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研究论文_刘志亮,陈分乔,许文忠,仇亚茹,梅建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队列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队列,半胱氨酸,因素,利多,汉族,骨骼肌,多态性。

队列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亮,陈分乔,许文忠,仇亚茹,梅建强[1](2019)在《养阴通络方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56例前瞻性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养阴通络方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12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患者意愿将自愿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自愿采用养阴通络方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浆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水平,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最终纳入统计病例56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 86%,高于对照组的79. 31%(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血浆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LT水平升高(P <0. 01),对照组D-二聚体、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养阴通络方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凝血功能及胃肠功能障碍。(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卫佼佼,张越伦,卢素芳,任丽英,王英丽[2](2019)在《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优化术后疼痛管理并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回顾性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腹盆部手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术后疼痛管理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全麻下腹盆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患者在全身麻醉的同时联合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身麻醉模式。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静息及活动状态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及排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减少[(0. 0372±0. 0137)μg/(kg·h)比(0. 0498±0. 0447)μg/(kg·h),t=-2. 190,P=0. 030;(7. 4±6. 7)次比(11. 1±10. 6)次,t=-2. 257,P=0. 027],术后24 h内的静息及活动状态疼痛VAS评分≤3分者比例均更高(97. 0%比85. 5%,χ2=3. 938,P=0. 047; 68. 7%比47. 3%,χ2=5. 710,P=0. 017),肠道排气率更高(26. 9%比5. 5%,χ2=9. 717,P=0. 002),但恶心、呕吐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腹盆部手术术中输注利多卡因可能有助于术后疼痛管理,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协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健,方妍妍,董文哲,文建庭,孙广瀚[3](2019)在《健脾化湿通络方药对3449例风湿病患者终点事件影响的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随访风湿病出院患者健脾化湿通络方药的应用情况,观察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效应。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电话随访风湿病住院患者出院后服用中成药和中药汤剂的时间(<28d者定义为非暴露组,>28d、且≤90d者为低暴露组,>90d、且<180d者为中暴露组,≥180d者为高暴露组)。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法分析健脾化湿通络方药治疗与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3 449例患者完成随访,失访率16.18%(666/4 115)。出院后应用中成药、中药汤剂时间≥28d的风湿病患者共2 877例,应用频次较高的中成药依次为新风胶囊、新癀片、黄芩清热除痹胶囊、雷公藤多苷片、杜仲壮骨丸、颈椎活血胶囊等。终点事件发生185例,其中高暴露组发生18例(9.73%),中暴露组31例(16.76%),低暴露组48例(25.95%),非暴露组88例(47.57%),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暴露强度、新风胶囊、雷公藤多苷片、黄芩清热除痹胶囊为终点事件的保护因素。结论终点事件的发生与中医药治疗的强度相关,以新风胶囊为代表的健脾化湿通络方药能减少风湿病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帆,郝加虎[4](2019)在《20世纪90年代挪威亲子出生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挪威亲子出生队列研究(Norwegian Mother and Child Cohort Study, MoBa)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一部分是由挪威的医学出生注册(MBRN)研究人员开展实施,另一部分由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并与丹麦出生队列~([1])研究建立了合作关系,研究目标是通过估计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验证特定的病因假说,主要通过对特定暴露因果关联的估计来发现严重疾病的病因,主要研究暴露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11期)

