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烯论文_张泽清,李小瑞,马国艳,杨凯,成航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氧丙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氧,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丙烯,钛酸钡,酸值,生漆。

环氧丙烯论文文献综述

张泽清,李小瑞,马国艳,杨凯,成航航[1](2019)在《水性环氧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防腐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环氧树脂E20和亚麻油酸,制得中间体环氧脂(PGE);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羟丙酯(HPA)、苯乙烯为单体,以二乙二醇丁醚和丙二醇甲醚为分散体系,制得丙烯酸酯大分子表面活性剂(PAE),用PAE乳化中间体PGE制得环氧脂PGE-PAE复合乳液。讨论了中间体PAE中分散体系含量对漆膜表干时间和黏度的影响; PGE与PAE质量比对乳液粒径、漆膜物理性能及漆膜防腐性能、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PGE-PAE复合乳液最佳配比:PAE中分散体系含量为20%,PGE与PAE质量比为2∶1; PGE-PAE-c复合乳液平均粒径为282. 0 nm,PDI为0. 048;可在水中无限分散,稳定存放6个月以上;漆膜表干时间小于2 h,硬度为2H,附着力为0级,防腐性能可达72 h以上;胶膜在SEM和AFM观察下平整致密。(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8期)

胡庆明,杜诗画[2](2019)在《空心钛硅分子筛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市场对环氧丙烷的大量需求,中国石化石科院从绿色化学角度出发,突破传统氯醇法生产模式,开发了采用丙烯和双氧水生产环氧丙烷的清洁生产技术(HPPO法),该技术无污染、能耗低、原子利用率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本文来源于《石油石化绿色低碳》期刊2019年04期)

宁文君,巩伟,王许云[3](2019)在《含环氧基和丙烯酰氧基有机硅增黏剂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制备出3种加成型液体硅橡胶(ALSR)增黏剂,对比考察了这叁种增黏剂对塑料及金属基材黏结效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含环氧基或含丙烯酰氧基的单一基团增黏剂对ALSR有一定的增黏作用,而由这两种基团制成的复合型增黏剂具有更加优良的黏结效果。叁种增黏剂均可以促进ALSR的硫化,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当复合型增黏剂用量为0.8份(质量)时,硅橡胶与铝材之间的剥离强度及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分别达到4.3 kN/m和5.23 MPa,与未添加增黏剂的硅橡胶相比,剥离强度提高了约40倍。复合型增黏剂对ALSR的综合改善效果要优于单一极性基团增黏剂。(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鲁程航,李倩蓉,李晶晶,张凯[4](2019)在《单组份自交联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存在环氧树脂含量低、贮存期短和不能够单组份自交联等问题,首先采用含活泼氢的丙烯酸单体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使得改性后环氧树脂链段上既带有端双键又保留部分环氧基。再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改性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内核)-"惰性"聚丙烯酸酯(中间层)-含羧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外壳)结构的稳定型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核层和中间层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和膜的耐腐蚀性影响。结果表明,设计乳液的总玻璃化温度为5℃,固含量为45%,改性环氧树脂含量为8%,核层质量分数为60.2%,中间层质量分数为8.5%,复合乳液的耐水性(吸水率0.098%)和耐腐蚀性能(腐蚀电压-0.379V,腐蚀电流2.797E-06A·cm~(-2))最好。(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赛艳,文静,王金茹,卢蓉,周末[5](2019)在《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的合成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蒽醌为催化剂,对甲氧基苯酚作阻聚剂,并将其与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混合进行加成反应,通过酸值控制反应终点,再经过丁酮、乙醚溶解,沉淀后得到纯化的AESO,并研究环氧大豆油与丙烯酸的投料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对反应及产物的影响。结果环氧大豆油与丙烯酸的投料比(用环氧基和羧基的物质的量比n_(环氧基)∶n_(羧基)表示)为1.12∶1,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2%,阻聚剂的质量分数为0.10%时,AESO的粘度为47.31mPa·s,酸值为4.73 mg/g(以KOH的质量计),树脂为高明度无色透明的流体,光泽度为2±1,明度为(90±5)%。结论环氧基用量过高会降低产品的粘度;催化剂用量过高会降低产品的粘度和酸值;合成树脂的光泽度和明度较高,符合油墨用树脂的标准。(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宁文君[6](2019)在《含环氧基与丙烯酰氧基增粘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成型液体硅橡胶(ALSR)是以Si-O键为主链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无毒、耐热、高复原性的柔性热固性透明材料的有机硅胶。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在固化过程中副反应较少,固化程度较高,硫化产品具有优良的耐热、耐高低温、绝缘和耐候等性能,在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建筑、航空航天、通讯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缺点在于其硫化后的表面均为非极性基团,反应活性较低,因此与各种基材的粘接性能较差。为了提高与接触基材的粘接性能,本文以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合成了叁种含有活性基团的增粘剂,将其应用于加成型液体硅橡胶中,考察其对硅橡胶粘接性能的影响。首先制备出了两种含有单一功能基团的增粘剂,考察了其对加成型硅橡胶粘接性能、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含环氧基、丙烯酰氧基增粘剂的用量分别为0.6 phr和0.8 phr时,ALSR的粘接性能和力学性能达到最佳,ALSR与铝材之间的剥离强度及ALS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分别达到1.92 kN/m,4.02 MPa和1.66 kN/m,3.8 MPa。而未添加增粘剂时,剥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0.1 kN/m和3.04 MPa。同时,增粘剂对ALSR的硫化性能具有明显影响,当两种增粘剂的用量分别少于0.6和0.8 phr时,其对ALSR的硫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当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则会抑制ALSR的硫化。其次,通过聚甲基含氢硅氧烷和硅烷偶联剂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含有环氧基和丙烯酰氧基两种基团的复合型有机硅增粘剂。并用于ALSR与铝材的粘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增粘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增粘剂中反应物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固化条件对增粘剂结构及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复合型增粘剂的最佳合成条件是:反应物配比为1:1.5,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80℃,铂催化剂的浓度为0.15 ppm。此条件下合成的复合型增粘剂能明显提高ALSR与铝材之间的粘接性能,其剥离强度高达4.12 kN/m。通过在ALSR中加入增粘剂,考察了其用量对ALSR的粘接性能、粘度、硫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复合型增粘剂用量为0.8 phr时,ALSR与铝材之间的粘接性能达到最佳,其剥离强度为4.12 kN/m。复合型增粘剂对ALSR的硫化性能有明显影响,当复合型增粘剂用量少于0.8 phr时,其对ALSR具有促进硫化的作用,但当其用量超过0.8 phr时,则对ALSR的硫化具有抑制作用。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增粘剂的粘接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固化温度的增加和固化时间的延长,硅橡胶的剥离强度均明显增加,这表明增粘剂的活性基团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才能与基材表面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并显着增强粘接效果。(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9)

