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辐射区论文-杨维霞

城市经济辐射区论文-杨维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经济辐射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西安

城市经济辐射区论文文献综述

杨维霞[1](2019)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是深度推进城市化的必然历程,增强其经济辐射力是提升我们现代化国家全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和手段,因此对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西安的经济辐射力与其他几个内陆国家中心城市进行对比研究,对其经济辐射力现状以及相关制约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增强其经济辐射力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23期)

陈子真,雷振丹[2](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经济辐射力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经济辐射力,引入最大引力线法探讨大湾区未来新的节点城市,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影响大湾区内城市间经济辐射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回归,找出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主体思路。结果显示:广州仍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其次为深圳和香港。广州的主要受力地区为珠江口西岸城市,珠江口东岸则为深圳的主要受力区域,香港的经济辐射力较弱。广州和深圳仍是大湾区主要节点城市,中山正逐步发展成为珠江口西岸新的节点城市。影响大湾区城市间经济辐射力的首要因素是交通基础设施,其次为区域一体化创新,人才的区域内流动和极化发展策略也有助于提高城市间经济辐射力,相反,产业结构高级化不利于最大化经济辐射力。湾区未来发展应以核心城市为增长极,构建"四纵叁横"经济带,其中经济发展轴的建设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5期)

何龙斌[3](2019)在《西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评价与比较研究——以成都与西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强大的对外辐射作用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依据中心城市对边缘地区的经济辐射原理,从辐射源、辐射流和辐射通道叁个角度,选取了8个层面26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经济辐射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提出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最后利用这一评价体系对西部中心城市成都与西安的经济辐射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经济辐射力相对较弱的西安提出相应建议,一是扩大西安都市圈范围,二是加快西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叁是加大开放力度积极推进国内外招商引资,四是与成都、重庆携手积极争取国家尽早设立"西叁角"经济区。(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吴海铮[4](2019)在《双中心城市背景下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地理经济学相关理论所展开的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理论认为,在一定范围的城市区域内存在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产生影响。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的第叁大城市群,但区域协同发展仍难以实现,本文基于辐射效应的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分析,对京津冀城市经济结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难以实现的内在机理,并基于经济辐射从产业角度和未来区域空间结构角度给予了一体化发展建议。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构建了定量评价经济辐射2011-2018年的14个数据指标,采用引入综合实力和城市相对距离后的调整的引力模型计算双核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辐射力,通过计算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辐射性质,发现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虹吸逐年增强,区域不平衡发展趋势显着。基于政策和经济辐射理论定性分析,天津和北京会率先完成一体化成为单核城市,并对该单核辐射效应研究分析,与双核对比形成差异性结果,其差异性的原因为京津一体化时两城市之间净辐射为零,只对其他城市产生作用,这能够体现出非首都功能承接政策过程中带给河北区域的内在影响,在保定、廊坊、沧州、唐山受辐射最为强的区域内,发现保定和廊坊分别为政策一体化发展下的受害者和受益者,为此从辐射理论角度对保定为什么建立雄安和廊坊为什么发展产业的政策做了解释,这就是区域内一体化发展内在机理的研究过程。最后本文从产业发展定量研究和新增长形成定性研究角度,分析了未来区域空间经济结构,对不发达区域提供了一体化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罗芳,阚玉蝶[5](2019)在《上海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以第叁产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研究了上海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上海经济发展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反哺"效应。其中促进其经济增长的因素为本地区的第二、第叁产业,仅第叁产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力高达88.5%,加入更多指标变量后,第叁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高达54.3%;而上海第叁产业的单变量指标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作用略大于1,加入完整指标变量后,上海第叁产业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的解释力也高达88.4%.进一步还发现,第叁产业与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有关,即对外开放度大的地区,会更容易接受上海经济的辐射作用,并根据最后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2019年02期)

