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人健康指标达『小康』(论文文献综述)
程显扬[1](2020)在《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健康,不仅是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更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健康良好的国民群体是任何国家实现发展与繁荣的坚固地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九大报告中同样写明:“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是在开篇即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国民对于健康的需求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对于健康需求的层次同样在持续上升且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健康服务业是21世纪的新兴医疗体系,通过革新医疗模式而构建的以健康为核心而非以疾病为核心的新型医疗体系,包括先进理念、前沿技术、标准培训认证和管理运营组成的覆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程。正如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1世纪的医学是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微生态的平衡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性化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身心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健康生活方式)作用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生命质量为中心发展,以延长生命绝对值向以延长有生产力的健康寿命和青春寿命发展等等。归根结底,就是医学服务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以人民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也是新型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宏观环境的变革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民生福祉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凡意义。中国的健康服务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其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与发展成就进行相对系统完整的梳理,在总结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重大机遇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同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在当前的特殊背景下,尝试提出中国健康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相关建议。首先,本文以两份关键性政府文件作为分界点,将中国健康服务业划分为初创发展阶段(1949—2013)、规划阶段(2013—2017)和快速发展阶段(2017至今)。借助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规模和分类两个角度对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叙述。同时,总结了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所取得的六大基本成就,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路径逐渐清晰;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扩大,重心下沉渐成趋势;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产业链初步形成;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幸福产业焕发活力;区域健康服务业高地初显,示范效应良好。并揭示了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所存在的五项基本问题,即医疗服务结构与总量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健康保险服务发展乏力且存在壁垒;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缺少核心竞争力与政策保障;科技创新转化难且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其次,本文在充分考量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健康服务业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将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人均个人现金卫生支出、14岁以下人口比重、65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是否实施了新医改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上述各变量皆有利于推动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而且,收入水平、个人医疗消费支出、政策规划与人口老龄化对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影响因素在中国的客观现实,针对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规划、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水平、科技创新和疾病谱变化对于中国健康服务业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影响方式进行了深入说明。最后,本文系统论述了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条件下,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即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新基建与双循环格局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人口老龄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红利。并且,在对国际经验进行比较总结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孟甜[2](2020)在《社会经济地位对城镇职工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工作的基本前提,一直以来都受到世界各国以及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众多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存在显着影响,截止目前,相关研究进程已从探究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直接影响,发展到探索社会经济地位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等各种中介变量的交互机制来影响健康的阶段。在上述研究现状背景下,讨论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影响,需要重点研究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社会经济地位是否直接影响健康状况,二是社会经济地位是否通过生活方式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健康状况。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展开相关研究。从理论上看,根据相关文献综述,对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生活方式等核心概念做出较为贴切的界定;以健康经济学中的健康需求和健康生产理论,以及社会因果论为理论基础,进行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的理论分析,并进一步对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状况的中介机制进行理论探讨。从实证上看,利用CFPS面板数据,结合统计学原理对健康各项相关指标,以及能够影响健康的个人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等指标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在交叉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逻辑回归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状况的直接影响;并在确定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逻辑回归模型检验生活方式作为中介变量时,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状况的间接影响。最后,提出能够进一步提升城镇职工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工作,最终得出三个主要结论:(1)社会经济地位直接影响城镇职工的健康状况,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健康状况相对更好;(2)生活方式对城镇职工的健康状况有影响,且选择积极生活方式的群体,健康状况相对更好;(3)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生活方式间接影响城镇职工的健康状况,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比较倾向于选择更积极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相对更好。
周游舟[3](2020)在《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前提,也是全面健康的基础。它关系着家庭幸福、社会进步、民族兴旺发达,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优先领域和重要议题。妇女儿童健康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基础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健康素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区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创新应用。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5月3日印发《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至此,我国“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的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跨机构、跨地区和跨时间段的协作,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和规范化管理支持。然而,重庆市大部分区县的妇幼健康相关机构仍停留在围绕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等医技信息系统展开,甚至采用纸质化的方式管理妇幼保健业务。居民妇幼保健信息、临床信息以不同形式分散存储在不同信息系统及不同机构内,不利于妇幼业务联动及后期妇幼健康信息化的持续建设。