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苎麻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麻类秸秆,炭化,炭粉,实验
苎麻秆论文文献综述
汪剑鸣,李丽娜[1](2014)在《红麻、苎麻秆炭化生产烟花爆竹用炭粉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得出,连续回转式炭化技术与间隙闷烧式炭化技术相比,可以提高原料出炭粉率,降低炭粉比重,对含炭量影响不大;不同炭化时间与温度明显影响原料出炭粉率、炭粉比重、炭粉含炭量;红麻秆、苎麻秆、亚麻秆炭粉质量明显优于杉木屑炭粉质量,是烟花爆竹用炭粉首选。(本文来源于《中国麻业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郭芬芬,孙婉,李雪芝,赵建,曲音波[2](2014)在《预处理苎麻秆和红麻秆糖化发酵生产燃料乙醇》一文中研究指出苎麻和红麻是我国传统纤维作物,皮部纤维在造纸、纺织等工业具有广泛用途,但剥皮后剩余的茎秆部分并没有被有效利用。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纤维素,可望被生物转化生产燃料乙醇。比较了几种不同化学预处理方法对苎麻秆和红麻秆纤维素酶解性能的改善效果,进而选择碱法预处理后原料,进行半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实验。结果表明,苎麻秆和红麻秆经4%NaOH和0.02%蒽醌-2-磺酸钠盐(AQSS),在170℃下处理1 h,继而在固形物底物浓度18%时发酵168 h,发酵液中乙醇浓度达到51 g/L。采用少量多次补料至20%的底物浓度,乙醇浓度都能达到63 g/L,纤维素转化率分别为77%和79%。红麻秆经5.2%NaHSO3和0.2%H2SO4,在170℃下处理1 h,补料至20%的底物浓度时,乙醇浓度可达到65 g/L,纤维素转化率为72%。(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谢招娣,马承愚,宋新山[3](2012)在《KOH和ZnCl_2活化剂对苎麻秆基活性炭微观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废弃苎麻秆为原料,通过KOH、ZnCl2活化及直接炭化叁种方式制备样品。采用扫描电镜(SEM)、N2吸附等温线和X射线衍射(XRD)对碳质材料的微观骨架、孔分布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微观形貌呈现多孔性。炭化样中含两种孔径大小的多边形孔道结构,且被一定厚度的孔壁隔开,孔壁上含有较多未通透的孔。基于吸附等温线及BET理论,KOH和ZnCl2样品比表面积分别为1194.22 m2/g和741.9 m2/g。ZnCl2活性炭总孔容为0.38 cm3/g,平均孔径为2.408 nm,与之相比,KOH样品总孔容变为1.5倍,平均孔径达1.911 nm。XRD研究表明,正是活化反应导致材料晶型变化,添加KOH使活性炭石墨微晶形成明显乱层结构,促进了微孔和中孔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2年08期)
郑霞,徐剑莹[4](2012)在《热压方法对苎麻秆无胶碎料板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普通热压和喷蒸热压两种热压方法制备了苎麻秆无胶碎料板,并对热压前后碎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热压前样品相比,2种热压后的样品中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但喷蒸热压后的样品降解程度更大,产生的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和类似于胶粘剂的成分更多。(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张锐,徐剑莹,牛琦[5](2012)在《复合添加剂对苎麻秆无胶碎料板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苎麻秆芯为原料,采用加入复合型添加剂的方法,按2种添加剂A︰B=1︰3的比例研制无胶碎料板,探讨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添加剂用量、板坯的含水率对苎麻秆无胶碎料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得出较优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密度变化对苎麻秆无胶碎料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未使用添加剂的对照试验压制出的板材进行物理力学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提高热压温度和添加剂的用量以及延长热压时间,对苎麻秆无胶碎料板的各物理力学性能都有所改善;在较优工艺参数的条件下,随着板密度增大,无胶碎料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与内结合强度明显提高;使用添加剂生产苎麻秆无胶碎料板能显着改善板材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郭颖艳[6](2008)在《苎麻秆无胶碎料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森林资源的减少,木材用量的与日俱增,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缺林少木、人口众多的国家,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制造人造板,是解决我国目前木材原料危机的一种有效途径。农作物秸秆在世界上被称为第二森林资源,是充满活力的人造板工业替代原料。我国的苎麻产量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苎麻又被称为“中国草”。苎麻在中国的产量大且分布相对集中,为苎麻秆用于工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利用苎麻秆为原料生产无胶人造板,可以消耗大量闲置的苎麻秆,解决因焚烧麻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减少空气中甲醛的释放量,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课题根据前人已经证实的植物纤维可以无胶自粘的胶合理论,主要以苎麻秆为原料,从苎麻秆特性,无胶碎料板的加工工艺和板材性能等方面,分析了苎麻秆作为无胶板生产原料的可行性。