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拔管论文_柏利婷,张燕搏,杨克明,蒙延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延迟拔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危险,因素,切除术,肺叶,肺动脉,房室。

延迟拔管论文文献综述

柏利婷,张燕搏,杨克明,蒙延海[1](2019)在《成人Ebstein畸形患者矫治术后机械通气拔管延迟的危险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人Ebstein畸形矫治术后机械通气拔管延迟的危险因素。方法成人Ebstein畸形患者75例,矫治术后均行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其中正常拔管组50例(机械通气时间≤24 h),延迟拔管组25例(机械通气时间>24 h)。比较2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Ebstein畸形矫治术后机械通气拔管延迟的危险因素。结果延迟拔管组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比率(56.00%)、术后白细胞计数[(22.51±7.61)×10~9/L]、术后血肌酐[(120.83±64.61)μmol/L]较正常拔管组[32.00%、(16.42±5.20)×10~9/L、(81.42±18.04)μmol/L]高(P<0.05),术前白蛋白[(43.78±4.72)g/L]、术后血小板计数[(96.16±25.50)×10~9/L]较正常拔管组[(46.75±5.40)g/L、(130.36±34.62)×10~9/L]低(P<0.05),体外循环时间[(158.64±50.0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5.68±35.68)min]较正常拔管组[(118.58±33.43)、(88.98±27.62)min]延长(P<0.05),2组年龄、性别比例、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心律失常(OR=8.016, 95%CI:1.353~17.480,P=0.022)、术后白细胞计数≥18.4×10~9/L(OR=5.164, 95%CI:1.325~20.125,P=0.018)、术后血小板计数≤94×10~9/L (OR=4.889, 95%CI:1.046~22.853,P=0.044)、术后血肌酐≥110μmol/L(OR=6.46,95%CI:1.527~27.332,P=0.011)是成人Ebstein畸形患者矫治术后机械通气拔管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后炎症感染、术后有出血倾向及术后肾损伤是成人Ebstein畸形矫治术后机械通气拔管延迟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周平[2](2019)在《食管癌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通常需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食管癌术后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会导致延迟拔出气管插管,需进一步机械通气治疗。这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交叉感染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病风险增加。从而延迟患者康复,这与当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悖。目前食管癌术后延迟拔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食管癌术后延迟拔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围手术期采取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57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拔管时间是否长于6小时,将患者分为延迟拔管组(实验组)和非延迟拔管组(对照组)。实验组59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8.15±3.18岁;对照组798例,男性617例,女性181例。调整样本比例(1:4)后,从对照组中随机选取236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男性170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63.08±7.28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体质指数(BMI)、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肾功能、肝功能、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输液量等相关指标,分析可能导致术后延迟拔管的单因素变量。将有意义的单因素变量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从而寻找出可能影响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857例患者当中,共有59例患者术后延迟拔管。其中4例死亡。纳入研究的可能导致延迟拔管的单因素变量有年龄、体质指数(BMI)、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P<0.05)。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393,95%CI:1.163-1.668)、BMI(OR=3.093,95%CI:0.851-11.242)、手术时间(OR=4.661,95%CI:1.183-19.364)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是食管癌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期刊2019-05-01)

国胜文,张燕搏,柏利婷,杨克明,黄海波[3](2019)在《成人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术后延迟拔管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房室间隔缺损矫正术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阜外医院第二住院部行房室间隔缺损矫正术76例成年(年龄≥18)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呼吸机支持时间是否长于24 h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延迟脱机组[27例,男9例、女18例,平均年龄(32.22±9.64)岁]和正常脱机组[49例,男16例、女33例,平均年龄(35.98±11.34)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变异。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模型,用以分析变量的显着性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延迟脱机组和正常脱机组患者体质量、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血小板、血红蛋白、血肌酐、血糖、血乳酸、术后最大心率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延迟脱机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肺动脉高压[OR=1.056,95%CI(1.005,1.110),P=0.030]、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36,95%CI(1.007,1.066),P=0.016]以及术后血红蛋白减少[OR=0.874,95%CI(0.786,0.973),P=0.014]。结论术前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时间延长和术后贫血是成人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脱机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王爽,胡倩[4](2018)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3月11日~2017年6月20日我院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延迟拔管组50例与非延迟拔管组36例,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延迟拔管组患者和非延迟拔管组患者之间阻断时间、术中输血量、气管插管时间、年龄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阻断时间、术中输血量、年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时间长、术中输血量超过2000 m L、高龄是导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5期)