卞洁鹏[7](2019)在《光固化Al_2O_3/BaTiO_3/环氧丙烯酸酯材料的制备及耐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基介电复合材料具有柔韧性好、介电性能优异、加工成型方便等良好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领域。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热固化法制备聚合物基介电材料,热固化法需要大量有机溶剂,能耗高,制备的薄膜表面易粗糙。与热固化相比,UV光固化技术具有固化快、节能、环保等优势,在高科技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光固化的主要材料为光敏树脂,但光敏树脂材料的介电常数单一且不可调控,满足不了高介电领域的需求,这从而限制了光固化技术在聚合物基介电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本研究选用光敏树脂环氧丙烯酸酯(EA)为聚合物基体,无机粒子氧化铝(A1203)和钛酸钡(BT)为填料,开发聚合物基介电材料的光固化体系,制备一系列介电常数可调控的EA基复合材料,并阐明填料粒子形状、粒度、结构等因素对材料耐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为3D打印介电功能梯度材料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参考。结果如下:(1)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制备了球形氧化铝/环氧丙烯酸酯(s-Al2O3/EA),并以形状不规则的氧化铝(i-Al2O3)为填料制备了i-A1203/EA复合材料对比。结果表明A1203的加入使复合材料Al2O3/EA的介电常数增大、介电损耗降低。当Al2O3填充量为50 vol%时,室温50 Hz下i-Al2O3/EA和s-Al2O3/EA的介电常数分别增加到7.28和7.10,介电损耗降低到0.0099和0.012。此外,相同体积分数下i-Al2O3/EA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也大于s-Al2O3/EA。(2)采用粒度分别为3μm(BT-30)、0.5μm(BT-05)和60nm(BT-006)的BT为填料,通过紫外光固化法制备了BT/EA复合材料,并研究了BT粒度对复合材料耐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T体积分数增加,BT/EA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增大。BT填充量为25vol%时,室温50Hz下BT-30/EA、BT-05/EA和BT-006/EA的介电常数分别为21.5、24.1和17.7,相比于纯EA基体分别增加了3.39、3.92和2.61倍;介电损耗则分别增加到0.114、0.333和0.252。此外,复合材料BT-05/EA耐击穿性能最好。(3)采用沉淀法对BT-006粒子表面改性,合成了BT@Al2O33纳米核壳粒子,并通过紫外光固化法制备了BT@Al2O3/EA复合材料。BT@Al2O3/EA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相比于同体积分数的BT-006/EA有所降低。填充量为25 vol%时,室温50 Hz下BT@Al2O3/EA的介电常数仅增加到14.5,但相比于纯EA仍增加了1.97倍;介电损耗为0.103,相比于同体积分数的BT-006/EA降低了59.1%,同时改性后复合材料的耐击穿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赵明恩[8](2019)在《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IPN结构构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合成革拥有不错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鞋、服装、箱包等行业。但它与高档天然牛皮革和羊皮革相比仍然存在基布和内层结构不稳定,易剥离;外层耐磨性、抗褶皱性、耐候性等较差;温度变化对合成革手感影响较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利用PP无纺毡取代PP/PET基布与聚氨酯发泡浆料制备复合泡沫材料,作为合成革基材;再制备耐候性、耐磨性、手感等性能优异的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IPN胶膜,作为合成革面层;得到一种新型合成革结构。该结构彻底解决合成革内部结构不稳定、易剥离;面层耐磨性、耐褶皱性、手感较差等问题。通过FTIR、粒径分析仪、TGA、DSC、DMA、SEM等测试手段对目标产物性能进行分析表征。(1)本实验以IPDI、PTMG、DMPA、HEA和E-51为原料合成了核壳交联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乳液。利用FTIR测试,证明环氧树脂、HEA和丙烯酸酯连入聚氨酯分子链上,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叁者形成了稳定的核壳交联结构。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胶膜的拉伸强度最大值为7.32MPa;胶膜的撕裂强度最大值为29.4kN/m;硬度最大值为58,胶膜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显着提高。断裂伸长率和拉断永久变形均逐渐减小,最小值分别为545%和6.8%。吸水率由7.2%降至5.1%,耐水性得到提高。而乳液粒径变大,乳液稳定性变差。通过SEM可以看出,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两相的相容性越来越好。大部分区域相界面较模糊,但小部分区域仍存在相分离,微区相容性仍需提高。另外,阻尼峰向高温方向移动,阻尼温域变宽,且tanδ小于0.2时温域范围为-60℃到40℃,说明在较宽温度区间胶膜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胶膜的初始分解温度从195℃增加到225℃,热稳定性得到提高。(2)本实验以IPDI、PTMG、DMPA、TMP、DAAM和ADH为原料制备得到酮肼交联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IPN结构的胶膜。利用FTIR测试,证明TMP参与反应、腙键C=N生成和丙烯酸酯分子链的形成。随着TMP含量的增加,胶膜拉伸强度最大值为9.17MPa;胶膜的撕裂强度最大值为30.8Mpa;硬度最大值为68,胶膜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均显着提高;断裂伸长率和拉断永久变形逐渐减小,最小值分别为393%和5.2%;通过SEM可以看出,微区相界面较模糊,相容性较好,说明互穿网络结构已形成,比核壳交联法构筑的结构相容性要好。同时通过DMA可知,随着TMP含量的增加,阻尼温度越来越高,阻尼温域越来越宽,且tanδ小于0.2时温域范围为-40℃到40℃,说明在较宽温度区间胶膜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胶膜初始分解温度从210℃增加到255℃,热稳定性显着提高。(4)本实验采用预聚体法,利用PP无纺毡浸渍于聚氨酯发泡浆料中共同发泡的方法制备复合泡沫材料。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材料回弹率先增加后减小。当水含量1.5%时,最大值分别为24.7MPa、4.2kN/m、33%,此时叁者性能达到最佳;密度、断裂伸长率和硬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密度、硬度分别降低到405%、0.20g/cm~3、52。通过体式显微镜和SEM观察可知,随着水含量的增加,泡孔尺寸增加,泡孔大小均匀性逐渐下降,泡孔与PP无纺毡表面总接触面积先增加后减小,贴合能力先增强后减弱,继而剥离强度也是先升高后降低,当水含量为1%时,材料的最大剥离强度为23.5N/cm,复合泡沫材料的结构最稳定。复合泡沫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40℃减小到-20℃;材料初始分解温度从285℃降低到255℃,且都在500℃左右分解完全。阻尼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复合泡沫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5-31)

