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迷宫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包括圆柱形滴头管体,所述滴头管体包括分别位于滴头管体轴向两端的两个进水消能区,以及位于中部的出水区;每个进水消能区和出水区之间均通过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挡板分隔;每个进水消能区均包括迷宫流道以及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弧状进水口;所述弧状进水口与迷宫流道的进水端相连通,迷宫流道的出水端与出水区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出水量,加大了出水口在线打孔的面积,降低打孔失误概率,保证产品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迷宫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包括圆柱形滴头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管体包括分别位于滴头管体轴向两端的两个进水消能区(2),以及位于中部的出水区(3);每个进水消能区(2)和出水区(3)之间均通过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挡板(4)分隔;每个进水消能区(2)均包括迷宫流道(5)以及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弧状进水口(1);所述弧状进水口(1)与迷宫流道(5)的进水端(8)相连通,迷宫流道(5)的出水端(9)与出水区(3)相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双迷宫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包括圆柱形滴头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管体包括分别位于滴头管体轴向两端的两个进水消能区(2),以及位于中部的出水区(3);每个进水消能区(2)和出水区(3)之间均通过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挡板(4)分隔;每个进水消能区(2)均包括迷宫流道(5)以及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弧状进水口(1);所述弧状进水口(1)与迷宫流道(5)的进水端(8)相连通,迷宫流道(5)的出水端(9)与出水区(3)相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迷宫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其特征在于:在弧状进水口(1)内固定过滤窗(7)。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迷宫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其特征在于:在与出水区(3)对应的滴灌管或滴灌带上开设出水口。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迷宫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其特征在于:在滴头管体的两个端部各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一圈凸起(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水灌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迷宫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
背景技术
滴灌作为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滴灌管或滴灌带上安装滴头,通过滴头将压力水流消能后,均匀稳定的滴入土壤,使作物土壤保持最佳含水状态,滴头是滴灌系统的消能和出水设施。
根据滴头的特性,将滴头分为压力补偿滴头和非压力补偿滴头,其中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使用效果好,被广泛应用。目前的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一般是迷宫流道设置在滴头管体的中部,出水部位设置在滴头管体的两端,这种滴头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出水口在线打孔面积小,打孔不稳定,容易出现打孔失误;②滴头的两个端部与滴灌管或滴灌带的粘合面积小,特别是滴头端部容易出现因粘合不牢固造成的漏水现象,影响正常灌溉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迷宫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迷宫内镶圆柱式非压力补偿滴头,包括圆柱形滴头管体,所述滴头管体包括分别位于滴头管体轴向两端的两个进水消能区,以及位于中部的出水区;每个进水消能区和出水区之间均通过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挡板分隔;每个进水消能区均包括迷宫流道以及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弧状进水口;所述弧状进水口与迷宫流道的进水端相连通,迷宫流道的出水端与出水区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弧状进水口内固定过滤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与出水区对应的滴灌管或滴灌带上开设出水口。通过出水口出水用于灌溉工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滴头管体的两个端部各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一圈凸起。通过凸起增强滴头管体与滴灌管或滴灌带粘合的稳定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进水消能区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滴头管体的两个端部,出水区位于中部,一方面增大了出水量,另一方面加大了出水口在线打孔的面积,为在线打孔提高速度打下坚实基础,且能降低打孔失误概率,保证产品质量。
2、两个进水消能区位于两个端部,进水消能区的迷宫流道壁能增加滴头本体端部与滴灌管或滴灌带的粘合面积,保证粘合的稳定性。
3、采用双迷宫流道消能后出水,出水量是现有单迷宫滴头出水量的2倍,单迷宫设计2升出水量,本实用新型出水量则为4升,单迷宫设计3升出水量,本实用新型出水量则为6升,单迷宫设计4升出水量,本实用新型出水量则为8升。
4、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紊流性能好、流量均匀、流量大不易堵塞,适用于山林果树、沙漠大型树木的灌溉,还适用于大田常年生作物灌溉,大大缩短了灌溉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状进水口;2-进水消能区;3-出水区;4-挡板;5-迷宫流道;6-凸起;7-过滤窗;8-进水端;9-出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形滴头管体,所述滴头管体包括分别位于滴头管体轴向两端的两个进水消能区2,以及位于中部的出水区3。每个进水消能区2和出水区3之间均通过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挡板4分隔。
每个进水消能区2均包括迷宫流道5以及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的弧状进水口1。在弧状进水口1内固定过滤窗7,所述弧状进水口1与迷宫流道5的进水端8相连通,迷宫流道5的出水端9与出水区3相连通。
在与出水区3对应的滴灌管或滴灌带上开设出水口,通过出水口出水用于灌溉工作。
滴灌管或滴灌带内的压力水分别进入两个进水消能区2内,经弧状进水口1进入迷宫流道5,然后经过迷宫流道5的消能紊流后进入出水区3汇合,经出水口出水用于灌溉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水消能区2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滴头管体的两个端部,出水区3位于中部,一方面增大了出水量,另一方面加大了出水口在线打孔的面积,为在线打孔提高速度打下坚实基础,且能降低打孔失误概率,保证产品质量;两个进水消能区2位于两个端部,进水消能区2的迷宫流道壁能增加滴头本体端部与滴灌管或滴灌带的粘合面积,保证粘合的稳定性;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紊流性能好、流量均匀、流量大不易堵塞,适用于山林果树、沙漠大型树木的灌溉,还适用于大田常年生作物灌溉,大大缩短了灌溉时间。
为了增强滴头管体与滴灌管或滴灌带粘合的稳定性,在滴头管体的两个端部各沿滴头管体周向设置一圈凸起6,以增加粘合面积,保证粘合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6941.7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49393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A01G 25/02
专利分类号:A01G25/02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山东焕发节水灌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焕发节水灌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北十里铺工业园
发明人:亓银友;亓胜山;吕太文;高占亮;李峰
第一发明人:亓银友
当前权利人:山东焕发节水灌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代理人:梁永昌
代理机构:1161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滴灌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