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倒供电装置,其上壳设置有与下壳的锁槽配合的锁件,锁件包括与锁槽配合的第一锁件和能将第一锁件锁定在锁槽内的第二锁件,第一锁件的卡杆可转动设置在第二锁件的卡槽内,卡槽包括槽口,适于卡杆穿过的通道和位于通道的底部、可容纳卡杆自由转动的容纳腔;上述结构将第一锁件的卡槽设计成弯道结构,第二锁件的卡杆与卡槽的通道为过盈配合,卡杆只能强制通过通道,不能自由的转动,且具有一定的深度,进入到容纳腔后,容纳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卡杆自由转动,这样卡杆就无法轻易的从容纳腔内向外移动,通道的深度能增加脱扣的难度,有效的防止脱扣,安全可靠。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倒供电装置,包括通过锁扣结构连接的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设置有锁块(4),所述锁块(4)成型有锁槽,所述上壳(1)设置有与所述锁槽配合、将所述上壳(1)和下壳(2)固定的锁件(3),所述锁件(3)包括与所述锁槽配合的第一锁件(31)和能将所述第一锁件(31)锁定在所述锁槽内的第二锁件(32),所述第一锁件(31)的卡杆(311)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锁件(32)的卡槽内,所述卡槽包括适于所述卡杆(311)穿过的通道(321)和位于所述通道(321)的底部、可容纳所述卡杆(311)自由转动的容纳腔(322)。
设计方案
1.一种防倒供电装置,包括通过锁扣结构连接的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设置有锁块(4),所述锁块(4)成型有锁槽,所述上壳(1)设置有与所述锁槽配合、将所述上壳(1)和下壳(2)固定的锁件(3),所述锁件(3)包括与所述锁槽配合的第一锁件(31)和能将所述第一锁件(31)锁定在所述锁槽内的第二锁件(32),所述第一锁件(31)的卡杆(311)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锁件(32)的卡槽内,所述卡槽包括适于所述卡杆(311)穿过的通道(321)和位于所述通道(321)的底部、可容纳所述卡杆(311)自由转动的容纳腔(3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321)与所述卡杆(311)为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件(32)可活动连接于所述上壳(1)的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与所述第二锁件(32)之间有防止所述第二锁件(32)在所述锁扣结构锁紧时滑脱的紧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固定块(5)靠近所述下壳(2)一端、将所述第二锁件(32)固定的紧固块(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包括第一壳体(11),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第二壳体(12)和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第三壳体(13);所述下壳(2)包括第四壳体(21),铰接于所述第四壳体(21)的第五壳体(22)和与所述第三壳体(13)铰接的第六壳体(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四壳体(21)之间、所述第二壳体(12)和第五壳体(22)之间、所述第三壳体(13)和第六壳体(23)之间通过所述锁扣结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所述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之间、所述第四壳体(21)与所述第五壳体(22)之间、所述第五壳体(22)和第六壳体(23)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壳体(22)设置有用于方便抓持的拉环(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四壳体(21)之间,所述第二壳体(12)与所述第五壳体(22)之间,所述第三壳体(13)与所述第六壳体(23)之间设置有快速装配的定位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第三壳体(13)、第四壳体(21)和第六壳体(2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抓持导线的齿凸(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倒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线路维护检修过程中,一般需要作停电处理后再进行高空作业检修。但由于存在着在停电状态下一些企业会自行发电的情况,需要作防倒供电处理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此外,电力部门在野外进行用电作业时,需要从就近的电路网络取得电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电网线路中的适当位置预留去皮裸露线段。在进行线路检修维护时,将去皮裸露线段暴露出来,然后将地线线夹夹于去皮裸露线段,如发生倒供电,通过地线将电能引回大地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倒供电,在去皮裸露线段设置防倒供电装置,方便将接地线连接到去皮裸露段,防止电能倒送,用于连接防倒供电装置的锁扣结构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就是搭扣,但现有技术中的搭扣的可靠性较差,存在脱扣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避免脱扣的防倒供电装置。
一种防倒供电装置,包括通过锁扣结构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设置有锁块,所述锁块成型有锁槽,所述上壳设置有与所述锁槽配合、将所述上壳和下壳固定的锁件,所述锁件包括与所述锁槽配合的第一锁件和能将所述第一锁件锁定在所述锁槽内的第二锁件,所述第一锁件的卡杆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锁件的卡槽内,所述卡槽包括适于所述卡杆穿过的通道和位于所述通道的底部、可容纳所述卡杆自由转动的容纳腔。
所述通道与所述卡杆为过盈配合。
所述第二锁件可活动连接于所述上壳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二锁件之间有防止所述第二锁件在所述锁扣结构锁紧时滑脱的紧固结构。
所述紧固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下壳一端、将所述第二锁件固定的紧固块。
所述上壳包括第一壳体,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和固定在第二壳体的第三壳体;所述下壳包括第四壳体,铰接于所述第四壳体的第五壳体和与所述第三壳体铰接的第六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和第四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五壳体之间、所述第三壳体和第六壳体之间通过所述锁扣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所述第四壳体与所述第五壳体之间、所述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
所述第五壳体设置有用于方便抓持的拉环。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五壳体之间,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六壳体之间设置有快速装配的定位结构。
