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资源预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配,资源,传感器,目标,天基,优先级,水量。
资源预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林[1](2019)在《面向即时观测服务的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及预分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微小卫星技术以及卫星组网技术飞速发展,天基资源的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卫星应用已从单一卫星应用逐渐发展为多星组网、卫星集群等多星协同应用,卫星的使用者也从原来的卫星管控管理者,逐渐呈现向普通大众用户开放的趋势。国外有Google、SpaceX、OneWeb等大规模卫星组网计划,国内有天基信息港、天地一体化、天基互联网等卫星组网计划的研究。可以看出,依赖大规模卫星节点提供的丰富卫星能力,完成多星协同的复杂空间任务,向普通大众用户提供可用的、即时的卫星信息服务,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目前卫星管控部门相互独立,卫星的指令、参数各异,卫星任务相互协作需要人为干预,显然无法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面向即时观测信息服务,针对多种类异构卫星,提出一种面向用户的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方法,对多种类异构卫星进行统一抽象描述;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大规模节点天基资源,如何满足众多普通大众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出了多种天基资源预分配方案,探讨当天基资源的规模和种类扩大时,如何与用户需求进行匹配。通过这两部分的研究,希望为未来卫星组网应用中,对大规模异构天基资源如何理解和使用,进行一定的探索。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未来大规模卫星组网应用中,用户需求及天基资源的特点,针对即时观测的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分解,归纳了四种服务能力。然后分析了典型的对地观测卫星的结构,总结了天基资源的类型。相对于地面服务资源,分析了天基资源的高约束、高动态等特点。第二部分在天基资源的能力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方法。对于多种类异构卫星,综合时间、空间、能源、存储等约束,将天基资源按照时空逻辑,分层抽象虚拟化成面向用户的服务能力,建立适用于多种类异构卫星、统一标准的天基资源虚拟化方法。根据卫星平台、载荷等参数,设计了计算模型,将天基资源统一描述为天基资源能力列表形式。同时开展了天基资源虚拟化验证试验,针对SAR、高分光学、宽幅光学叁种观测载荷,激光、微波通信两种星间链路类型,以及叁种星上处理算法,通过开发板模拟星上设备,进行了虚拟化计算模型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虚拟化方法可以完成多种观测、处理、传输资源的统一描述,算法时效性可以满足星上实时计算要求。第叁部分基于分而治之思想,提出了多种适用于大规模节点卫星组网的资源预分配方案。提出了天基资源预分配的目标和原则,针对大规模卫星集群,基于分而治之的思想,按照不同的需求构建天基资源集群,设计了基于应用需求、基于卫星轨道、基于卫星类型、基于卫星拓扑、基于资源能力等几种预分配方案。设计了评估指标,给出了计算系统利用率、任务完成度等指标的计算方法。针对系统规模、用户模型、卫星资源配置等不同变量,设计了仿真试验,为后续开展仿真试验提供了技术基础。综上所述,针对大规模异构天基资源组网协同观测中,多种类异构天基资源统一描述问题,以及大规模节点天基资源如何与众多个性化用户需求匹配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及预分配方法的研究:针对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方法研究,并选择具体载荷实例设计了虚拟化算法,开展了星上验证试验,算法时效性可以满足星上实时计算要求;针对天基资源预分配方法,分析了预分配的目标及准则,设计了相关的评估指标,设计了预分配方法的验证试验。以上研究可以为大规模节点卫星组网应用服务,在天基资源的如何使用上,提供一定的思考和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期刊2019-06-01)
廖媛媛[2](2019)在《面向低延时高可靠通信的无线资源预分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作为5G的叁大应用场景之一,被普遍认为是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等新型应用的技术基础。URLLC对传输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用户面时延不超过1毫秒,32字节数据包的可靠性为1~10~(-5)。根据5G的发展策略,5G发展到中期的主要承载业务是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和URLLC业务复用。基于URLLC数据包的到达特点,本文主要研究了用户基于竞争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预分配问题。1、URLLC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控制面资源预分配策略:对于UE初始接入信道的场景,在每一个随机接入机会(Random Access Opportunity,RAO)时,eMBB和URLLC用户基于竞争随机接入蜂窝系统,本文研究应如何保证URLLC用户控制面时延不超过10毫秒的要求。为了降低用户间发生冲突的概率,引入了纽曼-皮尔逊(Neyman-Pearson,N-P)准则对URLLC用户的传输状态进行分类,并对不同传输状态的URLLC用户设计不同的资源预分配策略。为了分析不同资源预分配策略的接入成功概率,建立了概率分析模型,并以控制面随机接入时延为优化指标,得到随机接入时延的非线性递推函数。