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轶凡: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与策略论文

詹轶凡: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与策略论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语文教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对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一、 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是紧密联系的。

(一) 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

十九大以来习主席始终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已经发展成为刻着中华民族烙印的不朽瑰宝。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同时提出要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与课程和教材体系结合,在高考中也会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意见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些文件的出台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 理解人文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2) AC actuator: mainly used to control the aircraft cabin door or rudder surface;

(三) 理解民族文化,落实核心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或审丑的过程中,与其产生“共情”,思想与灵魂也会受到荡涤。传统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了先人们的伟大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归去来兮辞》表达的超脱淡泊之志,有《赤壁赋》在饮酒赋诗中流露出的旷达情怀;有《陈情表》所蕴藏的真挚亲情和伦理孝道;还有《孔雀东南飞》谱写的忠贞坚定,至死不渝的爱情之歌;还有《阿房宫赋》在展现阿房宫的建造及其毁灭的过程中所表明的以史为鉴的警示意味……这些内容丰富,哲理深刻,学生通过理解和探索作品中所表现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内涵,不仅能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还可以学习古人高远的思想境界,掌握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提升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发展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所独有的珍贵财富,也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符号。语言文字联系着一个民族的起源、繁衍、发展的历史及其文明创造的成果,是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语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精髓,在弘扬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教材文本,指导学生解析文本字里行间的意蕴,以文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内化和传承民族文化。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将“文化传承与理解”纳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足以说明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必须实现的任务。

另一方面,文章往往是作者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的言说,理解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要先读懂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政治理念,才能读懂他们的写作意图,探索出文章所蕴含的深意和情意,也就是知人论世。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文本的距离。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文内蕴,与作者、文本之间形成情感的联结。

二、 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 诵读经典作品,感知传统文化

论教育科学的本性……………………………………………………………………………………………………李 军(4.63)

(二)立足教材文本,渗透文化基础知识

(三) 追根溯源,理解文化内涵

在教材的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古今异义词、生僻词等,因此准确把握字义是理解文言文的必要手段。实际上,一般课下注释已经将大部分的古今异义字、生僻词进行了标注,但教师需要对汉字文化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讲解。《孔雀东南飞》中写到“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这个“报”字就很有讲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报”的解释为:“(报)又假为赴疾之赴。见《少仪》《丧服小记》。今俗云急报是也。”《礼记·丧服小记》中写到:“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同时又有注疏:“报读为赴疾之赴,谓不及期而葬也。”“赴犹急疾也。急葬谓贫者或因事故死而即葬,不得待三月也。”由此可看出“报”含有急促之意。焦仲卿只是一个小吏,每天要去点卯。两个人在仓促间分离了,沟通存在问题。这也是造成二人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若是在帮助学生解读时,只将“报”解释为:“报府,即赴府,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没有体现出那“急迫”之意,就会影响学生对文意的把握。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自主翻译,理解文章涵义,然后教师在进行字词讲解时,渗透传统文化常识和知识,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引导学生领悟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在历史时间、生活环境等方面,学生对其背景内涵有一定的陌生感,这时对相关文化进行阐释,就能够学生减少认知上的断层,帮助学生从时代背景、生活环境、文化氛围中去解读作品中的意蕴。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有着大段的荣国府、宁国府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还有许多府内建筑、物价摆设等方面的刻画,而这些文字内容决不是毫无意义的,它们反映了荣宁两府的身份地位和奢侈生活,对人物描写也有着衬托作用。因此,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了解不同阶层人的生活习惯和礼仪规范,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文中人物的典型性格特点以及文本的主旨内涵。

以江苏省范围广、面积大的种植品种扬粳113为供试材料,于2017年6月—10月在扬州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研究所农田水利试验场内进行。试验用土为耕作田40 cm以上的表层土,土壤经风干、碾压、过筛后装入盆钵。供试盆钵为白色塑料桶,外径30 cm,高35 cm,每盆装土18 kg。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从历代经典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朗朗上口、意蕴深远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传统文化经典在语言形式上主要是文言,与现代汉语在声韵声调上有较大差异,古代诗词往往通过句式和字词读音的高、低、强、弱、缓、急等语气的变化来表达感情,因此唯有多读多听才能提高文言表达上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而成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正所谓“熟读晓其义自见”,学生熟读能够自悟其意蕴,广读能够融通百家之长,只有这样才能对经典传统文化的把握有深度和广度。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并建立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网站,以此大力推广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中也提倡创建校园诵读品牌例如普通话评比大赛、诗歌诵读大赛、诗歌创作大赛等,让经典诵读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

2010年随着伊朗核危机的爆发,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929号决议,进一步强化了对伊朗的全面制裁措施,欧盟同年加入了对伊朗制裁的行列,西方国家开始被迫撤出在伊朗的能源业务,并且将伊朗的银行和金融业同国际金融体系逐步隔离。2013年,伊朗温和派的鲁哈尼上台执政,同年10月开始同各方展开了长达20个月的谈判。2015年7月14日,伊朗同美、英、法、德、俄、中六方最终达成了《伊朗核协议》(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根据该协议,美国及欧盟解除对伊朗施行的绝大多数制裁,伊朗同意国际社会对其核武器计划予以限制。

DTC螯合剂是一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它可以与Cu2+、Pb2+、Cd2+、Ni2+等多数重金属离子形成高稳定的螯合物[16],图1为PDTC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生成螯合物的结构式示意。

(四) 联通课内课外,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以教材为引子,将教材中的内容延伸、迁移到课外。教师可以选择与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相关的经典读物,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精读”和“略读”等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首先可以由“这一篇”拓展到“这一本”。如果学生学习了《离骚》后,再《桔颂》《哀郢》《国殇》,那么屈原的形象会更加的完整、立体、丰满。例如,教师在教完《鸿门宴》后,可以结合学生所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以“《史记》人物”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首先将《史记》中的人物按照不同命运进行归类,进而对比分析,探究人物命运不同的原因,最后结合自身经验表达个性化认知,写出小论文作为研究成果,进行集体讨论与点评。让学生比较中质疑、反思、总结,能够多角度,多层面的看待问题,从而提高阅读思维。长期坚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将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归纳梳理,也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学生的思想。

同时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模式,应广泛开展文化活动,丰富课堂内容,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既能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国学文化的了解,还能够增强教学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民族文化内涵。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有选择的开设文化讲座,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等等。

(五) 联系时代生活,新释文化精神

“这把伞是在一小借来的吗?可能应该是我丢失的伞。你看这串字,不会错的。”我向袁缺出示了伞柄的英文,“流转到你手上真是运气不错。谢谢啦。”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另外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决不只是为了盲目的复制,也不能只停留在吸收的层面,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超越,让文化“在生长”。《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继承传统文化是为了应用,有应用就会有发展。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的进行学习,他们会带着已有的文化认知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经验,他们的文化认知带有新时代的社会意义,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与思辨,能够推陈出新,结合自身经验与社会现实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这种维护家国的爱国情怀,就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用现代眼光去看待“爱国情怀”,可以引入《感动中国》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在孤岛上默默坚守,将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年代,“家国情怀”有着不同的定义。总之,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只有将语文教学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教育的特殊功能,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新时代的要求相融合,才能落实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袁行霈.国学拒绝实用主义[N].人民日报,2007-11-28(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上[N].人民日报,2014,10,15(2).

作者简介:詹轶凡,辽宁省大连市,渤海大学文学院。

标签:;  ;  ;  ;  ;  ;  

詹轶凡: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与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