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截面论文_董丰路,陈维强,周宓,黎昱,朱大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截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截面,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导波,形状,静力,有限元。

复合截面论文文献综述

董丰路,陈维强,周宓,黎昱,朱大雷[1](2019)在《截面形式对复合材料杆件固化变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固性复合材料构件应用广泛,但其在加热固化成型过程中易产生变形。通过优化铺层设计,可以减小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细长杆件固化过程的变形,但是忽略了截面形式对固化变形的影响程度。本文提出在复合材料大长径比构件设计时应采用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方法进行热变形分析,充分考虑截面对称性对产品固化变形的影响,有效降低该类产品固化过程中的变形。(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马腾飞,李伟明,许向彦[2](2019)在《变截面S型复合材料进气道的模具设计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人机S型复合材料进气道的成型,设计了一种可循环利用高效的组合模具,其模具由硅橡胶模具与金属组合模组成。材料体系选用高强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成型工艺选择热压罐固化工艺,对比了不同铺层层数对壁厚的影响。利用此成型工艺成功制备出了内外型面、内部质量满足要求的进气道。(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14期)

余旭东[3](2019)在《异形截面复合材料构件高速超声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航天异形截面复合材料构件的长距离无损检测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超声特征结构导波的快速扫描技术。通过半解析有限元方法对具有各向异性、粘弹性的任意截面形状波导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在两种典型复杂复合材料构件单元,即翼梁弯角(R区)和加筋壁板粘接结构中定征出了能量高度汇聚的超声导波模式。该类导波被证明能够将声波能量高度聚集于特征结构内部,并引导所捕获能量仅沿其传播,且具有低色散、低衰减等优异的传播特性。进而,采用叁维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测试方法,验证了所选导波模式的频散特性,并研究了其与特征结构内多种类型缺陷(如分层、裂纹、脱粘等)的声散射规律。利用声波–缺陷能量共振现象以及缺陷反射回波信息,实现了对长构件内部缺陷的精确定位。研究证明,所提出的超声特征结构导波检测技术可应用于飞行器复杂形状复合材料构件的远程、在役、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14期)

陈立军,钟百敏,胡泽旭,陈鹏飞,相恒学[4](2019)在《截面形状对聚酰胺6/石墨烯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母粒共混熔融纺丝法制备了圆形、叁角形和十字形截面的聚酰胺6/石墨烯复合纤维。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纤维的截面形貌并计算其异形度,采用负离子测试仪、远红外发射率测试仪、恒温恒湿干燥箱表征了不同截面纤维的负离子释放性能、远红外辐射性能和纤维吸湿及其干燥速度。研究表明:圆形、叁角形和十字形截面纤维的异形度分别达到6.31%、34.80%和58.29%。相对而言,异形度增大,会明显影响纤维的负离子释放浓度、吸湿速度及干燥速度,其中十字形截面纤维的负离子释放浓度最高达到1 820个/cm~3;另一方面,异形度的变化不会对纤维远红外辐射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其远红外发射率在0.90~0.93,远红外辐射温升约为1.70℃。(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9年07期)

杨海如,袁威,陈国治,方剑[5](2019)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箱形梁截面参数对抗弯刚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仿真分析了箱形梁的截面参数对其抗弯刚度的影响,包括梁截面高度、上下翼缘壁厚、上翼缘以及下翼缘壁厚四个方面,从而保证在梁的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其抗弯刚度,并与同尺寸的金属材料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上下翼缘的厚度,使碳纤维复合材料箱形梁的截面高度增大,而且对下翼缘、上下翼缘加厚以及上翼缘加厚均能有效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箱形梁的抗弯刚度。其中,下翼缘加厚对抗弯刚度的提高最明显,上翼缘加厚对抗弯刚度的提高效果最差,可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箱形梁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王海飞,滑广军,郭亚飞,王丽姝[6](2019)在《异形截面木塑复合材料托盘的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了具有异形截面的木塑复合材料托盘的承载能力。采用自定义截面梁单元建立木塑复合材料的异型截面梁模型;基于该异形截面梁模型,建立了托盘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最后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有比较好的一致性;数值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满足实际工程需要。该方法用于具有复杂截面形状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研究与开发,能节约实验及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本文来源于《包装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艳,苗宽宽,刘泽军,陈卫峰[7](2019)在《钢筋ECC/混凝土复合梁斜截面受剪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钢筋ECC/混凝土复合梁的叁点弯曲加载试验,主要研究剪跨比、ECC层厚度和配箍率对复合梁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RC梁相比,当采用同体积同强度的ECC材料替换梁中部分混凝土,复合梁的极限承载力与抗剪延性均明显提高;ECC层的存在还可有效抑制复合梁斜裂缝的开展,并延缓梁内箍筋屈服,且随着ECC层厚度的增大,复合梁的承载力和延性越大;剪跨比依然是决定复合梁破坏形态的关键因素,由于PVA纤维的桥接承拉作用,配箍率较大且ECC层较厚的复合梁,发生剪压破坏时其箍筋更不易屈服。(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05期)

