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军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管,固定板,连接板,方头螺栓,搭接板,吸附板,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回流管,连接组装管,吸附块,防掉板,垫圈和翼形螺栓。本实用新型回收管,弧形连接管和固定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连接回收管,方便根据烘干设备进行连接工作,增加余热回收的效率;收集箱和回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将进行加热后的清水注入收集箱内,方便进行集中处理工作;弧形连接管,连接法兰盘,橡胶垫和固定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密封弧形连接管与回收管连接处,防止在收集余热的过程中泄露影响余热回收工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管(1),固定板(2),连接板(3),方头螺栓(4),搭接板(5),吸附板(6),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回流管(10),连接组装管(11),吸附块(12),防掉板(13),垫圈(14)和翼形螺栓(15),所述的回收管(1)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固定板(2)和连接板(3)之间;所述的方头螺栓(4)分别贯穿连接板(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板(2)分别焊接在搭接板(5)的正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分别安装在回收管(1)的两端;所述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安装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11)的右侧;所述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安装在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的外壁;所述的回流管(10)的一端焊接在上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11)的左侧;所述的回流管(10)的另一端安装在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组装管(11)分别螺纹连接在上端设置的回收管(1)的左端;所述的连接组装管(11)还螺纹连接在下端设置的回收管(1)的右端;所述的吸附板(6)分别焊接在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吸附块(12)分别螺栓连接在吸附板(6)的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掉板(13)分别焊接在搭接板(5)的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垫圈(14)分别套接在翼形螺栓(15)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翼形螺栓(15)分别贯穿防掉板(1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包括弧形连接管(71),连接套(72),手持环(73),连接法兰盘(74),橡胶垫(75)和固定连接管(76),所述的连接套(72)套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持环(73)焊接在连接套(7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法兰盘(74)分别焊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左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橡胶垫(75)分别胶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外壁左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固定连接管(76)分别套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外壁左侧。

设计方案

1.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管(1),固定板(2),连接板(3),方头螺栓(4),搭接板(5),吸附板(6),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回流管(10),连接组装管(11),吸附块(12),防掉板(13),垫圈(14)和翼形螺栓(15),所述的回收管(1)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固定板(2)和连接板(3)之间;所述的方头螺栓(4)分别贯穿连接板(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板(2)分别焊接在搭接板(5)的正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分别安装在回收管(1)的两端;所述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安装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11)的右侧;所述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安装在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的外壁;所述的回流管(10)的一端焊接在上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11)的左侧;所述的回流管(10)的另一端安装在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组装管(11)分别螺纹连接在上端设置的回收管(1)的左端;所述的连接组装管(11)还螺纹连接在下端设置的回收管(1)的右端;所述的吸附板(6)分别焊接在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吸附块(12)分别螺栓连接在吸附板(6)的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掉板(13)分别焊接在搭接板(5)的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垫圈(14)分别套接在翼形螺栓(15)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翼形螺栓(15)分别贯穿防掉板(1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包括弧形连接管(71),连接套(72),手持环(73),连接法兰盘(74),橡胶垫(75)和固定连接管(76),所述的连接套(72)套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持环(73)焊接在连接套(7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法兰盘(74)分别焊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左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橡胶垫(75)分别胶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外壁左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固定连接管(76)分别套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外壁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包括循环泵(81),进水管(82),倒L型出水管(83),进水固定管(84),过滤管(85)和过滤网(86),所述的进水管(82)螺纹连接在循环泵(8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倒L型出水管(83)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循环泵(8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水固定管(84)螺纹连接在进水管(82)的右端外壁;所述的过滤管(85)焊接在进水固定管(84)的外壁右侧;所述的过滤网(86)螺钉连接在过滤管(85)的内壁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包括收集箱(91),观察片(92),排放管(93),箱盖(94),注水管(95)和防尘帽(96),所述的观察片(92)镶嵌在收集箱(9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93)的左端焊接在收集箱(9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箱盖(94)螺栓连接在收集箱(91)的上端;所述的注水管(95)螺纹连接在箱盖(94)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帽(96)盖接在注水管(95)的上端外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72)采用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垫(75)分别设置在连接法兰盘(74)的右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块(12)采用长方体的磁铁块;所述的防掉板(13)采用不锈钢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管(76)分别螺纹连接在回收管(1)的左右两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86)采用不锈钢过滤网;所述的进水管(82)采用两端带有螺纹的不锈钢管。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L型出水管(83)的上端螺纹连接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11)的右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片(92)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塑料片;所述的排放管(9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手动阀门;所述的防尘帽(96)采用橡胶帽。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10)的左侧下端贯穿箱盖(94)的内部中间位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余热回收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机制炭又名人造炭、再生炭、无烟清洁炭,是以木质碎料挤压加工成的炭质棒状物。棒炭原料来源广泛,稻壳、花生壳、棉壳、玉米芯、玉米杆、高粱杆等皆可用作原料生产棒炭,以锯末、刨花、竹屑为最佳。它密度大,热值高,无烟、无味、无污染、不爆炸、易燃,是国际上公认的绿色环保产品,机制炭的生产过程是先将木质碎料经烘干后,再挤压加工成的棒状物(半成品),然后再在炭化炉内高温条件下干馏成为机制炭。烘干炉在烘干木质碎料的时候,多数情况下,烘干炉的热量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即会存在热量过剩,而这些过剩的热量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也只能散热到大气中,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进一步促进大气的温室效应。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482295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横向开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通气孔,通气孔内设有阀片,所述壳体内纵向转动设有转轴,阀片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的上端连接有动铁块,壳体内设有与动铁块对应的电磁铁。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连接回收管,不方便集中收集的余热和不方便观察余热回收水位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存在着不方便连接回收管,不方便集中收集的余热和不方便观察余热回收水位的问题。

