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格自动分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区,网格,有限元,多层次,宁河,算法,结构化。
网格自动分区论文文献综述
赵璐,刘勇,张祥,岳孟赫[1](2018)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分区结构化网格自动优化分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复杂不规则的几何体应用商业软件划分结构化网格时,需要手动对其切割分区。手动分区耗时长,分区质量也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套分区质量的评价体系,在基于分区质量指标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自动求解出几何体的优化分区。以涡轮叶片叶盆侧分区为例提出两种优化方法:一种是串行优化: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行产生优化分区;另一种是整体优化:同时对所有分区采取整体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证明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快速地自动确定涡轮叶片的最优结构化网格分区,提高效率,保证高质量网格的生成。(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8年10期)
岳孟赫,刘勇,赵璐,张祥[2](2017)在《涡轮叶片结构化网格自动分区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结构化网格生成效率,研究了基于涡轮叶片网格划分的自动分区策略。为方便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根据涡轮叶片几何参数,计算各结构包络面,自动在计算域中生成辅助面,以构建六面体拓扑结构。为提高网格质量,提出了具有通用性的"填充虚拟结构"优化方法,将计算域的分区细化。结果表明策略人工干预少,网格生成周期短,适用于具有相似拓扑结构的叶片模型,解决了多分区结构化网格生成中分区量大的难题,有助于实现叶片结构设计过程的自动优化。(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王琥,李光耀,钟志华[3](2005)在《有限元并行计算中网格自动分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集群系统下大规模有限元并行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优化多层次谱二分分区法。该方法对传统多层次谱二分分区方法的粗化、分区以及还原阶段的分区策略和算法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提出了顶点平衡策略以及平衡Kernighan-Li算法,弥补了传统谱二分法的缺陷,并应用该方法对不同几何类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分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同传统分区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分区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5年S1期)
董毅,夏勇,夏源明[4](2005)在《基于自动网格法测量橡胶平面拉伸试验位移场的分区拟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区拟合方法用于拟合橡胶材料非均匀平面拉伸变形的位移场。该方法根据橡胶材料平面拉伸位移场的特点,将其分为均匀区和非均匀区(用分区系数来表征),且分别用不同的多项式来拟合,同时计及区域间位移及其一阶导数的连续条件。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实了对于橡胶的平面拉伸试验,采用分区系数f∈[0.2,0.4]、利用不完整二次多项式拟合均匀区和完整四次多项式拟合非均匀区的方案是最佳的。分区拟合方法还可推广至其它非均匀位移场的试验数据后处理中。(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05年04期)
马泽忠,周万村,胡渝清,周启刚,张仁君[5](2005)在《基于网格的大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自动分区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技术,对大宁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子进行空间表面模拟形成单因子栅格数据;在对栅格数据进行标准差标准化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分别得到各个单因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权重,应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将各个单因子栅格数据以网格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在对评价结果分区方法上,开发了基于ArcObjects组件系列的分区模块,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区自动化。研究表明,基于GIS技术的网格单元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可靠,计算机自动分区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分区结果的科学性。(本文来源于《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2-01)
黄宏强[6](2004)在《非结构网格自动分区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计算流体力学并行计算的区域分解方法的背景出发,研究了非结构网格的自动分区算法,从算法的理论到具体的应用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网格分区问题转化为无向赋权图的分区,在图上研究分区算法。首先通过图的顶点和边的收缩将图逐层缩小,然后在小图上用初始分区算法将它划分为给定数目的子区,最后利用映射和多分区调整策略将小图上的分区细化回归到原始图。算法结合了多层次思想和谱分区方法、KL/FM精化算法和多分区调整策略等技术,以保持负载平衡和减小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复杂度为目标,具有高效、灵活、简便等特点。 本文还给出了几个非结构网格分区算例,从简单的二维网格到复杂的叁维网格,在给出分区结果之后分析了算法的优越性。试验表明,无论从分区时间还是从分区质量上,都比传统的网格分区算法要合理一些。本文还结合Euler方程的有限体积格式和区域分解算法对文中的算法在流体力学并行计算中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从数值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并行计算,具有一定的科学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04-03-01)
彭宣茂,钱向东[7](2000)在《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的分区直接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工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灵活、方便、输入信息量少的分区直接剖分法 .可以对各种具有复杂结点布置要求的叁维有限元网格进行自动剖分 ,生成计算时的各种所需的信息 .(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6期)
彭宣茂,钱向东[8](1993)在《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的分区直接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灵活、方便、输入信息量少的分区直接剖分方法。可以对各种具有复杂结点布置要求的空间有限元网格进行剖分,自动生成不同形式的单元信息、结点坐标以及各种所需的计算信息。(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1993年04期)
网格自动分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结构化网格生成效率,研究了基于涡轮叶片网格划分的自动分区策略。为方便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根据涡轮叶片几何参数,计算各结构包络面,自动在计算域中生成辅助面,以构建六面体拓扑结构。为提高网格质量,提出了具有通用性的"填充虚拟结构"优化方法,将计算域的分区细化。结果表明策略人工干预少,网格生成周期短,适用于具有相似拓扑结构的叶片模型,解决了多分区结构化网格生成中分区量大的难题,有助于实现叶片结构设计过程的自动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格自动分区论文参考文献
[1].赵璐,刘勇,张祥,岳孟赫.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分区结构化网格自动优化分区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
[2].岳孟赫,刘勇,赵璐,张祥.涡轮叶片结构化网格自动分区策略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7
[3].王琥,李光耀,钟志华.有限元并行计算中网格自动分区的优化[J].工程力学.2005
[4].董毅,夏勇,夏源明.基于自动网格法测量橡胶平面拉伸试验位移场的分区拟合方法[J].实验力学.2005
[5].马泽忠,周万村,胡渝清,周启刚,张仁君.基于网格的大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自动分区方法研究[C].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6].黄宏强.非结构网格自动分区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
[7].彭宣茂,钱向东.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的分区直接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8].彭宣茂,钱向东.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的分区直接法[J].工程力学.1993
论文知识图
![分区方法的8分区过程演示](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4051272.nh0001&suffix=.jpg)
![小清河模型网格剖分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AHNY2012331680003&suffix=.jpg)
![整体计算域网格质量](/uploads/article/2020/01/04/93dfe6521174e74148a46903.jpg)
![的16分区结果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4051272.nh0004&suffix=.jpg)
![系统主界面](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9801617.nh0065&suffix=.jpg)
![模型网格](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4129167.nh0029&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