路正鸿[9](2019)在《紫外光固化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漆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涂料,形成的漆膜理化性质和耐久性较好,且光泽度高。但生漆固化条件较苛刻、价格较高,且漆膜对金属的附着力以及柔韧性较差等缺点限制了生漆的发展。本课题通过将生漆与环氧丙烯酸酯进行聚合交联反应,研究如何在保存生漆本身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耐性的基础上提高生漆漆膜固化效率,探索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技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取得成果如下:(1)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漆酚通过原位复合法,使漆酚复合在环氧树脂上进行开环醚化反应,通过漆酚基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的开环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合成,生成漆基环氧丙烯酸酯,可以用于光固化试验。不同温度对合成漆酚基环氧树脂影响不同,环氧值转化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合成漆酚基环氧树脂的最佳选择为选取投料比1:1,温度80℃,反应4h,此时环氧值转化率为46%。随着漆酚基环氧树脂与丙烯酸进行反应生成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体系的酸值随着反应逐渐下降,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也随着酸值的下降受到影响。当反应进行到5h后,样品逐渐开始交联。(2)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UA固化:研究得到紫外光固化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的最佳工艺流程。当温度为80℃合成漆酚基环氧树脂,选取体系总质量为20%的TPGDA的活性稀释剂,加入体系总质量的10%的1173的光引发剂光照80s时得到的漆膜的性能最佳,漆膜硬度达到6H,附着力达到1级,光泽度为133.34GU,柔韧性为8mm。(3)漆酚与环氧树脂不同投料比对漆膜性能影响:随着漆酚含量的降低,凝胶率逐渐增大。因为漆酚不是100%的纯漆酚,是97%的漆酚,其中当漆酚含量较大。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体系中的杂质多,所以固化膜的固含量较小。并且漆酚结构复杂,侧链有许多官能团,并且合成漆酚环氧树脂与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都是放热反应,官能团容易发生副反应,漆膜的硬度随着漆酚的量,先增大再减少。呈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为漆酚含有苯环,使得环氧树脂的有较高的硬度和刚性。随着漆酚含量的增加,漆膜的附着力逐渐减小。当漆酚与环氧树脂的投料比为1:1时候,漆膜的附着达到1级,因为漆酚的侧链有着许多影响着漆膜性能的官能团。随着漆酚的增加,漆膜的各项性能都有所提升。交联体系可由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固化后生成,漆膜的耐化学药品腐蚀性较好,涂层的耐腐蚀性与固化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的交联程度有关。漆酚中有稳定的苯环,并且侧链上有着大量C-C双键,随着漆酚量的加大,涂层的耐腐蚀性更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31)