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管,固定板,连接板,方头螺栓,搭接板,吸附板,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回流管,连接组装管,吸附块,防掉板,垫圈和翼形螺栓,所述的回收管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所述的方头螺栓分别贯穿连接板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板分别焊接在搭接板的正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分别安装在回收管的两端;所述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安装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的右侧;所述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安装在可过滤循环管结构的外壁;所述的回流管的一端焊接在上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的左侧;所述的回流管的另一端安装在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组装管分别螺纹连接在上端设置的回收管的左端;所述的连接组装管还螺纹连接在下端设置的回收管的右端;所述的吸附板分别焊接在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吸附块分别螺栓连接在吸附板的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掉板分别焊接在搭接板的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垫圈分别套接在翼形螺栓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贯穿防掉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包括弧形连接管,连接套,手持环,连接法兰盘,橡胶垫和固定连接管,所述的连接套套接在弧形连接管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持环焊接在连接套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法兰盘分别焊接在弧形连接管的左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橡胶垫分别胶接在弧形连接管的外壁左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固定连接管分别套接在弧形连接管的外壁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包括循环泵,进水管,倒L型出水管,进水固定管,过滤管和过滤网,所述的进水管螺纹连接在循环泵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倒L型出水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循环泵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水固定管螺纹连接在进水管的右端外壁;所述的过滤管焊接在进水固定管的外壁右侧;所述的过滤网螺钉连接在过滤管的内壁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包括收集箱,观察片,排放管,箱盖,注水管和防尘帽,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收集箱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的左端焊接在收集箱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箱盖螺栓连接在收集箱的上端;所述的注水管螺纹连接在箱盖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帽盖接在注水管的上端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套采用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垫分别设置在连接法兰盘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吸附块采用长方体的磁铁块;所述的防掉板采用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连接管分别螺纹连接在回收管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采用不锈钢过滤网;所述的进水管采用两端带有螺纹的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的倒L型出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片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塑料片;所述的排放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手动阀门;所述的防尘帽采用橡胶帽。

优选的,所述的回流管的左侧下端贯穿箱盖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螺栓连接在收集箱的内部底端左侧位置;所述的倒L型出水管的下端贯穿箱盖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具体采用型号为GREENPRO的自带开关的循环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回收管,弧形连接管和固定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连接回收管,方便根据烘干设备进行连接工作,增加余热回收的效率。

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箱和回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将进行加热后的清水注入收集箱内,方便进行集中处理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箱和观察片的设置,有利于观察清水的水位,方便进行余热回收和利用工作。

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弧形连接管,连接法兰盘,橡胶垫和固定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密封弧形连接管与回收管连接处,防止在收集余热的过程中泄露影响余热回收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循环泵,进水管和倒L型出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对收集箱内部的清水进行循环工作,方便进行余热回收工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水固定管,过滤管和过滤网的设置,有利于过滤循环的清水,防止清水中的杂质影响余热回收工作。

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箱和排放管的设置,有利于对收集箱内部收集余热后的清水进行使用,方便利用收集的余热。

