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本质论文-黄蔚,汤湘希

商誉本质论文-黄蔚,汤湘希

导读:本文包含了商誉本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并商誉,减值,摊销,超额收益

商誉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黄蔚,汤湘希[1](2018)在《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改进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引入摊销?——基于合并商誉本质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近年来资本市场频发的商誉巨额减值"地雷",使得理论与实务界对于减值测试法作为合并商誉唯一后续计量方法的质疑,有争议提出重新考虑引入摊销法对合并商誉进行后续处理。本文以我国A股2007年-2016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探讨商誉的本质入手,考察了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对于企业业绩、超额收益以及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期新增合并商誉仅对企业当期绩效和市场价值具有显着地积极影响,且并无迹象表明现行准则下的合并商誉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的业绩的积极影响以及超额收益。因此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对于企业的正面影响是短期的,因此不应长久将其保留在公司账面上,本文赞成重新考虑引入摊销作为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8年08期)

郑玉玲[2](2018)在《基于商誉本质对我国合并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途径,合并商誉也因此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话题。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关于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具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试从商誉本质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会计实务中关于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合并商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制定关于商誉的相关会计准则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会计师》期刊2018年07期)

郭雨鑫,李玉菊,马明丽[3](2018)在《商誉本质及财税处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与并购重组业务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则不断完善,为商誉在会计上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提供了依据。对商誉本质及财税处理进行探讨,对会计人员作出正确的财税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有益于提高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能为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卫霞[4](2017)在《价值论视域下的商誉本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关于商誉本质的主要观点有好感价值论、总计价账户论、超额收益论、核心能力观等。几大观点立场各不相同,但都承认商誉具有价值。据此,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出发,运用价值论中"关系实践说"的相关原理,得出:商誉是人类在商业活动中,由于顾客、商家及其他竞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在满足各主体客观发展需求基础之上因彼此良性互动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具体的价值形态。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诚信交易的需求,更为明确商誉权的法律地位、完善商誉保护的立法与实践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7年12期)

王静[5](2015)在《基于商誉本质的确认与计量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商誉本质的探讨,提出商誉应只包括真正的合并商誉及被并购企业由于企业合并而彰显的自创商誉。同时基于商誉本质的确认和计量,提出应对不同商誉给予不同的后续处理,打破现有商誉一刀切的后续计量模式,使会计报表上的商誉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同时为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5年25期)

刘江[6](2013)在《商誉本质及会计实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有关商誉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对商誉进行会计处理的现状,提出了有关建议。要进一步规范商誉减值的会计核算;自有或自创商誉在一定条件下应纳入企业财务账目核算;对于企业商誉应予以充分披露;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提高商誉核算质量;商誉的后续计量采取以摊销为主、结合减值测试方法进行。(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3年23期)

王竹泉,柳艺[7](2013)在《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商誉本质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企业设立到生产经营过程对商誉进行剖析,旨在构建一致的分析框架——实现商誉与企业初始建立、营运增值过程的统一。在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企业观视角下,商誉将被化简为繁,还原为内部利益相关者签订企业契约、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签订交易契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有形或者无形资本类型,而不同的企业其企业契约和交易契约的不同,将极大地促进商誉还原过程中的个性化特征。(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3年21期)

李华,郝娜[8](2012)在《对商誉现行会计制度的分析——基于商誉的本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商誉本质的探讨和国际主流商誉价值的认定,对商誉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中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包含的内容做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指出其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指导思想的不统一,从而引起对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价值的后续计量的不配比性,并对商誉的进一步探讨指出了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2年13期)

王婷婷[9](2012)在《关于商誉本质的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商誉的构成要素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无形资产和商誉的关系,接着通过采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商誉的构成分为叁个层次,最外层为偶然因素所形成的商誉,中层为可分离为无形资产的无形资源,核心为企业中各项资源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企业整体协同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期货》期刊2012年06期)

郭瑞娜[10](2012)在《基于协同效应论对商誉本质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商誉本质的观点众说纷纭,主要有"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以及"协同效应论"等。从商誉的产生时期、产生来源、金额以及依附性看,商誉的本质是企业各构成要素的协同效应。从协同效应论看,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商誉相关规定存在着没有明确商誉的概念、回避了自创商誉相关问题以及正负商誉确认不配比的问题。本文对此做一探讨。(本文来源于《商业会计》期刊2012年10期)

商誉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途径,合并商誉也因此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话题。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关于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具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试从商誉本质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会计实务中关于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合并商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制定关于商誉的相关会计准则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誉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1].黄蔚,汤湘希.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改进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引入摊销?——基于合并商誉本质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8

[2].郑玉玲.基于商誉本质对我国合并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师.2018

[3].郭雨鑫,李玉菊,马明丽.商誉本质及财税处理探析[J].税务研究.2018

[4].卫霞.价值论视域下的商誉本质研究[J].经济问题.2017

[5].王静.基于商誉本质的确认与计量思考[J].财会通讯.2015

[6].刘江.商誉本质及会计实务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3

[7].王竹泉,柳艺.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商誉本质解析[J].会计之友.2013

[8].李华,郝娜.对商誉现行会计制度的分析——基于商誉的本质[J].中外企业家.2012

[9].王婷婷.关于商誉本质的再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2

[10].郭瑞娜.基于协同效应论对商誉本质的探析[J].商业会计.2012

标签:;  ;  ;  ;  

商誉本质论文-黄蔚,汤湘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