为了探讨目标函数的性质,将随机接入时延转化为RAO的累积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资源预分配策略能够以95%左右的概率保证URLLC控制层的时延要求。通过仿真,还分析了eMBB用户数、URLLC用户数和前导码预留数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URLLC业务UL传输用户面资源预分配策略:针对系统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状态,eMBB和URLLC基于竞争随机接入时,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预分配方案,在满足URLLC的QoS约束下,优化系统性能。为了降低用户之间的碰撞概率,引入了时隙ALOHA协议,由于重传对于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改善并不明显,因此舍弃重传机制来保证UL传输毫秒级的时延。为了进一步降低通信时延,采用帧长为0.125毫秒的短帧进行数据传输。为了保证URLLC的QoS要求,设计了一种“两状态”传输模型,同时为了研究简单,假设所有信道的瞬时信道增益都大于门限值。最后,以URLLC用户的QoS需求为约束条件,以可接入的URLLC用户数为优化目标,设计资源预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资源预分配策略优于传统资源预分配策略,为进一步降低用户间碰撞概率,还引入了分集传输技术。通过仿真,分析了数据包到达速率和分集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何杰挺,王子磊,奚宏生[3](2016)在《基于资源预分配的流媒体边缘云路径规划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流媒体业务的普及,基于云形态的流媒体服务系统因为具有良好的大尺度灵活性而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OpenFlow技术的流媒体边缘云服务系统架构,并研究了如何借助服务路径规划来优化流媒体边缘云的请求接入问题。传统服务路径规划仅在新请求到达时,对新请求进行规划策略计算,并给出当前的次优解。这种缺乏全局视野的方法无法保证接入用户的服务公平性,另外,当请求并发量较大时,这种实时性算法将无法支撑。本文针对大规模接入网络、高并发用户请求,提出了一种在用户请求模型指导下的基于资源预分配的路径规划策略。该策略能够在服务请求到达之前,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升服务系统的总体服务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策略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并能够有效提高请求接受率和网络资源利用率。(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期刊2016-07-27)
丁晓波,马中,戴新发,黄伟华[4](2015)在《一种基于资源预分配的虚拟机软实时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机技术作为云计算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虚拟机管理层的存在,导致语义鸿沟,使得实时应用程序、并发程序等在虚拟机上的运行性能受到影响。分析和研究了Xen虚拟机管理器的Credit调度算法,针对其在并发调度和软实时调度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调度算法,实现了算法的调度器原型。新的调度算法对软实时虚拟机进行Credit比例预分配,采用动态调度时间片机制,以non-work-conserving方式实现软实时任务周期调度,保障调度周期满足运行周期要求。通过区分并发和非并发软实时虚拟机,采取不同的调度策略,在满足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确保实时任务的顺利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度算法在对并发和非并发软实时任务调度上,具有良好的表现,较好满足了软实时应用调度需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童俊,单甘霖[5](2012)在《面向任务的多传感器资源预分配建模与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传感器管理是对一组传感器或测量设备进行自动或半自动控制的一种处理过程,它实现了整体性能的优化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提出了面向任务的多传感器资源预先分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考虑目标优先级函数与传感器对目标的效能函数,建立了多传感器资源预分配数学模型,将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与目标识别叁种任务下的预分配统一到一个框架下;然后利用改进匈牙利算法结合叁种任务下的目标函数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求解方法的快速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2年10期)
王铁兵,吴京,安玮,罗少华[6](2011)在《低轨星座传感器资源预分配管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轨星座传感器管理中跟踪任务不确定的问题,通过引入目标跟踪有限状态机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周期长度和事件的传感器资源预分配管理算法。该方法通过动态调整预分配周期长度,使管理算法适应跟踪场景的动态变化;并通过采用划分时间网格和资源多级分配的方法,降低了资源对目标可视关系的复杂性,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均衡。仿真结果表明,在多目标密集分布的场景下,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达到与单目标场景相当的跟踪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王维平,范明元,杨金忠,黄继文[7](2003)在《缺水地区枯水期城市水资源预分配管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缺水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丰枯交替频繁,尤其是连枯年份高频率出现的特点,采用优化和模拟技术,建立了适用于多水源、多工程、多用户等复杂条件下具有可操作性的水资源预分配管理模型,以实现水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层次上的分配。在此基础上,还研制出按节水水平高低和企业用水重要性大小进行配水的管理模型,从而达到了在实际水资源管理的直接对象———企业间的优化配置。此外,文中还提出了应付特枯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对策。本模型经山东省高密、龙口等市应用,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3年09期)