8.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箱,注水管和防尘帽的设置,有利于向收集箱的内部进行反复注水,方便进行余热回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回收管;2、固定板;3、连接板;4、方头螺栓;5、搭接板;6、吸附板;7、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1、弧形连接管;72、连接套;73、手持环;74、连接法兰盘;75、橡胶垫;76、固定连接管;8、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1、循环泵;82、进水管;83、倒L型出水管;84、进水固定管;85、过滤管;86、过滤网;9、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1、收集箱;92、观察片;93、排放管;94、箱盖;95、注水管;96、防尘帽;10、回流管;11、连接组装管;12、吸附块;13、防掉板;14、垫圈;15、翼形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管1,固定板2,连接板3,方头螺栓4,搭接板5,吸附板6,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回流管10,连接组装管11,吸附块12,防掉板13,垫圈14和翼形螺栓15,所述的回收管1从上到下依次插接在固定板2和连接板3之间;所述的方头螺栓4分别贯穿连接板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板2分别焊接在搭接板5的正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分别安装在回收管1的两端;所述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安装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11的右侧;所述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安装在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的外壁;所述的回流管10的一端焊接在上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11的左侧;所述的回流管10的另一端安装在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组装管11分别螺纹连接在上端设置的回收管1的左端;所述的连接组装管11还螺纹连接在下端设置的回收管1的右端;所述的吸附板6分别焊接在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吸附块12分别螺栓连接在吸附板6的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掉板13分别焊接在搭接板5的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垫圈14分别套接在翼形螺栓15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翼形螺栓15分别贯穿防掉板1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挂接连接弧形固定管结构7包括弧形连接管71,连接套72,手持环73,连接法兰盘74,橡胶垫75和固定连接管76,所述的连接套72套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持环73焊接在连接套7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法兰盘74分别焊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左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橡胶垫75分别胶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外壁左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固定连接管76分别套接在弧形连接管71的外壁左侧;使用时,将搭接板5搭接在烘干设备的上端,通过翼形螺栓15螺纹连接在烘干设备的上端,固定好回收管1,使烘干设备的出风口对准回收管1,使烘干设备内部跑出的热气对回收管1进行加热工作,方便进行余热回收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过滤循环管结构8包括循环泵81,进水管82,倒L型出水管83,进水固定管84,过滤管85和过滤网86,所述的进水管82螺纹连接在循环泵8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倒L型出水管83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循环泵8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水固定管84螺纹连接在进水管82的右端外壁;所述的过滤管85焊接在进水固定管84的外壁右侧;所述的过滤网86螺钉连接在过滤管85的内壁中间位置;在回收余热的过程中,通过循环泵81将清水注入倒L型出水管83的内部,使清水进入回收管1内,通过弧形连接管71,使清水在回收管1内流动加热进入回流管10内,通过回流管10进入收集装置内,方便进行流动收集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观察收集固定箱结构9包括收集箱91,观察片92,排放管93,箱盖94,注水管95和防尘帽96,所述的观察片92镶嵌在收集箱9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93的左端焊接在收集箱9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箱盖94螺栓连接在收集箱91的上端;所述的注水管95螺纹连接在箱盖94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帽96盖接在注水管95的上端外壁;在工作前,打开防尘帽96,通过注水管95,向收集箱91的内部注入适量的清水,方便进行热量收集工作,通过防尘帽96防止灰尘落在收集箱91的内部影响余热回收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套72采用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垫75分别设置在连接法兰盘74的右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附块12采用长方体的磁铁块;所述的防掉板13采用不锈钢板。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连接管76分别螺纹连接在回收管1的左右两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网86采用不锈钢过滤网;所述的进水管82采用两端带有螺纹的不锈钢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倒L型出水管83的上端螺纹连接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组装管11的右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观察片92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塑料片;所述的排放管9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手动阀门;所述的防尘帽96采用橡胶帽。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回流管10的左侧下端贯穿箱盖94的内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泵81螺栓连接在收集箱91的内部底端左侧位置;所述的倒L型出水管83的下端贯穿箱盖94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泵81具体采用型号为GREENPRO的自带开关的循环泵。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在工作前,打开防尘帽96,通过注水管95,向收集箱91的内部注入适量的清水,方便进行热量收集工作,通过防尘帽96防止灰尘落在收集箱91的内部影响余热回收工作,使用时,将搭接板5搭接在烘干设备的上端,通过翼形螺栓15螺纹连接在烘干设备的上端,固定好回收管1,使烘干设备的出风口对准回收管1,使烘干设备内部跑出的热气对回收管1进行加热工作,方便进行余热回收工作,在回收余热的过程中,通过循环泵81将清水注入倒L型出水管83的内部,使清水进入回收管1内,通过弧形连接管71,使清水在回收管1内流动加热进入回流管10内,通过回流管10进入收集装置内,方便进行流动收集工作,余热收集后,使用外部的水管连接排放管93,将收集余热到后的清水输送至合适的位置进行利用,方便进行余热利用工作,进而完成余热回收利用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0541.2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310578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F28D 7/16

专利分类号:F28D7/16

范畴分类:35F;

申请人:河南华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南华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商都路100号建正东方中心C座2209号

发明人:李军生;路京龙

第一发明人:李军生

当前权利人:河南华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军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