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论文-董晓娜,张玲,李希亮,林眉,管贻亮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论文-董晓娜,张玲,李希亮,林眉,管贻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记录,典型事件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董晓娜,张玲,李希亮,林眉,管贻亮[1](2018)在《山东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跟踪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2014—2016年山东区域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数据跟踪事件记录,分类梳理6类典型事件,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数据跟踪分析可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更直接有效的产品,可直观反映地震前兆台网的监测效能和制约因素,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地震监测与预测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杨振鹏,孙素梅,赵倩,康晓珊,张琪[2](2018)在《辽宁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前兆台网跟踪分析工作的展开,推进前兆台网从观测向观测、应用并重的转变,强化观测数据质量产出,发挥其观测数据在震情监视、地震会商中的作用,使监测与预报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服务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统计了2014年以来的前兆跟踪分析不明原因数据资料和预报研究中心地震会商数据资料,通过对比研究,试图探索跟踪分析新的数据记录方式。(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维辰[3](2018)在《基于小波变换的钻孔应变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钻孔应变观测是利用安装在钻孔中的应变传感器对地壳应变进行观测,是地球动力学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钻孔应变仪具有观测精度高,频率响应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其观测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应变阶、慢地震、地震前兆以及火山喷发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我国钻孔应变仪在长期的监测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观测数据,有了对长期观测数据做初步评价的条件,使得利用钻孔应变观测解决地震前兆、地震预测等重要的科学问题成为可能。本文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为例,采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对姑咱台站钻孔应变数据进行分解,分别计算数据中各频段的细节系数幅值,并研究变化特征;采用了超限率方法提取各频段细节系数的异常信息,讨论应变异常信息可能出现的频段;为了研究钻孔应变数据在异常频段内的频率变化,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姑咱台钻孔应变数据进行时频分析,提取时频谱中出现的应变异常,对比分析不同时段应变异常的频率分布,分析了应变异常与两次地震前兆异常的频率相关性。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根据钻孔应变观测基本理论,分析了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时域、频域特性,数据在时域的主要成分包含固体潮汐,趋势漂移,同震干扰以及前兆异常;比较了固体潮汐和应变异常的频率分布;研究了钻孔应变数据预处理算法,证明了一阶差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固体潮汐对应变异常提取的影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理论,采用了Daubechies10小波基函数对钻孔应变观测数据进行分解;根据小波系数的统计特性,采用强度超限率方法提取超限异常。对于汶川Ms8.0地震,超限异常从2007年12月开始出现,主要集中在6.5×10~(-5)Hz至5.2×10~(-4)Hz频段内。对于芦山Ms7.0地震,超限异常出现在2012年10-12月和2013年4月,且在各频段内都具有明显的幅值变化。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理论,分析了同震信号、应变阶跃以及地震前兆异常的时频特性;在大尺度时间范围内,研究了钻孔应变数据整体时频特性;提出了基于时域分段处理的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在局部时频谱中提取了应变异常;分析了各应变异常的频率相关性,确定了部分应变异常为疑似前兆异常。对于汶川Ms8.0地震,应变异常集中在2008年5月8日至2008年5月12日时间段,对于芦山Ms7.0地震,应变异常主要集中在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20日时间段,应变异常与两次地震前兆异常的频率相关系数均大于0.6,我们推测提取到的应变异常为疑似前兆异常。(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莉森,殷金平,张云昌[4](2018)在《河北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备份与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省地震前兆数据库服务系统故障率升高,硬盘存储空间不足,特别是地震台站节点无备份数据库,服务器一旦崩溃必然造成地震台站节点数据库中数据丢失。本文通过Oracle数据库EXP与IMP工具提供的导出/导入功能,完成由省地震局数据库到地震台站节点(崩溃)数据库的数据恢复,形成一套定期备份并恢复数据的方案,用于河北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备份与恢复。(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余丹,纪寿文[5](2017)在《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分析——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前兆台网的运行直接影响产出的观测数据质量。观测数据平均连续率和平均数据完整率可以反映地震前兆台网的运行质量。对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试行期间(2014年)及正式启动后2015年度的观测数据质量,从以上2个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比原有仪器运行质量,可知背景场项目试运行期间,各学科台网投入仪器运行稳定,观测数据符合相关要求,总体质量良好,观测仪器可以投入正式运行。(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汤一翔[6](2017)在《基于云平台组网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地震前兆台网建立以来,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由1000多个观测站点、3100多套观测设备构成的庞大观测网络。面对分布全国,种类众多的观测设备,建设一套符合前兆观测实际业务需求的专用地震前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庞大观测网络、异地异构的观测数据的进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现行的“地震前兆信息管理系统”为“十五”期间研制,距今已有十多年历史,其在业务功能扩展性、维护成本和性能方面已暴露出诸多不足。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科技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可靠、高效的数据采集、管理和处理技术越发成熟。云技术弥补了传统服务器集群在可靠性、容错性以及性能扩展性方面的不足。物联网技术在大规模异构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这两项技术为地震前兆台网组网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围绕提升地震前兆设备组网效率这一目标,从前兆台网现状及发展需求出发,结合云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组网的地震前兆数据采集总体架构设计全新方案,并对自适应的设备数据采集设配技术、集群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工作成果如下:(1)分析了前兆设备资源特点、业务应用特点与前兆设备异构性。根据前兆台网的发展需求完成了对前兆设备组网技术原型的架构设计。(2)对基于云平台的前兆设备数据采集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设备数据采集在设备接入、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方面的需求,提出基于适配器和采集集群的前兆设备组网架构。(3)对基于适配器的采集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访问接口动态加载的自适应设备数据采集适配器设计,并完成软件系统开发。(3)在集群采集技术中完成了对数据采集任务统一调度方案的设计。设计分布式异步通信与缓存机制实现集群内的异步非阻塞式任务处理。(4)对分布式非关系型数据库ElasticSearch和HBase进行实现机制剖析,根据前兆数据存储需求与两种数据库的性能对比,选择ElasticSearch对前兆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并设计了相应的ElasticSearch存储格式与数据访问接口。最后,验证了设备适配采集、集群数据采集和ElasticSearch数据存储的技术实现,各项测试均达到预期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7-06-01)