所述第一壳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和第六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抓持所述导线的齿凸。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倒供电装置,其卡槽包括适于卡杆穿过的通道和位于通道的底部、可容纳卡杆自由转动的容纳腔;上述结构将第一锁件的卡槽设计成弯道结构,第二锁件的卡杆与卡槽的通道为过盈配合,卡杆只能强制通过通道,不能自由的转动,且具有一定的深度,进入到容纳腔后,容纳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卡杆自由转动,这样卡杆就无法轻易的从容纳腔内向外移动,通道的深度能增加脱扣的难度,有效的防止脱扣,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倒供电装置,第二锁件可活动连接于上壳的固定块,固定块与第二锁件之间有防止第二锁件在锁扣结构锁紧时滑脱的紧固结构;紧固结构包括成型于固定块靠近下壳一端、将第二锁件固定的紧固块;第二锁件在第一锁件的锁凸卡紧在锁槽内时向与第一锁件相反方向旋转,将第一锁件拉紧,同时,第二锁件的底端与紧固块相抵并跃过紧固块形成固定结构,这样就能将第二锁件固定,第二锁件不易滑脱,使得第一锁件与锁块解锁。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倒供电装置,第五壳体设置有用于方便抓持的拉环;上述结构是为了在进行接地操作时方便将第五壳体打开或者合上,方便操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倒供电装置,第一壳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和第六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抓持导线的齿凸;上述结构是为了能增强防倒供电装置与导线的连接,防止导线在装置内滑移,影响安装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倒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锁件与第二锁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所述第二锁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三壳体;2、下壳;21、第四壳体;22、第五壳体;23、第六壳体;3、锁件;31、第一锁件;311、卡杆;312、锁凸;32、第二锁件;321、通道;322、容纳腔;4、锁块;5、固定块;51、紧固块;6、齿凸;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防倒供电装置包括通过锁扣结构连接的的上壳1和下壳2,所述下壳2设置有锁块4,所述锁块4成型有锁槽,所述上壳1设置有与所述锁槽配合、将所述上壳1和下壳2固定的锁件3,所述锁件3包括与所述锁槽配合的第一锁件31和能将所述第一锁件31锁定在所述锁槽内的第二锁件32,所述第一锁件31成型于所述锁槽配合的锁凸312,所述第一锁件31的卡杆311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锁件32的卡槽内,所述卡槽呈弯道结构,其包括适于所述卡杆311穿过的通道321和位于所述通道321的底部、可容纳所述卡杆311自由转动的容纳腔322;所述通道321与所述卡杆311为过盈配合。
上述结构将所述第一锁件31的所述卡槽设计成弯道结构,所述第二锁件32的所述卡杆311与所述卡槽的所述通道321为过盈配合,所述卡杆311只能强制通过所述通道321,不能自由的转动,且具有一定的深度,进入到所述容纳腔322后,所述容纳腔322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述卡杆311自由转动,这样所述卡杆311就无法轻易的从所述容纳腔322内向外移动,所述通道321的深度能增加脱扣的难度,有效的防止脱扣,安全可靠。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锁件32可活动连接于所述上壳1的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与所述第二锁件32之间有防止所述第二锁件32在锁扣结构锁紧时滑脱的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固定块5靠近所述下壳2一端、将所述第二锁件32固定的紧固块51;所述第二锁件32在所述第一锁件31的锁凸312卡紧在所述锁槽内时向与所述第一锁件31相反方向旋转,将所述第一锁件31拉紧,同时,所述第二锁件32的底端与所述紧固块51相抵并跃过所述紧固块51形成固定结构,这样就能将所述第二锁件32固定,所述第二锁件32不易滑脱,使得所述第一锁件31与锁块4解锁。
所述上壳1包括第一壳体11,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第二壳体12和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第三壳体13;所述下壳2包括第四壳体21,铰接于所述第四壳体21的第五壳体22和与所述第三壳体13铰接的第六壳体23;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四壳体21之间、所述第二壳体12和第五壳体22之间、所述第三壳体13和第六壳体23之间通过锁扣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所述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之间、所述第四壳体21与所述第五壳体22之间、所述第五壳体22和第六壳体23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一壳体11、第三壳体13、第四壳体21和第六壳体23上、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的防水凸起,成型于所述第二壳体12两端和第四壳体21两端与所述防水凸起配合的防水凹槽;上述结构能方式灰尘、雨水进入到所述防倒供电装置内,同时也具有定位作用。
所述第五壳体22设置有用于方便抓持的拉环7;上述结构是为了在进行接地操作时方便将所述第五壳体22打开或者合上,方便操作。
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四壳体21之间,所述第二壳体12与所述第五壳体22之间,所述第三壳体13与所述第六壳体23之间设置有快速装配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上壳1的所述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上的定位凸起,和成型于所述下壳2的第四壳体21、第五壳体22和第六壳体23上的定位凹槽;上述结构能使所述上壳1和下壳2的对准,实现快速装配,而且能防止灰尘等落入到装置内。
所述第一壳体11、第三壳体13、第四壳体21和第六壳体2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抓持所述导线的齿凸6;上述结构是为了能增强所述防倒供电装置与所述导线的连接,防止导线在装置内滑移,影响安装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3235.8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133708U
授权时间:20190719
主分类号:H01R 11/11
专利分类号:H01R11/11;H01R4/66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固力发电气有限公司;固力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固力发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1100 安徽省合肥市北城区岗集镇金岗大道与瑞丰大道交汇处
发明人:程勇;朱晨伟;江仁妙
第一发明人:程勇
当前权利人:固力发电气有限公司;固力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静谦
代理机构:112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