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荣
(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药物依赖科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浅析精神科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表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病区2018年1月—6月收治接受治疗180例药物依赖科的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科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表”评估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机制。结果:药物依赖科的一部分住院患者由于精神症状所致以及自知力的缺失,对住院环境的不认可存在着擅自离院的行为风险。为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六个月内未发生擅自离院风险事件。结论:通过开展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预防机制对预防精神科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擅自离院行为的发生有明显预防效果。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300-02
精神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比较常见的身心疾病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导致病人的情感、认知能力、自控能力的下降,自知力的缺失,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由于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及自知力的缺失,对住院环境的不认可,对治疗护理依从性差等原因患者存在着擅自离院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及计划性性的特点,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目前多种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在受精神症状的支配下,自知力的缺失,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差以及对住院环境的不认可,往往会发生擅自离院的风险事件。
住院患者擅自离院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在没有医护人员批准,擅自离开医院的行为,是精神科临床护理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容易导致医疗和法律纠纷,严重影响着医院、患者、社会安全[1]。在封闭式管理的精神科病房中,住院患者出现擅自离院行为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个人安危,精神病患者往往受精神症状支配,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患者病态的自知力的缺失,否认有病,对住院环境,管理,治疗护理的不认可,以及对家人的思念等发生擅自离院的行为,其出现的擅自离院行为有着很强的不可预测性、盲目行及有计划性的特点,通过制定并实施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表对精神疾病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护理预防干预机制,对防止此类风险发生有着良好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了医疗纠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药物依赖科2018年1月—6月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进行“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表”评估,抽选患者均符合精神疾病相关的诊断标准,男性110例,女性70例。病人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40.0±3.2岁。
1.2实施方法
采用医务科、护理部设计的“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表”,由医务人员对存在擅自离院风险患者进行评估,该评估表内容包括:(1)既往有出走史;(2)受精神症状(如:幻听、妄想)支配;(3)无自知力,且住院依从性差或智能障碍,无目的的乱走;(4)有企图出走的念头或意图;(5)应急事件;(6)近一周有企图出走的行为。
1.3评分标准
首次评估应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3分为轻度危险;4~6分为中度危险,每周评估一次;>6分重度危险,每周至少评估2次。根据风险评估,患者存在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评估并做好相关记录,依照医嘱护理采取相关的护理预防机制。
2.结果
180例患者的擅自离院行为对护理风险的首次评估结果:总分≤3分的为患者有135例,包括男75例,女60例,表现为患者存在幻觉、妄想,自知力缺乏,不愿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对住院及治疗感到恐惧,不能适应住院环境;总分于4~6分的患者有30例,包括男21例,女9例,患者表现近期有严重的幻觉、妄想,自知力缺乏,不愿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对住院及治疗感到恐惧,非常不能适应住院环境,强烈的思念家人,急于回家;总分>6分患者有15例,包括男性9例,女性5例,患者主要表现为不愿住院接受治疗,患者焦虑比较严重,东张西望,常在门口徘徊,夜晚睡觉异常,有目的的观察值班人员的工作规律,或者患者突然变为依从性较好,积极给医务人员帮忙,对180例患者总分>6分患者均给予每周评估两次并采取相关的护理预防机制后,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一起擅自离院风险事件。
3.预防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1)建立适宜的环境,完善病房安全防范设施,为患者创造整洁、安全、温馨、雅致的治疗护理氛围,其中对15位有擅自离院倾向的患者进行严加监护,入住一级监护室,限制患者活动范围,24小时不脱离值班人员视线,必要时专人陪护,同时床尾悬挂擅自离院警示标示。
(2)加强巡视,严格做好床头交接班。
(3)做好有效沟通,给与患者支持性心理疏导及心理治疗[2]。值班人员全面掌握患者的疾病变化及心理变化,熟记患者面貌特征,密切洞察患者心理动态和行为表现,对存在严重的出走动机患者加强心理治疗和心理疏导,患者出焦虑严重,在病区内东张西望,夜间睡眠异常时,值班人员加强防范措施。
(4)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患者精神症状,按流程服药,做到患者给药到手,服药道口,咽下再走,吐了再补的服药远着,监督患者服药情况,保证药物按量服下。
(5)必要时遵医嘱实施医疗性保护约束,工作人员做好告知,讲清注意事项,以获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6)加强病区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门锁、窗户埙坏要及时维修,工作人员要保管好钥匙或门禁卡。
(7)患者外出检查或治疗由专人护送,提高防范意识。
(8)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鼓励患者参加工娱活动,分散患者的出走观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安全宣教,告知患者擅自离院所带来的危险性及不良后果。
4.讨论
精神疾病障碍是目前危害人类心理健康的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由于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以及不愿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对住院及治疗感到恐惧,非常不能适应住院环境,强烈的思念家人,急于要求回家等存在着出走的念头和动机,这些念头和动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计划性的特点,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另外,擅自离院风险事件的发生极易造成医疗纠纷,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的的日趋完善,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也不断提高,以及患者在住院时签订了医疗知情同意书,患者及家属明确了医疗相关责任的划分。同时,也随着我国《新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实施,发生擅自离院风险事件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因此作为医院和病区完善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及制定出相关的预防机制势在必行,擅自离院风险事件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制定出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能尽可能避免发生擅自离院风险事件,也是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重要措施之一[3]。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受精神症状的支配下以及不愿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对住院及治疗感到恐惧,非常不能适应住院环境,强烈的思念家人,急于要求回家等存在着出走的念头与动机,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4],因此制定出与此相关的的预防机制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擅自离院行为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新强,王玉玲.住院精神病患者擅自离院的原因及应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2﹚:392-392.
[2]周静,唐丽华,王勤.病房实施护理告知的临床实践[J].实用护理杂志,2009,25﹙5﹚:63.
[3]高新华,张晓艳.住院精神病女患者暴力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杂志,2013,16(1):90-91.
[4]李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预见性护理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1﹚:V-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