王浩东,孙冠卿,安丰磊,袁燕华,刘仁[10](2019)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高分辨率和耐侧蚀性能优异的阻焊油墨,本文利用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对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并将其应用到阻焊油墨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改性树脂具有优异的感光性,同时涂层性能测试表明该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及柔韧性。与未改性树脂相比,该树脂所制备的阻焊油墨分辨率由75μm线距提高到50μm,侧蚀由37.5μm降低到24.5μm,表现出了更高的分辨率及更优的耐侧蚀性。(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环氧丙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围绕市场对环氧丙烷的大量需求,中国石化石科院从绿色化学角度出发,突破传统氯醇法生产模式,开发了采用丙烯和双氧水生产环氧丙烷的清洁生产技术(HPPO法),该技术无污染、能耗低、原子利用率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氧丙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泽清,李小瑞,马国艳,杨凯,成航航.水性环氧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防腐性能[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胡庆明,杜诗画.空心钛硅分子筛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J].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19

[3].宁文君,巩伟,王许云.含环氧基和丙烯酰氧基有机硅增黏剂的制备及应用[J].合成橡胶工业.2019

[4].鲁程航,李倩蓉,李晶晶,张凯.单组份自交联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结构设计[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

[5].陈赛艳,文静,王金茹,卢蓉,周末.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的合成工艺[J].包装工程.2019

[6].宁文君.含环氧基与丙烯酰氧基增粘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7].卞洁鹏.光固化Al_2O_3/BaTiO_3/环氧丙烯酸酯材料的制备及耐电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8].赵明恩.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IPN结构构筑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9].路正鸿.紫外光固化漆酚基环氧丙烯酸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王浩东,孙冠卿,安丰磊,袁燕华,刘仁.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的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共聚物P(MMA-co-PEOCA)的化学结构合成路线示意图聚3-羟基辛酸酯经淀粉微纤增强(a)和...的制备示意图和HNTs-g-PMMA在不同溶剂中的分...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胶/环氧丙烯酸...

标签:;  ;  ;  ;  ;  ;  ;  

环氧丙烯论文_张泽清,李小瑞,马国艳,杨凯,成航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