本文以重庆市WZ等区县的妇幼信息化建设为调查对象,以打通妇幼信息相关信息系统的障碍为突破口,以构建重庆市区域妇幼健康信息平台为主线,引入公共产品理论、PDCA理论,科学界定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产品属性,融入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模式作为信息化手段打破信息孤岛情况的科学依据,从政府、公众以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不同角度对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分析并最终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有关情况,做好本文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现状和研究内容,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创新点。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对妇幼健康、信息化、妇幼健康信息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本文所使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解释。第3章“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成效”,介绍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主体、目标和内容,以及所具备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信息化基础实施。第4章“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现状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其进行深入查摆。第5章“加强完善重庆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对策”,针对本文提出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建设统一的妇幼健康信息平台;二是加强政府大数据平台建设;三是完善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交换机制;四是加强医疗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建立政企联动协调管理机制;六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第6章“结论与展望”,对研究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总结研究结果,并且指出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王晓涵[4](2019)在《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CHARL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数据预测2040年以后我国中老年人的比例将超过50%。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老年人的健康保障也面临挑战,而积极老龄化将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至关重要,积极老龄化的各种途径也是增强健康资本的关键。“参与”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参与”的定义强调了中老年人在参与过程中的互动、联系以及角色价值的实现,这意味着照料孙辈等无报酬活动也可纳入“参与”的范围。此外,社区是中老年人“参与”各种活动的基本载体,社区活动参与也将对积极老龄化的实现发挥重要的作用。隔代照料和社区参与作为中老年人“参与”家庭活动和社区活动的重要形式,将对中老年健康资本的积累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选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综合构建包含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双维度测量指标,在“角色提升理论”、“活动理论”以及“用尽废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OLS回归模型以及倾向得分匹配对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和中老年人健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隔代照料和社区参与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隔代照料对身体健康的改善程度随照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参与文体娱乐性活动会显着改善中老年人的健康,但参与志愿性活动对中老年人健康的改善并不显着。为了考察隔代照料和社区参与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结构性差异,本文进一步分城乡、是否空巢、是否独居样本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除隔代照料对独居群体的改善作用并不显着以外,隔代照料和社区参与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各分样本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在精神健康方面,隔代照料和社区参与会对城乡、非独居以及空巢中老年人产生积极影响,但对独居群体的影响并不显着,过去一年的隔代照料经历甚至对独居群体的精神健康有消极影响的趋势。考虑到隔代照料和社区参与对健康影响的自选择问题,本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验证了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最后,本文就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以期对中老年人健康保障以及积极老龄化等问题有所启示。
高超[5](2019)在《农民工社会融入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查》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成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转型期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生了数量庞大的进城农民工群体,据统计2018年已达到13506万人,他们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烙印的深刻影响下,进城农民工面临严重的制度排斥,同时其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缺少高质量社会资本提供的外部支持,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在精神健康方面存在极大的脆性。社会融入理论肇始于西方学界,相关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了同化论、文化适应论、区隔同化论、曲线融入论、多元文化主义等一大批成果。社会融入理论于21世纪初开始受到我国学界的重视,逐渐在对农民工群体的研究情境中得到借鉴和运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兼具动态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一些研究已经注意到制度、禀赋等因素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并验证了社会融入对农民工就业、消费、生活满意度等结果指标的效应,但对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健康效应的研究仍较为缺乏。研究目的了解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现状和困境,分析制度排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融入等多种因素对于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探讨多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并揭示其作用路径,同时比较和分解不同群体农民工在精神健康状况上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今后推出改善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合理干预模式和政府有关决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018年7-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杭州市滨江区和余杭区共计获得了2434个农民工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员通过社区现场调查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并核对以控制调查质量。所获数据采用Epidata 3.1中文版软件录入,通过玛叶指数考察样本的人口学代表性。问卷中涉及的主要变量包括:1)社会人口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婚况、行业、收入;2)迁移特征:包括家庭式迁移、留城时间;3)制度排斥因素:包括户籍排斥、就业排斥、居住排斥、劳动权益排斥、社会保障排斥;4)人力资本因素:包括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次数、资格证书个数、自评健康;5)社会资本因素:包括乡村型社会资本、城市型社会资本;6)社会融入因素:采用《农民工城市融入量表》进行测量,包括经济融入、行为融入、政治融入三个维度;7)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两个维度;8)精神健康:包括心理压力、自杀意念。心理压力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进行测量,自杀意念采用中文版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第9条目进行测量。数据库中存在的少量缺失值采用EM算法进行补充,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量表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和路径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包括SPSS 23.0,STATA 14.0和AMOS 23.0。研究结果1)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农民工心理压力得分平均为25.69±6.44分,参照城市居民健康危险压力状态的判断标准,农民工健康危险性心理压力的检出率为56.2%,总体检出率的95%CI为(54.3%,58.2%)。农民工两周内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9.3%,总体检出率的95%CI为(8.2%,10.5%)。2)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全模型结果显示,人力资本(β=-0.07,p=0.004)、经济融入(β=-0.21,p<0.001)、行为融入(β=-0.098,p<0.001)对心理压力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协变量中性别(β=0.055,p=0.008,女性高于男性)、代际(β=0.151,p<0.001,新生代高于老一代)对心理压力的影响显着。3)农民工心理压力的群体差异分解: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农民工心理压力的估计均值差异为-0.818,其中由特征系数不同引起的系数差异可以解释总差异的87.78%;不同代际农民工心理压力的估计均值差异为-2.056,其中由特征系数不同引起的系数差异可以解释总差异的110.26%;不同婚况农民工心理压力的估计均值差异为-0.785,其中由特征系数不同引起的系数差异可以解释总差异的75.41%。心理压力在不同性别、代际、婚况的农民工之间的差异均存在较大的歧视效应,女性、新生代、不在婚农民工面临相对较大的健康脆性。4)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具体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行为融入、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融入水平显着高于老一代,表现出较为典型的直线融入特征。