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杀雄效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学杀雄剂,甘蓝型油菜,杀雄效果
杀雄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何忠军,李英,薛艳,陈乔,谌国鹏[1](2019)在《不同化学杀雄剂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试验选用3种化学杀雄剂(苯磺隆、WP 1和WP 2)并设置不同的浓度,对4个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杨4、中11、早熟1号和早熟2号)和1个质不育系(中11 A)进行杀雄效果研究,获得了各供试油菜品种适宜的化学杀雄剂类型及施用浓度,为分别利用这4个油菜品种和质不育系中11 A作亲本进行杂交制种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对化杀油菜品种的种子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5期)
杜欣欣[2](2019)在《化学杀雄剂对油菜骨干亲本的杀雄效果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杂种优势显着。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利用化学杀雄剂生产杂交种具有多种优点,如亲本选择自由,周期短,后代无胞质不良效应等。为了更快更好地采用化学杀雄方法,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多功能油菜新品种和生产高纯度杂交种,本文研究了6个新种质材料的特征特性,根据6个新种质材料的不同特征配制了5个不同区域的化杀油菜新品种(组合)。并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配化学杀雄剂(EN2)对6个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进行杀雄效果试验,通过大田调查、细胞学观察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测定,研究了6个骨干材料的最适杀雄浓度和EN2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花器官形态、花粉活力、育性及ALS活性的影响,还研究了EN2对细胞质不育系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6个新种质材料存在明显差异,S1强抗倒伏、抗病、抗裂荚、适应性广,配制的新品种陕油1203达到国家3个区域的登记标准,特别适合机械化收获,适合在国家长江下游、黄淮、陕南种植。S6高油、高产、抗病,配制的新品种陕油1309高油、高产,达到国家3个区域的登记标准,适合在国家长江中游、黄淮、陕南种植。S2、S3、S4、S5配制的组合也表现突出。2.6个材料对EN2的敏感程度不同,可分为敏感型、比较敏感型和迟钝型叁种类型,其中S2、S3属于敏感型材料,在单核期和初花期分别用0.5μg/mL EN2处理可获得95%以上的全不育株率,S1、S5属于比较敏感型材料,在单核期和初花期分别用0.9μg/mL EN2处理可获得95%以上的全不育株率,S4、S6属于迟钝型材料,在单核期用1.3μg/mL EN2处理,初花期用0.9μg/mL EN2处理可获得95%以上的全不育株率。3.油菜单核期和初花期,在不同材料茎叶上喷施各自适量复配化学杀雄剂,杀雄效果较好,全不育株率在95%以上,花药缩短干瘪为针状,花丝显着缩短,花药中没有花粉,或花粉空秕、破裂。4.油菜单核期喷施EN2,能明显降低不育系209A、203A和169A的微粉花朵数,提高其不育度,有效抑制低温下微粉的产生。不同的不育系对EN2的敏感性不同,不育系209A、203A和169A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是0.5μg/mL、0.5μg/mL、0.7μg/mL。5.通过叁个不同时期,两个部位ALS酶活性测定试验,显示其活性于现蕾后期已经下降,盛花期降到最低并趋于稳定,其中花蕾ALS活性下降的幅度大于叶片,表明在花蕾中ALS活性被抑制的程度更强,而盛花期表现最为明显。其中S4的ALS活性受抑制程度最大,S3的ALS活性受抑制程度最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袁佳辰,杨妍,石艳锋,刘士境,朱钰[3](2019)在《杀雄剂SQ-1诱导玉米雄性不育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杀雄剂SQ-1对玉米的杀雄效果。[方法]对5个不同的玉米品种(浚单22、德农20、吉祥一号、郑单958、蠡玉)在散粉前7 d喷施浓度为5 kg/hm~2的SQ-1处理,利用离体萌发法、碘-碘化钾染色法和TTC染色法3种方法分别鉴定花粉活力,并对比分析其穗型、顶端雄穗育性以及植株整体生长情况。[结果]经SQ-1处理的玉米植株,其穗小且籽粒少,顶端雄穗花粉数量少且活力差,花粉粒活性变弱。[结论]SQ-1对玉米花粉有较显着的杀雄效果,可以作为玉米化学杀雄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付叁雄,周晓婴,戚存扣[4](2019)在《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及对其靶标ALS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叶面喷施杀雄剂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8号和096030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0.2μg/mL苯磺隆2次(每次8~10 mL/株)可诱导油菜100%的全不育株率,使整个花期不育,相对结实率仅约4%;经0.2μg/mL苯磺隆处理后,2种油菜中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的活性均较对照显着降低,ALS相对酶活分别为40.63%和37.23%。