根据对苎麻秆的构造特性、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的测定结果,分析了苎麻秆作为无胶碎料板生产原料的可能性。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多水平试验法,探讨主要工艺因素与产品质量的关系,分析了板密度、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原料含水率、热压压力以及板厚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苎麻秆无胶碎料板在密度为0.85 g/cm3,板厚为5mm的设定条件下,较佳的工艺参数为:碎料含水率25%,热压压力5MPa,热压时间7min,热压温度190℃。按此工艺压制的板材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均达到日本人造板检测标准JIS A 5908-2003中13型人造板要求,并且与其他无胶板比较,具有较高的内结合强度(0.62MPa)。为增强板材性能,试验研究了水煮、高温汽蒸和喷蒸叁种预处理方法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汽蒸和喷蒸处理对提高板材性能有利,水煮会降低板材性能。另外试验还探索了采用自制活化剂对无胶苎麻秆素板进行无胶贴面的生产技术。试验主要研究了活化剂用量、贴面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对贴面板性能的影响,优化出的贴面工艺参数为活化剂用量30g(板幅面200mm×200mm),贴面热压时间1~1.5min,贴面热压温度160℃,经贴面处理后,苎麻秆无胶板的静曲强度明显提高。利用化学成分测定方法,分析了苎麻秆无胶碎料板在制板过程中碎料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初步揭示无胶碎料板的结合机理。苎麻秆无胶碎料板,无甲醛释放,具有环保的特性,可替代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包装材料或室内装饰材料,用途非常广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08-06-01)
郭颖艳,徐剑莹,金涛[7](2008)在《苎麻秆的基本特性及无胶碎料板制造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苎麻秆的产量、分布以及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分析了苎麻秆作为无胶碎料板原料的可行性。苎麻在我国的产量丰富,分布也较集中,这为工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根据苎麻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出的无胶苎麻秆碎料板物理力学性能可达到JIS A 5908日本人造板检测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开发》期刊2008年03期)
郑睿贤[8](1988)在《苎麻秆纤维板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由中南林学院林产工业研究所和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共同完成。苎麻是纺织工业的优质原料,在我国秦岭、伏片山及淮河以南广大丘陵地带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的湖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分布更为集中。仅湖南省种植面积达300万亩。苎麻纺织品是我国重要出口物资之一,其发展有持续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开发》期刊1988年04期)
苎麻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苎麻和红麻是我国传统纤维作物,皮部纤维在造纸、纺织等工业具有广泛用途,但剥皮后剩余的茎秆部分并没有被有效利用。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纤维素,可望被生物转化生产燃料乙醇。比较了几种不同化学预处理方法对苎麻秆和红麻秆纤维素酶解性能的改善效果,进而选择碱法预处理后原料,进行半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实验。结果表明,苎麻秆和红麻秆经4%NaOH和0.02%蒽醌-2-磺酸钠盐(AQSS),在170℃下处理1 h,继而在固形物底物浓度18%时发酵168 h,发酵液中乙醇浓度达到51 g/L。采用少量多次补料至20%的底物浓度,乙醇浓度都能达到63 g/L,纤维素转化率分别为77%和79%。红麻秆经5.2%NaHSO3和0.2%H2SO4,在170℃下处理1 h,补料至20%的底物浓度时,乙醇浓度可达到65 g/L,纤维素转化率为7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苎麻秆论文参考文献
[1].汪剑鸣,李丽娜.红麻、苎麻秆炭化生产烟花爆竹用炭粉实验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14
[2].郭芬芬,孙婉,李雪芝,赵建,曲音波.预处理苎麻秆和红麻秆糖化发酵生产燃料乙醇[J].生物工程学报.2014
[3].谢招娣,马承愚,宋新山.KOH和ZnCl_2活化剂对苎麻秆基活性炭微观结构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
[4].郑霞,徐剑莹.热压方法对苎麻秆无胶碎料板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
[5].张锐,徐剑莹,牛琦.复合添加剂对苎麻秆无胶碎料板性能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
[6].郭颖艳.苎麻秆无胶碎料板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7].郭颖艳,徐剑莹,金涛.苎麻秆的基本特性及无胶碎料板制造工艺[J].林业科技开发.2008
[8].郑睿贤.苎麻秆纤维板的研制[J].林业科技开发.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