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持续发展分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分区,功能,海岸,滨海,生态,秦皇岛。
可持续发展分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延红[1](2015)在《青海草业可持续发展的分区布局》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省草地总面积为4212.72×104hm2,草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47%,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0.72%。丰富的草地资源是青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青海草业的可持续发展,即包括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农区和半农半牧区饲草料生产和农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青海草业》期刊2015年04期)
谢高地,曹淑艳,冷允法,张昌顺,盖力强[2](2012)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国2329个县域单元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共将全国划分为东北、黄淮海、东南临海等10个一级功能区,大兴安岭生态屏障区、辽河平原生态农业区等40个二级功能区,中麓物流集散经济区、北麓森林保育经济区、西南麓草原畜牧经济区等182个叁级区,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和确定了各级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功能、资源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明确了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格局中承担的责任与位置。(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2年09期)
安凯,肖玉,谢高地,曹淑艳[3](2012)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可视化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信息是区域空间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具有多维时空特征,采用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有利于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揭示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信息中所隐含的规律与发展变化趋势。本研究利用可视化技术、组件式GI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引擎,开发了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可视化系统框架,包括数据源层、元数据层、软件构件层和功能模块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信息的综合查询、结果显示与分析、图表可视化和地理可视化功能。在该系统框架基础上,本研究集成了全国1∶100万基础地理数据、分县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体系,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可视化系统,实现了数据信息和功能分区成果的可视化表达、图形和属性的双向查询、查询结果的统计分析、制作统计图表和制作专题地图,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公众了解和利用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信息提供了科学支撑。(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2年09期)
郑宇,李英升[4](2012)在《城镇森林生态功能分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瓯海区潘桥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瓯海区潘桥镇为实例,对城镇森林资源现状、建设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森林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潘桥镇城镇森林建设划分为3个区:经济文化休闲景观林区,生态农业协调区,森林生态支持区。同时分析了各功能区在镇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指出各区协调发展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华东森林经理》期刊2012年03期)
刘立涛,沈镭[5](2011)在《中国能源分区情景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在综合运用基于IPAT方程的情景分析法,借助ArcG 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分区技术,基于该技术开展了中国能源分区及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持续到21世纪中叶,能源消费仍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而能源供给则集中分布在"叁北"(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②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京津冀、长叁角与珠叁角地区,具体包括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广东与海南,而能源对外依存度最小的省份则主要分布于"叁北"地区;③按能源可持续利用情况把中国划分为五大区,即能源强不可持续区(I)、能源不可持续区(II)、能源弱可持续区(III)、能源可持续区(IV)与能源强可持续区(V)。最大幅度地挖掘能源资源潜力,实现能源资源的本地化、多元化及来源的多元化是强输入区(I区)、次强输入区(II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对非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力度,优化能源结构是自给自足区(III区)的核心所在;作为周边区域能源安全缓冲区是次强输出区(IV区)的主要职责;作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和能源基地是强输出区(V区)的功能所在。(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沈镭,刘立涛[6](2011)在《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方法与区划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国家与区域两个尺度,区域能源资源本底与流动、区域能源可持续性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判断叁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方法。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来自能源供需总量、结构、区际流动叁方面的挑战;(2)现状综合分析显示:从叁大地区来看,西部地区是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中部次之,东部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从八大经济区来看,中国沿海地区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大西北、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最强;(3)未来态势演进分析表明:持续至21世纪中叶,能源消费区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能源供给区集中分布在"叁北"地区,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省份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京津冀,长叁角与珠叁角地区,而能源对外依存度最小的省份则主要分布于"叁北"地区(东北、华北与西北)。(本文来源于《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1-07-25)
单憬岗[7](2010)在《六大功能分区推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指导海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对空间布局非常重视。在文中,刚刚论述完总体思路,即用较大篇幅对之进行全面阐释。海岸带功能分区则是空间布局篇叁大组成部分之一,是其中一大亮点。 “从全省的旅游资源和(本文来源于《海南日报》期刊2010-07-10)
刘志强,金晶,陈渊[8](2010)在《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评价及分区预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基础上加以改进,运用动态评价和动态预警方法,分5方面对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多时段和多地域的评价预警,确定出东北37个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基础和农业生产的强弱区域及其演化走势,揭示出资源减少和生态恶化的驱动机制,提出保持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调控对策与农业产业布局方案。图11,参9。(本文来源于《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赵忠宝,田静毅,李克国,耿世刚[9](2010)在《区域生态功能分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体。为了较好地实施生态市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功能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相结合,利用3S技术,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等标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源分布、社会发展和生态经济发展指标,将秦皇岛市分为3个主体生态功能区,7个生态功能亚区和29个生态功能小区,并提出了每个功能区的主体生态功能和发展方向。最后对落实生态功能分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0年01期)
王耕,高香玲,高红娟,丁晓静,吴伟[10](2009)在《辽宁省海岸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糊迭代分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一种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以及通过模糊二元对比赋权与迭代赋权相融合的组合赋权方法,采用交叉循环迭代的方法确定聚类中心矩阵,通过判断聚类准则函数获得最终聚类矩阵。该模型兼顾了主观决策与客观决策,使聚类分析具有很大的柔性,最后将模型应用到辽宁省海岸带30个县(市)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分区研究中,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的9个指标分为4个类别,结果表明,模型聚类分区结果比较合理。(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2009年06期)
可持续发展分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国2329个县域单元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共将全国划分为东北、黄淮海、东南临海等10个一级功能区,大兴安岭生态屏障区、辽河平原生态农业区等40个二级功能区,中麓物流集散经济区、北麓森林保育经济区、西南麓草原畜牧经济区等182个叁级区,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和确定了各级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功能、资源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明确了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格局中承担的责任与位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持续发展分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延红.青海草业可持续发展的分区布局[J].青海草业.2015
[2].谢高地,曹淑艳,冷允法,张昌顺,盖力强.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J].资源科学.2012
[3].安凯,肖玉,谢高地,曹淑艳.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可视化系统研制[J].资源科学.2012
[4].郑宇,李英升.城镇森林生态功能分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瓯海区潘桥镇为例[J].华东森林经理.2012
[5].刘立涛,沈镭.中国能源分区情景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J].自然资源学报.2011
[6].沈镭,刘立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方法与区划方案[C].发挥资源科技优势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11
[7].单憬岗.六大功能分区推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N].海南日报.2010
[8].刘志强,金晶,陈渊.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评价及分区预警[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
[9].赵忠宝,田静毅,李克国,耿世刚.区域生态功能分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0
[10].王耕,高香玲,高红娟,丁晓静,吴伟.辽宁省海岸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糊迭代分区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