因此,油菜中ALS活性的变化有可能作为快速鉴定和预测杀雄剂苯磺隆的喷药量是否达到合理范围的指标。(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付叁雄,周晓婴,戚存扣[5](2018)在《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及其靶标基因ALS的酶活和表达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苯磺隆化学药物叶面喷施对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8号(Ningyou18)和096030的杀雄效果。在Ningyou18和096030抽薹高度达15~20cm、最大花蕾长度1~2mm时进行苯磺隆第1次处理,叶面喷施浓度为0.2μg/mL,单株用药量8~10mL,间隔10d左右再进行第2次处理,单株用药量8~10mL。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次可诱导100%的全不育株率,整个花期不育,相对结实率仅约4%。因此,苯磺隆0.2μg/mL浓度处理2次可以满足大田制种纯度需要。第一次苯磺隆处理后3d取油菜2mm左右的花蕾于液氮中速冻,测定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酶活性,结果表明2种油菜在0.2μg/mL苯磺隆处理下ALS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显着降低。宁油18号对照和处理后ALS活性分别为3.20μmol·mg~(-1)·h~(-1)和1.30μmol·mg~(-1)·h~(-1);096030对照和处理后ALS活性分别为3.37μmol·mg~(-1)·h~(-1)和1.25μmol·mg~(-1)·h~(-1),宁油18号和096030的ALS相对酶活分别为40.63%和37.23%,下降显着。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4L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ALS基因在油菜096030的花蕾和4轮花器官(萼片、花瓣、心皮和雄蕊)及营养器官根、茎、叶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在叶中最高,在花瓣和雄蕊中较弱。(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期刊2018-11-19)
刘刚[6](2018)在《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11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诱导杀雄效果和最佳施用剂量初步明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改良的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11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诱导杀雄效果和最佳施用剂量,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选用3个高产抗病品种(蜀麦126、川麦601和川麦602),设置6个剂量水平(15L/hm~2,30L/hm~2,45L/hm~2,60L/hm~2,75L/hm2和90L/hm~2)和1个对照(纯水,即0L/hm2)处理,对不同基(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8年24期)
郑建敏,罗江陶,蒲宗君,李式昭,刘于斌[7](2018)在《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11施药剂量效果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11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诱导杀雄效果和最佳施用剂量,本研究选用3个高产抗病品种(‘蜀麦126’、‘川麦601’和‘川麦602’),设置6个剂量水平(15、30、45、60、75、90 L/hm~2)和1个对照(纯水,即0 L/hm~2)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品种的诱导杀雄效果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不育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当施药剂量≥30 L/hm~2时,不育度>98%;当施药剂量≥45 L/hm~2时,不育度>99%;施药剂量为45~90 L/hm~2时,不育度虽略有变化,但无显着差异。不同基因型材料饱和授粉结实率随施药剂量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然在剂量<45 L/hm~2时,异花授粉结实率(国内法)均与对照相当,表明在该处理剂量下柱头活性未受影响。从减少副作用、降低成本和效果最佳的角度考虑,30 L/hm~2是最佳施药剂量水平。SC2011对不同品种的诱导不育具有普遍适用性(广谱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24期)
