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新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思源实验学校054700
摘要:品德课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形成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基础,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活动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当今教学实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
关键词:实效目的主体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活动性的特征,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品德学科的老师们正在努力尝试着品德活动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尝试与思考,认为品德活动课教学要想提高教学实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活动的目的要明确,过程要有条理
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品德活动课的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形成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基础。因此,在组织活动中不能忽视必要的动员、引导和教育;不能只重视活动成果而忽视必要的思想教育,那种单纯的任务观点或以活动代替教育的方法都是不妥的。如教学《和好书交朋友》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知道阅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外书刊的好习惯,并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第一课时开展“故事交流会”,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热爱阅读课外书籍的人物故事在班上进行宣讲;找找身边的“阅读之星”,由他来谈谈自己是怎样喜爱上读课外书籍的……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对读课外书产生了兴趣,了解到了读课外书的好处。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该怎样来选择好书呢?怎样来科学读书呢?围绕着这样的要求,我设计了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交流读书体会,推荐好书,制作读书卡片,撰写读书体会等,使学生知道读书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并带领学生进入“电子书库”,上网选择阅读书目,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应怎样挑选合适的书籍来阅读及下载名言佳句等,最后要求学生制定计划,每月向我汇报阅读成果。这样,在目标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学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由“纸上谈兵”走向“实际演练”,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拓宽了学生选择好书的途径,培养了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慢慢地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巨大的生命潜能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各种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释放。从活动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看,活动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与活动教学要求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求。
三、鼓励小组合作学习,重视教师价值引领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小组合作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在合作关系中通过人际交往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过程,它更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而合作活动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在合作学习时,特别要注意合作学习的目的任务、思考空间,小组的优化组合、分工合作、职责明确等。另外,有效的品德活动课离不开教师的价值引领,教师的引领和点拨既能保证课堂教学交流的方向,又能催生活动课课堂的动态生成,使课堂交流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如在上《从电视机说起》(四下)一课时,为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理念,我力求围绕生活展开活动,课堂上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学习,说说电视机是怎样变化的。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只是笼统地分组,结果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只能说出过去是黑白电视机、现在是彩色电视机,交流的效果不尽人意。后来我把学生从多个角度(如电视机的功能变化、色彩变化、品牌、厂家)分组来进行交流,结果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就列出了十多个不同时期不同品牌的电视机,学生对电视机的变化也有了体验和感悟。
四、注重活动践行,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每个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会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学生接受道德观点,也都是通过其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越强,道德内化的程度就越高,教育的效果也就越好。如学习《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模仿“盲人”“瘸子”“哑人”等残疾人来处理平日生活中的事务,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在活动中,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比正常人多得多,有的孩子为此流下了眼泪,他们从中意识到了那些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蓝天下的残疾人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和理解。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萌生了乐于关心他人的爱心与同情心。孩子们在活动中听、说、看、思,实现了耳到、口到、眼到、心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过程变成自身心理内化的过程。
品德新课程教学,非常多彩的活动已成为教学的一大亮点,为我们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努力创设活动化的课堂,设计真实、有效的活动,注重活动的形式,更注重活动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获得真知,让有效的课堂活动成就精彩的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