刘春国,李正媛,吕品姬,叶青,张素琴[7](2017)在《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震前兆台网的管理水平,对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快速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现有各学科评比办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台网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了1套包含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噪声水平、固体潮汐效应、一致性等多方面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处理与加权平均等方法建立起台网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分析显示,评价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台网的数据质量实际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7年01期)

李正媛,熊道慧,刘高川,刘春国,梁毅强[8](2016)在《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基于中国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探索创建由数据分析模型、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通讯等构成的挖掘处理系统。对海量前兆观测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获得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信息,并行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产出流程,形成常态化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产出流程,为推进智能化地震前兆监测、提升数字化地震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梅莉军[9](2016)在《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地震前兆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地震前兆观测测项和方法的增加,过去的数据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观测数据的分析需求。而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给地震前兆观测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对大数据挖掘及其对地震前兆观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地震前兆观测展开了研究,以期为有关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6年08期)

方韡,周蓝捷,李普春,闫培[10](2015)在《福建省流动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统一云端共享存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引用云端存储技术,利用开源的Openfiler平台,架构基于i SCSI技术的福建省流动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统一网络共享存储模式。该应用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部署架构简单、经济节约、安全性好,适合在地震行业网推广应用,尤其适于地震台小型规模环境下搭建与部署。(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前兆台网跟踪分析工作的展开,推进前兆台网从观测向观测、应用并重的转变,强化观测数据质量产出,发挥其观测数据在震情监视、地震会商中的作用,使监测与预报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服务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统计了2014年以来的前兆跟踪分析不明原因数据资料和预报研究中心地震会商数据资料,通过对比研究,试图探索跟踪分析新的数据记录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1].董晓娜,张玲,李希亮,林眉,管贻亮.山东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跟踪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8

[2].杨振鹏,孙素梅,赵倩,康晓珊,张琪.辽宁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探讨[J].防灾减灾学报.2018

[3].张维辰.基于小波变换的钻孔应变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分析[D].吉林大学.2018

[4].王莉森,殷金平,张云昌.河北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备份与恢复[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8

[5].余丹,纪寿文.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分析——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实施[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7

[6].汤一翔.基于云平台组网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

[7].刘春国,李正媛,吕品姬,叶青,张素琴.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评价方法[J].中国地震.2017

[8].李正媛,熊道慧,刘高川,刘春国,梁毅强.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6

[9].梅莉军.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地震前兆观测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

[10].方韡,周蓝捷,李普春,闫培.福建省流动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统一云端共享存储设计[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5

标签:;  ;  ;  ;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论文-董晓娜,张玲,李希亮,林眉,管贻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