柳娜,杨文雄,王世红,张雪婷,刘效华[8](2017)在《化学杀雄剂SQ-1对春小麦的化学杀雄效果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化学杀雄剂SQ-1对春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作用,以5个春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观察SQ-1不同喷药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幼穗分化时期(Feeks8.0)为春小麦最佳喷施时期;用4.0kg/hm~2的SQ-1进行雄性不育的诱导,所有供试品种的相对雄性不育率平均可达到96.64%。喷施SQ-1后,春小麦的株高明显降低且穗长缩短。另外,基因型的不同导致化杀效果及制种产量有差异。(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7年10期)
刘志权[9](2017)在《七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油菜的杀雄效果及苯磺隆对花蕾转录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油菜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方式,除草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产生不育进而生产杂交种是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苯磺隆等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的除草剂已经成功运用于大规模生产油菜杂交种。但现阶段,仍缺乏在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环境下效果稳定的化学杂交剂,同时对于油菜组织内化杂交剂(CHA)的靶标ALS酶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及苯磺隆对油菜花蕾转录组水平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通过田间药效调查筛选新型油菜CHA,对ALS的活性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了苯磺隆对油菜花蕾转录组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获得的结果为:1、除草剂氟胺磺隆、甲嘧磺隆、啶嘧磺隆、磺酰磺隆、氯吡嘧磺隆、环氧嘧磺隆对油菜均有化学杀雄效果,在基准浓度的2个稀释浓度处理下均能够导致油菜植株不育率90%以上。甲嘧磺隆、磺酰磺隆对5个不同油菜品种的杀雄败育率高,但药害比较严重。环氧嘧磺隆、啶嘧磺隆对油菜基因型选择的差异比较明显。氯吡嘧磺隆合适的浓度是1.95mg/L,但3.9mg/L溶度则易导致药害。这5种化学除草剂需要减轻剂量继续探索合适的浓度、适宜的使用品种才能推广应用。氟胺磺隆两个浓度1.5mg/L和3mg/L的杀雄效果表现均很好,其田间性状调查药害最轻,喷药初期叶片有轻微黄斑,花转为不育后植株表现基本正常,可以考虑作为大面积推广的候选CHA。2、油菜花蕾ALS活性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幼叶、最后是老叶。苯磺隆、氯吡嘧磺隆、环氧嘧磺隆处理后的油菜花蕾、幼叶的ALS酶活性基本保持在20%~40%,可以诱导雄性不育,而双草醚、阔草清的ALS酶活性基本维持在40%~60%,但不能诱导油菜雄性不育。这5种除草剂对老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而且波动较大。自交系740C对苯磺隆、氯吡嘧磺隆、环氧嘧磺隆的敏感程度均高于自交系Q8C。初步发现ALS酶活性与化学杀雄剂的喷施量之间具有线性关系,有可能通过检测ALS酶活性来判断化学杀雄剂的喷施量是否足够。3、在苯磺隆杀雄处理油菜花蕾转录组中筛选出了727差异表达转录本,其中437个上调和290个下调。富集出差异显着的基因本体物GO(Gene Ontology)432条,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生物学途径35条。一些感兴趣的重要GO terms主要包括有(1)氨基酸代谢途径(2)能量代谢途径(3)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代谢途径(4)细胞分裂、生长、凋亡途径(5)刺激和防御响应途径(6)叶绿体和线粒体(7)激素(8)过氧化氢酶(9)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其中细胞分裂、生长、凋亡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多数基因表达下调。应激和防御响应反应明显被诱导表达。还对BnSPL、BnROXY2、BnEMS1、BnTPD1、BnDYT1、BnTDF1、BnAMS、BnMYB103、BnMS1这些油菜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油菜喷施化学杀雄剂后,这些基因的表达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该结果为揭示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张秀英,李勤,陈浩,王胜宝,葛红心[10](2016)在《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的化学杀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利用化学杀雄的杂种优势,加速甘蓝型油菜育种进程,该文以常规油菜品种中双11号和沪16为材料,苯磺隆为化学杀雄药剂,设置4个浓度处理,研究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0.1mg/L对中双11号可诱导100%的全不育株率,整个花期不育,化学杀雄效果最佳;0.25mg/L浓度处理对沪16可诱导100%的不育株率,终花不育,为苯磺隆对沪16的最适宜化杀药剂处理。(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24期)