包卫亮,唐世雄,王耀文,程鹏,卿菁[5](2017)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延迟拔管并发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术后延迟拔管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48例术后延迟拔管的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探讨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548例OSAHS患者中有14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大出血2例、气管插管移位2例、呼吸机抵抗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例、败血症1例、脑梗死1例、鼻翼瘢痕1例和拔管窒息2例。14例患者经相应对症处理后均恢复健康,无死亡病例。结论 OSAHS手术延迟拔管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应重视患者术前、术中、拔管前后的各项护理与操作,及时对并发症做出处理,改善预后。在确定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正常前提下尽早拔管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7年10期)

罗启鹏[6](2017)在《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儿术后延迟拔管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儿术后常发生延迟拔管,导致患儿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延长,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和住院费用增加。目前尚缺乏对ALCAPA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因此本篇文章目的是研究ALCAPA术后延迟拔管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0年7月至2016年5月在体外循环下行ALCAPA矫治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和其他冠状动脉畸形患儿,同时排除行结扎术同期行冠脉搭桥术和内隧道手术患儿,最终76例患儿入选。按机械通气时间是否长于24h将患儿分为延迟拔管组(34例)和非延迟拔管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各项变量,寻找影响延迟拔管的单因素变量,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寻找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ROC曲线下面积,确定预测延迟拔管的阳性界值(cut-off值)。结果:76例患儿中,2例死亡,8例延迟关胸,3例术后使用ECMO辅助,5例拔管后发生再次插管。34例(44.7%)患儿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4小时,机械通气中位数时间为19(9.3,67.5)小时,年龄中位数为12(7.2,60)个月,男性稍占优势(53.9%),而且延迟拔管患儿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延长。延迟拔管的单因素变量有年龄、体重、ASA分级、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术前贫血、术前白蛋白、术前肌酐、术前乳酸脱氢酶、术前肌酸同工酶、术中正性肌力药评分最大值、术后肌酸同工酶、术后乳酸脱氢酶及术后左房压(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得出,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体重(OR=0.52,95%CI:0.31~0.87)和术前EF值(OR=0.94,95%CI:0.89~0.99),它们的阳性界值分别为:10.5kg、32.5%(敏感性分别为:71.4%,95.2%;特异性分别为:94.1%,67.6%)。结论:ALCAPA患儿术后易发生延迟拔管,延迟拔管患儿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延长。本研究显示:体重和术前EF值是ALCAPA患儿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4-01)

庄永泽,俞国庆,王丽萍,彭卫华,李俊霞[7](2016)在《延迟拔管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拔管术后腹腔持续冲洗引流术应用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严重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拔管术后腹腔持续冲洗引流术的必要性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严重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且院外已延误拔管时机的患者5例(治疗组),入选标准:常规抗炎无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明显,在拔管术时同时安置2个外科引流管,持续以腹腔冲洗液或生理盐水24小时持续冲洗,冲洗时间(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6-11-10)

高小见,侯伟[8](2016)在《肺癌患者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拔管延迟的多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拔管延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423例,将术后气管插管拔除延迟(自然状态下超过6 h)者设为延迟拔管组(30例),其余设为正常拔管组(393例),记录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肺功能、是否贫血、白蛋白水平、吸烟指数、是否化疗、是否二次手术、合并症、手术部位、麻醉方式、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通气方式、病理结果、阿片类药物使用、术中输液量、输血量、是否使用吸入麻醉、尿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肺炎、心律失常等)、住院时间等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单因素得到的可疑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心血管疾病、BMI、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肺功能、术前贫血、单肺通气时间、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组术前二次手术、术前化疗、麻醉方式、通气方式、手术部位、病理结果、麻醉时间、使用阿片类药物、使用吸入麻醉、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可疑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8 kg/m2)、吸烟指数(>400)、合并心血管疾病、术前中重度肺通气功能障碍、尿量(<17 m L/h)、单肺通气时间(≥120 min)是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延迟拔管组住院时间高于正常拔管组(t=3.514,P<0.05);延迟拔管组与正常拔管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325,P<0.05)。结论延迟拔管可增加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拔管延迟是高龄、肥胖、吸烟、心血管疾病、术前肺功能差、少尿、单肺通气时间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治疗时需加以重视。(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6年27期)