李大鹏,朱清新[8](2002)在《DiffServ模型动态资源预分配模型及IP电话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IP电话和视频会议等多媒体通讯环境下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相对苛刻。IP QOS的解决对于提高IP电话服务质量至关重要。DiffServ模型被认为是当前效率和扩展性最好的IPQOS解决方案。相对于静态分配,动态资源分配在带来灵活和高效的同时,也增加了实现难度。本文从IP电话集成动态资源分配DiffServ模型出发,提出一种基于SIP协议信令机制的动态资源预分配机制。(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2-10-01)
资源预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作为5G的叁大应用场景之一,被普遍认为是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等新型应用的技术基础。URLLC对传输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用户面时延不超过1毫秒,32字节数据包的可靠性为1~10~(-5)。根据5G的发展策略,5G发展到中期的主要承载业务是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和URLLC业务复用。基于URLLC数据包的到达特点,本文主要研究了用户基于竞争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预分配问题。1、URLLC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控制面资源预分配策略:对于UE初始接入信道的场景,在每一个随机接入机会(Random Access Opportunity,RAO)时,eMBB和URLLC用户基于竞争随机接入蜂窝系统,本文研究应如何保证URLLC用户控制面时延不超过10毫秒的要求。为了降低用户间发生冲突的概率,引入了纽曼-皮尔逊(Neyman-Pearson,N-P)准则对URLLC用户的传输状态进行分类,并对不同传输状态的URLLC用户设计不同的资源预分配策略。为了分析不同资源预分配策略的接入成功概率,建立了概率分析模型,并以控制面随机接入时延为优化指标,得到随机接入时延的非线性递推函数。为了探讨目标函数的性质,将随机接入时延转化为RAO的累积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资源预分配策略能够以95%左右的概率保证URLLC控制层的时延要求。通过仿真,还分析了eMBB用户数、URLLC用户数和前导码预留数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URLLC业务UL传输用户面资源预分配策略:针对系统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状态,eMBB和URLLC基于竞争随机接入时,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预分配方案,在满足URLLC的QoS约束下,优化系统性能。为了降低用户之间的碰撞概率,引入了时隙ALOHA协议,由于重传对于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改善并不明显,因此舍弃重传机制来保证UL传输毫秒级的时延。为了进一步降低通信时延,采用帧长为0.125毫秒的短帧进行数据传输。为了保证URLLC的QoS要求,设计了一种“两状态”传输模型,同时为了研究简单,假设所有信道的瞬时信道增益都大于门限值。最后,以URLLC用户的QoS需求为约束条件,以可接入的URLLC用户数为优化目标,设计资源预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资源预分配策略优于传统资源预分配策略,为进一步降低用户间碰撞概率,还引入了分集传输技术。通过仿真,分析了数据包到达速率和分集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源预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红林.面向即时观测服务的天基资源能力虚拟化及预分配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9
[2].廖媛媛.面向低延时高可靠通信的无线资源预分配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9
[3].何杰挺,王子磊,奚宏生.基于资源预分配的流媒体边缘云路径规划策略[C].第3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2016
[4].丁晓波,马中,戴新发,黄伟华.一种基于资源预分配的虚拟机软实时调度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5
[5].童俊,单甘霖.面向任务的多传感器资源预分配建模与求解[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
[6].王铁兵,吴京,安玮,罗少华.低轨星座传感器资源预分配管理方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
[7].王维平,范明元,杨金忠,黄继文.缺水地区枯水期城市水资源预分配管理模型[J].水利学报.2003
[8].李大鹏,朱清新.DiffServ模型动态资源预分配模型及IP电话系统中的应用[C].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