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而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施工项目的单价越来越低,如何控制好项目施工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投入的费用降到最低,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速公路;成本控制;动态控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单价越来越低。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工期、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开支,是施工企业立足于市场的重要根本。其实在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的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无一不贯穿成本管理。因此,做好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1、建立施工成本控制系统
施工项目需要被告责任成本管理制度,有以下四大重点:(1)对责任的主体(个人或科室)进行责任划分,明确其责任。(2)制定成本责任目标。(3)执行过程严格控制。(4)成本考核。通过这四个环节,构成有机的成本控制系统。
1.1责任成本预测与制定
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来预测。主要依据:(1)工程中标价;(2)前几年度工程成本资料;(3)工程项目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投标价格和当地实际价格;(4)单位内部各项费用消耗定额及费用支出标准。在制定成本控制系统时项目经理部的相关人员必须到场,体现出项目成本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
确定项目责任成本目标后,项目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降低施工成本的施工组织设计,从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组织管理各个方面进行设计,从而降低施工中所用的材料费用、机械利用率等,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施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中的控制环节包括:施工项目计划责任制的执行,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协调,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2.1落实施工项目计划成本的动态控制
2.1.1根据项目目标成本,将目标分解到各职能人员,签定目标考核书。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并为保证成本计划完成而制定具体的操作措施。根据本项目的分项工程划分建立成本台帐如下表(以土方开挖为例)。
按定期的工程结算(土方开挖一段以一个月为期)结算后立即登入以上成本台帐,对已实施的工程与控制成本进行对比。如支出成本大于目标成本,或与进度不符,则应立即停止结帐,并报项目经理部查明原因,保证目标控制成本。
2.1.2加强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协调项目经理部定期检查成本的执行情况,并在检查后及时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保证目标成本计划的实现。
项目经理部根据承包成本和计划成本,绘制各分项工程和总的目度成本折线图,在成本计划实施过程中,按月在同一图上绘制成本发展动态图,以此分析成本偏差。
在成本控制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须制定具体的控制成本措施。编制成操作手册,从工、料、机、管理费等方面进行遂个进行管理。
以控制材料费为例:材料费占工程成本一半以上,重视材料(物资)管理应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
施工中千方百计节约降耗是物资量差管理的主要目标,实际量差节约途径有两个方面并有着不同的层次,一是节约降耗,即减少预算中物资消耗。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推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优化试验配合比等减少预算中用量,来实现这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而降低材料用量也就是降低工程成本方面的体现。二是控制物耗,即减少物资损耗。通过对施工班组实行限额量领料来防止材料浪费或实现少量节约,目的是减少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不难看出,量差节约是材料在使用过程的节约,量差控制也就是要对材料在使用的全过程实行制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不能节约,主要责任不在物资供应部门而在工作工班用料者和更高层次的决策人。量差管理的关键就在于要使用料者和生产指挥及技术人员关心用料成本,这项工作应该是项目经理管理的主要工作,应由项目主要领导来抓。量差节超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量差节超=预算材料单价×(预算材料数量-实耗材料数量)
影响量差考核结果的其他因素有:一是预算数量不准,预算漏项、工程变更后预算动态跟不上,使控制和考核依据不准;二是在实耗方面;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偏差(如钢筋)造成的节超;三是返工材料多耗。这里还要提一下,并不是所有消耗掉的材料多有预算数量进行量差对比。以下四个方面的物资消耗在预算材料里没有材料数量。因此在使用中更要精打细算或者制定自己的定额,严加控制。这四个方面包括:(1)由机械使用费开支的机械用料。(2)由其他直接费用开支的用料。包括冬、雨、夜间施工增加的用料、高原地区、沿海地区、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的用料,工具用具领用,测量、清场、实验等用料。(3)由现场经费开支的临时设施用料。包括临时生产生活用房、料场、工作场等和供水、供暖、供电及临时便道等,应严格根据总体安排,控制消耗。(4)由管理费用开支的指挥车用油及管理机构人员工具领用等。
价差控制,控制实际供料价格是控制材料成本的另一个方面。这里所谓的“价”是由物质的购入原价+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采购和保管费四部分组成。这四个环节属于物资流通领域。在这里场外运输损耗和仓储损耗都是数量损耗,实际材料价格的构成也必须包括这四个环节,即
购入原价+采购和保管费/实耗数=实际材料价格
才能建立起比较价差的基础,因此差价节超是物资流通过程的节超。价差控制实际上就是要对物资从采购到发放的全部流通环节的控制,是物资实际发生的采购、运输、场外运输损耗及采购保管的总和与预算价格比较的综合体现,因此价差节超的责任在物资部门。上式中分母“实耗数”指通过发料计量真正用到工程的数量。实质材料单价不但受购入原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高低的影响,也受实际能用的材料数量(实耗数)的影响也就是说场外运输损耗、收料方吨(方)和仓储损耗越大,实际能耗的材料就越少、实际单价就越高,价差控制的重点应是物质采购运输、收发科计量和仓储管理。就较大工程项目应配备地磅,对地材不同干湿容重计量收方是避免场外运输损耗和进料亏方的主要手段。签定购销合同时,尽量采用收货地计价。另外对于堆料料场的硬化处理也是项目施工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大量的砂石堆放在没有经过硬化处理的料场上,被重车、装载机压入地下也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价差控制的目的是应使供料人关心成本,把价差的控制和考核通过核算的形式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上,一般以供料成本降低率表示,即
供料成本降低率=(预算材料单价—实际材料单价)&pide;预算材料单价×100%
加强物资人员的责任心,激励物资部门强化物资采购、运输、收发料计量和仓储保管等物资流通全过程的管理、监督与核算,以达到最低的资金投入的最大限度的减少物资使用前的损失。
价差节超对成本的影响:
价差节超=实耗材料数量×(预算材料单价-实际材料单价)
总材料肥超节=量差节超+价差节超
代入上面量差节超和价差超简化后:
总材料节超=预算材料单价×预算材料数量-实际材料单价×实际材料数量。
3、建立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建立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当前施工项目管理的中心课题,用制度规定成本核算的内容,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核算,是成本控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手段。综合以上分析:加强成本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项目部各核算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均应承担成本核算的责任,完善项目施工的承包责任制。
3.2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图表,并建立成本台帐,遂月汇总,使成本支出一目了然。
3.3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为决策者提供可靠依据,遂月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做好竣工后施工项目成本的结算,按章奖罚。
总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严格控制成本,精打细算,企业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卢严斌.实行项目风险经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J].施工企业管理,2002,(3):30.
[2]尹贻林.工程项目管理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