任炳楠,王连珂,田丹丹,王文华,田惠子[5](2019)在《BHMT rs3733890基因多态性与叶酸治疗河南汉族HHcy患者效果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甜菜碱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BHMT)rs3733890基因多态性与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效果的关联,并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7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 071例HHcy患者,对其采血并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随后进行90 d的口服叶酸(5 mg/d)干预治疗。治疗结束时复查血浆Hcy水平,根据复查结果将患者分入治疗成功组(Hcy≤15μmol/L)和治疗失败组(Hcy>15μmol/L)。通过MassArray平台对BHMT rs3733890进行基因分型。运用基于logistic回归的分层分析探究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①rs3733890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携带突变基因型(GA+AA)和突变等位基因(A)的患者,叶酸治疗失败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③突变基因型与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和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分别存在交互作用。结论:BHMT rs3733890基因多态性与叶酸干预治疗河南汉族HHcy的疗效存在关联,该位点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会影响叶酸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杨少萍,梅红,张丹,杨燕,张艳[6](2019)在《双生子队列研究在遗传-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研究进行儿童生长发育、心理和认知发育等健康相关问题的病因探究。双生子队列被认为是开展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的良好资源。本文将结合双生子队列研究的特征,分析国内外双生子队列研究现状,再围绕国内双生子队列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周健,杨月华,王冠融,施雯慧,巴磊[7](2019)在《停用宫内节育器后育龄妇女妊娠率的双向性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生育一孩的妇女采用IUD避孕对象作为观察队列(1 361例),同期使用避孕套妇女作为对照队列(1 307例),于2016年7月1日—2017年9月30日随访观察停用避孕措施后1年内的妊娠情况,计算1年累积妊娠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UD组和对照组停用措施后妊娠者平均受孕时间分别为(144.1±96.86)d和(122.5±9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UD组累积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IUD时间小于5年者停用后1年累积妊娠率是停用避孕套者的0.866倍(95%CI:0.788~0.95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使用避孕套妇女相比,使用高铜IUD妇女停用后对妊娠有影响(HR=0.826,95%CI:0.720~0.947)。结论:使用高铜IUD者1年累积妊娠率较使用避孕套者低,受孕时间延长,对于使用高铜IUD者如近期有再生育计划,建议及早取出IUD以做好生育准备。(本文来源于《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S.Vreemann,M.U.Dalmis,P.Bult,N.Karssemeijer,M.J.M.Broeders[8](2019)在《乳腺MRI检查项目中乳腺纤维腺体组织及实质背景增强数量与乳腺癌风险和假阳性的相关研究: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对于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妇女,评估乳腺MRI检查基线测量中纤维腺体组织(FGT)和实质背景增强(BPE)数量对于乳腺癌进展及出现假阳性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彭姗姗,俞海英,钟艳丹,胡冉[9](2019)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病死亡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因肝病死亡的影响因素,为改善乙肝肝硬化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期间在南京市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以肝病死亡为结局变量,随访终止于2018年1月1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访176.54人年,其中43例因肝病死亡,人年死亡率为26.22/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 C级(RR=5.501,95%CI:1.740~16.201)、饮酒史(RR=6.461, 95%CI:2.072~19.923)、自发性腹膜炎(RR=13.370, 95%CI:3.282~53.231)、肝性脑病(RR=2.450,95%CI:1.223~4.510)、上消化道出血(RR=3.333,95%CI:1.171~9.209)是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饮酒史、Child-Pugh C级、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是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病死亡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奚秋磊,谈善军,张树泽,孟庆洋,蒋奕[10](2019)在《少肌症可预测消化道癌腹部手术患者不良预后: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少肌症对消化道癌腹部手术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6 447例消化道癌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术前进行第3腰椎(L_3)的计算机断层扫描,骨骼肌指数低于性别特异性下四分位数时为少肌症。记录手术情况,随访预后,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6 447例消化道癌患者中,1 638例(25.4%)在术前诊断患有少肌症。少肌症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37.4%vs 12.9%)和肺部并发症(3.1%vs 2.1%)的发生率以及30 d再入院率(1.1%vs 0.4%)明显高于非少肌症组(P<0.05)。少肌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非少肌症患者明显延长[(9.42±3.40) d vs(8.51±3.17) d,P<0.001]。少肌症组接受术后化疗(73.1%vs 69.2%)或放疗(10.6%vs 8.8%)的患者明显多于非少肌症组(P<0.05)。少肌症患者接受化疗方案修改(延迟、剂量减少或终止)的现象较非少肌症组更普遍(48.5%vs 44.2%,P=0.018)。在随访期间,少肌症患者的总生存率(53.9%vs 69.3%)和无病生存率(36.8%vs 59.7%)明显低于非少肌症患者(P<0.01)。多变量分析显示,少肌症是消化道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5.418,95%置信区间(CI) 2.986~9.828,P<0.001],提示生存率[风险比(HR)=0.649,95%CI 0.426~0.991,P=0.045]和无病生存率(HR=0.514,95%CI 0.348~0.757,P=0.001)较低。结论:少肌症可作为消化道癌腹部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消化道癌手术前判断是否存在少肌症,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可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队列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腹盆部手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术后疼痛管理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全麻下腹盆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患者在全身麻醉的同时联合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身麻醉模式。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静息及活动状态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及排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减少[(0. 0372±0. 0137)μg/(kg·h)比(0. 0498±0. 0447)μg/(kg·h),t=-2. 190,P=0. 030;(7. 4±6. 7)次比(11. 1±10. 6)次,t=-2. 257,P=0. 027],术后24 h内的静息及活动状态疼痛VAS评分≤3分者比例均更高(97. 0%比85. 5%,χ2=3. 938,P=0. 047; 68. 7%比47. 3%,χ2=5. 710,P=0. 017),肠道排气率更高(26. 9%比5. 5%,χ2=9. 717,P=0. 002),但恶心、呕吐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腹盆部手术术中输注利多卡因可能有助于术后疼痛管理,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队列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亮,陈分乔,许文忠,仇亚茹,梅建强.养阴通络方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56例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医杂志.2019

[2].卫佼佼,张越伦,卢素芳,任丽英,王英丽.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优化术后疼痛管理并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回顾性队列研究[J].协和医学杂志.2019

[3].刘健,方妍妍,董文哲,文建庭,孙广瀚.健脾化湿通络方药对3449例风湿病患者终点事件影响的队列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4].杨帆,郝加虎.20世纪90年代挪威亲子出生队列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9

[5].任炳楠,王连珂,田丹丹,王文华,田惠子.BHMTrs3733890基因多态性与叶酸治疗河南汉族HHcy患者效果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6].杨少萍,梅红,张丹,杨燕,张艳.双生子队列研究在遗传-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9

[7].周健,杨月华,王冠融,施雯慧,巴磊.停用宫内节育器后育龄妇女妊娠率的双向性队列研究[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9

[8].S.Vreemann,M.U.Dalmis,P.Bult,N.Karssemeijer,M.J.M.Broeders.乳腺MRI检查项目中乳腺纤维腺体组织及实质背景增强数量与乳腺癌风险和假阳性的相关研究: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9].彭姗姗,俞海英,钟艳丹,胡冉.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病死亡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预防医学.2019

[10].奚秋磊,谈善军,张树泽,孟庆洋,蒋奕.少肌症可预测消化道癌腹部手术患者不良预后: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9

论文知识图

论文的研究框架在全球的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分布3种队列研究方法的示意图他汀类药物暴露与胆囊切除风险关系的Me...一、定量研究方法-图22-1 几个国家婴儿死亡...队列研究CCB与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关...

标签:;  ;  ;  ;  ;  ;  ;  

队列研究论文_刘志亮,陈分乔,许文忠,仇亚茹,梅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