医学,2012,11:1607-1610.
[3]郭艳,郭宏,郝国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16-117.
[4]吴智娟,刘晓娟,钟文明,刘跃,周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3,02: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