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交叉限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加热炉,控制系统,炉温,模糊,炉膛,系数,算法。
双交叉限幅论文文献综述
杨永茂,郑江涛,王超,王夏书,王云峰[1](2018)在《双交叉限幅控制在燃烧条件不稳定时的优化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宣钢一高线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针对该燃烧系统燃气热值不稳定、流量元件检测不准、阀门流量特性偏失的特点,对现有的双交叉限幅中每个控制环节(温度PID、燃气流量PID、流量限制、优选系数)进行分析,采用设置PID死区、温度流量控制方向一致性检查、流量与阀门输出限制、温度前馈、系数分段设置等优化手段。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验证,最终实现较为稳定的燃烧控制,解决了业主之忧。(本文来源于《冶金自动化》期刊2018年03期)
曲开文,张洪浩,刘燕霞[2](2018)在《基于压力串级比例双交叉限幅控制的叁混气自动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家提倡的煤改气工程的实施,工业企业均开始加快了天然气替换燃煤、煤气等低端能源的升级改造进程,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08期)
王国鑫[3](2017)在《基于遗传算法的工业锅炉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锅炉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装备,锅炉燃烧过程是工业锅炉运行的关键环节,燃烧过程的控制品质与工业锅炉的运行效率、污染物排放密切相关。因此,对锅炉燃烧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是热能动力和控制技术领域的关注点之一,传统控制方式不能满足对这类复杂对象的高性能控制要求,智能控制技术为锅炉燃烧控制品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以工业锅炉控制系统的炉膛燃烧控制环节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双闭环串级比例控制技术中存在的过氧燃烧和缺氧燃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变偏置控制方法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大幅度降低了工业燃煤锅炉污染的排放。首先,在分析了工业锅炉炉膛燃烧过程的基本工艺流程以及过剩空气系数曲线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炉膛燃烧系统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单交叉、双交叉和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过程的工作原理,通过仿真验证各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并对变偏置双交叉限幅控制方式的偏置参数(偏置函数,燃料和空气的正负偏置)取值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偏置参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智能控制算法遗传算法,对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方法的偏置函数、燃料、空气的正负偏置参数根据仿真模型进行跟踪寻优,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最后,在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上,验证了优化的变偏置双交叉限幅控制技术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技术不仅提高了燃烧控制系统的热效率,减少了炉膛燃烧的热损失,而且在变负荷的情况下,维持输出蒸汽压力稳定,并将过剩空气系数维持在最佳燃烧区间,避免了燃烧过程中过氧燃烧和缺氧燃烧问题,避免了由此导致的污染问题。仿真与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燃烧控制技术提高了燃料热能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排放。这一技术为提高工业锅炉经济效益,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杨玉柱[4](2016)在《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在冷轧连续退火机组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本钢浦项冷轧连续退火炉加热段的炉温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的原理、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实现、存在问题及对策。该系统具有测量准确,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能够满足现代化连续退火炉加热控制的需要。(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陶丽杰,谢鑫,宋娜,赵华祺[5](2016)在《蓄热式加热炉变空燃比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过程中热值变化导致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利用检测烟气氧含量动态改变空燃比,使加热炉在各种燃烧工况条件下,燃料在烧嘴内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氧化烧损。(本文来源于《工业炉》期刊2016年02期)
陈冬玲,黄斌[6](2015)在《改进型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加热炉燃烧系统具有大惯性、滞后性、非线性时变和负荷变化频繁的特点,传统的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存在炉温响应时间过长,且不易稳定的缺陷,设计了一个基于改进型双交叉限幅的燃烧系统,并在实际的加热炉上进行了投运。运行结果表明,该燃烧系统不仅提高了加热炉炉温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而且还能够节能降耗。(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5年06期)
