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发现阳明文化中“天地万物一体”、“万物一体之仁”、“良知上自然的条理”、“存天理去人欲”、“知行合一”等理念蕴含有生态思想、生态智慧和践履特性。这种生态思想、生态智慧和践履特性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不同于国外的思想文化基础,可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理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阳明文化;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问题的出现,人们在竭尽全力思考解决方案的同时,阿伦奈斯在《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中,用类似现象学的方法向后还原,追溯生态问题产生的本源,经过深刻反思、追问后发现产生生态问题的终极缘由还要回归到哲学思想与文化层面,是哲学思想与文化问题。〔1〕要解决生态发展的哲学思想与文化问题,学者余谋昌等开始挖掘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宝藏中的生态思想精华、汲取生态智慧,用于解决生态问题的同时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阳明文化主要讨论的是道德哲学,这和中国哲学的传统是一脉相承,深入研究阳明文化,可以发现阳明文化中蕴含有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内容,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述,更有深邃的哲学思想蕴含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生态智慧。与此同时阳明学可以贡献的生态思想资源、生态精神资源与生态智慧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天地万物一体”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智慧
“万物一体”是宋代以来儒家学者对本体论的共同见解,但是对“万物一体”的理解不同,宋代以来对“万物一体”的解释不外三种:“一是说万物都是一個天神所创造,所以是一体的;一是说万物只是一种原质所变化,所以是一体的;一是说万物只是一个心镜所照现,所以是一体的。这三种说法变成了宗教、科学和哲学。”[3]王阳明以主观方式、用心来解释万物一体。
上述研究得到了以港口企业利润最大和以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最优为目标的港口投资的收益函数与策略集合。在两种情况下,投资者都要预判竞争对手的行为,再做出有效反应。接着分析港口投资者的反应行为,确定投资者不愿意再做出反应的均衡状态是否存在。
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夫然,後能以天地萬物为一體。”〔4〕252“天地万物,本吾一體者也。”〔4〕79这是从心本论的视角阐释吾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人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万物一体是一种逻辑上的必然。在此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向前推人与万物也是平等的,这里面没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因素。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处理人与天地万物、人与自然关系的判断,从中可以看出其体现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人与天地万物在价值上是一体的、在价值上也是平等的,渗透着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渗透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只要人与天地万物在价值上是一体的、平等的,那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会有人类中心主义想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逻辑必然。
王阳明也给出了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联结方式。“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故五榖禽獸之類,皆可以飬人;藥石之類,皆可以遼疾;只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耳。’”〔4〕107阳明先生认为人与万物一体的联结方式是依靠“灵明”与“同此一气”。灵明是人心的重要内容,依靠人心中的灵明解释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在王阳明看来是在自然不过的了,只不过是其主观心学立脚点基础上合逻辑向前推理的结果。宋以来对“气”有很多不同解释,有的作为世界产生的本源物质,有的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等。“气”在王阳明哪里是构成天地萬物的存在的一种形式,那么人与天地萬物也具有同构的形式,“一氣流通”将人与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一起,人与天地万物相互贯通,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人与天地万物不分、达到物我一体的状态是合逻辑的结果。事实上王阳明也对“万物一体”给出了物质上的联接,五谷禽兽之类可以养人、药石之类可以治疗疾病,通过这种物质上的联接,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也是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大自然的内部天然的形成一套天然的联系规则,阳明先生认为这种联系规则既有物质上的联系也有精神上的联系。
“‘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人只為形體自間隔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靈明,誰去辯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却我的靈明,便没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却天地鬼神萬物,亦没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又問:‘天地鬼神萬物,千古見在,何没了我的靈明,便俱無了?’曰:‘今看死的人,他這些精靈游散了,他的天地萬物尚在何處?’”〔4〕124王阳明进一步的论述了人不仅与天地万物一体,还与鬼神一体,人与天地万物、鬼神的联系方式是“灵明”与“一气流通”。