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经济融入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β=0.115,p<0.001)、婚况(β=0.064,p=0.015)、行业(β=0.058,p=0.005)、收入(β=0.121,p<0.001)、留城时间(β=-0.056,p=0.022)、制度排斥(β=-0.186,p<0.001)、人力资本(β=0.073,p=0.002);行为融入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β=-0.071,p<0.001)、收入(β=0.082,p<0.001)、制度排斥(β=-0.111,p<0.001)、人力资本(β=0.173,p<0.001)、乡村型社会资本(β=0.081,p=0.001);政治融入的影响因素包括户籍地(β=-0.04,p=0.052)、行业(β=0.044,p=0.039)、制度排斥(β=-0.13,p<0.001)、人力资本(β=0.067,p=0.004)、城市型社会资本(β=0.077,p=0.001)。5)对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脱嵌”假说的验证: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制度排斥得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t=1.541,p=0.123),但新生代农民工的乡村型社会资本(t=-4.374,p<0.001)和城市型社会资本(t=-5.469,p<0.001)水平都显着高于老一代;乡村型社会资本对制度排斥——行为融入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B=-0.125,p=0.015);因此,该假说的两条基本假设都未能通过实证数据的检验。6)农民工心理压力的路径模型分析:包含协变量、制度排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融入的路径分析模型总体拟合良好(c2/df=2.21,GFI=0.998,RMSEA=0.022),性别、代际、人力资本、经济融入、行为融入对心理压力的标准化直接效应分别为0.061,0.178,-0.071,-0.192,-0.108。7)农民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74,p<0.001)、经济融入(OR=0.86,p<0.001)、心理压力(OR=1.1,p<0.001)、积极应对(OR=0.97,p=0.034)、消极应对(OR=1.1,p<0.001)是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8)农民工自杀意念的路径模型分析:包含协变量、心理压力、社会融入和应对方式的自杀意念路径分析模型总体拟合良好(c2/df=2.488,GFI=0.997,RMSEA=0.025),性别、经济融入、消极应对、心理压力对自杀意念的标准化直接效应分别为0.065,-0.1,0.101,0.163。研究结论1)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代际、人力资本、经济融入和行为融入;农民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心理压力、经济融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女性相对于男性、新生代相对于老一代、不在婚者相对于在婚者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压力,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群体间禀赋要素边际效应的差异,因此女性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和不在婚农民工具有相对较大的健康脆性。3)对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脱嵌”假说未能通过实证证据的检验,但假说的科学性仍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4)社会融入因素在农民工社会人口特征、制度因素、禀赋资本因素与心理压力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5)社会融入因素在农民工社会人口特征、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今后提高农民工社会融入水平,改善精神健康状况的几点建议。在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方面:第一,继续深入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制度藩篱,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二,加大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打造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第三,营造良好社区环境,促进社群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转变。在改善农民工精神健康方面:第一,立足城市社区,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服务;第二,创新方式方法,探索针对农民工精神健康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新机制。
范成文[6](2019)在《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老龄化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面、深刻、持久的影响,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体育作为人口老龄化的便捷、经济、有效的应对方式以及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的理想途径,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与相对不足的老年人体育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如何以老年人体育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以补齐老年人体育服务的“短板”,满足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老年人体育发展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人口学、体育学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我国老年人体育需求现状及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困境,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构建了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并提出了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路径。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明确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对本文研究的研究对象以及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把老年人界定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群,老年人体育服务泛指老年人在体育参与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社会支持是指对于老年人体育发展的支持行为,本文的社会支持主体包括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等正式支持以及个人、家庭、邻里、朋友等非正式社会支持。其次,阐释本文研究中要用到的老龄化理论、魅力质量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三种理论的内涵及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些政策的演进特征。研究认为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经历了肇始阶段(1978至1991年)、探索阶段(1992年至1998年)、发展阶段(1999至2010年)和深化阶段(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演进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制定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更加具体及社会支持主体日益多元化。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分析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及其需求层次。研究以湖南省的2153位老年人为样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群体的基本情况、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以及老年人体育活动需求3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体育活动及需求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基于魅力质量理论及Kano模型的分析,对湖南省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层次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老年人的体育服务需求层次。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的困境,进一步明确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困境在于:正式社会支持主体未能发挥应有的支持作用;非正式社会支持主体未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体育设施供给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体育信息服务匮乏位,宣传推广方法不多,体质监测推广力度不够,面向老年人普及程度偏低,健身指导人才培养不足,宏观设计与后续管理缺乏,体育活动偏重赛事,其它活动形式不多,社会体育组织力量薄弱,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支持形式单一,重单向指导,轻双向互动。第六部分对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四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的社会支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四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的社会支持表现出以下特征: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政策法规保障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社区组织供给老年人体育服务;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于老年人体育;体育和医疗卫生部门共建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等。由于各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老龄化程度以及治理老龄化理念的不同,四国的老年人体育服务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七部分在明确问题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构建系统的五个基本理念:基于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基于政府“掌舵”与社会“划桨”相结合,基于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导向,基于以社区为依托发展老年人体育服务的思路。构建了由“宏观结构——微观结构——运行机制”三部分构成的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宏观结构上,这一协同支持系统的内容包括协同理念、协同规范、协同方式与协同主体;运行机制主要设计了行政机制、市场机制与社群机制三种机制;微观结构上构建了“政府——社会体育组织——社区——其它组织——个人社会支持网”五位一体的多元主体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微观结构。并从多元主体的确定、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析3个方面重点阐释了微观结构。第八部分在所构建系统基础上,提出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路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明确自身职责,加大正式社会支持力度;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提升社会力量协同支持水平;拓展市场协同机制,丰富老年人体育供给;发展社区老年人体育,提升社区体育服务能力;支持老年人体育赛事,丰富老年人身边的体育活动;加强体育与健康信息服务,营造协同支持舆论氛围;弘扬传统美德,构建个人社会支持网。