李玲,陈雪波[7](2015)在《基于双交叉限幅的模糊PID加热炉温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分公司热轧卷板厂3#加热炉为背景,针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调节时产生的超调量大、稳定性差等问题,研究将模糊PID控制与双交叉限幅控制相结合,在改进系统性能的同时,保证了空燃比,节约了能耗。在Matlab环境下,将模糊PID和常规PID进行仿真比较研究,得到的最优参数应用于加热炉系统的双交叉限幅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小炉温控制系统的超调量,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5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6-01)
李玲[8](2015)在《基于模糊控制的双交叉限幅在加热炉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加热炉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的工业被控对象,它具有多变量、时变、非线性、大惯性和纯滞后等特点,但是炉温分布难以测量、外界扰动因素多,很难对其进行准确建模和控制。随着工艺要求的提高,传统控制方法的控制有待提高,同时也达不到社会节能环保的要求。本文以承钢热轧卷板厂3#加热炉为研究对象,针对加热炉温度控制时出现的超调量大、稳定性差及空燃比很难控制等问题,结合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双交叉限幅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双交叉限幅控制的方法。考虑到煤气调节和空气调节都是流量调节,若调节器对给定值的变化有着微分作用,温度调节器的输出一旦发生微量波动,调节阀控制幅度的稳定型将会下降,对炉温的控制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因此,煤气和空气调节器一般不引入微分作用,采用模糊PI控制。利用MATLAB软件,分别搭建主、副控制器的模型,运用模糊控制方法,针对模型中控制器的参数进行整定,将得到的最优参数应用于双交叉限幅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双交叉限幅控制的方法可有效减小炉温控制系统的超调量,将空燃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较传统的控制方法有更突出的控制效果。除此之外,将此方法运用到承钢热轧卷板厂3#加热炉中,结果表明加热炉的温度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系统采用了西门子的S7-400PLC,监控软件采用Win CC组态软件,实现了加热炉温度的自动控制,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5-03-11)
陈文哲,罗国民,魏志丽[9](2014)在《基于残氧量检测的加热炉双交叉限幅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加热炉的燃烧控制中,通常采用交叉限幅控制方法,但此控制方法往往无法保持空燃比在设定范围内,造成不必要的热量损失及金属烧损。烟气残氧量的检测方法,可以实际反映加热炉内的空燃比,这种新型的基于残氧量检测的变结构交叉限幅控制更加准确地检测空气、燃料流量的限值,使空燃比在设定的范围内,实现加热炉的双交叉限幅控制。(本文来源于《工业炉》期刊2014年05期)
廖志锋[10](2014)在《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在加热炉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加热炉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原理进行分析,并介绍了一个由可编程调节器实现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的系统组成及可编程调节器的程序组态的框图。实践效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有效提高加热炉的燃烧质量和使用效率。(本文来源于《冶金丛刊》期刊2014年04期)
双交叉限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家提倡的煤改气工程的实施,工业企业均开始加快了天然气替换燃煤、煤气等低端能源的升级改造进程,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交叉限幅论文参考文献
[1].杨永茂,郑江涛,王超,王夏书,王云峰.双交叉限幅控制在燃烧条件不稳定时的优化应用[J].冶金自动化.2018
[2].曲开文,张洪浩,刘燕霞.基于压力串级比例双交叉限幅控制的叁混气自动控制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3].王国鑫.基于遗传算法的工业锅炉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
[4].杨玉柱.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在冷轧连续退火机组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
[5].陶丽杰,谢鑫,宋娜,赵华祺.蓄热式加热炉变空燃比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J].工业炉.2016
[6].陈冬玲,黄斌.改进型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气传动.2015
[7].李玲,陈雪波.基于双交叉限幅的模糊PID加热炉温度控制[C].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5年会论文集.2015
[8].李玲.基于模糊控制的双交叉限幅在加热炉温度控制中的应用[D].辽宁科技大学.2015
[9].陈文哲,罗国民,魏志丽.基于残氧量检测的加热炉双交叉限幅控制[J].工业炉.2014
[10].廖志锋.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在加热炉的应用[J].冶金丛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