阳明先生认为“知行合一”要注重并确定知行本体。“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暁得説些孝弟的話,便可以稱為知孝弟。’”〔4〕3-4阳明先生解答徐爱对知行问题的疑惑对答的材料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强调要正确的理解知行关系首先必须要确定知行的本体,且知行的本体不能被私欲遮蔽。知行的本体是知行本來是一个,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同时阳明先生用孝弟为例来说明晓得说孝弟的话不是真的孝弟,必须是行孝弟才是知孝弟。这和西方学者的观点有相近的地方。“学者赖尔认为,实施性的知识或者能力之知是以‘做’的活动或者是行动来表达的,这可以称为是道德能力之知;而学术性的知识或者命题性知识则是用各种命题来表达的,这可以称为是道德的命题性知识。”[7]说孝弟话只是道德的命题性知识,行孝弟才是道德的能力之知。从中可以看出阳明先生所提出的“知行合一”注重踐履。有学者从现代的视角分析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认为是德性之知和道德实践的密切结合。阳明先生认为:知行的本体是良知良能。“所謂‘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説;若是知行本體,卽是良知良能,雖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謂之‘生之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察。”〔4〕69
“天地万物一体”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哲学上的、生态思想上的坚实基础。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再自然不过的逻辑必然,人类没有本体意义上的高于万物的哲学思想基础。由此人与天地万物价值上、道德性上和自然意义上是平等的。现代的自然科学发展已经证明人与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人与天地万物、产生人与天地万物的自然是共同体,人应该与产生人和天地万物的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并顺应自然的同时也应该保护自然。
二、“万物一体之仁”的生态伦理
阳明先生阐释“学问思辨”中的“知行合一”。“若著實做學問思辯的工夫,則學問思辯亦便是行矣。學是學做這件事,問是問做這件事,思辯是思辯做這件事,則行亦便是學問思辯矣。若謂學問思辯之,然後去行,却如何懸空先去學問思辯得?行時又如何去得做學問思辯的事?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眞切篤實處,便是行。”〔4〕208阳明先生在答友人问中,进一步说冥行与妄想中没有知与行。继续延续了阳明先生对“知行合一”的一贯立场与见解。
目前,世界各国都深刻意识到低碳经济是全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都应靠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改善措施。众所周知,电力行业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行业,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从根本上降低我国的碳排量,是目前每一个电力会计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聖人有憂之,是以推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復其心體之同然。”〔4〕54阐述圣人以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教天下,克其私、去其弊,回复其心体同然。这里面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成了教化的根本,体现了一种伦理道德上的要求。
本研究对24例HCMV肝炎患儿尿样本进行UL144基因扩增,阳性率为45.8%。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UL144核苷酸及氨基酸存在显著变异;与Toledo株比较,A型和C型氨基酸序列变异性小,同源性分别为98.2%和82.9%;而B型变异性大,同源性为48.8%~49.4%。提示UL144为多变性基因,但其中某些基因型较为保守。
这是从另一个侧面来阐释万物一体之仁是解决很多问题,仁成为解决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伦理道德之基。合乎逻辑的推理,人与自然一体且用仁对待自然萬物,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是故親吾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後孝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鳥獸草木也,莫不是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後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矣。夫是之謂明明德於天下,是之謂家齊國治而天下平,是之謂盡性。’”〔4〕968-969这阐述明明德、亲民分别是天地万物一体的体与用,举例说明做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就可以达到儒家最高理想之一外王,至于山川鬼神鳥獸草木等涵盖自然内容的视为天地萬物一体之仁对待,没有处理不好的。进一步论证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作为政治与生活的伦理做到可以达到外王的 “齐治平”目标,作为生态伦理做到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目标,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怎样说都不为过。将“仁”扩展到自然万物,当然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有的生态问题自然解决并不会产生新的生态问题。
[1]George William Skinner. “What the Study of China Can Do for 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64, 23(4).
阳明先生认为人类所遵循的“仁”的道德规范、道德伦理对于万物一样的适用。人类用“仁”对待人类与万物,这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按照这种道德要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必然和谐相处、协调的发展。
三、“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体现仁爱的差等
“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体现仁爱的差等。这种仁爱的差等用现代的自然科学成果解释,是自然界在长达数十亿年的发展、进化中所形成的,是自然的产生的。如自然发展进化中形成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等以及相互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类众多的生物种类、物质种类在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之间尽管在本体论、价值论上是“天地万物一体”,但是自然万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自然环境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处于一种事实上的差异的存在,这是自然发展与进化的结果。同时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由于血缘和在社会中、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人与人之间存在事实上的亲疏关系等。不管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客观现实与客观事实。“良知上自然的条理”的差等是儒家仁爱有差等在自然界、社会客观存在的真实映照,但是这种仁爱差等在体现人是万物之灵的同时并不必然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盛行、出生优越性的盛行、种族和种类优越性的盛行。这种差等是在“天地万物一体”前体下,每种物种、物质由于其作用不同、扮演角色不同而体现的差异。是人类来源于自然、是自然产物基础上的差等。人类是自然万物之灵的地位反而决定人类具有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差等既是伦理上仁爱的差等体现,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自然界在天然的发展中一直是慷慨的产出者但同时也不浪费一点一滴。自然万物处于同一之中,万物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之间存在使用价值。生物圈中的食物链是自然形成的,与人类道德伦理上的仁爱有差等是暗合的。在自然界中自然地发展中,人处于万物之灵的位置,人可以宰禽獸以飬親。“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体现仁爱的差等既是伦理上仁爱差等的体现,也是自然发展的现实结果。