付茹雪[7](2019)在《运动对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成为越来越多家庭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基础教育强调对学前儿童进行保教结合式的教育,倡导以游戏作为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与此同时,倡导家园共育,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亦是必不可少。但是目前家庭健康教育中,对于运动的关注较为不足,而运动恰好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的良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家长引起重视。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家长的家庭体育意识,选取有运动意向的家长提出运动干预家庭健康教育的建议,对运动干预前后学前儿童的健康指标进行分析,以期待达到提高家长体育意识、加大学前儿童课外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的更好发展的目的。同时针对较具有代表性的学前儿童健康问题,选取了四个学前儿童作为个案进行追踪,与家长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运用观察、访谈、测量等方法,对个案干预前后的健康指标进行分析,弥补了因针对性不足而造成的干预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以期待达到因材施教、更好的预防健康问题、防止健康问题泛化的目的,为学前儿童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对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于学前儿童的柔韧素质、平衡能力、灵敏与速度具有显着性作用;(2)运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有正向作用,有利于学前儿童形成规则意识,缓解焦虑情绪;(3)运动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性有正向作用,能够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加强与人合作的能力;(4)运动干预对于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焦虑情绪、前庭敏感、肥胖具有缓解趋势。家长要提高体育意识与教育能力,针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运动干预,同时坚持多维度紧密配合,多方面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刘志鑫[8](2019)在《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分解研究 ——基于CHIP数据分析》文中提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提高,但与此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健康水平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巨大改善,人均寿命大幅提高,各项健康指标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但是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健康平等,健康不平等问题日渐凸显,健康不平等问题成为一个不得不关注和改善的社会问题。文章主要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8、2013的数据,并采用集中指数法测度分别测度2008和2013年中国的健康不平等程度,2008年到2013年健康状况不平等有所改善。使用probit做健康不平等包括健康状况不平等和医疗负担不平等的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并使用Oaxaca-type方法做各类影响因素效应的分解。结果显示:不论是健康状况的不平等还是医疗负担不平等,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收入。医疗保险的推广明显改善了健康不平等状况,医疗保障工作绩效显着。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的结论,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推进收入分配机制的完善、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普及医疗保健知识,缩小地区间差异提出政策建议。
姚译然[9](2019)在《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康,作为人们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必然是社会得以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基础。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力最终要回归于“人”,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蕴藏着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随着我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市场供给能力降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要素投入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终将取缔。将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战略重点,着力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红利”,为实现社会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中共中央号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举措。论文通过总结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关系领域的研究成果,最终发现已有研究多以人力资本“存量”、“结构”作为研究主体,具体探究人力资本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论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当前,健康人力资本备受关注,而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视角更多地聚焦在医疗卫生方面,能够全面表现健康人力资本内涵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有关其投资方面的研究尚待增进。上海,作为中国“一线”城市,为保证社会经济的高水平发展则更应当注重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用,更加重视对其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故文章从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二者的内涵切入,以上海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质。首先对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将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医疗卫生投入、教育投入、环境保护投入、保健投入和生活改善投入五个方面,分别从政府、社会、个人三个部门,选取11项具体指标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指标体系;从“经济总量增速”、“发展结构”、“发展动力”和“发展挑战”四个维度,确定17项具体指标形成一套较系统、全面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值法对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发展进行测评,并结合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历年情况,对其测评结果进行时序与结构的比较、分析。再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根据两系统间的关联度数值大小得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的高低排序;在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影响传导路径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物质资本、开放程度、科技水平、人力资本存量作为控制变量,揭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直接、间接影响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论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根据关联度计算结果,上海有关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效应的排序为:环境保护投入>保健投入>教育投入>医疗卫生投入>生活方式投入;第二,通过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上海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质既有直接效应,也有借助一定传导路径的间接效应,但以现阶段而言,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效果尚浅。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合理规划布局,调整投资结构,增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实效。