苏益声,徐德意,陈宗平[8](2019)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的抗震性能,以扭弯比、轴压比为变化参数,设计6个钢筋混凝土柱试件在恒定轴力和反复弯-剪-扭复合作用下的加载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过程和形态,得到其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和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以及试件的开裂点、峰值荷载点和破坏点等特征参数。基于试验数据,分析扭弯比和轴压比变化对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的压碎区高度、钢筋应变、承载力、位移延性、层间侧移角、耗能能力、承载力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周反复压-弯-剪-扭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破坏形态表现为弯曲、弯扭和扭剪破坏,滞回曲线呈捏拢的S形,随着扭弯比的增大,柱根部压碎区高度变小,翼缘裂缝发展更为完善,纵筋应力增大,箍筋应力减少,开裂荷载和受扭承载力均有提高,试件扭转延性提高但位移延性降低,初始刚度较小且退化更为平稳;而轴压比则与受扭承载力和弯曲刚度密切相关,轴压比越大,受扭承载力越大,弯曲刚度提高;试件弯曲耗能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 08~0. 28之间,扭转耗能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为0. 13~0. 23,试件耗能占比由初期扭转耗能为主向弯曲耗能转变,L形截面柱性能水平对应的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扭矩的存在对试件抗震性能削弱较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祥[9](2019)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形柱可以有效地避免柱棱突出墙体,在改善室内观瞻、减轻结构自重、扩大使用空间、方便家具摆放等方面具极大的优势,深受开发商及用户的青睐。目前阶段,推广及应用中的异形柱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而受混凝土材料性能及异形柱截面形式的制约,异形柱结构的适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即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内配置型钢骨架,既充分利用异形柱截面优势,又有效地提高异形柱结构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耗能等抗震性能,极大地推动了异形柱结构的应用与发展。国内外学者从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及抗震性能等方面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及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异形柱柱肢细长,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在同一位置,容易受到扭矩的作用,特别在地震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扭矩的影响而发生破坏。然而,关于复合受扭作用下异形柱的抗震性能鲜有研究。本课题组对6个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及9个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柱构件进行了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低周反复试验,以期对十字形截面柱的复合受扭抗震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观察了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得到了滞回曲线及特征点参数,分析了试件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强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明确了轴压比、扭弯比以及配钢形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扭弯比的增大,十字形截面柱试件受扭破坏特征更加明显,由弯曲破坏向扭转剪切破坏转变。2)从影响参数分析来看,当扭弯比由0.14增大到0.21时,试件抗扭承载力增大了 10%左右,扭转变形增大20%以上,扭转延性增大8%,弯曲变形减小8%,位移延性减小了 10%;从轴压比角度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轴压力有利于提高构件抗扭性能,当轴压比从0.28增大到0.34时,构件抗扭承载力增大了40%左右,破坏点扭转角增大了30%左右,但对其抗弯性能影响较小;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构件的抗震性能整体上优于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构件。3)复合受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柱的前期耗能主要由扭转作用承担,后期则转为由弯曲作用承担。随着位移的增大,试件扭转耗能表现为先迅速增大,然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弯曲耗能则表现为总体逐渐增大。4)十字形截面柱试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其位移延性、弹性角及抗倒塌侧移角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在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强度退化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复合受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验证,并指出模拟结果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满足要求。以此为基础,对轴压力、扭弯比、配箍率、肢高肢厚比、剪跨比、型钢腹板及型钢翼缘厚度等因素进行了参数扩展分析,得到了各参数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试件骨架曲线及滞回环,随后拟合出相应的简化模型计算公式,并通过相应的滞回规则提出了弯曲-位移恢复力模型及扭矩-扭转角恢复力模型。恢复力模型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压弯剪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柱的抗弯恢复力特性和抗扭恢复力特性。以变角空间桁架理论为基础,引入弯扭相关性及剪扭相关性,提出了复合受扭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抗扭承载力设计公式;通过剪力流理论推导出压-弯-剪-扭共同作用下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归一化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受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抗扭承载力归一化公式。以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基础,对十字形截面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及十字形截面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分别采用迭加原理及等效替代法,提出相应的抗扭承载力设计公式及归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丁钟宇[10](2019)在《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复合材料变截面结构的振动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在外界载荷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大位移和振动变形,呈现出几何非线性变形,严重时会出现断裂失效。本文将风力机叶片简化为复合材料变截面层合结构,将伪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嵌入到复合材料变截面层合结构顶层和底层中部,以此来实现对叶片振动的被动控制。基于几何非线性分析,研究了SMA混杂复合材料变截面层合结构静动态响应。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基于虚功原理和有限元法,在考虑SMA的相变特性、材料非线性与结构几何非线性等相互耦合的基础上,建立了SMA混杂复合材料变截面层合结构的非线性静力学平衡方程。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了SMA混杂复合材料变截面层合结构在横向和轴向加卸载过程中的几何非线性静力学响应,并与考虑几何线性变形情况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SMA混杂复合材料变截面结构加载时的位移-载荷曲线与卸载时的不重合,二者形成了封闭的滞后环,而且由几何非线性分析得到的滞后环面积比由几何线性分析得到的要小;由几何非线性分析得到的SMA的应力-应变伪弹性滞后环面积、最大马氏体含量也都比由几何线性分析得到的结果小,前者较后者低近50%。(2)其次,建立了SMA混杂复合材料变截面层合梁动力学平衡方程。使用MATLAB软件模拟分析了SMA纤维的铺设位置、体积含量和工作温度对SMA混杂复合材料变截面层合梁动态响应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不考虑SMA相变和考虑SMA相变对SMA混杂复合材料变截面层合梁自由端挠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SMA纤维的铺设位置离层合梁中面越远,伪弹性耗能能力越强;SMA纤维的体积含量越高,层合梁的挠度越小,但层合梁的刚度会变大,使得单位体积内SMA纤维的耗能能力变弱;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层合梁自由端的挠度值变化不大,但是SMA纤维的弹性变形阶段变长,伪弹性应力-应变滞后环越靠上,滞后环面积变小,相比于低温时,SMA在高温下能承受更大的应力作用;考虑SMA相变下的挠度值比不考虑SMA相变下的小。(3)最后,利用MATLAB软件模拟研究了在几何非线性条件下,不同铺设角度、铺设顺序、碳纤维体积含量和载荷大小对SMA混杂复合材料变截面层合梁动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铺设角方案B1[0~0/-45~0]_s和B3[90~0/-45~0]_s,方案B2[45~0/-45~0]_s下的挠度值最小,但是该方案下层合梁中SMA的伪弹性滞后环面积和马氏体体积含量也最小,伪弹性耗能能力也最差;相对于非对称铺设方案C2[45~0/-45~0/45~0/-45~0]和C3[45~0/45~0/-45~0/-45~0],对称铺设方案C1[45~0/-45~0]s下的挠度值最小,但是该方案下层合梁中SMA的伪弹性滞后环面积和马氏体体积含量也最小,伪弹性耗能能力也最差;碳纤维体积含量越大,层合梁自由端挠度值越小,但是层合梁中SMA的伪弹性滞后环面积和马氏体体积含量也越小;对于碳纤维体积含量为50%的层合梁,当简谐均布载荷幅值p_a=3500kN/m时,层合梁顶层和底层SMA均未发生相变;当p_a=5000kN/m时,层合梁顶层SMA未发生相变,底层SMA发生了相变;当p_a=6500kN/m时,层合梁顶层和底层SMA均发生了相变。(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4-20)