“比如身是一體,把手足悍頭目,豈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獸與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飬禽獸,又忍得。人與禽獸同是爱的,宰禽獸以飬親,與供祭祀,燕賓客,心又忍得。至親與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則生,不得則死,不能两全,寧救至親,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該如此。及至吾身與至親,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蓋以仁民愛物,皆從此出;此處可忍,更無所不忍矣。大學所謂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條理,不可踰越,此便謂之義;顺這個條理,便謂之禮;知此條理,便謂之智;终始是這條理,便謂之信。’”〔4〕108王阳明认为在生态价值上承认“天地万物一体”、在生态伦理上强调“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但是在具体的仁爱范围上是差等。
四、“存天理去人欲”的节用
“存天理去人欲”是中国儒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从《礼记乐记》到二程、朱熹都对天理与人欲提出过自己的阐释,影响较大的是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接受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并有新的发展,只不过他是从心学的视角来阐释存天理去人欲。“學是學去人欲,存天理;從事於去人欲,存天理,則自正。諸先覚考諸古訓,自下許多問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過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4〕31-32不仅理学、儒学甚至释道都认为人的正常的基本生活需求欲望是合理的、也是合天理的,这一部分的“人欲”是天理的一部分,在价值上、伦理上是值得肯定的,正当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但是超出人类正常的生活需求的欲望就是“人欲”,是需要灭掉的。朱熹认为,人需要饮食,这是天理,但是若饮食上追求美味奢华那就是人欲了;两性之间通过礼法用婚姻的形式组成家庭,这是人伦天理,但是若追求三妻四妾、娇妻美妾那就是人欲。也就是人的欲望在正常的生活需要的礼法的限度内就是天理,超出限度就是人欲。当然有学者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具有对人的自然欲求和生存权力压抑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层价值在于表现人的意志力,在同人的感性的自然欲望对峙中显示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庄严。人的主体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并不建筑在人的自然欲求之上——尽管认同人的一定限度内自然欲求的合理性、正当性,而是建立在理性主宰并支配感性的能力与力量之上,理学正是要体现这样一种人类的普遍精神。[5]
从王阳明“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可以看出,人要节制自身的欲望,不超出正常合理的生活需求,在具体物质世界的体现就是节用。这种节用的思想与做法对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的生活方式就是倡导低碳、简洁、适用而不奢侈浪费。不浪费、不奢侈的节用本身就是一种节约自然资源的做法,就是对生态资源、生态环境最好的保护。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真正过一种“存天理去人欲”的节欲、节用生活的很难、也很少,“存天理去人欲”的节用思想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是辩证统一。“某嘗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説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個行已自有知在。”〔4〕4阳明先生认为:“冥行妄作”是缺少知,“揣摩影響”是缺少行。并进一步论证说,今人人为的將知行分开——先知后行,待得到真知后再行,故终身不行,也就会终身不知。阳明先生认为“知行不仅合一而且是并进”。与顾东桥的书信往来的答辩中,阳明先生用“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卽是意,卽是行之始矣。”〔4〕41等实例论证知行合一、知行并进。阳明先生认为“知行”是一个工夫,不能分离。阳明先生在回答顾东桥书信中“専求本心,遂遺物理,必有闇而不達之處”的问题时,认为:“知之眞切篤實處,卽是行;行之明覚精察處,卽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4〕42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宗旨是从源头上克服“不善的念”。“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制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4〕96根据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理论,念一发动就是行了,这个念有善的、也有不善的,不善的念在发动的那一刻就会被根除,不使不善的念在胸中,从而达到一种儒家的理想人格。这一过程是一个道德修养的过程、也是道德实践过程。
五、“知行合一”体现的践履特性
“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是阳明文化中的核心命题之一。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之说是立足于学术研究中发现原有的知行之说有问题;通过龙场悟道之后对知行问题重新认识与思考的结晶;是对当时明代中期社会现实中的弊端进行深入思考后反思。[6]
“天地万物一体”思想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形而上层面的价值意义上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其二是形而下的自然层面上人与天地万物一体。