尹淼[10](2019)在《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测算及配套促进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的健康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可忽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在新时代,人不在乎多,而在乎精”,我国要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逐步将人口数量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健康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另外一种形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对于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及促进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健康人力资本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未来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文章以健康人力资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等方法确定了影响健康人力资本测量的指标,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十个指标。三个类别分别为:死亡情况,发病情况和亚健康情况;十个指标为:人均预期寿命、死亡率、肺结核发病率、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病床使用率、门急诊诊疗人次、精神科门急诊人次、人均睡眠时长、人均厌食天数、年感冒次数。并运用AHP层次分析、专家评分法等方法,确定了健康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健康人力资本测量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以及抽样调查结果等数据的分析,测量出我国2008-2016年健康人力资本情况,了解我国当前健康人力资本发展现状。先采用灰色理论方法预测我国未来2017-2037年的健康人力资本情况,接着改变训练集,采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我国未来2017-2037年的健康人力资本情况,并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结果发现,我国未来的健康人力资本会保持快速的增长,但是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健康人力资本的增长率会逐渐下降,但是仍然保持着一个缓慢的增长速度。文章关注于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发展,并创新性地构建了健康人力资本测量的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健康人力资本进行了测量和预测,并对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提出一点建议,丰富和发展了现有的人力资本理论,对于促进我国健康中国的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厦门人健康指标达『小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厦门人健康指标达『小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
1.3.3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
1.4 文章结构与研究思路 |
1.4.1 文章结构 |
1.4.2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2 健康服务业的政策研究 |
2.1.3 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健康服务业的基本界定 |
2.2.2 健康服务业的现状研究 |
2.2.3 健康服务业的政策研究 |
2.2.4 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第3章 健康服务业发展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 |
3.1.1 健康 |
3.1.2 健康服务业 |
3.2 相关理论 |
3.2.1 健康需求理论 |
3.2.2 健康人力资本理论 |
3.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3.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3 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 |
3.3.1 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3.3.2 理论模型构建 |
3.3.3 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
4.1.1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初创发展阶段(1949—2013) |
4.1.2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规划阶段(2013—2017) |
4.1.3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阶段(2017至今) |
4.2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成就 |
4.2.1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规模 |
4.2.2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分类 |
4.2.3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取得的基本成就 |
4.3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4.3.1 医疗服务结构与总量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
4.3.2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4.3.3 健康保险服务发展乏力且存在壁垒 |
4.3.4 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缺少核心竞争力与政策保障 |
4.3.5 科技创新转化难且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选取 |
5.1.3 结果分析 |
5.2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深入说明 |
5.2.1 经济发展水平 |
5.2.2 政策规划 |
5.2.3 人口年龄结构 |
5.2.4 城镇化水平 |
5.2.5 科技创新 |
5.2.6 疾病谱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
6.1 世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概况与背景 |
6.1.1 世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
6.1.2 世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背景 |
6.2 主要发达国家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经验 |
6.2.1 美国 |
6.2.2 德国 |
6.2.3 加拿大 |
6.3 对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
6.3.1 坚持政府引导,加强规划引领 |
6.3.2 突出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
6.3.3 加快集群发展,增强辐射带动 |
6.3.4 优化要素配置,补齐发展短板 |
6.3.5 支持开放发展,融入国际分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与对策建议 |
7.1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 |
7.1.1 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
7.1.2 新基建与双循环格局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
7.2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
7.2.1 多渠道并用与多元化并重,缓解医疗服务总量与结构矛盾 |
7.2.2 以提高生存质量为主线,构造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生态体系 |
7.2.3 实施构造完备的监管与政策,消除相关机制体制障碍 |
7.2.4 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问题,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融合 |
7.2.5 推动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彼此联动 |
7.2.6 转变既往思想观念,树立积极老龄化的观念 |
7.2.7 促进传统中医药学科思想复兴,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社会经济地位对城镇职工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镇职工 |
2.1.2 社会经济地位 |
2.1.3 健康 |
2.1.4 生活方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健康生产理论 |
2.2.2 健康需求理论 |
2.2.3 社会因果论 |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实证基础 |
3.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筛选 |
3.2 指标选取与样本特征 |
3.2.1 指标选取 |
3.2.2 样本特征 |
3.3 实证基础 |
3.3.1 概念模型 |
3.3.2 实证模型 |
第四章 现状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4.1 城镇职工社会经济地位现状 |
4.1.1 城镇职工收入现状 |
4.1.2 城镇职工教育现状 |
4.1.3 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与现状 |
4.2 城镇职工生活方式现状 |
4.2.1 城镇职工睡眠时间现状 |
4.2.2 城镇职工锻炼频率现状 |
4.2.3 城镇职工吸烟现状 |
4.2.4 城镇职工饮酒现状 |
4.3 城镇职工健康现状 |
4.3.1 城镇职工自评健康现状 |
4.3.2 城镇职工身体健康现状 |
4.3.3 城镇职工精神健康现状 |
4.4 本章总结 |
4.4.1 城镇职工整体社会经济地位较高 |
4.4.2 城镇职工整体生活方式比较积极 |
4.4.3 城镇职工整体健康状况良好 |
第五章 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状况的直接影响研究 |
5.1 基本假设 |
5.2 交叉分析 |
5.2.1 控制变量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交叉分析 |
5.2.2 自变量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交叉分析 |
5.3 方差分析 |
5.3.1 年龄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方差分析 |
5.3.2 性别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方差分析 |
5.3.3 婚姻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方差分析 |
5.3.4 地区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方差分析 |
5.4 相关分析 |
5.4.1 收入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
5.4.2 最高学历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
5.4.3 社会保险参与情况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控制变量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回归分析 |
5.5.2 自变量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回归分析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以生活方式为中介变量的间接影响研究 |
6.1 基本假设 |
6.2 生活方式与城镇职工健康状况回归分析 |
6.2.1 生活方式与城镇职工自评健康状况回归分析 |
6.2.2 生活方式与城镇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回归分析 |
6.2.3 生活方式与城镇职工精神健康状况回归分析 |
6.3 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方式回归分析 |
