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成形术,桡动脉,并发症,支架,盐酸。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论文文献综述
董志敏[1](2015)在《盐酸替罗非班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同时间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C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影响。方法该院收治的93例NSTE-ACS患者行PCI术,被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术前、对照组术中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患者30d内疗效;PCI术前后病变血管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术后1周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血小板降低程度;术后24h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30d内PCI术总有效率为93.62%和90.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IMI 3级均有显着性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2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lg(NT-proBNP)水平均显着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提高术后达到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降低NT-proBNP水平。(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5年11期)
申时艳[2](2012)在《经皮穿刺血管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心梗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30分钟内行PTCA,在PTCA过程中积极精心护理。结果 78例患者,成功73例,成功率为93.6%,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1例。患者住院时间7~12d,平均8.1d,卧床时间52~56d,平均52.1d。结论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疗程。(本文来源于《大家健康(学术版)》期刊2012年05期)
周玉华[3](2009)在《对老年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实施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与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实施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77名老年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7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接受为期4周,2次/d的肌肉放松训练。结果降低了患者的术前紧张、焦虑情绪及术后疼痛,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肉放松训练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其疼痛指数。(本文来源于《护理管理杂志》期刊2009年04期)
李彩英[4](2008)在《心理干预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心理干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S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探讨心理干预对经PTCA及支架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对56例PTCA及支架植入术诊疗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测查,通过不同心理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未经干预的患者(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PTCA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08年30期)
孙爱云[5](2008)在《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16例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1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86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治疗,其中16例发生并发症,经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54例,女32例,39~76岁。其中急性(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08年18期)
李丽萍[6](2008)在《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后病人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根据多年工作体会,对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后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持续心电监护24h,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感染急性期并发症。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时再复查。术后即可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但避免过饱;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常规使用抗生素3~5d,预防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工程学》期刊2008年S1期)
郭军,杨新春,王乐丰,程祖亨,王红石[7](2006)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早期ST段变化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完全开通、前向血流恢复后,早期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12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216例直接PCI后、IRA完全开通、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病人的临床、冠脉造影和心电图资料。直接PCI术后,ST段抬高指数≥50%的病人41例,为病例组。从其余175例ST段抬高指数<50%的病人中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人的ST段抬高指数、Q波计数、室壁运动积分和平均肌酸激酶值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2周,ST段早期恢复较ST段持续抬高病人的室壁运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指数(CI)、每搏指数(SVI)增加(P<0·05)。ST段早期恢复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后2周室壁运动增强,LVEF、CI、SVI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减少(P<0·01)。结论STEMI直接PCI后IRA完全开通、前向血流恢复正常而ST段持续抬高病人的梗死范围扩大,左室舒缩功能不全严重,可能与心肌组织没有有效地恢复血流灌注或无复流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李浪,李醒叁,陶新智[8](2006)在《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脉造影(CAG)及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及外院完成的经皮穿刺桡动脉CAG 61例及PCI 12例,共73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常规前行Allen试验,如阳性则选择穿刺右侧桡动脉。CAG常规选择5或6F Judkins造影管;冠状动脉成形术选择6F Judkins指引导管,术前常规用药准备。结果CAG成功率93.2%,失败5例。失败原因:2例因锁骨下动脉严重弯曲或变异导管难以入升主动脉或选择性入冠状动脉,3例因穿刺时桡动脉严重痉挛而无法成功穿刺;PCI成功率92%,失败1例,失败原因:导丝未能通过慢性闭塞病变。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桡动脉闭塞、夹层、出血、血肿等血管并发症,也未出现脑血管并发症。术后即可拔管止血,止血时间短,术后即可下床活动。特别对老年患者可显着减少长时间卧床带来的排尿困难和痛苦。结论:只要操作得当,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安全可靠,术后易于止血,血管并发症少。但仍需注意操作所致的脑血管并发症。(本文来源于《第8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3-30)
叶海鹏,梁岩,徐国帆,陈杰山,陈聪[9](2005)在《心肌缺血预适应与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时机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心肌缺血预适应与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手术时机之间的关联。方法观察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的2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统计有心绞痛病史组与无心绞痛病史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发作12h内及12~24h行急诊PCI后住院期间的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临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缺血预适应组在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临床死亡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同组内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临床死亡率等方面在12~24h行急诊PCI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上,缺血预适应组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无差异;发作12h内与12~24h行急诊PCI对照上缺血预适应组心功能衰竭上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对照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效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延长了急诊PCI的手术适应时间。(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05年06期)
闵洁[10](2005)在《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拔鞘管改进方法的应用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入性心脏病学方法的应用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科从 1 998年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以来共手术 1 0 2例。在长期经验的积累下 ,对PTCA术后拔鞘管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心梗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30分钟内行PTCA,在PTCA过程中积极精心护理。结果 78例患者,成功73例,成功率为93.6%,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1例。患者住院时间7~12d,平均8.1d,卧床时间52~56d,平均52.1d。结论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疗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论文参考文献
[1].董志敏.盐酸替罗非班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同时间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
[2].申时艳.经皮穿刺血管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配合[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
[3].周玉华.对老年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实施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
[4].李彩英.心理干预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
[5].孙爱云.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16例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
[6].李丽萍.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后病人的护理[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
[7].郭军,杨新春,王乐丰,程祖亨,王红石.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早期ST段变化的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
[8].李浪,李醒叁,陶新智.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临床分析[C].第8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9].叶海鹏,梁岩,徐国帆,陈杰山,陈聪.心肌缺血预适应与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时机选择[J].重庆医学.2005
[10].闵洁.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拔鞘管改进方法的应用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