杀雄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杂种优势显着。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利用化学杀雄剂生产杂交种具有多种优点,如亲本选择自由,周期短,后代无胞质不良效应等。为了更快更好地采用化学杀雄方法,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多功能油菜新品种和生产高纯度杂交种,本文研究了6个新种质材料的特征特性,根据6个新种质材料的不同特征配制了5个不同区域的化杀油菜新品种(组合)。并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配化学杀雄剂(EN2)对6个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进行杀雄效果试验,通过大田调查、细胞学观察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测定,研究了6个骨干材料的最适杀雄浓度和EN2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花器官形态、花粉活力、育性及ALS活性的影响,还研究了EN2对细胞质不育系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6个新种质材料存在明显差异,S1强抗倒伏、抗病、抗裂荚、适应性广,配制的新品种陕油1203达到国家3个区域的登记标准,特别适合机械化收获,适合在国家长江下游、黄淮、陕南种植。S6高油、高产、抗病,配制的新品种陕油1309高油、高产,达到国家3个区域的登记标准,适合在国家长江中游、黄淮、陕南种植。S2、S3、S4、S5配制的组合也表现突出。2.6个材料对EN2的敏感程度不同,可分为敏感型、比较敏感型和迟钝型叁种类型,其中S2、S3属于敏感型材料,在单核期和初花期分别用0.5μg/mL EN2处理可获得95%以上的全不育株率,S1、S5属于比较敏感型材料,在单核期和初花期分别用0.9μg/mL EN2处理可获得95%以上的全不育株率,S4、S6属于迟钝型材料,在单核期用1.3μg/mL EN2处理,初花期用0.9μg/mL EN2处理可获得95%以上的全不育株率。3.油菜单核期和初花期,在不同材料茎叶上喷施各自适量复配化学杀雄剂,杀雄效果较好,全不育株率在95%以上,花药缩短干瘪为针状,花丝显着缩短,花药中没有花粉,或花粉空秕、破裂。4.油菜单核期喷施EN2,能明显降低不育系209A、203A和169A的微粉花朵数,提高其不育度,有效抑制低温下微粉的产生。不同的不育系对EN2的敏感性不同,不育系209A、203A和169A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是0.5μg/mL、0.5μg/mL、0.7μg/mL。5.通过叁个不同时期,两个部位ALS酶活性测定试验,显示其活性于现蕾后期已经下降,盛花期降到最低并趋于稳定,其中花蕾ALS活性下降的幅度大于叶片,表明在花蕾中ALS活性被抑制的程度更强,而盛花期表现最为明显。其中S4的ALS活性受抑制程度最大,S3的ALS活性受抑制程度最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杀雄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1].何忠军,李英,薛艳,陈乔,谌国鹏.不同化学杀雄剂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研究[J].种子.2019
[2].杜欣欣.化学杀雄剂对油菜骨干亲本的杀雄效果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袁佳辰,杨妍,石艳锋,刘士境,朱钰.杀雄剂SQ-1诱导玉米雄性不育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4].付叁雄,周晓婴,戚存扣.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及对其靶标ALS活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9
[5].付叁雄,周晓婴,戚存扣.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及其靶标基因ALS的酶活和表达特性[C].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2018
[6].刘刚.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11在四川生态条件下的诱导杀雄效果和最佳施用剂量初步明确[J].农药市场信息.2018
[7].郑建敏,罗江陶,蒲宗君,李式昭,刘于斌.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11施药剂量效果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8
[8].柳娜,杨文雄,王世红,张雪婷,刘效华.化学杀雄剂SQ-1对春小麦的化学杀雄效果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7
[9].刘志权.七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油菜的杀雄效果及苯磺隆对花蕾转录组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10].张秀英,李勤,陈浩,王胜宝,葛红心.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的化学杀雄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