6.3.1 社会经济地位与睡眠情况回归分析 |
6.3.2 社会经济地位与锻炼情况回归分析 |
6.3.3 社会经济地位与吸烟情况回归分析 |
6.3.4 社会经济地位与饮酒情况回归分析 |
6.4 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回归分析 |
6.4.1 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自评健康回归分析 |
6.4.2 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身体健康回归分析 |
6.4.3 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精神健康回归分析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7.1 调整相关国家政策 |
7.2 深化卫生体系改革 |
7.3 大力发展健康产业 |
7.4 发挥雇主参与作用 |
7.5 加强个人自我管理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可能存在不足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妇幼健康 |
2.1.2 信息化 |
2.1.3 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PDCA理论 |
第3章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成效 |
3.1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1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概况 |
3.1.2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概况 |
3.2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体系现状 |
3.2.1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体系 |
3.2.2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实施 |
3.2.3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措施 |
3.3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主要成效 |
3.3.1 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组织机构 |
3.3.2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方案 |
3.3.3 具备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条件 |
第4章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分析 |
4.1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调查 |
4.1.1 调查方案设计 |
4.1.2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1.3 调查数据的分类 |
4.2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部分区域信息化建设基本服务缺失 |
4.2.2 大数据开发应用不够 |
4.2.3 信息系统数据不能互通 |
4.2.4 人才队伍配置不足 |
4.2.5 协调能力不强 |
4.3 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缺乏统一的妇幼健康信息平台 |
4.3.2 相关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缺陷 |
4.3.3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不足 |
4.3.4 人才队伍管理欠缺 |
4.3.5 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加强完善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5.1 建设统一的妇幼健康信息平台 |
5.2 加强政府大数据平台建设 |
5.2.1 发挥政府统筹医疗大数据管理的作用 |
5.2.2 加强移动医疗建设提高数据利用率 |
5.3 完善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交换机制 |
5.3.1 确保数据采集稳定有效 |
5.3.2 完善医疗专网建设 |
5.3.3 政府推行统一标准 |
5.4 加强医疗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
5.4.1 强化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
5.4.2 强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
5.4.3 加大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
5.5 建立政企联动协调管理机制 |
5.5.1 建立各级政府机构与企业定期沟通制度 |
5.5.2 定期组织信息化建设培训 |
5.6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
5.6.1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
5.6.2 建立健全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CHARL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中老年人健康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隔代照料和中老年人健康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社区参与和中老年人健康的相关研究 |
1.2.4 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中老年人及健康 |
1.3.2 隔代照料 |
1.3.3 社区参与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角色紧张理论和角色提升理论 |
2.1.2 活动理论和脱离理论 |
2.1.3 用进废退理论 |
2.2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2.2.1 研究框架 |
2.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设计 |
2.3.1 数据来源 |
2.3.2 变量选取 |
2.3.3 模型设定 |
第3章 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和中老年人健康的基本情况 |
3.1 中老年人及其健康状况 |
3.1.1 中老年样本的基本情况 |
3.1.2 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精神健康的基本情况 |
3.2 中老年人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和健康的基本情况 |
3.2.1 中老年人隔代照料的基本状况 |
3.2.2 中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基本状况 |
3.3 小结 |
第4章 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共线性分析 |
4.2 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OLS估计 |
4.2.1 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
4.2.2 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对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 |
4.3 自选择效应的识别—倾向得分匹配(PSM) |
4.3.1 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PSM估计 |
4.3.2 社区参与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PSM估计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讨论和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政策建议 |
5.3.1 提倡照顾责任适当回归父辈,整合各方资源增加照顾支持 |
5.3.2 加强社区参与支持系统,提高社区参与认同 |
5.3.3 关注独居群体生活,改善独居群体健康状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农民工社会融入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和各章节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社会排斥 |
2.2 人力资本 |
2.3 社会资本 |
2.4 社会融入 |
2.5 自杀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
3.2 数据来源 |
3.3 变量的设置与操作化 |
3.4 质量控制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章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4.1 农民工的社会人口特征和迁移特征 |
4.2 农民工受到的制度排斥情况 |
4.3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情况 |
4.4 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情况 |
4.5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情况 |
4.6 农民工的应对方式情况 |
4.7 主要变量赋值表 |
第5章 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心理压力的基本情况 |
5.2 心理压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3 心理压力的群体差异分析 |
5.4 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调节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 |
5.6 心理压力的路径分析 |
第6章 农民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 |
6.1 自杀意念的基本情况 |
6.2 自杀意念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6.3 自杀意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6.4 应对方式与社会融入、心理压力的关系 |
6.5 自杀意念的路径分析 |
第7章 讨论 |
7.1 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 |
7.2 制度排斥及其与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关系 |
7.3 人力资本及其与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关系 |
7.4 社会资本及其与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关系 |
7.5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脱嵌”假说的讨论 |
7.6 农民工心理压力的群体差异 |
7.7 社会融入及其与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关系 |
7.8 对农民工自杀意念的讨论 |
7.9 本研究的特色和局限 |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全文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农民工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老年人体育的研究 |
1.3.2 关于社会支持与体育活动的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方法论 |