鲁卫华,金孝岠,秦雪梅,陈群,姜小敢[9](2016)在《MGFA分型及QMG评分预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基于定量测试的临床分型((MGFA分型)及定量评分(QMG评分)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延迟拔管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MG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手术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情况分为正常拔管组(47例)和延迟拔管组(14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术前MGFA临床分型、QMG评分、肝肾功能、电解质、术前新斯的明及强的松用量等情况。绘制术前MGFA分型及QMG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QMG评分的最佳临界值,同时对MGFA分型及QMG评分预测术后延迟拔管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延迟拔管组(14例)在术毕麻醉苏醒后需呼吸支持或拔管后48h内再次插管,延迟拔管率为22.95%。MGFA分型、QMG评分预测术后延迟拔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0.866,以QMG评分8.5为阈值,预测延迟拔管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87.2%,而MGFA分型预测的灵敏度为78.5%,特异度为63.8%。结论术前MGFA分型、QMG评分可作为术后延迟拔管的预测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宋世波,苏丕雄,刘岩,高杰,辛悦[10](2016)在《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延迟脱机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延迟脱机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469例接受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1例(17.3%)患者出现延迟拔管。先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肾功能不全、射血分数(EF)、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PCI史、左主干病变、病变支数、心功能分级患者术后延迟拔管发生情况的差异,再对筛选出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是否吸烟及不同心功能分级、EF患者,其OPCABG术后延迟拔管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30,95%CI:1.32~4.02,P=0.003)、EF≤40%(OR=1.84,95%CI:1.23~2.78,P=0.016)与OPCABG术后延迟拔管有关。结论吸烟和EF≤40%是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6年06期)

延迟拔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通常需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食管癌术后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会导致延迟拔出气管插管,需进一步机械通气治疗。这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交叉感染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病风险增加。从而延迟患者康复,这与当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悖。目前食管癌术后延迟拔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食管癌术后延迟拔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围手术期采取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57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拔管时间是否长于6小时,将患者分为延迟拔管组(实验组)和非延迟拔管组(对照组)。实验组59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8.15±3.18岁;对照组798例,男性617例,女性181例。调整样本比例(1:4)后,从对照组中随机选取236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男性170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63.08±7.28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体质指数(BMI)、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肾功能、肝功能、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输液量等相关指标,分析可能导致术后延迟拔管的单因素变量。将有意义的单因素变量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从而寻找出可能影响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857例患者当中,共有59例患者术后延迟拔管。其中4例死亡。纳入研究的可能导致延迟拔管的单因素变量有年龄、体质指数(BMI)、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P<0.05)。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393,95%CI:1.163-1.668)、BMI(OR=3.093,95%CI:0.851-11.242)、手术时间(OR=4.661,95%CI:1.183-19.364)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是食管癌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延迟拔管论文参考文献

[1].柏利婷,张燕搏,杨克明,蒙延海.成人Ebstein畸形患者矫治术后机械通气拔管延迟的危险因素[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2].周平.食管癌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D].成都医学院.2019

[3].国胜文,张燕搏,柏利婷,杨克明,黄海波.成人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术后延迟拔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

[4].王爽,胡倩.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5].包卫亮,唐世雄,王耀文,程鹏,卿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延迟拔管并发症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

[6].罗启鹏.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儿术后延迟拔管危险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7].庄永泽,俞国庆,王丽萍,彭卫华,李俊霞.延迟拔管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拔管术后腹腔持续冲洗引流术应用的初探[C].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6

[8].高小见,侯伟.肺癌患者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拔管延迟的多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9].鲁卫华,金孝岠,秦雪梅,陈群,姜小敢.MGFA分型及QMG评分预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价值[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

[10].宋世波,苏丕雄,刘岩,高杰,辛悦.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延迟脱机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6

论文知识图

结肠息肉、息肉病、炎性肠病-图10.3.12 末...警醒的患者列表(当警醒状态出现红色圆圈...导管相关患者列表(当警醒状态出现红...视觉模拟评分表)。而肝血管瘤则是在动脉早期由手术证实S7段肝细胞癌a.CT-AP检查见S7段...

标签:;  ;  ;  ;  ;  ;  ;  

延迟拔管论文_柏利婷,张燕搏,杨克明,蒙延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