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普外科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赵亚芳(河南省鹤壁市鹤煤总医院普外科458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58-01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本论文探讨针对普外科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对120例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普外科老年病人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普外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普外科老年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65~88岁,平均71岁。其中性情孤僻、怕死患者52例(43%),对医院表示出陌生感49例(39%),合并有心、肺、肾、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病80例(67%),经济情况不好15例。

2心理特征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①焦虑:因老年人适应能力差,住院后饮食、起居、睡眠等因治疗及护理工作受到干扰或难以适应而致;另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而引起。②恐惧:清醒的重病人,被动的接受各项检查、治疗和各种护理措施时,会使病人产生恐惧;而且疾病本身所产生的症状如疼痛、呕吐、高热或肢体障碍等,都会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③自我保护心理:有些老年人对于年轻医生提供的治疗表示怀疑或提出质疑,甚至拒绝治疗、护理,喜欢别人恭顺,希望医生、护士多给予关注。

3心理护理与对策

①老年人住院后,责任护士帮助病人尽早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负责医师及护士、病房环境、同病室病友及有关规章制度,帮助病人尽早适应环境,尽量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清洁、整齐、温湿适宜的环境,产生信赖及安全感,特别是老年患者反应迟钝应激能力差、行动不便、耳聋目不明者居多。与患者交谈要耐心,不要因老年人说话繁琐而厌烦。建立健全人性化责任护士接待制度,打造一流的人性化接待患者的软环境[1,2]。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来拉近护患关系,解除握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得患者感觉温暖、信心和希望,相信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携起手来一起战胜病魔。②对于准备手术的老年患者,护士应通过医师提供的患者信息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护理人员必须耐心的给予解释。运用通俗易懂语言与患者讲解疾病的成因,手术过程和术后康复情况。在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拿病区内与之疾病相同并康复较好的患者做参照物。鼓励患者相信经治医师,会全心全意为患者做好手术,更不需要什么意思意思。对特别焦虑的择期手术患者可在术前口服一些拮抗药物。以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使患者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来接受手术。③老年患者术后,应在老人意识清醒的第一时间把手术成功的喜悦告诉患者,让患者把术前的焦虑情绪一下子抛掉[3、4]。这时,护士更应顺势而上,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安慰和鼓励老人,密切配合后续的康复治疗工作。④老年患者的恢复期,护理人员要主动督促和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5,6],有些人害怕疼痛或害怕发生二次伤害而不敢锻炼,为此,我们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讲解锻炼要点,必要时可陪伴患者锻炼一段时间,给患者一个适应过程。

4体会

现代化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老年患者的求医问药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躯体病痛,而更深层次的要求给予心理沟通、理解、同情、安抚及支持,这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磨合的新生产物。实践证明这种新生产物将会有无穷的发展空间,它普及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不是以药物或物理干扰能解决的,它必须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安抚和调理才能帮助患者完全康复。

本组120例普外科老年患者经过我们精心的心理护理,没有一例出现心理过激反应,各患者的康复都较顺利,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我们认为普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躯体疾病康复护理的基础,是一种高效催化剂、一种无价激励剂,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特殊疗效,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欣,高殿信.普外科手术患者480例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2):87-88.

[2]PuglieseP,PerronelM,NisilE,etal.Anintegratedpsychologicalstrategyforadvancedcolorectalcancerpatients[J].HealthandQualityofLifeOutcomes,2006,(4):9.

[3]李娟.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2006,12(20):2054.

[4]更藏卓玛.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J].青海医药杂志,2011,9:71-72.

标签:;  ;  ;  

普外科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