1.5.2 具体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6.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6.3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2 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概述及相关理论 |
2.1 老年人体育服务概述 |
2.1.1 老年人概念 |
2.1.2 老年人体育的概念 |
2.1.3 老年人体育服务的概念 |
2.1.4 老年人体育服务的内容 |
2.1.5 老年人体育服务的属性 |
2.2 社会支持概述 |
2.2.1 社会支持概念 |
2.2.2 社会支持的内容 |
2.2.3 社会支持的分类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老龄化理论 |
2.3.2 魅力质量理论 |
2.3.3 协同治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发展历程及演进特征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发展历程 |
3.1.1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肇始阶段(1978至1991 年) |
3.1.2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探索阶段(1992至1998 年) |
3.1.3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发展阶段(1999至2010 年) |
3.1.4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深化阶段(2011 年至今) |
3.2 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演进的主要特征 |
3.2.1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制定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
3.2.2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内容更加具体 |
3.2.3 老年人体育社会支持主体日益多元化 |
3.3 本章小结 |
4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及体育服务需求现状 |
4.1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特征 |
4.1.1 年龄分布 |
4.1.2 性别分布 |
4.1.3 职业分布 |
4.1.4 收入分布 |
4.1.5 居住情况分布 |
4.1.6 文化程度分布 |
4.2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
4.2.1 老年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情况 |
4.2.2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段与时长情况 |
4.2.3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情况 |
4.2.4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和项目情况 |
4.3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现状 |
4.3.1 体质监测服务需求 |
4.3.2 体育活动服务需求 |
4.3.3 体育设施服务需求 |
4.3.4 体育组织服务需求 |
4.3.5 体育指导服务需求 |
4.3.6 体育信息服务需求 |
4.4 基于魅力质量理论及Kano模型的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层次分析 |
4.4.1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必备要素 |
4.4.2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一维要素 |
4.4.3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魅力要素 |
4.4.4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无关要素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困境 |
5.1 支持主体层面 |
5.1.1 正式社会支持主体未能发挥应有的支持作用 |
5.1.2 非正式支持主体未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 |
5.2 支持内容层面 |
5.2.1 体育设施供给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5.2.2 信息资源服务匮乏,宣传推广方法不多 |
5.2.3 体质监测推广力度不够,面向老年人普及程度偏低 |
5.2.4 体育人才培养逐步规范,宏观设计与后续管理缺乏 |
5.2.5 体育活动偏重赛事,趣味性体育活动不多 |
5.2.6 社会体育组织力量薄弱,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 |
5.3 支持形式 |
5.3.1 支持形式单一 |
5.3.2 社会支持主体间协同不够 |
5.3.3 重单向指导,轻双向互动 |
5.4 本章小结 |
6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及对我国的启示 |
6.1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 |
6.1.1 美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
6.1.2 德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
6.1.3 澳大利亚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
6.1.4 日本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
6.2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6.2.1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 |
6.2.2 政策法规保障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 |
6.2.3 社区组织供给老年人体育服务 |
6.2.4 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于老年人体育 |
6.2.5 体育和医疗卫生部门共建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7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
7.1 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基本理念 |
7.1.1 基于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
7.1.2 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7.1.3 基于政府“掌舵”、社会“划桨”的角色定位 |
7.1.4 基于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导向 |
7.1.5 基于以社区为依托的发展思路 |
7.2 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框架构建 |
7.3 协同系统的宏观社会支持结构 |
7.3.1 协同理念 |
7.3.2 协同规范 |
7.3.3 协同方式 |
7.3.4 协同主体 |
7.4 协同系统的微观社会支持结构 |
7.4.1 多元社会支持主体的确定 |
7.4.2 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
7.4.3 多元主体的责任界定 |
7.5 多元主体支持系统的运行机制 |
7.5.1 优化行政机制 |
7.5.2 拓展市场机制 |
7.5.3 引入社群机制 |
7.5.4 运行机制的选择 |
7.6 本章小结 |
8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路径 |
8.1 明确政府自身职责,加大正式社会支持力度 |
8.1.1 强化制度协同供给,提高政策质量和可操作性 |
8.1.2 加强引导与协调,实行多主体跨领域协同支持 |
8.1.3 加强监管与评估,保障老年人体育政策的落实 |
8.2 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提升社会力量协同支持水平 |
8.2.1 大力发展体育社团,提升其协同政府专业服务的能力 |
8.2.2 发挥老年人体协的作用,推动体育赛事与活动的开展 |
8.2.3 完善体育志愿者制度,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和常态化 |
8.3 拓展市场参与机制,丰富老年人体育市场供给 |
8.3.1 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职能,培育市场支持力量 |
8.3.2 引导规范体育市场,满足老年人多种体育需求 |
8.4 发展社区老年人体育,提升社区体育服务能力 |
8.4.1 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社区,培育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能力 |
8.4.2 推进社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配建老年人身边的健身设施 |
8.4.3 整合社区体育人力资源,提升老年人体育服务水平 |
8.4.4 建立医体结合支持体系,普及和推广社区老年人“运动处方” |
8.5 支持老年人体育赛事,丰富老年人身边的体育活动 |
8.5.1 举办老年人体育赛事,提供展示与竞技平台 |
8.5.2 组织老年人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
8.6 加强体育与健康信息服务,营造协同支持舆论氛围 |
8.6.1 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完善老年人体育信息传播机制 |
8.6.2 建立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数据库,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
8.6.3 改进宣传方式,提升老年人体育传播效果 |
8.6.4 重塑老年人体育参与舆论语境,营造良好体育参与氛围 |
8.7 弘扬传统美德,重建个人社会支持网 |
8.7.1 营造家庭体育氛围,引导老年人养成锻炼习惯 |
8.7.2 加强敬老爱老道德建设,构建邻里互助支持网络 |
8.7.3 弘扬积极老龄化观念,引导老年人自助与互助发展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7)运动对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国家政策对健康教育的导向性 |
1.1.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及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释 |
2.1.1 运动 |
2.1.2 健康 |
2.1.3 健康教育 |
2.1.4 家庭健康教育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运动介入家庭健康教育的理论性研究 |
2.2.2 运动介入家庭健康教育的应用性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美国家庭体育的相关研究 |
2.3.2 德国家庭体育的相关研究 |
2.3.3 英国家庭体育的相关研究 |
2.3.4 日本家庭体育的相关研究 |
2.3.5 其它国家家庭体育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小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个案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现状 |
4.2 运动干预前学前儿童的健康情况分析 |
4.2.1 身体健康 |
4.2.2 心理健康 |
4.2.3 社会适应性 |
4.3 运动干预后学前儿童的健康情况分析 |
4.3.1 身体健康 |
4.3.2 心理健康 |
4.3.3 社会适应性 |
4.4 运动对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干预的案例分析 |