唐长春[6](2018)在《京津高端城市对周边区域经济辐射影响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辐射是利用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因此本论文首先提出了一些经济辐射理论,如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以这些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构建京津冀城市集群的必要性,更深一步地说明了北京、天津对河北省的经济辐射作用。其次,提出了构建京津冀都市圈及京津冀都市圈的功能,进一步分析了河北省要借这种优势发展自己。最后又强调了构建京津冀城市集群,天津、北京的经济向河北省辐射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促成经济辐射转移。(本文来源于《对接京津——改革开放 丰碑伟业论文集》期刊2018-12-20)

卢小丽,周兵,任政亮[7](2018)在《长江叁峡库区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发挥长江叁峡库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库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基于国家出台的《叁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四个中心城市,构造断裂点理论和模型对其的经济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熵值法计算各城市的经济集聚度,结果表明四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值明显高于周边区域;其次,计算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发现城市间的联系强度与直线距离不是完全正相关。随后,构造断裂点理论和威尔逊模型对四个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万州的辐射半径最小,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最后,从长江叁峡库区内城市的协调发展及降低辐射成本等方面提出促进整个叁峡库区经济的全面发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8年11期)

何龙斌,李强[8](2018)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机理与边缘地区接受辐射的实现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强大的对外辐射作用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从中心城市与边缘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入手,构建了中心城市对边缘地区的经济辐射原理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市对边缘地区的经济辐射原理。并按照这一原理,从辐射源、辐射流、辐射通道、辐射动力几方面探讨了边缘地区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建设良好的交通条件、建立合理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以及提供有效的区域发展促进政策是边缘地区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叁大实现条件。(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王静[9](2018)在《郑州市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本文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模型比较了郑州市与其他5个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之间的差距。研究表明,无论是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郑州与其他5个国家中心城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政府应该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物流交通枢纽,彰显自身文化特色,打造美丽宜居城市,造就内陆开放高地。(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经营版)》期刊2018年09期)

杨婷[10](2018)在《安徽省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强弱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搜集和梳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的理论内涵和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对安徽省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进行了定量测算和分析。首先,基于2010—2016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综合实力得分进行了测算,并以此确定了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为安徽省的叁大区域中心城市。其次,从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形成机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安徽省叁大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状况、高新技术产业和开放水平的变化,得出了合肥市是安徽省的首要中心城市,且芜湖市有潜力成为另一大经济增长极的结论。再次,利用断裂点模型和经济联系强度的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分布比较集中;芜湖市的经济辐射范围跨度较大,城市间的差距较明显;蚌埠市的经济辐射范围较小,有待进一步扩大。而且合肥市作为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心城市,与安徽省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最密切;芜湖市的经济发展仅次于合肥市,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蚌埠市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高,综合经济实力有待提升。最后,从整体综合实力、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产业结构体系和经济辐射范围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安徽省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城市经济辐射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经济辐射力,引入最大引力线法探讨大湾区未来新的节点城市,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影响大湾区内城市间经济辐射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回归,找出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主体思路。结果显示:广州仍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其次为深圳和香港。广州的主要受力地区为珠江口西岸城市,珠江口东岸则为深圳的主要受力区域,香港的经济辐射力较弱。广州和深圳仍是大湾区主要节点城市,中山正逐步发展成为珠江口西岸新的节点城市。影响大湾区城市间经济辐射力的首要因素是交通基础设施,其次为区域一体化创新,人才的区域内流动和极化发展策略也有助于提高城市间经济辐射力,相反,产业结构高级化不利于最大化经济辐射力。湾区未来发展应以核心城市为增长极,构建"四纵叁横"经济带,其中经济发展轴的建设尤为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经济辐射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杨维霞.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2].陈子真,雷振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经济辐射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3].何龙斌.西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评价与比较研究——以成都与西安为例[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吴海铮.双中心城市背景下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罗芳,阚玉蝶.上海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以第叁产业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

[6].唐长春.京津高端城市对周边区域经济辐射影响的思考[C].对接京津——改革开放丰碑伟业论文集.2018

[7].卢小丽,周兵,任政亮.长江叁峡库区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分析[J].理论月刊.2018

[8].何龙斌,李强.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机理与边缘地区接受辐射的实现条件[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王静.郑州市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

[10].杨婷.安徽省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8

标签:;  ;  ;  

城市经济辐射区论文-杨维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