复合截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无人机S型复合材料进气道的成型,设计了一种可循环利用高效的组合模具,其模具由硅橡胶模具与金属组合模组成。材料体系选用高强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成型工艺选择热压罐固化工艺,对比了不同铺层层数对壁厚的影响。利用此成型工艺成功制备出了内外型面、内部质量满足要求的进气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截面论文参考文献

[1].董丰路,陈维强,周宓,黎昱,朱大雷.截面形式对复合材料杆件固化变形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2].马腾飞,李伟明,许向彦.变截面S型复合材料进气道的模具设计及工艺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

[3].余旭东.异形截面复合材料构件高速超声检测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19

[4].陈立军,钟百敏,胡泽旭,陈鹏飞,相恒学.截面形状对聚酰胺6/石墨烯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J].合成纤维.2019

[5].杨海如,袁威,陈国治,方剑.碳纤维复合材料箱形梁截面参数对抗弯刚度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6].王海飞,滑广军,郭亚飞,王丽姝.异形截面木塑复合材料托盘的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分析[J].包装学报.2019

[7].李艳,苗宽宽,刘泽军,陈卫峰.钢筋ECC/混凝土复合梁斜截面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9

[8].苏益声,徐德意,陈宗平.压-弯-剪-扭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9].刘祥.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9

[10].丁钟宇.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复合材料变截面结构的振动抑制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A-F)Ag/SiO2复合纳米纤维不同Ag含量...带有Cr2O3+Al2O3复合涂层的平板状试...带有Cr2O3+Al2O3复合涂层的平板状试...及碳相关材料不同结构的一维复合纳...复合截面模拟复合截面

标签:;  ;  ;  ;  ;  ;  ;  

复合截面论文_董丰路,陈维强,周宓,黎昱,朱大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