4.4.1 运动对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的干预 |
4.4.2 运动对焦虑情绪学前儿童的干预 |
4.4.3 运动对前庭敏感学前儿童的干预 |
4.4.4 运动对肥胖学前儿童的干预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本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8)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分解研究 ——基于CHIP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综述 |
2.1 健康的界定及其测度 |
2.1.1 健康的界定 |
2.1.2 健康的测度 |
2.2 健康不平等的界定、测度及其分解 |
2.2.1 健康不平等的界定 |
2.2.2 健康不平等的测度 |
2.2.3 健康不平等的分解 |
2.3 文献综述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
3.1 健康需求理论 |
3.2 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的测度 |
3.3 集中指数的分解 |
3.4 医疗负担的衡量方法 |
4. 实证分析 |
4.1 数据与变量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选择 |
4.1.3 描述性统计 |
4.2 回归分析 |
4.3 健康不平等及其变动的分解结果 |
4.4 医疗负担不平等及其变动的分解结果 |
5. 总结及政策建议 |
5.1 总结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健康人力资本 |
2.1.1 健康人力资本概念的引入 |
2.1.2 健康人力资本的内涵 |
2.1.3 健康人力资本的特征 |
2.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 |
2.2.1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内涵 |
2.2.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
2.2.3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分析 |
2.3 经济发展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
2.3.1 经济发展的概念 |
2.3.2 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2.3.3 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4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2.4.1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 |
2.4.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创造 |
2.4.3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个人消费决策及收入分配 |
2.4.4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
2.4.5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带动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
第三章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测评及分析 |
3.1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 |
3.1.1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指标借鉴 |
3.1.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指标体系构建 |
3.1.3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 |
3.1.4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评价 |
3.1.5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评价与分析 |
3.2 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 |
3.2.1 经济发展的衡量方法与借鉴 |
3.2.2 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3.2.3 上海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
3.2.4 经济发展的评价 |
3.2.5 上海市经济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
4.1 模型设置 |
4.1.1 灰色关联分析 |
4.1.2 测算模型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测算结果 |
4.3.2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模型设置 |
5.1.2 变量选取 |
5.1.3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检验 |
5.1.4 实证小结 |
5.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
5.2.1 模型设置 |
5.2.2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传导变量的直接影响 |
5.2.3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直接、间接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借鉴 |
6.3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战略的总体思路 |
6.4 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战略的对策 |
6.4.1 合理调整医疗卫生投入和教育投入 |
6.4.2 积极增进全民健康意识 |
6.4.3 全面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
6.4.4 科学构建公共健康管理机制 |
6.4.5 深入推进健康服务体系信息化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测算及配套促进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趋于消失 |
1.1.2 人口数量向人力资本战略转变 |
1.1.3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 |
1.2.2 关于健康人力资本的研究 |
1.2.3 衡量健康人力资本的指标体系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设计方案 |
1.4 本文的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健康 |
2.1.2 人力资本 |
2.1.3 健康人力资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口结构模型 |
2.2.2 灰色理论 |
2.2.3 多目标决策理论 |
2.2.4 生命周期理论 |
2.2.5 扎根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数量预测 |
3.1 我国劳动力人口结构动态模型构架 |
3.2 我国劳动力人口预测 |
3.2.1 数据处理 |
3.2.2 模型检验 |
3.2.3 模型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健康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我国健康人力资本评价指标遴选 |
4.1.1 健康人力资本评价指标遴选方法 |
4.1.2 健康人力资本评价指标遴选结果 |
4.1.3 健康人力资本评价指标分析 |
4.2 基于AHP的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指标权重的测算 |
4.2.1 健康人力资本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4.2.2 健康人力资本指标权重的测算 |
4.3 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诠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测算 |
5.1 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测算面板数据收集 |
5.1.1 教育人力资本数据 |
5.1.2 健康人力资本数据 |
5.1.3 劳动力人口数据 |
5.2 我国健康人力资本动态测算 |
5.2.1 灰色预测法 |
5.2.2 神经网络预测 |
5.2.3 训练集改变的神经网络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政策建议 |
6.1 明确政府事权和责任,为健康人力资本发展提供保障 |
6.1.1 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
6.1.2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6.1.3 重视环境污染投资与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
6.1.4 扩大文化体育支出,推动公共服务建设 |
6.1.5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 |
6.2 重视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为健康人力资本发展提供支撑 |
6.3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健康人力资本发展提供动力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7.3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厦门人健康指标达『小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D]. 程显扬. 辽宁大学, 2020(07)
- [2]社会经济地位对城镇职工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D]. 孟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3]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周游舟. 西南大学, 2020(05)
- [4]隔代照料、社区参与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CHARL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D]. 王晓涵.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5]农民工社会融入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查[D]. 高超. 浙江大学, 2019(01)
- [6]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 范成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运动对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D]. 付茹雪. 集美大学, 2019(09)
- [8]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分解研究 ——基于CHIP数据分析[D]. 刘志鑫. 厦门大学, 2019(08)
- [9]上海市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姚译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10]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测算及配套促进政策研究[D]. 尹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