阳明先生“存天理去人欲”的节用思想与做法对于人类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是利己的,也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存天理去人欲”的节用不是让人完全节制欲望过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在承认人有正当、合理、合礼的生活欲望与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人正当、合理、合礼的需求欲望与需求,过一种简单、充实、有尊严、高质量的生活。而这样一种生活正好是暗合现代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人在“存天理去人欲”的基础上的节用本身就是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最佳保护。
“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是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隠之心焉,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覚者也,見草木之催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毁壊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小人之心卽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體之仁猶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動於欲,而未蔽於私之時也。”〔4〕968王阳明认为“心之仁本若是”,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将孟子提出的仁的恻隐之心扩展到同类者、有知覚者、有生意者、瓦石等无生命的物体,并进一步讲述“大人”具有万物一体之仁,“小人”也具有万物一体之仁,是人的天命之性。将仁爱从人际道德推广到自然万物。当人的私欲蒙蔽,就没有万物一体之仁,就会产生利害相攻而无所不为甚至骨肉相残。所以要去私欲之蔽,恢复天地萬物一体之仁。使人的仁心显现,用仁应对天地万物,体现万物一体之仁,从生态伦理的视角上人与万物、自然具有获得仁的相同伦理对待的地位,也有获得相同的仁的伦理对待的必然要求。
另外,分别对动载荷与巷道顶板的距离、方位等进行了模拟,过程与载荷强度相同,不再赘述。结论为动载荷作用点距离巷道顶板越近,巷道浅层围岩的变形破坏越严重,距离在3 m以内时,变形较大,有失稳的可能;不同动载位置均对顶板有一定影响,动载在顶板时顶板下沉最严重,在两帮时对顶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阳明先生提“知行合一”,其精髓——是以活动或者是行动来表达知的,知的过程就是行的过程,强调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突出了道德实践与德性之知的紧密结合。
“知行合一”的核心是“真知必践行”,知而不行为不知,知与行是密不可分的、是统一的,实践特性是“知行合一”的核心内涵之一。“知行合一”解决了“知”与“行”脱节的问题。阳明文化中“知行合一”蕴含着践履思想、实践特性,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开展提供思想基础支撑。
因为《旧约》特别是《摩西五经》是用亚兰文和希伯来文写成的。亚兰地区接近巴比伦地区,而希伯来住的迦南地区远离巴比伦地区。因此,语言的发展并不是闪族在一个地域生成,然后发展成东西南北各个地方的闪族语言分支,而是反过来,由巴比伦文字的楔形文字传播到亚兰,产生亚兰文,之后才传到迦南,产生迦南文,以色列人到迦南后,才产生希伯来文。所以,以色列人先使用亚兰文,后来使用希伯来文书写《摩西五经》。
然而,当孩子们过了四年级后,比赛结果就来了个大逆转。此时,男孩变成了压倒性的胜利者。这是因为女孩仍遵循指令,按照常规方式设计、制作赛车,男孩却用于开拓创新,喜欢进行新的尝试,不怕冒险。尽管许多男孩的创新尝试没有成功,但仍会有些男孩因为其令人惊羡的新颖设计和制作而毫无悬念地荣登榜首。
六、阳明文化中生态思想与生态智慧的现代意义
尽管阳明文化中的自然是意念中的自然、是存在于主体的意识领域之中的自然、是类似于胡塞尔现象学中现象界中的自然,是心对于自然的再创,心是自然的本原、是自然产生的源泉;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探究阳明文化中关于人与生命、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粹,研究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阐述,特别是“致良知”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中体现深刻的道德伦理准则,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本体论与现世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阳明文化“天地万物一体”中体现的生态价值、“万物一体之仁”中体现的生态伦理、“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体现仁爱的差等、“存天理去人欲”中体现的节用、“知行合一”中的践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文化体系,蕴含着生态智慧、生态思想。这些思想与智慧出现在五百多年前的阳明文化中,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生态智慧与生态思想将一直延续下去,先贤的智慧令人不得不由衷的敬仰,这些生态智慧、生态思想对于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便于我们更好的处理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 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序1.
[2] 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4.
[3] 钱穆.王守仁宋学里面留下的几个问题[M].台北:商务印书馆,1943:2-3.
[4] (明)王守仁,撰.吴光,等,校.王阳明全集卷七文录四親民堂记乙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明代第十五分册明代思想(电子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8.
[6] 龚振黔,赵平略.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对贵州地方文化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13(12):19-20.
[7] 郁振华.论道德—形而上学的能力之知——基于赖尔与王阳明的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2014(12):27.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9)02-037-041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阳明学与朱子学的互动研究”(18XZX008)。
作者简介:黄昊,哲学博士,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文化和生态文化。
[责任编辑:黄 昇]
标签:万物论文; 生态论文; 天地论文; 自然论文; 天理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明代哲学(1368~1644年)论文; 《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论文;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阳明学与朱子学的互动研究”(18XZX008)论文;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