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忠代玉平张海滨(吉林省吉林市传染病医院132002)
【中图分类号】R5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034-02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病例120例,其中治疗组62例,给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鲨肝醇治疗。两组均在干扰素治疗后白细胞<4.0×109/L时用药。两组均治疗9个月,治疗期间观察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9个月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7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补肾方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减轻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升高白细胞、血小板,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白细胞减少症益气健脾补肾方临床疗效
慢性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目前,治疗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因其副作用较大,使其应用受到影响。其中以干扰素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成为患者广泛持续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干扰素应用后引起骨髓抑制而导致白细胞减少,患者以神疲乏力、发热自汗、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腹胀纳呆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辨证属“虚劳”“血虚”范畴。我们自拟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干扰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以观察该方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136例本院2006年2月~2009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期间有16例病例自动脱落,其中治疗组7例,对照组9例。共收集120例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62例,男46例,女16例,平均年龄(28.56±8.56)岁,病程0.6~15.6年,平均(5.82±3.45)年,病情程度中度37例,轻度25例。对照组58例,男45例,女13例,平均年龄(29.7±9.32)岁,病程0.7~16.6年,平均(5.7±3.65)年,病情程度中度35例,轻度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及辨证标准慢性丙型肝炎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颁布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内科学》的有关标准,白细胞总数<4.0×109/L。
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及辨证标准者,抗-HCV和HCV-RNA均阳性且半年以上,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0IU/L,且≤200IU/L,总胆红素(TBIL)≤51umol/L,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治疗前2周未用同类药品治疗者,已签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排除肝功能失代偿期者、重叠HBV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癌、心、肾、血液、神经系统等重大器官疾病者,严重感染者,有药物及食物过敏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在白细胞低于4.0×109/L时,给予鲨肝醇50毫克,每日3次口服,连续用药至治疗结束,2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在白细胞低于4.0×109/L时,给予益气健脾补肾方,方药如下:黄芪30克,山药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山萸肉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制首乌15克,茯苓30克,陈皮15克。煎汤300毫升(由本院制剂室加工制备)每日分两次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观察9个月。治疗期间均不加用其他降酶药、升白细胞药及免疫调节药物。
2.2观察指标①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记数、血红蛋白、血小板。两组患者均在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前化验一次血常规,用药一周后复查血常规,以后每两周复查一次血常规。观察两组疗效,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情况。②症状和体征:包括神疲乏力、发热自汗、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腹胀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观察的每个症状积分按照程度定为0~3分,按照总积分定为:正常(0~5分)、轻度(6~10分)、中度(11~15分)、重度(16~20分)4级,于治疗前、治疗9个月后各检查1次。
2.3统计方法采用SPSS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和Ridit分析。
2.4疗效判定标准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升白细胞药疗效标准。显效:脱离接触致病因素后,连续2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恢复正常范围(>4.0×109/L)或由<2×109/L上升达4.0×109/L以上的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并持续2周以上;有效: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提高100%或上升至3×109/L以上,且粒细胞绝对数>1.5×109/L,并多次连续检查维持2周以上;无效:经治疗后,白细胞无明显增高。
3结果
3.1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表1示,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2.6%(45/62)、20.9%(13/62),总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31%(18/58)、46.6%(27/58),总有效率为77.5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益气健脾补肾方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有积极意义。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624513493.54*
对照组5818271377.5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主要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上升,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两组患者治疗9个月后临床证候平均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9个月后临床证候平均积分均下降,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结果提示益气健脾补肾方对改善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证候有积极的疗效。
4讨论
干扰素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尤以白细胞减少为常见,是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被迫减量或停药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治疗方案的如期进行,还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机会。西药虽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使白细胞(粒细胞)迅速上升,但该药也有价格昂贵与反跳之弊[3],因此,用中医药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干扰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以神疲乏力、发热自汗、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腹胀纳呆为主要表现。中医辨证属“虚劳”“血虚”范畴。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气血无以生化则成血虚证;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血同源,若肾气不足,则骨髓不充,气血生成也受影响,故认为本证与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党参生津养血,据现代药理研究,黄芪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改善消化道反应,防治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损害等,对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有良好疗效[4]。山药、茯苓益气健脾,可改善骨髓微循环,增加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对免疫和造血功能有保护作用。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增加血流量功能,可使白细胞数增加。陈皮理气运脾,可防止补益药之滋腻。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结束时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益气健脾补肾方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按期完成抗病毒疗程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方案[S].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131-13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5-148.
[3]陈小刚.三黄升白汤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12(11):27-28.
[4]马规划.参芪升白汤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J].中原医刊,2006,33(2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